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左占宣 公茂盛 张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9,共9页
第五代《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中在原有“常遇、设防和罕遇地震动”之外,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动”。但目前关于“极罕遇地震动”下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RC框架结构在四级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对比了... 第五代《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中在原有“常遇、设防和罕遇地震动”之外,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动”。但目前关于“极罕遇地震动”下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RC框架结构在四级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对比了结构在非脉冲地震动和脉冲型地震动下结构反应及其不确定性差异。结果表明:依据现有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下:远场非脉冲地震动引起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规范规定的防倒塌限值2%,但在近场脉冲地震动引起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达到3.5%,大于规范规定的防倒塌限值2%,脉冲型地震动下结构反应的不确定性大于非脉冲型地震动下反应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遇地震动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 不确定性 RC框架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地震”与低超越概率水准地震动关系的讨论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鲲 高孟潭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本文阐明"大地震"与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并以龙门山地震带中段的北川-映秀潜在震源区为例,揭示"大地震作用"与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的联系。指出了当前抗震设防体系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抗大... 本文阐明"大地震"与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并以龙门山地震带中段的北川-映秀潜在震源区为例,揭示"大地震作用"与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的联系。指出了当前抗震设防体系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抗大地震作用"应该考虑极罕遇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震 罕遇地震动 罕遇地震动 超越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村镇地震环境相关的区域地震动场模型研究
3
作者 李宏男 陈艳辉 张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以地震活动频繁的典型代表性村镇为对象,对其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为村镇建筑抗震分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SHA概率法计算场点地震危险性分析,进而确定研究场地的平动地震动场;按照弹性波动理论的频域法,通过MATLAB程序进行数值模拟,... 目的以地震活动频繁的典型代表性村镇为对象,对其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为村镇建筑抗震分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SHA概率法计算场点地震危险性分析,进而确定研究场地的平动地震动场;按照弹性波动理论的频域法,通过MATLAB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对平动分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地震动转动分量。结果抗倒塌罕遇地震动计算结果为等效震级M=7.2,等效震中距R=16 km;平动分量和转动分量的傅里叶幅值谱曲线在不同的频段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转动分量傅里叶谱在高频段比平动分量更丰富,频带更宽,且随频率的增加衰减较慢。因此对于山区自振频率较高的居民自建建筑,更应研究转动分量对地震反应的潜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地震危险性分析 平动分量 转动分量 抗倒塌罕遇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