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彤 罗伦全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1,共3页
作为美国20世纪诗歌中心之一的罗伯特.弗罗斯特不仅有着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理念,而且秉持个人的理念去创作出了具有鲜明特点与个性的诗歌,从而在美国诗坛赢得了名誉与尊重。本文就弗罗斯特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表现进行了简要的叙述,为进一... 作为美国20世纪诗歌中心之一的罗伯特.弗罗斯特不仅有着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理念,而且秉持个人的理念去创作出了具有鲜明特点与个性的诗歌,从而在美国诗坛赢得了名誉与尊重。本文就弗罗斯特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表现进行了简要的叙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弗罗斯特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思想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自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4,共6页
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自然大体上可归纳为审美愉悦的自然、神秘可怕的自然、消解异化的自然、产生异化的自然、比喻象征的自然、对照社会的自然、创作灵感的自然、宗教色彩的自然。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审美愉悦 宗教色彩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景抒情 感悟人生——罗伯特·弗罗斯特哲理诗意蕴新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月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169-173,共5页
通过分析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具有代表性的哲理诗,揭示了弗氏诗歌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他在灵活运用英美诗歌的传统格律创作现代诗的基础上,发展了他关于"句子声音"的诗歌创意,用句子的声音、语... 通过分析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具有代表性的哲理诗,揭示了弗氏诗歌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他在灵活运用英美诗歌的传统格律创作现代诗的基础上,发展了他关于"句子声音"的诗歌创意,用句子的声音、语调和自然节奏一起来传递和表达诗歌的意境,而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更使诗歌看似在描述美丽的自然,实则蕴涵哲理,深邃隽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自然 哲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特点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彤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90,共7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表现出诗歌的象征主义、区域性、通俗性和传统性几大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在其诗歌中的表现形成了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风格与个性,也为弗罗斯特赢得名誉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本文就其诗歌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分...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表现出诗歌的象征主义、区域性、通俗性和传统性几大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在其诗歌中的表现形成了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风格与个性,也为弗罗斯特赢得名誉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本文就其诗歌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逐步形成对弗罗斯特较为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伯特·弗罗斯特:“游戏”中的诗歌与人生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爱英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9-13,共5页
理解、研究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关键 ,是他自己极力推崇的“游戏”原则。该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游戏的前提是 ,必须要有对立的双方 ;第二 ,游戏的策略类似暗喻 ,“以此指彼 ,以彼名唤此物 ,全在隐晦之乐” ;第三 ,... 理解、研究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关键 ,是他自己极力推崇的“游戏”原则。该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游戏的前提是 ,必须要有对立的双方 ;第二 ,游戏的策略类似暗喻 ,“以此指彼 ,以彼名唤此物 ,全在隐晦之乐” ;第三 ,游戏必须具有真实性。“游戏”原则是贯穿弗氏诗歌创作及其生存哲学的基本结构 ,其中所体现的类比思维模式和所达到的含蓄美的效果 ,正是弗氏诗歌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美国 诗人 “游戏”原则 诗歌 人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一堆木柴”——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一堆木柴》核心意象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新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4-67,共4页
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同荣的美好理想,是弗罗斯特诗歌中重要的母题之一。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弗罗斯特名诗《一堆木柴》进行细致分析,揭示了这堆木柴是一个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态体系,既是生态失衡、断裂的象征,又是生态再生... 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同荣的美好理想,是弗罗斯特诗歌中重要的母题之一。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弗罗斯特名诗《一堆木柴》进行细致分析,揭示了这堆木柴是一个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态体系,既是生态失衡、断裂的象征,又是生态再生、和谐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一堆木柴》 罗伯特·弗罗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希腊化泉水意象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新辉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作为“交替性诗人”的弗罗斯特熟谙古希腊文化,善于从古希腊文学中吸取创作素材。从弗罗斯特诗歌中最基本的意象“泉水”出发,力图展现弗罗斯特对古希腊神话的艺术主题再现和超越,揭示弗罗斯特诗歌艺术的不朽意义:实现真正的现代性和谐。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意象 希腊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的社会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牛建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130,共4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终身致力于诗歌创作,尤以自然诗出名。他的自然诗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看似平淡,然而在平淡的外表下,往往蕴含着炽热的思想感情,表现出现实性、人民性和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终身致力于诗歌创作,尤以自然诗出名。他的自然诗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看似平淡,然而在平淡的外表下,往往蕴含着炽热的思想感情,表现出现实性、人民性和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始终关注现实社会的真相和趋向,从而使自己的自然诗歌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反映了时代的真实性,表达了对现代人生存状况及命运的真诚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自然诗 社会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秀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Z期35-36,共2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品,不仅形象地再现了特定年代的社会生活,而且形象、系统化地诠释了生态理念。本文拟在结合其具体诗歌作品详细分析诗作中所蕴含的生态理念,并具体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品,不仅形象地再现了特定年代的社会生活,而且形象、系统化地诠释了生态理念。本文拟在结合其具体诗歌作品详细分析诗作中所蕴含的生态理念,并具体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文学活动的层面分别表现为对文学创作实践的影响和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作品 文学理念 具体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意哲学再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赛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X期48-49,共2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的诗集作品广为不同阶层人们所喜爱,究其原因之一是诗歌的深入浅出、微言大义。本文选取了《进来》、《补墙》、《未选择的路》等为语料,再探诗歌中折射的人与自然、人与人...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的诗集作品广为不同阶层人们所喜爱,究其原因之一是诗歌的深入浅出、微言大义。本文选取了《进来》、《补墙》、《未选择的路》等为语料,再探诗歌中折射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个层面的哲学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主义的角度解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
11
作者 陆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59-161,共3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许多诗歌都表现出了深层生态主义的思想,即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与万物休戚相关、相互依存,因此人类应懂得爱护自然、敬畏生命,努力维护这个属于所有生灵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生态批评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伯特·弗罗斯特及其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浅析
12
作者 杨东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57-58,共2页
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质朴清新、富含哲理。象征主义是弗罗斯特诗歌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本文以弗罗斯特的三首诗歌为例,透过诗歌表层意象,分析其内在的象征意义,阐释其中的象征手法,以期更好地把握和欣赏弗罗斯特... 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质朴清新、富含哲理。象征主义是弗罗斯特诗歌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本文以弗罗斯特的三首诗歌为例,透过诗歌表层意象,分析其内在的象征意义,阐释其中的象征手法,以期更好地把握和欣赏弗罗斯特诗歌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象征主义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熄灭吧,熄灭——》的修辞解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雪 唐晓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下半期最受读者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本文以他的优秀诗篇《熄灭吧,熄灭——》为例,试从语义、语音和句法三方面,解析他如何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来传达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重新解读诗歌的主题意义以...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下半期最受读者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本文以他的优秀诗篇《熄灭吧,熄灭——》为例,试从语义、语音和句法三方面,解析他如何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来传达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重新解读诗歌的主题意义以及诗人独具匠心的用词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熄灭吧 熄灭一》修辞手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景抒情 以树明志——小议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树”的意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勤 邢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09-,共1页
弗罗斯特的诗歌大多以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借景抒情,感悟人生。在他运用的众多意象中,树的身影随处可见,不同形态的树寄寓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受及其深邃的哲学思想。正如其言:"诗以明快开始,以智慧结束"。只有仔细研读,才能... 弗罗斯特的诗歌大多以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借景抒情,感悟人生。在他运用的众多意象中,树的身影随处可见,不同形态的树寄寓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受及其深邃的哲学思想。正如其言:"诗以明快开始,以智慧结束"。只有仔细研读,才能挖掘出其丰富内涵和深刻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借景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意象语言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燕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Z期51-52,共2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伟大的诗人,其创作的诗篇凭借丰富饱满意象与深刻内蕴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作正是运用大家熟知的诗歌意象去传达自身的感情与思想,所以备受读者的喜爱。诗歌意象可以是诗人思想与情感传达的外部对照物,有很多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伟大的诗人,其创作的诗篇凭借丰富饱满意象与深刻内蕴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作正是运用大家熟知的诗歌意象去传达自身的感情与思想,所以备受读者的喜爱。诗歌意象可以是诗人思想与情感传达的外部对照物,有很多诗人都会运用这种方式来抒发感情、传递思想。本文以其作品中的意象作为切入点,对他的作品进行解析与讨论,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诗歌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抒情诗歌 诗歌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与人生——论弗罗斯特自然诗的主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庆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3-36,共4页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以“新英格兰田园诗人”而著称于世的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诗的主题。作者认为弗罗斯特在展现给读者一幅幅独具新英格兰特色的自然画卷的同时 ,致力于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他的诗歌中的自然是一种隐喻 ...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以“新英格兰田园诗人”而著称于世的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诗的主题。作者认为弗罗斯特在展现给读者一幅幅独具新英格兰特色的自然画卷的同时 ,致力于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他的诗歌中的自然是一种隐喻 ,一种象征 ,诗人用它来阐释三方面的主题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罗斯特《柴堆》一诗浅说
17
作者 王誉公 秦辉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2-46,共5页
《柴堆》(The Wood-Pile)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于1914年出版的诗集《波士顿以北》(“North of Baston”)中的一首,是人们所公认的他一生创作中第一首伟大的自然诗。《柴堆》跟诗人的其他成功之作一样,用... 《柴堆》(The Wood-Pile)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于1914年出版的诗集《波士顿以北》(“North of Baston”)中的一首,是人们所公认的他一生创作中第一首伟大的自然诗。《柴堆》跟诗人的其他成功之作一样,用的是新英格兰语言,通俗精练,节奏显明,容易上口,便于记忆。逸首诗的内容也不甚复杂。它主要描述的是诗中人(The speaker)某天在一沼泽地漫步时的见闻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人 自然诗 诗集 通俗 创作 语言 出版 上口 波士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美国诗歌发展趋向的最佳“个案”─—罗伯特·洛威尔研究
18
作者 王卫东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美国诗歌 洛威尔 二十世纪 发展趋向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史 个案 现代派诗歌 地下车库 现代派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指示语维度下诗歌语篇的多层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风光 杨诗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艾略特提出的"诗歌的三种声音"理论与斯托克韦尔构建的认知指示语视角下小说语篇多层结构分析互益互补,二者结合为诗歌语篇的认知文体研究提供启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为研究语料可三分为第一人称视角隐性叙述诗... 艾略特提出的"诗歌的三种声音"理论与斯托克韦尔构建的认知指示语视角下小说语篇多层结构分析互益互补,二者结合为诗歌语篇的认知文体研究提供启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为研究语料可三分为第一人称视角隐性叙述诗、第一人称视角显性叙述诗、第三人称视角叙述诗。三类诗歌的认知指示转移多层结构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别认知指示语的推进与抽离以及三种声音的转换,旨在探讨诗歌语篇多层结构的诗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指示语 多层结构 诗歌语篇 罗伯特·弗罗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人文精神与翻译──兼谈“达意”、“传神”
20
作者 李炜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S1期125-131,共7页
语言的人文精神与翻译──兼谈“达意”、“传神”李炜1《圣经》中,人类要造一座通天塔(theTowerofBabel),结果触怒了上帝。原本讲同一语言的人类倾刻陷入了无法交流沟通的痛苦之中,通天塔造不下去了。然而人类不... 语言的人文精神与翻译──兼谈“达意”、“传神”李炜1《圣经》中,人类要造一座通天塔(theTowerofBabel),结果触怒了上帝。原本讲同一语言的人类倾刻陷入了无法交流沟通的痛苦之中,通天塔造不下去了。然而人类不愧为万物之灵,创造出"翻译"这样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西方思维方式 汉语 两种语言 《英汉翻译教程》 罗伯特·弗罗斯特 原译 译品 关系词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