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生态林建设适宜网络连接度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文君 张凤银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4期24-25,51,共3页
从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出发,在应用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获取区域土地资源数据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林业用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和立地生境的复杂性,调整和确定适宜的网络... 从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出发,在应用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获取区域土地资源数据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林业用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和立地生境的复杂性,调整和确定适宜的网络连接度,构建区域景观生态林业建设线状地物绿化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林 网络连接度 研究 线状地物绿化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网络协作度的作战效果评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经天 田建宇 +1 位作者 孙雅薇 刘卫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8-161,共4页
针对现有作战效果评估方法在网络化作战中考虑因素不全面、评估结果准确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协作度的作战效果评估方法。分析了网络协作中网络连接度和信息冗余收益与代价对作战效果的影响,通过建立网络协作度模型给... 针对现有作战效果评估方法在网络化作战中考虑因素不全面、评估结果准确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协作度的作战效果评估方法。分析了网络协作中网络连接度和信息冗余收益与代价对作战效果的影响,通过建立网络协作度模型给出作战效果评估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并分析计算结果。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影响作战效果的网络因素,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度,对作战指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效果评估 网络协作 网络连接度 信息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空间视角的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陈晨 修春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89,共8页
城市体系及其空间组织分布模式是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关注重点。城市之间具有合作与动态的网络互补关系。以资金流为例,分析资金流视角的流空间结构中城市网络分布特征。首先,分析城市网络连接度分布特征。然后从网络节点(即城市)出发... 城市体系及其空间组织分布模式是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关注重点。城市之间具有合作与动态的网络互补关系。以资金流为例,分析资金流视角的流空间结构中城市网络分布特征。首先,分析城市网络连接度分布特征。然后从网络节点(即城市)出发,分析各城市重要程度或等级体系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从第一等级资金流强度到第五等级资金流强度,城市网络空间变化过程为:哈大城市走廊沿线—向东北方向扩展—向西扩展—覆盖东北地区较小规模城市—资金流网络整体向北迁移。城市间资金流联系强度较弱,且存在极化现象。2网络相对连接率较高的城市具有"丁字型"空间结构。城市等级体系为倒金字塔模式。3随着资金流强度等级下降,资金流网络所涵盖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小。4前三等级资金流强度中各城市出现次数与各城市网络相对连接率为线性相关性。各城市网络现对连接率和城市出现次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呈现较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空间 资金流 城市网络 网络连接度 城市等级体系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地-廊道法的生态网络构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波 贺萌 李欣宇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构建生态网络是应对生境破碎化、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生态网络构建方法较为多样且各具特色,但往往优缺点并存,对实践应用产生困扰。文章首先对生态网络研究发展历程及其构建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然后以基于“源地... 构建生态网络是应对生境破碎化、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生态网络构建方法较为多样且各具特色,但往往优缺点并存,对实践应用产生困扰。文章首先对生态网络研究发展历程及其构建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然后以基于“源地-廊道”法的生态网络构建为核心,分析生态网络结构识别要点、廊道提取方法,以及网络连接度评价方法;最后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生境破碎化 廊道提取 网络连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在城市水系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5
作者 徐慧 徐向阳 崔广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河流与水系的功能正常发挥与否取决于其结构特征以及格局的完善程度,而水系规划对城市河流结构与水系格局的改善具有关键作用。运用景观生态学关于廊道与网络的分析方法,将河流与水系看作水景观元素中的廊... 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河流与水系的功能正常发挥与否取决于其结构特征以及格局的完善程度,而水系规划对城市河流结构与水系格局的改善具有关键作用。运用景观生态学关于廊道与网络的分析方法,将河流与水系看作水景观元素中的廊道和网络,通过计算和比较水系规划前后河流廊道与水系网络的一些指标,反映河流结构和水系网络特征的变化情况,以此评价水系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揭示水系规划在改善城市河流廊道的空间结构和提高水系网络的连接度方面的景观生态学本质;并以太仓市水系规划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规划后全市水系网络的连结数与最大可能连结数之比(γ)和网络中实际环路数与最大可能出现环路的比值(α)指数值分别比现状提高了30%和119%,河流廊道的空间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对四个水利片区的研究发现各区的γ和α值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γ和α值表现为现状指标值越低、城市化影响越强烈的地区,规划后其值提高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系规划 河流廊道 水系网络 网络连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