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设计驱动下河北非遗文化的网络表情符号转译研究 |
陈凌云
沈法
|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的特性与传播效果 |
杜友君
杨赫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3
|
“趣我”与浅平化: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与反思 |
饶广祥
魏清露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
4
|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探析网络表情符号 |
周静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5
|
信息媒体下“非语言”网络表情符号的视觉情感研究 |
肖丹
|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6
|
青年用户网络表情符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胡敏
易明
刘继月
|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7
|
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 |
胡远珍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2
|
|
8
|
纯文字还是加“表情”?道歉形式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移情的中介视角 |
马瑞婧
凡文强
刘静文
|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