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辣椒粉及辣椒油中的7种罗丹明染料 被引量:59
1
作者 胡侠 肖光 +2 位作者 潘炜 毛希琴 李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0-595,共6页
建立了辣椒粉及辣椒油中7种罗丹明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或甲醇-水(体积比为1∶1)溶液提取后,经固相萃取(SPE)柱净化,采用SB-C18柱分离,以乙腈和水(含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 建立了辣椒粉及辣椒油中7种罗丹明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或甲醇-水(体积比为1∶1)溶液提取后,经固相萃取(SPE)柱净化,采用SB-C18柱分离,以乙腈和水(含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质谱检测,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测定。7种罗丹明类染料在0.000 5~1.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1~51μg/kg(辣椒粉)和0.19~25μg/kg(辣椒油);方法的回收率为85.0%~106.0%,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辣椒粉和辣椒油中7种罗丹明染料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罗丹明染料 辣椒粉 辣椒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染料荧光猝灭法分别测定痕量二氧化氯和亚氯酸根 被引量:7
2
作者 康彩艳 奚旦立 梁爱惠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4,共4页
在碱性条件下,ClO2氧化罗丹明染料发生荧光猝灭可选择性地测定ClO2的含量,而ClO2-不干扰测定;在酸性条件下可测量ClO2与ClO2-共同产生的荧光猝灭强度,利用差减法可求出ClO2-的含量.对于罗丹明S,罗丹明G,罗丹明B及丁基罗丹明B四体系,ClO... 在碱性条件下,ClO2氧化罗丹明染料发生荧光猝灭可选择性地测定ClO2的含量,而ClO2-不干扰测定;在酸性条件下可测量ClO2与ClO2-共同产生的荧光猝灭强度,利用差减法可求出ClO2-的含量.对于罗丹明S,罗丹明G,罗丹明B及丁基罗丹明B四体系,ClO2浓度分别在0·00840—0·53μg·ml-1,0·0930—3·15μg·ml-1,0·215—2·610μg·ml-1及0·0825—1·096μg·ml-1范围内,与四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呈线性关系;亚氯酸根浓度分别在0·00950—0·711μg·ml-1,0·0940—2·36μg·ml-1,0·473—4·73μg·ml-1及0·473—2·36μg·ml-1范围内,与四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呈线性关系.另外,选择罗丹明S荧光猝灭法分别测定了饮用水中ClO及ClO-,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亚氯酸根 罗丹明染料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催化降解法去除水中罗丹明染料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非力 刘晓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5,共3页
在太阳光的紫外线辐射下,应用载有TiO2薄层的平板式光催化反应器,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法去除水中罗丹明染料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紫外线辐射强度平均为33W/m2、反应时间为18min时,水中罗丹明染料浓度由10mg/L降至0.1mg/L,达到国家... 在太阳光的紫外线辐射下,应用载有TiO2薄层的平板式光催化反应器,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法去除水中罗丹明染料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紫外线辐射强度平均为33W/m2、反应时间为18min时,水中罗丹明染料浓度由10mg/L降至0.1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探讨了太阳能光催化反应系统的改进方向及工业化应用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法 罗丹明染料 废水处理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染料荧光猝灭法测定超痕量辣根过氧化物酶 被引量:5
4
作者 麻文胜 黄国霞 +1 位作者 梁爱惠 蒋治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9-761,共3页
在HAC-NaAC缓冲液中,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KI生成I2,过量的I^-可与I2结合形成I3,而I3^-分别与罗丹明S(RhS),罗丹明G(Rh6G),罗丹明B(RhB)和丁基罗丹明B(b-RhB)反应导致四体系在580,580,554和554nm处的荧光强度降低... 在HAC-NaAC缓冲液中,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KI生成I2,过量的I^-可与I2结合形成I3,而I3^-分别与罗丹明S(RhS),罗丹明G(Rh6G),罗丹明B(RhB)和丁基罗丹明B(b-RhB)反应导致四体系在580,580,554和554nm处的荧光强度降低。在选择条件下,对于RhS,Rh6G,RhB,b-RhB四体系,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浓度分别在8~6400,40~4000,32~3200,40~6400Pg·mL^-1范围内与其荧光猝灭强度成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3.2,3.0,2.4,3.7pg·mL^-1。其中RhS催化体系较好,用于酶联免疫乙肝试剂盒中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罗丹明染料 荧光猝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染料光度法分别测定痕量ClO_2和Cl_2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苏梅 蒋治良 +2 位作者 梁爱惠 温桂清 康彩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7,共4页
在pH1.42或3.09的HCl-NaAc介质中,ClO2和Cl2均能氧化I^-形成I3^-,I3^-能与罗丹明染料(Rh)形成缔合物(Rh—I3)n,导致罗丹明B(RhB)、丁基罗丹明(b—RhB)、罗丹明S(RhS)和罗丹明6G(Rh6G)缔合物微粒体系分别在558、558、52... 在pH1.42或3.09的HCl-NaAc介质中,ClO2和Cl2均能氧化I^-形成I3^-,I3^-能与罗丹明染料(Rh)形成缔合物(Rh—I3)n,导致罗丹明B(RhB)、丁基罗丹明(b—RhB)、罗丹明S(RhS)和罗丹明6G(Rh6G)缔合物微粒体系分别在558、558、526、526nm处的吸收峰降低,该体系分别在605、605、575、575nm处各产生一个新的吸收峰。c102的浓度在0.012~0.43、0.0057~0.241、0.0085~0.195、0.0060~0.49mg/L时分别与体系605、605、575、575nm处的吸光度成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0.003、0.0031、0.005、0.0027mg/L。在各体系相同条件下,Cl2的浓度分别为0.0261~0.784、0.0244~0.734、0.0420.833和0.0278~0.695mg/L,遵守朗伯比尔定律,检出限分别为0.0059、0.011、0.022和0.0041mg/L。在pH为1.42条件下,可测量ClO2和Cl2共同的吸光度;用二甲亚砜掩蔽Cl2,可测量ClO2的吸光度和ClO2含量;用差减法可求出Cl2的含量。据此建立一个分别测定水中痕量ClO2和Cl2的光度法,用于水样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氯气 罗丹明染料 缔合物微粒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染料激发态吸收及非线性荧光效应研究
6
作者 王玉晓 杨淼 +1 位作者 杨昆 李淳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系统研究了罗丹明 6G和罗丹明 B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和荧光猝灭特性,结果表明它们在 532nm的激光波长作用下,呈饱和吸收特性,在 355nm的激光波长作用下呈现反饱和吸收特性,通过理论拟合得到了激发态吸收截面和能级寿命;... 系统研究了罗丹明 6G和罗丹明 B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和荧光猝灭特性,结果表明它们在 532nm的激光波长作用下,呈饱和吸收特性,在 355nm的激光波长作用下呈现反饱和吸收特性,通过理论拟合得到了激发态吸收截面和能级寿命;并对荧光猝灭现象进行了解释,首次提出激发态吸收诱导荧光猝灭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 非线性吸收 感光材料 罗丹明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辣椒制品中5种罗丹明染料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万勤 黄丽英 +4 位作者 王瑾 刘柱 邵亮亮 张晓波 陈小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5-818,共4页
建立了辣椒制品中罗丹明110、磺酰基罗丹明B、罗丹明B、罗丹明6G和丁基罗丹明B 5种罗丹明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柱(250×4.6mm,5.0μm),以乙腈和水(均含0.1%的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5种组分可... 建立了辣椒制品中罗丹明110、磺酰基罗丹明B、罗丹明B、罗丹明6G和丁基罗丹明B 5种罗丹明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柱(250×4.6mm,5.0μm),以乙腈和水(均含0.1%的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5种组分可基线分离。结果表明,5种罗丹明染料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0%~105.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4.8%。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辣椒制品中罗丹明染料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罗丹明染料 辣椒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101染料的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蒋礼林 宋云飞 +5 位作者 杨振岭 何兴 刘伟龙 于国洋 王阳 杨延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48-1351,共4页
观测了罗丹明101染料在甲醇和酸性甲醇溶液中的稳态吸收、稳态荧光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得到了吸收与荧光光谱的特征信息以及荧光寿命;通过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罗丹明101染料分子的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研究结果全... 观测了罗丹明101染料在甲醇和酸性甲醇溶液中的稳态吸收、稳态荧光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得到了吸收与荧光光谱的特征信息以及荧光寿命;通过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罗丹明101染料分子的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研究结果全面系统地表征了罗丹明101染料的光谱特征以及分子结构和振动信息,为罗丹明101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生物荧光标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101染料 表征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振动模式 指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光度法检测羟自由基及其在离体筛选抗氧化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梁爱惠 蒋治良 +3 位作者 周苏梅 周玉婵 梁月园 陈丽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13-2115,共3页
在HCl-NaAc缓冲溶液中,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被过危的KI捕获;生成的I3^-分别与罗丹明B(λmax=554nm)、罗丹明6G(λmax=526nm)、罗丹明S(λmax=526nm)和丁基罗丹明B(λmax=556nm)形成缔合微粒,导致其吸收峰降低。羟自由... 在HCl-NaAc缓冲溶液中,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被过危的KI捕获;生成的I3^-分别与罗丹明B(λmax=554nm)、罗丹明6G(λmax=526nm)、罗丹明S(λmax=526nm)和丁基罗丹明B(λmax=556nm)形成缔合微粒,导致其吸收峰降低。羟自由基浓度(以H2O2浓度计)分别在0.136~0.68μg·mL^1,0.064~0.680μg·mL^-1,0.064~0.680μg·mL^-1。和0.064~0.680μg·mL^-1范围内与罗丹明B、罗丹明6G、罗丹明S和丁基罗丹明B体系的吸光度降低值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抗氧化剂埘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新方法。测试了抗坏血酸等4种抗氧化剂以及6种茶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所得到的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染料 羟自由基 FENTON反应 分光光度法 抗氧化剂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6G萃取荧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矿及石英中微量金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曼君 李玉珍 《岩矿测试》 CAS 1988年第1期23-27,共5页
荧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高灵敏的测试手段。有关金的荧光光度法文献报导较少,较常用的是罗丹明染料[1-4],其灵敏度均不理想。近年报导的有吖啶黄[5]吖啶橙[6]试剂,灵敏度优于前者,但酸度要求严格,不易掌握。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罗丹明6G 吖啶黄 荧光分光光度法 罗丹明染料 微量金 吖啶橙 文献报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葡萄糖的双酶催化荧光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庆业 梁月园 +1 位作者 梁爱惠 蒋治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35-2538,共4页
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葡萄糖氧化酶(COD)催化葡萄糖与溶解氧反应生成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氧化过量的KI生成I3-,I3-分别与罗丹明S(RhS),罗丹明6G(Rh6G),丁基罗丹明B(b-RhB),罗丹明B(RhB)结合形成缔合物... 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葡萄糖氧化酶(COD)催化葡萄糖与溶解氧反应生成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氧化过量的KI生成I3-,I3-分别与罗丹明S(RhS),罗丹明6G(Rh6G),丁基罗丹明B(b-RhB),罗丹明B(RhB)结合形成缔合物微粒,使得4体系分别在556,556,584和584nm处的荧光峰强度线性降低。在最佳条件下,葡萄糖的浓度分别在0.0839.99,0.17~8.33,0.33~8.33,0.33~9.99μmol·L^-1范围内与RhS,Rh6G,b-RhB,RhB四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分别为△F=40.0c+3.0,△F=23.9c+8.1,△F=25.6c+4.2,△F=18.4c+0.8;0.9951,0.9973,0.9960,0.9965;0.059,0.17,0.21,0.16μmol·L^-1RhS催化体系最灵敏、稳定,将其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罗丹明染料 酶催化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树皮中白桦脂醇的抗氧性测定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宏 张泽 刘琳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白桦树皮中白桦脂醇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新方法。在HCl-NaAc(pH值4.20)缓冲溶液中,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被过量的KI捕获;生成I^-3与罗丹明B(λmax;为556nm)形成缔合物,导致其吸收峰降低。羟自由基质量浓度(... 建立了一种测定白桦树皮中白桦脂醇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新方法。在HCl-NaAc(pH值4.20)缓冲溶液中,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被过量的KI捕获;生成I^-3与罗丹明B(λmax;为556nm)形成缔合物,导致其吸收峰降低。羟自由基质量浓度(以H2O2浓度计)在0.14~0.68mg/L范围内与罗丹明B体系的吸光度降低值成正比,据此测定了白桦脂醇和抗坏血酸抗氧剂的抗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醇 分光光度法 抗氧化剂 罗丹明染料 白桦树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钴铁氧化物活化PMS去除水中有机物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可锐 夏晶晶 +4 位作者 王奕丁 王建明 闫博引 王松雪 夏文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7-194,共8页
文章以颗粒活性炭(GAC)作为载体,通过浸渍-煅烧的方法将钴铁氧化物负载到GAC上,优化制备得到Co-Fe@GAC催化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对Co-Fe@GAC进行微观形貌及结构分析,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以罗丹... 文章以颗粒活性炭(GAC)作为载体,通过浸渍-煅烧的方法将钴铁氧化物负载到GAC上,优化制备得到Co-Fe@GAC催化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对Co-Fe@GAC进行微观形貌及结构分析,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以罗丹明B(RhB)为代表的有机污染物的效果,并考察了共存离子及腐殖酸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Co-Fe@GAC和PMS投加量可以明显提升RhB的去除效率,且该体系在较宽的p H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效果及抗干扰能力。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在Co-Fe@GAC/PMS体系中同时存在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且SO_(4)^(·-)发挥主导作用。此外,Co-Fe@GAC的催化性能较为稳定,能够多次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活性炭 双金属氧化物 过一硫酸盐 罗丹明染料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探针检测谷胱甘肽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黎艳 程莹 费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0,共4页
荧光探针技术是指用强荧光的标记试剂对待测物进行标记或衍生,从而实现对待测物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谷胱甘肽(GSH)是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种小分子生物硫醇,可以抵御自由基和活性物质引发的细胞内氧化应激损伤。以荧光探针检测谷... 荧光探针技术是指用强荧光的标记试剂对待测物进行标记或衍生,从而实现对待测物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谷胱甘肽(GSH)是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种小分子生物硫醇,可以抵御自由基和活性物质引发的细胞内氧化应激损伤。以荧光探针检测谷胱甘肽的最新科研成果转换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检测行为的设计性实验"。通过该教学实践,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有机合成能力以及实验数据分析能力都将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谷胱甘肽 罗丹明染料 特异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in situ visualization of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in fluorescence embedded cement-based materials 被引量:1
15
作者 GU Hai-tao YANG Zheng-hong +1 位作者 FAN Zhen JIANG 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90-3799,共10页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oisture in cement-based material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materials. Traditional macro-humidity monitoring equipment in civil engineering can...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oisture in cement-based material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materials. Traditional macro-humidity monitoring equipment in civil engineering cannot capture the microscale humidity inside cement-based materials in situ.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using rhodamine 6G fluorescence to characterize the change in relative humidity in cement-based materials is proposed. Two kinds of moulding processes are designed, which are premixed and smeared after moulding, and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concentration is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hodamine 6G can reflect 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in situ by its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nd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hydration heat release and hydration product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as much higher when the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was 63% and 75%. The research results lead the applicat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help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evolution law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in micro scale, and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evolution from single discipline to interdisciplin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fluorescence rhodamine dyes cement-based material relative humidity sen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