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拥塞和信号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上述挑战,深入分析IP组播、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机制及网络编码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随着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拥塞和信号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上述挑战,深入分析IP组播、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机制及网络编码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比特率算法。该算法结合网络状态感知和内容复杂度评估,可实现传输参数的动态调整。通过在模拟网络环境中进行大规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带宽利用率、传输时延及画质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此次研究成果为IP网络下广播电视信号的高效传输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展开更多
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输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模式。基于此,概述了IP化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了IP化技术的数字编码和分组传输机制,阐述了IP化技术在推动电视制播融合方面的作用,提出...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输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模式。基于此,概述了IP化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了IP化技术的数字编码和分组传输机制,阐述了IP化技术在推动电视制播融合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电视制播IP化网络的分层架构,解析了IP化核心网和接入网的组成,以及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在IP化网络中的控制作用。展开更多
紧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技术的最新发展,改造传统广播总控系统建设模式,并结合自身实践要求,阐述以音频工程协会(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AES)和基于网际互连协议的音频传输(Audio over Internet Protocol,AoIP)为技术架构的广播总...紧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技术的最新发展,改造传统广播总控系统建设模式,并结合自身实践要求,阐述以音频工程协会(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AES)和基于网际互连协议的音频传输(Audio over Internet Protocol,AoIP)为技术架构的广播总控系统的构建方式及其功能特点。展开更多
着重讨论在实验室利用IP over 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协议转换技术实现仿真卫星上网的原理和流程,并着重解释其中的互联网请求原理和ARP(地址解析协议)欺骗原理。同时,针对IP数据包和VCDU(虚拟信道数据单元)帧互转中可能引起程...着重讨论在实验室利用IP over 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协议转换技术实现仿真卫星上网的原理和流程,并着重解释其中的互联网请求原理和ARP(地址解析协议)欺骗原理。同时,针对IP数据包和VCDU(虚拟信道数据单元)帧互转中可能引起程序崩溃的要点,指出其核心原理并给出优化方案。展开更多
为了全面优化信息处理水平,将嵌入式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单片机技术应用在通信体系中能大大提升通信效率,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打造更为和谐可控的技术应用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为了全面优化信息处理水平,将嵌入式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单片机技术应用在通信体系中能大大提升通信效率,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打造更为和谐可控的技术应用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分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单片机技术的内涵、组成以及特点,并对网络通信中的应用予以讨论。展开更多
在广播电视行业,4K、8K超高清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信号传输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在广播电视行业,4K、8K超高清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信号传输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转化。针对SDI技术的局限性以及IP技术的优势进行阐述,发现IP化不仅可以提升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成本,还可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展开更多
基于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SMPTE)ST 2110标准,详细阐述总控建设、超高清同播技术、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技术、视音频系统、控制网络技术以及时钟同步技术等多...基于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SMPTE)ST 2110标准,详细阐述总控建设、超高清同播技术、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技术、视音频系统、控制网络技术以及时钟同步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关键内容,为电视制播系统的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展开更多
常规的新闻演播室系统主要依赖自动化控制,但大量的自动化应用增加了系统的运行负担,进而影响新闻制作的实时性与稳定性。鉴于此,设计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常规的新闻演播室系统主要依赖自动化控制,但大量的自动化应用增加了系统的运行负担,进而影响新闻制作的实时性与稳定性。鉴于此,设计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SMPTE)2110流的新闻演播室系统。在硬件层面,该系统配备HDVF-L750//CCN彩色寻像器和IP画面分割器;在软件层面,建立演播室IP SMPTE2110流标准协议,以此作为演播室内媒体传输的基础,确保演播室内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的高质量传输。此外,开发新闻演播视频格式文件读取程序,该程序能够分析新闻演播视频文件的格式和编码标准,确定需要支持的文件类型,从而满足新闻演播视频文件的读取与播放需求。经过测试,系统的运行性能较好,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DVB)+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数字电视全业务融合播出平台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部署地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完成项...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DVB)+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数字电视全业务融合播出平台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部署地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完成项目一期工程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详细介绍全系统包含卫星电视节目的信号接收、无锡地区电视节目的 IP传输、自办节目播出、电子节目单(Electrical Program Guide,EPG)开机广告、信号复用、信号调制以及信号分配等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拥塞和信号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上述挑战,深入分析IP组播、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机制及网络编码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比特率算法。该算法结合网络状态感知和内容复杂度评估,可实现传输参数的动态调整。通过在模拟网络环境中进行大规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带宽利用率、传输时延及画质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此次研究成果为IP网络下广播电视信号的高效传输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文摘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输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模式。基于此,概述了IP化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了IP化技术的数字编码和分组传输机制,阐述了IP化技术在推动电视制播融合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电视制播IP化网络的分层架构,解析了IP化核心网和接入网的组成,以及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在IP化网络中的控制作用。
文摘紧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技术的最新发展,改造传统广播总控系统建设模式,并结合自身实践要求,阐述以音频工程协会(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AES)和基于网际互连协议的音频传输(Audio over Internet Protocol,AoIP)为技术架构的广播总控系统的构建方式及其功能特点。
文摘为了全面优化信息处理水平,将嵌入式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单片机技术应用在通信体系中能大大提升通信效率,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打造更为和谐可控的技术应用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分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单片机技术的内涵、组成以及特点,并对网络通信中的应用予以讨论。
文摘在广播电视行业,4K、8K超高清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信号传输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转化。针对SDI技术的局限性以及IP技术的优势进行阐述,发现IP化不仅可以提升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成本,还可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文摘基于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SMPTE)ST 2110标准,详细阐述总控建设、超高清同播技术、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技术、视音频系统、控制网络技术以及时钟同步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关键内容,为电视制播系统的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摘常规的新闻演播室系统主要依赖自动化控制,但大量的自动化应用增加了系统的运行负担,进而影响新闻制作的实时性与稳定性。鉴于此,设计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SMPTE)2110流的新闻演播室系统。在硬件层面,该系统配备HDVF-L750//CCN彩色寻像器和IP画面分割器;在软件层面,建立演播室IP SMPTE2110流标准协议,以此作为演播室内媒体传输的基础,确保演播室内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的高质量传输。此外,开发新闻演播视频格式文件读取程序,该程序能够分析新闻演播视频文件的格式和编码标准,确定需要支持的文件类型,从而满足新闻演播视频文件的读取与播放需求。经过测试,系统的运行性能较好,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文摘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DVB)+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数字电视全业务融合播出平台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部署地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完成项目一期工程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详细介绍全系统包含卫星电视节目的信号接收、无锡地区电视节目的 IP传输、自办节目播出、电子节目单(Electrical Program Guide,EPG)开机广告、信号复用、信号调制以及信号分配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