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理、现实审视与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网络青年亚文化以隐性载体的形式构筑文化育人环境,其所搭建的青年交际话语群不仅充斥着整个虚拟网络,更是弥撒于现实生活之中,成为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最新样态。网络青年亚文化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集合... 网络青年亚文化以隐性载体的形式构筑文化育人环境,其所搭建的青年交际话语群不仅充斥着整个虚拟网络,更是弥撒于现实生活之中,成为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最新样态。网络青年亚文化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集合,它从思想与实践双重维度潜移默化地对青年群体产生重要影响。探究网络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理,打通二者之间的藩篱,成为教育学所面临的极大挑战。因此,实现网络青年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效的空间“对话”,就要从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本质出发,基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特质,从话语、内容、功能与技术等不同维度全面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网络青年亚文化转向中逐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引领力,以确保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主流文化引导下实现理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亚文化 高校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梳理与特点探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东锋 张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1,共3页
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原住民,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消费者和参与者。网络青年亚文化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文章坚持问题导向,把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消极负面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梳理归纳为网络暴力现象、网络低... 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原住民,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消费者和参与者。网络青年亚文化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文章坚持问题导向,把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消极负面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梳理归纳为网络暴力现象、网络低俗现象、网络泛娱乐现象、网络炫秀现象、网络佛系现象、网络偶像迷恋现象、网络"怼主流"现象、网络非理性消费等八个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八类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特点进行剖析,即网络青年亚文化具有混杂性与个性化、狂欢性与迷茫性、庸俗性与消费性、反抗性与变异性等特点。这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深对消极负面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及其特点的了解,助推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教育引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 梳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规定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樊亚茹 杨慧民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131,共7页
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内在属性界定的多元化和泛化,导致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规定性问题一直在学术界尚无定论。只有以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内在属性界定中的问题为着力点,从网络媒介的时代特征入手,以风格意蕴廓清内涵,将网络青年亚文化与... 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内在属性界定的多元化和泛化,导致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规定性问题一直在学术界尚无定论。只有以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内在属性界定中的问题为着力点,从网络媒介的时代特征入手,以风格意蕴廓清内涵,将网络青年亚文化与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相区别,才能科学把握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价值观念、情感表达、文化品格以及亚文化资本等方面的内在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亚文化 内在规定性 文化品格 亚文化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思政教育话语建设分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 被引量:1
4
作者 孟晔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F0002-F0002,共1页
青年群体普遍思想活跃、富有朝气,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包容能力较强,具备较大的创造潜能。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他们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富于个性化的新型表达方式,网络青年亚文化由此应运而生。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出... 青年群体普遍思想活跃、富有朝气,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包容能力较强,具备较大的创造潜能。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他们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富于个性化的新型表达方式,网络青年亚文化由此应运而生。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出现冲击着主流文化价值观,对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我国优秀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在信息化社会下,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获取渠道多,各类信息鱼龙混杂,若不加辨别地全数吸收,则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导致价值观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话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容量 青年群体 网络青年亚文化 传播速度 获取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 被引量:41
5
作者 平章起 魏晓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41,共7页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意蕴,社会转型压力增大导致外在性冲突、青年社会心理发展失衡导致内生性冲突、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导致间接性冲突。不断更新的媒介技术为网络青年亚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塑造空间,演绎为"...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意蕴,社会转型压力增大导致外在性冲突、青年社会心理发展失衡导致内生性冲突、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导致间接性冲突。不断更新的媒介技术为网络青年亚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塑造空间,演绎为"碎片化"的情绪释放、"符号化"的传播方式和"部落化"的群体结构。面对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力的消解,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治理需要由冲突管理向协调治理的思维转换、由社会本位到关系本位的范式变革,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引导机制,夯实青年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价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亚文化 社会冲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魏晓冉 平章起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7-153,189,共8页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演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表征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冲突:社会结构性变革导致了阶级、阶层矛盾冲突,青年主体性丧失与个体发展失衡反映了青年心理的矛盾冲突,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形...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演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表征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冲突:社会结构性变革导致了阶级、阶层矛盾冲突,青年主体性丧失与个体发展失衡反映了青年心理的矛盾冲突,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形成了青年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不断更新的媒介技术凸显了后现代主义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碎片化""部落化""异质化"的矛盾结构特征。解决网络青年亚文化反映出的社会矛盾,要以构建统一性文化为目标,转变只讲对立的矛盾处理方式,变革社会本位的矛盾治疗范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亚文化 社会矛盾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网文到二次元:网络青年亚文化民族主义话语的转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裴幸子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新媒体语境下民族主义的宏大叙事逐渐沉降到亚文化领域中。从网络文学到二次元文化,从80后重构民族叙事的狂热想象到90后、00后趣缘社群的萌化爱国与情感羁绊,网络青年亚文化民族主义话语由早期的刚愤、激进转向游戏、戏谑。这种话语转... 新媒体语境下民族主义的宏大叙事逐渐沉降到亚文化领域中。从网络文学到二次元文化,从80后重构民族叙事的狂热想象到90后、00后趣缘社群的萌化爱国与情感羁绊,网络青年亚文化民族主义话语由早期的刚愤、激进转向游戏、戏谑。这种话语转型是时代语境变化、媒介技术革新、代际文化差异以及宏大叙事复归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当下狂欢化的网络环境中,青年亚文化民族主义话语也显露出饭圈化、萌化失度、政治娱乐化、政治实体虚拟化等问题。对此,应当植根民族传统的文化自信,实现对二次元文化的精神赋魂,以此询唤出青年群体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体性,建构起理性、深沉、持久的网络青年亚文化民族主义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亚文化 网文 二次元 民族主义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及引领路径探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谌韵灵 邹升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24-130,共7页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发展随着整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而方兴未艾。综合分析,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从主流文化中衍生出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兴文化,具有明显的必然流行趋势、突出的后喻文化特征和显著的巨大创新潜能等特...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发展随着整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而方兴未艾。综合分析,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从主流文化中衍生出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兴文化,具有明显的必然流行趋势、突出的后喻文化特征和显著的巨大创新潜能等特质。同时,网络青年亚文化新媒体化、泛娱乐化和重狂欢化的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因此,主流意识形态需要主动出击,化解正面冲突,规范和管控传播内容,掌握话语权,进而引领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亚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青年亚文化何以健康发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朱雷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科学治理网络青年亚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提升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要调整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管控方式,转换治理观念,创新治理范式,促进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促使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 科学治理网络青年亚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提升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要调整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管控方式,转换治理观念,创新治理范式,促进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促使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实现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亚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及其治理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伟平 伏志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3,共7页
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新兴文化形态,具有小众性和多样性、边缘性和颠覆性、消费性和娱乐性等特征。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是当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迁等因素的... 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新兴文化形态,具有小众性和多样性、边缘性和颠覆性、消费性和娱乐性等特征。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是当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迁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也是当代青年主体意识觉醒、利益诉求多元化、越来越敢于自我肯定和自我表达的必然后果。但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具有鲜明的“后现代”色彩,大多属于碎片化、即时性的消费性文化,原创性的文化生产、文化精品的比例比较小;青年亚文化良莠不齐,不良亚文化的负面作用明显。我们必须立足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采用更加宽容的差异化对策分类治理青年亚文化,特别是建立不拘一格、广纳英才的人才体制,将蕴藏在青年群体中的亚文化创造力转化为主流文化的建设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主流文化 亚文化 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 文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后:青年亚文化的生成与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136,共5页
80后文学生发了80后青春文化,进而于网络空间形成80后青年亚文化的大本营,构成21世纪初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如何理解对于新媒体以及与新媒体互为表里相伴相生的青年亚文化,需要包容态度和阔大襟怀,同时更要看到其参与现代文化建构的可... 80后文学生发了80后青春文化,进而于网络空间形成80后青年亚文化的大本营,构成21世纪初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如何理解对于新媒体以及与新媒体互为表里相伴相生的青年亚文化,需要包容态度和阔大襟怀,同时更要看到其参与现代文化建构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青春写作 网络青年亚文化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