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高凡 王霞 +1 位作者 顾莉莉 王彦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510-1514,共5页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特征、临床症状、体征、眼底造影特征和激光扫描眼底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01/2023-01确诊的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138眼(其中24例为双眼)...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特征、临床症状、体征、眼底造影特征和激光扫描眼底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01/2023-01确诊的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138眼(其中24例为双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造影(ICGA)、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血化验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斑点试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白细胞抗原B27、风湿系列检查资料。结果:所有患者RPR及TPPA阳性,其他化验检查阴性,确诊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平均发病年龄44±13.1岁,男59例(51.8%),女55例(48.2%),单眼90例(78.9%),双眼24例(21.1%),其性别、婚姻以及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视盘充血以及后极部视网膜灰黄色混浊;FFA特征主要表现为早期黄斑周围点样弱背景荧光、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染色、视网膜RPE荧光积存以及视盘染色或强荧光;ICGA以及OCT特征主要表现为晚期后极部鳞状弱荧光,FFA与ICGA之间的关系对称一致,OCT显示玻璃体高反射点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针尖样凸起。结论: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发病年龄平均44岁,单眼发病多见,患者性别、婚姻、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玻璃体灰白色细胞,后极部视网膜混浊增厚感、灰黄色改变,正确识别OCT、FFA、ICGA特征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早期正确诊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脉络膜视网膜炎 临床表现 眼底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年龄 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脉络膜炎误诊为狼疮视网膜炎一例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赟 冯学兵 孙凌云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4期370-370,F0003,共2页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炎 误诊 网膜炎 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25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文舟 郑媛 黄洁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C)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依据病史、年龄、症状、眼底表现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确诊为CEC的患者25例(26眼),采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及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参照《临床疾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C)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依据病史、年龄、症状、眼底表现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确诊为CEC的患者25例(26眼),采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及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25例患者26眼中,治愈8眼(31%),好转14眼(54%),无效4眼(15%),总有效率85%。治疗后3月内18眼行FFA复查,8眼荧光素渗漏消失,6眼仍有渗漏,无效的4眼,2眼有瘢痕形成。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该病临床效果确定,中药能很好的促进眼底出血、渗出及视网膜水肿的消退,提高视力,但对于治疗后仍有荧光素渗漏的患者如果能行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及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使新生血管萎缩、闭合、则治疗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治疗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五苓散 逍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卢淑文 蔡洁 +3 位作者 唐东永 谢子康 王芬 梁皓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0-844,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CMVR患者7例13眼。患者全身用药为更...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CMVR患者7例13眼。患者全身用药为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注射液,更昔洛韦 5.0~7.5 mg·kg^-1,每天2次静脉滴注;成人每次给予膦甲酸钠3 g,每天3次静脉滴注;同时在局部玻璃体内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前后对比的指标有: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情况、视觉诱发电位、眼电图和视网膜电图等检查;检测指标包括CD4+T细胞计数,血液、前房水、玻璃体CMV-DNA病毒载量等。通过检查结果辅助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6例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 72±0. 83) logM AR,较治疗前(1. 14±0. 83) logM AR提高(P=0. 001),其中1例患者经过全身和局部抗病毒治疗后视力不提高。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为(13. 62±3. 04) mmH g(1 kP a=7. 5 mmH g),治疗后为(12. 77±2. 89) mmH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19)。注药后患者眼底病变范围逐渐变小(P <0. 05)。治疗1个月后,患者视觉诱发电位N2-P2振幅及眼电图光峰电位较治疗前升高(均为P <0. 05),视觉诱发电位P2潜伏期和视网膜电图(明适应) a波及b波潜伏期和振幅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3例患者治疗前血液中CMV-DNA病毒载量检测为阴性,1例患者2眼经过治疗后眼内液中CMV-DNA病毒载量检测为阴性。治疗前玻璃体CMV-DNA病毒载量均明显高于前房水,而前房水CMV-DNA病毒载量又明显高于血液(均为P <0. 05),说明三个部位的CMV-DNA病毒载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玻璃体>前房水>血液。治疗后玻璃体、前房水CMV-DNA病毒载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治疗前后血液CMV-DNA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与眼内液、血液CMV-DNA病毒载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均为P <0. 05);治疗过程中,CD4+T细胞计数与眼内液CMV-DNA病毒载量无相关关系(均为P> 0. 05),与血液CMV-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关系(P <0. 05),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直线回归关系(P> 0. 05)。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玻璃体CMV-DNA病毒载量与前房水CMV-DNA病毒载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20 178. 973+0. 165X,Y=171 849. 77+0. 168X,均为P <0. 05)。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小剂量更昔洛韦是治疗AIDS合并CMVR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玻璃体内注射 更昔洛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谢连永 陈超 +4 位作者 孔文君 杜葵芳 董宏伟 郭纯刚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疾病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疾病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并经感染科专科医师确诊的AIDS患者145例,其中合并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者75例为微血管病变组,合并CMVR者70例为CMVR组。所有患者均进行AIDS相关病史询问,同时行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载量和CD4+T细胞检测,并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散瞳眼底检查及彩色眼底照相等眼科检查。对全身情况允许的微血管病变组25例、CMVR组70例进行血液和房水CMV-DNA检测。结果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91±0.16,13例(17.33%)患者已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CD4+T细胞数为22(0~506)个·μL^-1,8例(10.67%)患者有眼前节反应;CMVR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63±0.37,34例(48.57%)患者已开始HAART,CD4+T细胞数为13(1~48)个·μL^-1,23例(32.85%)患者有眼前节反应,上述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微血管病变组25例中房水CMV-DNA阳性0例,血液CMV-DNA阳性8例(32.00%);CMVR组70例中房水CMV-DNA阳性60例(85.71%),血液CMV-DNA阳性33例(47.14%);两组血液中CMV-DNA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但房水中阳性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AIDS合并CMVR患者比AIDS合并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患者视力更差,CD4+T细胞计数更低,眼前节反应及房水CMV-DNA阳性率更高,且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患者未接受HAART的人数明显高于CMVR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网膜微血管病变 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视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上 谢连永 +4 位作者 于晶 凌宇 董宏伟 郭纯刚 潘志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视网膜炎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视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并且第1次发生CMV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给予膦甲酸钠和更昔洛韦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视网膜炎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视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并且第1次发生CMV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给予膦甲酸钠和更昔洛韦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通过多焦视网膜电图对每例患者的视功能进行评估,以未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正常人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患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CMV视网膜炎患者mf ERG一阶反应中心区域N1-P1的振幅密度,治疗前为(36.98±17.93)n V·deg^-2,治疗1个月后为(41.33±16.78)nV·deg^-2,治疗3个月后为(36.12±15.46)n V·deg^-2,正常对照组为(76.99±11.27)n V·deg^-2。患眼发病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1~4环区域mf ERG的一阶反应N1-P1的振幅密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眼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1~6环区域mf ERG的一阶反应N1波和P1波的潜时,以及N1-P1的振幅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没有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MV视网膜炎的患者在经过积极地抗病毒治疗后,视力虽然能够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恢复,但视网膜外层仍然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视网膜的功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电生理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顾莉莉 王彦荣 +3 位作者 高凡 李海辉 李梅 王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58例88眼,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眼底吲哚...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58例88眼,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眼底吲哚青绿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和OCT检查,以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后给予驱梅治疗并随访。结果本研究中87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针尖样、锯齿样突起,86眼视网膜外界膜及肌样体带、椭圆体带结构不清、消失,68眼玻璃体内高反射点,16眼视网膜浅脱离。驱梅治疗后,87眼中79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针尖样、锯齿样突起完全恢复,86眼中62眼视网膜外界膜及肌样体带、椭圆体带部分显示,16眼视网膜浅脱离均恢复。结论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眼底OCT主要特征为受累视网膜色素上皮针尖样、锯齿样突起,外界膜及肌样体带、椭圆体带显示不清或消失以及视网膜浅脱离,早期正规治疗后上述特征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京姬 汪雯 吴昊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9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视网膜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经过,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间的11例AIDS并发CMV性视网...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视网膜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经过,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间的11例AIDS并发CMV性视网膜炎住院病例(中位年龄为34岁,男8例,女3例)的临床表现,分析其眼部病变、症状、CD4+T淋巴细胞及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11例AIDS并发CMV性视网膜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入院后立即进行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和抗CMV治疗。结果9例眼部症状明显好转,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AIDS晚期并发多发感染的2例患者未见明显好转。结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是艾滋病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应常规进行眼底检查,还有原因不明的视网膜出血及视网膜血管炎患者有必要检测血清HIV抗体,以免耽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基因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治疗抗原诱导性葡萄膜视网膜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建苏 李志杰 李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防治抗原诱导性葡萄膜视网膜炎(antigen-induceduveore-tinitis,AIU)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免疫学机制。方法 使用牛S抗原和福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剂免疫大鼠14d后,将S抗原接种于玻璃体腔,建立AIU动物模型。实施雷公藤...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防治抗原诱导性葡萄膜视网膜炎(antigen-induceduveore-tinitis,AIU)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免疫学机制。方法 使用牛S抗原和福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剂免疫大鼠14d后,将S抗原接种于玻璃体腔,建立AIU动物模型。实施雷公藤多甙治疗方案,观察其对实验动物的眼部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血清抗体效价、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抗原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hypersensitivity,DTH)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炎症持续时间平均为12.90d,雷公藤治疗组为7.63d(P<0.01),对照组抗体滴度平均为1∶8~1∶16,雷公藤治疗组为1∶4,受ConA和S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对照组平均为0.68OD和0.84OD,雷公藤治疗组为0.49OD(P<0.01)和0.67OD(P<0.01),对照组DTH平均为1.75mm,雷公藤治疗组为0.66mm(P<0.01)。结论 雷公藤可下调AIU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视网膜炎 抗原诱导性 雷公藤多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太雯 石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234-237,共4页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视网膜炎是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可引起视力下降或致盲,严重影响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抗CMV的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和生存质量。CMV性视网膜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全身和局部联合治疗等,...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视网膜炎是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可引起视力下降或致盲,严重影响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抗CMV的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和生存质量。CMV性视网膜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全身和局部联合治疗等,现将CMV性视网膜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网膜炎 A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庄云 沈洁 姜立慧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0期1878-1879,共2页
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发展至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期,将会发生全身多种机会性感染和... 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发展至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期,将会发生全身多种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恶性肿瘤。50%~70%HIV感染者可出现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兴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 观察以眼局部辨证结合病程分期口服中药为主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疗效。方法  2 5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活动期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 ,恢复期以活血化瘀为主 ,瘢痕期以化痰软坚为主进行治疗 ,通过眼底荧光... 目的 观察以眼局部辨证结合病程分期口服中药为主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疗效。方法  2 5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活动期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 ,恢复期以活血化瘀为主 ,瘢痕期以化痰软坚为主进行治疗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功能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平均 4个月的治疗后 ,2 5例中有效 16例 (占6 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眼局部辨证 中医药治疗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加重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明 张军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807-808,共2页
引言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性视网膜炎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坏死性视网膜炎,常发生于全身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考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 引言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性视网膜炎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坏死性视网膜炎,常发生于全身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考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或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我院于2011年收治1例将CMV性视网膜炎误诊为"视网膜血管炎"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加重病情的病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和诊治经过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糖皮质激素 全身应用 IMMUNODEFICIENCY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网膜血管炎 免疫力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陈川 苏淑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CEC患者13例(13只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0.8~2.0mm,照射时...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CEC患者13例(13只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0.8~2.0mm,照射时间60s,能量80~260mW,对FFA和ICGA图像所显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进行照射,照射区未出现颜色变化或呈淡灰色。随访6~40周,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FFA和ICGA检查结果。结果最终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FFA和ICGA显示8只眼CNV缩小或闭塞,治疗后视力提高4只眼,稳定8只眼,下降1只眼。结论TTT对CEC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炎 脉络膜新生血管 经瞳孔温热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MSL-109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爱萍 肖云 +1 位作者 高晓唯 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眼部并发症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MSL-109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2例患者(105只眼)CMV性视网膜炎行MSL-109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观察其眼底、视力、T辅助细胞的细胞受体4(CD4+)计数及...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眼部并发症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MSL-109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2例患者(105只眼)CMV性视网膜炎行MSL-109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观察其眼底、视力、T辅助细胞的细胞受体4(CD4+)计数及预后。结果 72例患者在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之前AIDS病程为4~26个月。72例(105只眼)患者中,眼底病灶表现为颗粒型者58只眼,其中47只眼位于周边部;爆发型者29只眼,均位于后极部,视网膜坏死灶致密伴斑片状出血和血管炎;颗粒型与爆发型病灶混合存在者18只眼;其中8只眼合并有视神经乳头炎;患者就诊时视力为眼前数指至0.4,病变广泛者及病变位于后极部者视力下降尤为严重。34例患者CD4+细胞计数为0~30个/μl,平均(15土9)个/μl。患者存活时间为3~18个月。经过MSL-109单克隆抗体治疗组患者视力多数提高,CD4+T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未治疗组患者92%病变呈进行性发展,视力显著下降。结论 CMV性视网膜炎是AIDS病的主要眼部并发症,临床上以坏死性视网膜炎伴出血及血管炎为特征,目前治疗主要采用MSL-109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致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例
16
作者 牛建军 李顺利 +2 位作者 马效工 崔兰 黄红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836-1837,共2页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IMMUNODEFICIENCY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人免疫缺陷病毒 致病微生物 细胞免疫缺陷 A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眼部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的表达
17
作者 梁亮 王红 彭晓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 uveoretinitis,EAU)大鼠模型眼部研究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retino... 目的: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 uveoretinitis,EAU)大鼠模型眼部研究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retinoid-binding protein,IRBP)免疫Lewis鼠160只后,在眼组织切片上应用SOCS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在眼组织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大鼠40只做对照。结果:用IRBP免疫Lewis鼠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在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部位可见SOCS-1和SOCS-5蛋白表达;而在正常Lewis鼠未见SOCS蛋白表达。统计学结果显示,SOCS-1和SOCS-5蛋白表达与EAU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1=0.954,r2=0.963,P<0.01)。结论: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Lewis鼠出现SOCS阳性表达细胞在EAU的发病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 大鼠模型 眼部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OCS-1 LEWIS RETINO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误诊一例
18
作者 赵焕 朱豫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CMVR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19岁学生,因突发左眼视力下降15 d入院。当...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CMVR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19岁学生,因突发左眼视力下降15 d入院。当地医院诊断为"视盘水肿"予相关治疗无效,视力损害加重入我院。眼底检查视盘区及后极部隆起,视网膜静脉周围金黄色或白色鞘膜形成,后极部奶酪加番茄酱样改变;HIV抗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蛋白印迹确认试验、巨细胞病毒(CMV)-IgG及CMV-IgM均(+)。确诊左眼CMVR,AIDS。患者转入相关医院行进一步治疗,后失访。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CMVR的认识,遇及眼底出现典型"奶酪加番茄酱样视网膜炎"改变患者,要考虑到AIDS并发CMVR,进一步行HIV相关检查,以防止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误诊 视盘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视网膜炎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处理
19
作者 朱晓华 姜德咏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观察葡萄膜视网膜炎所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除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 (11只眼 )因葡萄膜视网膜炎所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6只眼为巨大裂孔 ,2只眼为周边多发网状裂孔 ,3只眼无明确裂孔 ,PVR程度 C3 ~ D1 级... 目的 观察葡萄膜视网膜炎所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除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 (11只眼 )因葡萄膜视网膜炎所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6只眼为巨大裂孔 ,2只眼为周边多发网状裂孔 ,3只眼无明确裂孔 ,PVR程度 C3 ~ D1 级。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 ,术后充填硅油 8只眼 ,充填长效气体 3只眼。结果 一次手术 8只眼视网膜获良好复位 ,2只眼二次手术成功 ,1只眼拒绝再手术。 8只眼视力有增进 (72 .7%) ,视力在 0 .0 2以上有 6只眼 (5 4.5 %)。结论 葡萄膜视网膜炎可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效果肯定 ,并存的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血管病变及黄斑疤痕是限制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视网膜炎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巨大视网膜裂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幼稚-色素性视网膜炎-多指畸形综合征1例
20
作者 潘冰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性腺发育不全 网膜炎 色素性 多指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