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视图图神经网络社区问答专家推荐模型
1
作者 吴丽萍 熊玮楠 +1 位作者 苏磊 王瑞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社区问答专家推荐模型包括目标问题信息提取和专家信息提取两个子任务,现有研究通过计算目标问题与专家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得分来为目标问题推荐合适的专家回答者。然而,现有研究通常在单一的问题标题视图上展开,往往忽略了问题标签、正... 社区问答专家推荐模型包括目标问题信息提取和专家信息提取两个子任务,现有研究通过计算目标问题与专家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得分来为目标问题推荐合适的专家回答者。然而,现有研究通常在单一的问题标题视图上展开,往往忽略了问题标签、正文视图所蕴含的互补信息,并且没有从专家信息中学习出对应于目标问题的知识能力。为了充分计算目标问题与专家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视图图神经网络社区问答专家推荐模型,使用多视图图神经网络学习目标问题集和专家问题集的多视图表示,使用注意力机制学习专家对应于目标问题的知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该文提出的方法均优于基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问答 专家推荐 视图图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图关注网络的图文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2
作者 丛子涵 张思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4,共8页
针对现有多模态情感分类模型无法全面、准确地捕获复杂的情感信息,以及融合过程中没有充分挖掘两者之间的潜在关联,导致模型结构冗余复杂、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视图关注网络(MPF-Net)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多维感知特征捕获机... 针对现有多模态情感分类模型无法全面、准确地捕获复杂的情感信息,以及融合过程中没有充分挖掘两者之间的潜在关联,导致模型结构冗余复杂、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视图关注网络(MPF-Net)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多维感知特征捕获机制,全面而精确地获取图像和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信息;其次,采用增强的记忆互动学习机制,使模型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取和融合单模态特征,并在多轮迭代中不断更新和优化这些特征,从而捕捉到更深层次的情感细节;再构建一个高级深度学习框架,该框架采用生成对抗网络(GAN)与池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单元,以实现复杂数据特征的高效提取与整合;最后,在保留原有特征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特征整合,同时通过降维技术降低模型的复杂性,提高计算效率。在公开数据集MVSA-Single和MVSA-Multiple以及自建数据集上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多个基线模型对比,所提模型的准确率和F1值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分析 对抗学习 视图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 文本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编码器的多视图属性网络表示学习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樊玮 王慧敏 邢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4-1070,共7页
现有的大多数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很难兼顾网络中丰富的结构信息和属性信息,导致其后续任务,如分类、聚类等的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多视图属性网络表示学习模型(AE-MVANR)。首先,将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转化为拓扑结... 现有的大多数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很难兼顾网络中丰富的结构信息和属性信息,导致其后续任务,如分类、聚类等的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多视图属性网络表示学习模型(AE-MVANR)。首先,将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转化为拓扑结构视图(TSV),通过计算节点间相同属性共现频率来构造属性结构视图(ASV);然后,在两个视图上分别利用随机游走算法得到若干节点序列;最后,经过自编码器训练得到的序列,从而得到融合了结构信息和属性信息的节点表示向量。在几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分类、聚类任务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AEMVANR优于常用的仅基于网络结构的和同时基于网络结构信息及节点属性信息的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具体来说该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最高提升43.75%,而其聚类结果的标准化互信息(NMI)和轮廓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指标最高增幅分别为137.95%和1 314.63%,戴维森堡丁指数(DBI)最大降幅达45.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示学习 网络嵌入 节点表示向量 视图属性网络 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机制与神经渲染的多视图三维重建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代先 孔浩然 +2 位作者 秋强 刘树林 张亚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6,共9页
针对多视图立体网络在弱纹理或非朗伯曲面等挑战性区域重建效果差的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基于3个并行扩展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在增加感受野的同时捕获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以获取全局上下文信息,从而提升多视图立体网络在... 针对多视图立体网络在弱纹理或非朗伯曲面等挑战性区域重建效果差的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基于3个并行扩展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在增加感受野的同时捕获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以获取全局上下文信息,从而提升多视图立体网络在挑战性区域特征的表征能力以进行鲁棒的特征匹配。其次在代价体正则化3D CNN部分引入注意力机制,使网络注意于代价体中的重要区域以进行平滑处理。另外建立一个神经渲染网络,该网络利用渲染参考损失精确地解析辐射场景表达的几何外观信息,并引入深度一致性损失保持多视图立体网络与神经渲染网络之间的几何一致性,有效地缓解有噪声代价体对多视图立体网络的不利影响。该算法在室内DTU数据集中测试,点云重建的完整性和整体性指标分别为0.289和0.326,与基准方法CasMVSNet相比,分别提升24.9%和8.2%,即使在挑战性区域也得到高质量的重建效果;在室外Tanks and Temples中级数据集中,点云重建的平均F-score为60.31,与方法UCS-Net相比提升9.9%,体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图立体网络 三维重建 注意力机制 神经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三维模型视图特征提取的残差卷积网络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杨圣彦 潘翔 +1 位作者 刘复昌 张三元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6-942,共7页
在已有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基础上,采用加权损失函数提高视图特征的可分性,提出面向三维模型视图特征提取的残差卷积网络优化算法.首先对三维模型进行多视图渲染得到二维视图;然后通过残差网络扩展模块加深网络深度;最后采用中心损失函数... 在已有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基础上,采用加权损失函数提高视图特征的可分性,提出面向三维模型视图特征提取的残差卷积网络优化算法.首先对三维模型进行多视图渲染得到二维视图;然后通过残差网络扩展模块加深网络深度;最后采用中心损失函数和交叉熵损失函数定义加权损失函数,解决交叉熵损失函数因为类内距离小于类间距离而导致的特征不可分问题.在ModelNe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取到的特征在三维模型分类问题上性能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图卷积网络 网络深度 残差网络 加权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攻击面自适应转换的移动目标防御技术 被引量:13
6
作者 雷程 马多贺 +2 位作者 张红旗 杨英杰 王利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9-1131,共23页
移动目标防御是一种改变网络空间攻防对抗格局的革命性技术,它通过动态改变攻击面使得目标网络更具弹性.网络跳变作为有效抵御主动扫描的防御方法,是实现移动目标防御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跳变机制由于在空间上采用随机选取方法并在时域... 移动目标防御是一种改变网络空间攻防对抗格局的革命性技术,它通过动态改变攻击面使得目标网络更具弹性.网络跳变作为有效抵御主动扫描的防御方法,是实现移动目标防御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跳变机制由于在空间上采用随机选取方法并在时域采用固定跳变周期,极大降低了跳变防御的不可预测性和时效性;与此同时,由于跳变实施过程缺乏约束且跳变部署复杂度高,因此增加了网络开销,降低了跳变防御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攻击面自适应转换的移动目标防御技术.为了实现网络跳变收益的最大化,在分层跳变的架构上设计了一种网络自适应跳变算法.它由网络威胁感知和跳变策略生成两部分组成.通过设计基于Sibson熵的威胁感知机制分析扫描攻击策略,以指导网络跳变机制的选择;基于网络攻击面和网络探测面定义了网络视图和视图距离,通过设计基于视图距离的跳变策略生成算法,选取使得视图距离最大的跳变端信息集合,以最大化跳变的不可预测性;此外,通过采用跳变周期自拉伸策略保证跳变的时效性.从而通过基于视图距离的跳变策略选取与可变的跳变周期制定实现网络攻击面时空二维的自适应转换,最大化防御收益.为了解决网络资源有限条件下的跳变实施问题,利用可满足性模理论形式化描述跳变实施的约束条件,以保证跳变实施的可用性;通过设计启发式跳变实施部署算法以提高部署效率,以保证跳变防御的可扩展性.最后,理论与实验分析了该技术抵御扫描攻击的能力和跳变成本,通过以不同类型的扫描攻击为例证明了该技术在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同时可有效抵御92.1%以上的主动扫描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目标防御 网络攻击面 网络探测面 网络欺骗 网络视图 启发式跳变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4的主动网络遥测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争争 毕军 +2 位作者 周禹 王旸旸 林耘森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62-169,共8页
随着以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语言(P4,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为主要编程语言的可编程数据平面的兴起,给网络遥测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带内网络遥测(INT, In-band network telemetry)就是其中一种具... 随着以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语言(P4,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为主要编程语言的可编程数据平面的兴起,给网络遥测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带内网络遥测(INT, In-band network telemetry)就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探测到设备级遥测数据的被动遥测技术。然而INT的探测范围受到探测点部署位置的限制,难以获取全局网络视图。同时将遥测指令和数据封装到正常数据分组所带来较高的探测开销以及部署和运维的复杂性导致可扩展性不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P4的能够覆盖全网且可扩展性强的主动网络遥测平台Net V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语言 可编程数据平面 全局网络视图 可扩展性 主动网络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标志点多视图约束实现结构光扫描高精度粗拼接 被引量:7
8
作者 袁建英 王琼 李柏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4-683,共10页
在采用标志点拼接的结构光扫描系统中,两两相邻视图拼接存在累积误差,导致拼接精度会随拼接次数下降,为此提出一种利用标志点多视图几何约束的高精度拼接方法.首先利用两两视图拼接的方式在扫描过程中构建标志点多视图网络,并利用光束... 在采用标志点拼接的结构光扫描系统中,两两相邻视图拼接存在累积误差,导致拼接精度会随拼接次数下降,为此提出一种利用标志点多视图几何约束的高精度拼接方法.首先利用两两视图拼接的方式在扫描过程中构建标志点多视图网络,并利用光束法平差技术优化多视图网络得到高精度全局控制点;在此过程中保存每个视局部坐标系下三维点云,然后将各局部坐标系下点云和全局控制点进行拼接,得到物体表面完整的三维数据.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拼接过程中累积误差,提高了多视角三维扫描拼接精度;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扫描 粗拼接 标记点 视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50K芯片数据分析中国11个地方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12
9
作者 袁泽湖 王慧华 +5 位作者 胡师金 朱才业 赵福平 张莉 杜立新 魏彩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908,共10页
旨在构建我国绵羊群体遗传结构的精细图谱,为我国绵羊遗传资源的保存、利用提供依据。利用乌珠穆沁羊、湖羊、同羊、大尾寒羊、罗布羊、哈萨克羊、多浪羊、迪庆羊、青海臧羊、四川藏羊、西藏藏羊共计11个地方绵羊品种(资源)的Illumina O... 旨在构建我国绵羊群体遗传结构的精细图谱,为我国绵羊遗传资源的保存、利用提供依据。利用乌珠穆沁羊、湖羊、同羊、大尾寒羊、罗布羊、哈萨克羊、多浪羊、迪庆羊、青海臧羊、四川藏羊、西藏藏羊共计11个地方绵羊品种(资源)的Illumina Ovine SNP 50K芯片数据,应用NETVIEW、PCA、STRUCTURE、NJ树等方法对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珠穆沁羊与除罗布羊以外的蒙古系绵羊均有直接遗传关系,与罗布羊有间接的遗传关系。罗布羊与哈萨克系绵羊有较近的遗传关系,而哈萨克系的哈萨克羊与多浪羊存在较远的遗传关系。迪庆羊能够与藏系绵羊分离开,西藏地区藏羊能够与其他地区的藏羊分开,青海、四川的藏羊不能分开。结果提示,NETVIEW计算时间短,且基本能够反映史实,因而可以作为未来群体结构分析的工具;乌珠穆沁羊是此次试验选用的蒙古系绵羊中最古老的品种;蒙古系的罗布羊因混有哈萨克系绵羊的血统而与新疆地区的绵羊聚在一起;不同地区的藏羊存在着分化趋势,但分化并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群体结构 网络视图(NET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IE环境下数字民航的虚拟数据仓库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晓江 苑伟政 朱名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1,共4页
本文结合现代企业信息网的特点 ,通过研究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和数据仓库层次数据模型 ,将数据库中数据以XML 的形式 ,通过虚拟网络视图完成局域数据的集成与共享 .进而通过建立基于虚拟网络视图的虚拟数据仓库 ,提供了数字民航在 IIE环境... 本文结合现代企业信息网的特点 ,通过研究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和数据仓库层次数据模型 ,将数据库中数据以XML 的形式 ,通过虚拟网络视图完成局域数据的集成与共享 .进而通过建立基于虚拟网络视图的虚拟数据仓库 ,提供了数字民航在 IIE环境下分布异构数据源的集成平台 ,介绍了虚拟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和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虚拟网络视图 虚拟数据仓库 集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带宽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框架及动态负载均衡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遵文 宋佳 +3 位作者 陈昊 高升华 陈许星 张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4-969,共6页
针对在节点间进行数据传输、备份等操作时,不同节点间链路带宽将限制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性能的问题,借鉴软件定义网络及云存储技术的基本思想,通过对控制流与数据流的分离,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带宽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框架及动态负载均衡技术... 针对在节点间进行数据传输、备份等操作时,不同节点间链路带宽将限制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性能的问题,借鉴软件定义网络及云存储技术的基本思想,通过对控制流与数据流的分离,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带宽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框架及动态负载均衡技术.所提出框架中,在分布式数据节点之外引入一个中心控制节点,该节点掌握全局网络视图,全局网络视图中既包括数据存储表记录存储数据的分布,又包括当前链路带宽情况.在用户读取数据时,根据数据存储表确定需要的数据存放于哪些数据存储节点,指派相应的数据存储节点根据路由表发送数据包,并实时监测网络中的链路带宽负载情况,及时调整数据的传输路径.仿真验证所提架构和算法可以有效解决海量数据在不同位置的分配调度,以及缩短用户对大量数据提取的响应时间及提升存储速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带宽 分布式存储 全局网络视图 动态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VCNN的IFC构件分类识别审查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茹 胡芸浩 +1 位作者 黄炜 赵俊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6-223,共8页
为实现IFC构件精确、高效分类,提出一种改进的多视图卷积神经网络(Multiview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VCNN)模型,该模型引入了自注意力模块和长短期记忆(LongShort-termMemory,LSTM)网络,针对MVCNN模型特征融合的局限性,设计了LS... 为实现IFC构件精确、高效分类,提出一种改进的多视图卷积神经网络(Multiview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VCNN)模型,该模型引入了自注意力模块和长短期记忆(LongShort-termMemory,LSTM)网络,针对MVCNN模型特征融合的局限性,设计了LSTM_ATT模块;通过对各视图数据特征关系的自适应调整,并结合注意力权重对输入的各视图数据进行融合,得到一个更具辨识性的3D形状描述符,从而提高模型对各相似IFC构件的分类检测性能.使用IFCNet数据集对建筑领域20个主要类别的IFC构件进行训练并在测试集上对改进MVCNN模型与MVCNN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了88.27%、86.72%,相比改进前准确率提高了9.46%,对相似构件之间的分类识别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C构件 分类识别 视图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PearlNet的珍珠细粒度分类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涛 熊晖 陈晋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5-190,共6页
提出多视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V-PearlNet,替代人工进行细粒度珍珠分类.该模型采用并行化处理方式,针对珍珠的多个视角图片提取特征,可提升珍珠图片的特征提取效果,并且采用中间层特征融合作为珍珠的特征表达.在训练集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 提出多视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V-PearlNet,替代人工进行细粒度珍珠分类.该模型采用并行化处理方式,针对珍珠的多个视角图片提取特征,可提升珍珠图片的特征提取效果,并且采用中间层特征融合作为珍珠的特征表达.在训练集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MV-PearlNet结合K-means方法,将无监督聚类算法应用到提取得到的特征中,并利用相似度计算完成自动类标学习,这些操作起到了扩充数据集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深度分类模型因为训练集不足导致的欠拟合问题,可提高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主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V-PearlNet对珍珠细粒度图片的分类准确率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分类 视图卷积神经网络 无监督聚类算法 主动类标学习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ed retinal blood vessels segmentation based on simplified PCNN and fast 2D-Otsu algorithm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畅 陈后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40-646,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firing in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PCNN) and regional configuration in retinal blood vessel network, a new method combined with simplified PCNN and fast 2D-Otsu algori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firing in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PCNN) and regional configuration in retinal blood vessel network, a new method combined with simplified PCNN and fast 2D-Otsu algorithm was proposed for automated retinal blood vessels segmentation. Firstly, 2D Gaussian matched filter was used to enhance the retinal images and simplified PCNN was employed to segment the blood vessels by firing neighborhood neurons. Then, fast 2D-Otsu algorithm was introduced to search the best segmentation results and iteration times with less computation time. Finally, the whole vessel network was obtained via analyzing the regional connectivity. Experiments implemented on the public Hoover database indicate that this new method gets a 0.803 5 true positive rate and a 0.028 0 false positive rate on an average.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compared with Hoover algorithm and method of PCNN and 1D-Otsu,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vessel segmentation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PCNN) OTSU NEU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式描述符的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
15
作者 HAYTHEM Alhag 杨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9-234,共6页
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在自动驾驶、虚拟现实、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三维模型在几何结构和尺度发生很大变化时,低层次几何信息描述符所提取的特征将不足,从而使得对应关系计算结果准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通过引入先验... 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在自动驾驶、虚拟现实、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三维模型在几何结构和尺度发生很大变化时,低层次几何信息描述符所提取的特征将不足,从而使得对应关系计算结果准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通过引入先验知识来完成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的方法。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模仿人类计算先验知识,以对模型各部分之间的几何相似性进行编码,解决模型在各部分发生显著变化时无法应用低层次几何信息计算模型间对应关系的问题。使用多视图卷积神经网络对模型各部分相应的视图进行预分割并标记,根据模型对应表面点之间的相似度隐式地计算数据驱动描述符,在数据驱动描述符的指导下计算最终的三维模型对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基于先验知识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能提高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结果的准确率,且可有效降低测地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对应关系 视图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驱动描述符 先验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ion-based behavior prediction of ball carrier in basketball matches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利民 王千 吴联世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142-2151,共10页
A new vision-based approach was presented for predicting the behavior of the ball carrier—shooting, passing and dribbling in basketball matches. It was proposed to recognize the ball carrier’s head pose by classifyi... A new vision-based approach was presented for predicting the behavior of the ball carrier—shooting, passing and dribbling in basketball matches. It was proposed to recognize the ball carrier’s head pose by classifying its yaw angle to determine his vision range and the court situation of the sportsman within his vision range can be further learned. In basketball match videos characterized by cluttered background, fast motion of the sportsmen and low resolution of their head images, and the covariance descriptor, were adopted to fuse multiple visual features of the head region, which can be seen as a point on the Riemannian manifold and then mapped to the tangent space. Then, the classification of head yaw angle was directly completed in this space through the trained multiclass LogitBoost.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court situation of all sportsmen within the ball carrier’s vision range,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APF)-based information was introduced. Finally, the behavior of the ball carrier—shooting, passing and dribbling, was predicte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ural network as the classifie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ach 80% on the video recorded in basketball matches, which validates its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ariance descriptor tangent space LogitBoost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