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VB over SDH技术中的网络适配 被引量:2
1
作者 柴婉芳 杨扬 石旭刚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3-24,共2页
根据ETSI的有关DVB标准,并结合我国的SDH传输体制,详细介绍了DVBoverSDH技术中的网络适配原理和功能,对于实现该网络适配的主要技术和方案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DVB SDH技术 网络适配 MPEG-2 数字传输 数字广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片上网络容错的高性能网络适配单元设计
2
作者 苗志富 刘淑芬 +1 位作者 夏冰冰 程照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4,共5页
设计了一种采用双冗余网络接口支持片上网络容错的网络适配单元.该网络适配单元支持跨时钟域的数据高速传输,并具有数据校验、链路故障检测、支持网络拥塞控制等高可靠特性.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I/O模式的网络适配单元相比,其通信性... 设计了一种采用双冗余网络接口支持片上网络容错的网络适配单元.该网络适配单元支持跨时钟域的数据高速传输,并具有数据校验、链路故障检测、支持网络拥塞控制等高可靠特性.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I/O模式的网络适配单元相比,其通信性能提升约63.53%;与没有进行容错设计的网络适配单元相比,系统避免丢包的概率大约提升1.8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适配单元 片上网络 容错 高性能 SpaceWire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领域适配模型的多工况迁移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9
3
作者 钱思宇 秦东晨 +1 位作者 陈江义 袁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92-200,共9页
针对故障滚动轴承在单一工况数据下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无法在复杂工况下无法实现有效的故障诊断,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领域适配(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omain adaptation,CNN-DA)模型。卷积网络用于对故障振动信号进行高... 针对故障滚动轴承在单一工况数据下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无法在复杂工况下无法实现有效的故障诊断,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领域适配(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omain adaptation,CNN-DA)模型。卷积网络用于对故障振动信号进行高层特征提取,网络首尾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CAM),以动态分配特征通道的权重,减小无效信息的干扰。结合领域自适应方法,将特征提取层获取到的高层故障特征进行源、目标域领域适配,领域适配模块整合了全域适配和类别域适配,以使两个领域中相同故障标签的特征的数据分布逐渐趋于重合,最后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多种不同工况迁移的场合进行训练,得到训练结果和测试结果。通过不同来源数据集的试验,在多种工况迁移下测试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应对复杂工况变化下的滚动轴承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卷枳神经网络的领域(CNN-DA) 领域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核深度适配网络的HRRP目标识别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国帅 汪文英 +2 位作者 魏耀 郑玄玄 雷志勇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8-624,共7页
为了改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雷达目标识别模型的泛化能力,本文将深度适配网络(DAN)方法引入到高分辨一维距离像(HRRP)目标识别中。为了进一步提高DAN方法的性能,创新性地提出了混合核函数MMD代替传统DAN中的多核MMD,设计了基于混... 为了改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雷达目标识别模型的泛化能力,本文将深度适配网络(DAN)方法引入到高分辨一维距离像(HRRP)目标识别中。为了进一步提高DAN方法的性能,创新性地提出了混合核函数MMD代替传统DAN中的多核MMD,设计了基于混合核函数的MMD损失函数。本文使用服从瑞利分布的海杂波来干扰目标域数据。网络模型中使用一维CNN提取特征,使用混合核函数DAN来减少源域和目标域间特征分布的差异。实验表明,相对常规迁移学习方法和DAN方法,在海杂波影响下该方法可将目标域数据识别率提高15%左右,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泛化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迁移学习 目标识别 高分辨一维距离像 混合核深度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务自适应的应急网络多路传输调度机制
5
作者 齐智鹏 张宇明 +2 位作者 徐连明 王莉 费爱国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517-530,共14页
针对应急救援指挥中,网络传输性能差、数据收发困难、指挥业务响应时间久等问题,提出使用多路传输技术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业务自适应的应急网络多路传输调度机制.该机制借助多准则决策和强化学习方法,在多路调度过程中... 针对应急救援指挥中,网络传输性能差、数据收发困难、指挥业务响应时间久等问题,提出使用多路传输技术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业务自适应的应急网络多路传输调度机制.该机制借助多准则决策和强化学习方法,在多路调度过程中综合考虑指挥业务的传输需求和网络链路环境.经实验对比,验证了该多路传输调度机制相比于其他调度方法能够显著优化网络传输性能,提升指挥业务的保障能力,减少业务数据传输的时间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指挥通信 多路传输 应调度 传输优化 业务网络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自适应UEP技术在H.264视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虓江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共4页
在进行基于H.264标准的视频通信系统设计时,为提高编码视频流的抗误码性能以及编码器的编码效率,提出了一种信道自适应非平等误码保护UEP技术。该技术可根据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地确定H.264编码视频流在网络适配层NAL中的工作模式... 在进行基于H.264标准的视频通信系统设计时,为提高编码视频流的抗误码性能以及编码器的编码效率,提出了一种信道自适应非平等误码保护UEP技术。该技术可根据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地确定H.264编码视频流在网络适配层NAL中的工作模式,在丢包信道中结合人眼的视觉特性重新对编码视频信息进行分区并分别采用不同优先级的误码保护。仿真实验表明,在有效提高H.264视频通信系统中解码器输出重构视频图像视觉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编码器端数据包的打包开销,从而提高编码器的编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自 UEP H.264 视频通信 非平等误码保护 网络适配 丢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1451.2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小刚 范顺治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22期20-22,共3页
介绍最新的总线标准IEEE1451,该标准定义了网络适配处理器(NCAP)和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型(STIM),为研究解决通用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开发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共同遵循的基础,使得智能传感器的即插即用成为可能;根据IEEE1451.2模块TMI1451.2-SC... 介绍最新的总线标准IEEE1451,该标准定义了网络适配处理器(NCAP)和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型(STIM),为研究解决通用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开发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共同遵循的基础,使得智能传感器的即插即用成为可能;根据IEEE1451.2模块TMI1451.2-SC平台,结合实际监控领域的要求,设计和配置了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电子数据表单(T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1451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 网络适配处理器 智能变送器接口 传感器电子数据表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4视频编码标准的分层设计与功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华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过去20年来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然后介绍了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并对H.264视频编码标准的分层设计与功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H.264标准 视频编码 分层设计 功能 网络适配 图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SDH网传送MPEG2数字图象——参加ITU—T SG9 1997年会议专题报告
9
作者 苑红 《电信网技术》 1997年第4期54-56,共3页
本文是参加ITU-T SG9 1997年会议的专题报告,在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后,重点介绍了在SDH网上传送MPEG2编码数字图象所需的网络适配器,以及该适配器的功能结构,对每个功能块进行了简要描述。
关键词 SDH MPEG2-TS 网络适配 A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路DBF接收机的自动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莫骊 《雷达与对抗》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为了提高多路接收机的测试效率和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路DBF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描述了DBF接收机的各项指标以及自动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着重介绍了多路接收机适配网络的设计和硬件组成等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实际应用证明... 为了提高多路接收机的测试效率和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路DBF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描述了DBF接收机的各项指标以及自动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着重介绍了多路接收机适配网络的设计和硬件组成等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实际应用证明,该测试系统通用性好,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满足多路接收机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F 自动测试 网络 多路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de-off Optimization for Scalable Video Coding Streaming in Relay-Based OFDMA Networks
11
作者 由磊 Wei XIANG +2 位作者 侯春萍 雷建军 侯永宏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3年第5期99-113,共15页
To achieve an optimal trade-off between video quality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uplink streaming of multi-user 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 videos in relay-bas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To achieve an optimal trade-off between video quality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uplink streaming of multi-user 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 videos in relay-bas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cellular networks, a cross-layer design framework that jointly selects the Transmission Policy (TP) for SVC video frames, assigns OFDMA subcarriers, and allocates power for each subcarrier is proposed. We apply the dual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the problem, and obtain a TP selection subproblem for each SVC video adaptation and a resource allocation subproblem of Joint Subcarrier, Relay and Power Allocation (JSRPA). A second level of dual decomposition is used to divide the JSRPA problem into independent subcarrier subproblems. The proposed Crosslayer Trade-off Optimization (CTO) algorithm is sub-distributed with significantly low complexity.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typical SVC video traces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ble to converge and efficiently achieve the optimal trade-off between the video qual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t the MSs for uplink SVC strea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deo streaming cross-layer tradeoff optimization dual decomposition scalable video coding OFDMA r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