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数据通信网IPv6升级演进方案研究
1
作者 王国福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10-19,共10页
数据通信网是铁路系统主要的数据承载网络之一,IPv4技术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铁路发展需要,对其改造升级势在必行。如何在保障铁路运营秩序和业务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新建线路和既有铁路改造的方式逐步将现有的IPv4网络平滑升级到I... 数据通信网是铁路系统主要的数据承载网络之一,IPv4技术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铁路发展需要,对其改造升级势在必行。如何在保障铁路运营秩序和业务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新建线路和既有铁路改造的方式逐步将现有的IPv4网络平滑升级到IPv6网络,适时满足铁路行业数字化、智慧化高速发展对网络承载能力的需求,是一项重要课题。针对铁路数据网升级演进工作在兼容性、安全性、可靠性、有序性、投资可控性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在池黄高铁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对IPv6承载技术发展方向、SRv6演进策略、应用系统过渡方案、NAT64技术应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根据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过渡升级建议,可为后续项目中数据通信网的升级演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数据通信网 互联网协议第 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段路由 升级演进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时代下的5G和IPv6协议
2
作者 温秉沅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3期191-193,共3页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网络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5G网络以其超高的传输速率和广泛的连接性为物联网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以其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和...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网络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5G网络以其超高的传输速率和广泛的连接性为物联网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以其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和改进的寻址能力,解决了IPv4地址耗尽的问题,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了更有效的网络服务。文章先概述了5G和IPv6协议,然后详细探讨了5G网络IPv6协议体系架构,并提出了相关过渡技术,最后深入分析5G网络中IPv6协议的部署策略。本研究旨在为物联网时代的网络通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互联网协议第6(ipv6)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通信网MPLS向SRv6演进技术研究
3
作者 任小军 《电气化铁道》 2025年第1期88-92,98,共6页
在智能时代,联接正在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联接对象更加智能、联接数量更加庞大、支撑的业务种类日趋繁多,因此传统网络应与时俱进。当传统IPv4/MPLS网络遇上5G和云服务业务,网络承载数据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智能时代,联接正在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联接对象更加智能、联接数量更加庞大、支撑的业务种类日趋繁多,因此传统网络应与时俱进。当传统IPv4/MPLS网络遇上5G和云服务业务,网络承载数据的压力越来越大,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MPLS无法支撑新业务需求。本文通过对数据网承载技术演进的背景进行阐述,对MPLS向SRv6演进的路线和演进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结论和建议,为后续数据通信网升级演进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通信网 协议标签交换(MPLS) 互联网协议第(ipv6) 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段路由(SRv6) 演进路线 演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v6的5G移动通信网络组网设计研究
4
作者 赵挺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9期142-144,共3页
文章针对网络通信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的5G移动通信网络组网设计方案。通过选取网络通信性能指标,引入网络性能改善(Network Performance Improvement,NPI)指数构建通信... 文章针对网络通信传输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的5G移动通信网络组网设计方案。通过选取网络通信性能指标,引入网络性能改善(Network Performance Improvement,NPI)指数构建通信需求标准。结合IPv6,采用支持IPv6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DHCPv6)分配网络节点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完成节点传输链路建模。引入冗余节点,构建网络节点自适应调度模型,根据调度结果完成核心交换机部署,从而搭建通信组网结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方法构建的通信网络组网,节点通信能耗值较低,通信传输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络 组网结构 互联网协议第6(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电网络向IPv6过渡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5
作者 蓝真真 《电视技术》 2024年第10期171-174,共4页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和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逐步开始向网际互连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过渡。在这一背景下,广电网络作为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也面临着向IPv6过渡的迫切...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和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逐步开始向网际互连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过渡。在这一背景下,广电网络作为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也面临着向IPv6过渡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深入分析广电网络向IPv6过渡的技术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未来的广电网络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电网络 网际互连协议第6(ipv6) 无源光网络(P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技术应用下医院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技术研究
6
作者 杨娥青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1期201-203,共3页
文章主要探讨了医院网际互连协议第4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网络向网际互连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网络过渡的通信技术应用,重点分析了双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转换技术在过渡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华为... 文章主要探讨了医院网际互连协议第4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网络向网际互连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网络过渡的通信技术应用,重点分析了双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转换技术在过渡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华为eNSP模拟器构建双栈网络环境,并进行多项测试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双栈技术能有效支持IPv4和IPv6协议共存,为医院网络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同时,研究强调在过渡过程中需考虑的安全挑战和设备升级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际互连协议(IP)技术 网际互连协议第4(ipv4)网络 互联网协议第6(ipv6)网络 过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 IPv6网络中的区域性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研究
7
作者 谭月文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0期173-175,共3页
5G环境下的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网络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和隐私风险,包括数据窃取、身份盗用及网络攻击等,对用户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适用于IPv6的区域性数据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策略显得... 5G环境下的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网络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和隐私风险,包括数据窃取、身份盗用及网络攻击等,对用户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适用于IPv6的区域性数据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5G环境下IPv6网络面临的安全挑战和隐私风险,分析多种区域性数据加密和网络隐私保护策略,为实现更安全、更私密的网络通信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互联网协议第6(ipv6)网络 区域性数据加密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忠诚 王春峰 刘敏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5-49,共5页
目前,IPv6及相关协议已经相对成熟。然而,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和互通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直接影响了IPv6的发展。本文在对现有的各种互通与过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转换与互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穿透NAT实现I... 目前,IPv6及相关协议已经相对成熟。然而,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和互通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直接影响了IPv6的发展。本文在对现有的各种互通与过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转换与互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穿透NAT实现IPv6终端互连的隧道机制。该机制可以支持所有常见的NAT类型,无需特殊的IPv6地址前缀,可以向用户提供固定的IPv6地址。另外,针对IPv6网络和IPv4网络间的信息交互的不断增加,而基于通用处理器的IPv4/IPv6转换网关很难满足性能需求的现状,基于专用网络处理器平台研发了高性能的IPv4/IPv6转换网关,在IPv4与IPv6网络间实现了高性能的地址和协议转换,为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平滑升级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4 ipv6网络 互通 隧道机制 互连 平滑升级 协议转换 地址 NAT 通用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析IPv6技术背景下通信协议的优化升级
9
作者 陈征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期187-190,共4页
随着用户终端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互联网协议第4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地址早已无法满足用户对IP地址的使用需求,因此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已变得弥足珍贵,也迫在眉睫。以I... 随着用户终端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互联网协议第4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地址早已无法满足用户对IP地址的使用需求,因此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已变得弥足珍贵,也迫在眉睫。以IPv6技术为切入点,分析几个企业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在IPv6技术背景下的改进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协议第6(ipv6) 通信技术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协议:IPv4/IPv6
10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5年第9期70-70,共1页
IPv4是互联网协议第四版,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IPv4使用32位地址,因此最多可能有4,294,967,296个地址。一般的书写法为4个用小数点分开的十进制数。也有人把4个字节的数字化成一个巨型整数,但这... IPv4是互联网协议第四版,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IPv4使用32位地址,因此最多可能有4,294,967,296个地址。一般的书写法为4个用小数点分开的十进制数。也有人把4个字节的数字化成一个巨型整数,但这种表示法并不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协议 ipv4 ipv6 互联网技术 十进制数 第四 32位 小数点 数字化 表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提升物联网产品安全
11
作者 卢克 闫文娟 张晨 《电信快报》 2021年第11期31-33,共3页
为了使物联网产品更符合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范,避免因协议漏洞导致的安全隐患,从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角度,研究TAHI PROJECT项目组开发的测试套件的测试过程和评判标准。针对其新版本增加的测试用例,分析用例的测试步骤,挖掘测试... 为了使物联网产品更符合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范,避免因协议漏洞导致的安全隐患,从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角度,研究TAHI PROJECT项目组开发的测试套件的测试过程和评判标准。针对其新版本增加的测试用例,分析用例的测试步骤,挖掘测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提示物联网产品在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经过分析认为新用例能够准确地反映IPv6协议规范的要求,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可以在物联网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作为参考,提高物联网产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技术(互联网协议第6) 物联网产品 协议一致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套件的安装与应用
12
作者 卢克 袁国强 闫文娟 《电信快报》 2022年第9期38-41,共4页
对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设备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详述AHI PROJECT项目组开发的IPv6ReadyLogo协议一致性测试套件的安装和测试过程。介绍该套件主要测试内容和评判标准,解析在安装和使用该套件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说明该套件测试结果... 对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设备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详述AHI PROJECT项目组开发的IPv6ReadyLogo协议一致性测试套件的安装和测试过程。介绍该套件主要测试内容和评判标准,解析在安装和使用该套件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说明该套件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该测试套件只需要性能较好的计算机即可安装,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化测试,测试过程简便快速,适合评判IPv6设备是否达到相关协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互联网协议第6)技术 协议一致性测试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过渡机制在校园网中的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艳格 谭水木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2-115,共4页
研究了IPv4和IPv6通信的几种互连互通技术,并分析了各种互通方案的工作机制、安全性及优缺点。把隧道技术、双协议栈、NAT-PT过渡技术应用在本校校园网中,实现了IPv4/IPv6基本服务过渡的整个校园网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 研究了IPv4和IPv6通信的几种互连互通技术,并分析了各种互通方案的工作机制、安全性及优缺点。把隧道技术、双协议栈、NAT-PT过渡技术应用在本校校园网中,实现了IPv4/IPv6基本服务过渡的整个校园网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连互通 过渡机制 地址协议转换 校园网 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及其发展策略
14
作者 肖征荣 《电信网技术》 2006年第11期18-21,共4页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宽带用户数和移动用户使用宽带功能的用户数都已经位居全球前列,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在此情况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地址空间匮乏、带宽瓶颈制约、网络安全漏洞多...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宽带用户数和移动用户使用宽带功能的用户数都已经位居全球前列,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在此情况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地址空间匮乏、带宽瓶颈制约、网络安全漏洞多、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互联互通监管困难、新业务不易开展,难以实现创收的营利模式、移动性支持有限,难以满足3G网络发展需求等,需要给下一代网络服务搭建具有更高性能、更高质量、更加可靠与安全、经济与开放的舞台。20世纪90年代初,IETF就开始“下一代网络互连协议”(IPng)的研究,1995年9月正式形成IPv6的核心协议用以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中国互联网 网络互连协议 网络规模 安全漏洞 服务质量 移动用户 地址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过渡技术在政府网站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淼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 2020年第5期25-29,共5页
针对政府网站IPv6规模部署改造的要求,分析改造难点,从适用场景对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过渡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对于资源、时间和资金充足,外链已同步完成双栈改造的政府网站,建议采取一步到位双栈升级改造策略。对于... 针对政府网站IPv6规模部署改造的要求,分析改造难点,从适用场景对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过渡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对于资源、时间和资金充足,外链已同步完成双栈改造的政府网站,建议采取一步到位双栈升级改造策略。对于预算有限,外链较多且不支持IPv6访问的政府网站,推荐先通过电信IPv6智能改造平台支持IPv6访问,再进行双栈升级改造的两步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互联网协议第) 双栈 翻译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网的发展需要IPv6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秀权 《数据通信》 2002年第4期54-55,57,共3页
本文对 IPv6和 IPv4一些重要特征部分进行了对比 ,指出了电信 IP网和 Internet网的差别 ,对 IPv6在电信网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电信网 ipv6 ipv4 INTERNET 互联网协议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过渡机制
17
《中兴通讯技术》 2003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ipv6协议 互联网 互连互通 ipv6过渡机制 ipv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IPv6
18
作者 张新宝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6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新一代 互联网技术 ipv6 第六互联网协议 网址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监控打造IPv6杀手级应用正式亮相4月峰会
19
《移动通信》 2006年第4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视频监控系统 ipv6协议 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 监控终端 IP技术 扩展性能 安全机制 权限管理 ipv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AC的IPv6环境网络信息安全访问控制方法
20
作者 李程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2期194-196,共3页
常规的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环境网络信息安全访问控制方法主要使用ReliefF算法获取最优特征集合,易受访问约束限制影响,导致安全访问控制延时过高。针对此问题,利用基于角色的控制访问(Role-Based Access... 常规的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环境网络信息安全访问控制方法主要使用ReliefF算法获取最优特征集合,易受访问约束限制影响,导致安全访问控制延时过高。针对此问题,利用基于角色的控制访问(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方法设计一种全新的IPv6环境网络信息安全访问控制方法。构建了IPv6环境网络信息安全访问控制模型,利用RBAC生成了网络信息安全访问控制关系,实现了网络信息安全访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RBAC的IPv6环境网络信息安全访问控制方法的访问控制延时相对较低,证明设计的环境网络信息安全访问的控制效果较好,具有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降低IPv6环境网络风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角色的控制访问(RBAC) 互联网协议第6(ipv6) 信息安全 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