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类型、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40
1
作者 朱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5,121,共8页
伴随信息时代而来的是全面网络化社会的形成,以及信息洪流充斥的虚拟世界的蔓延,这种时代背景与生存空间带给了大学生无穷的选择机会,但网络行为失范现象也屡有发生。为了解失范类型与行为成因,我们选取了22所高校1708名大学生、126名... 伴随信息时代而来的是全面网络化社会的形成,以及信息洪流充斥的虚拟世界的蔓延,这种时代背景与生存空间带给了大学生无穷的选择机会,但网络行为失范现象也屡有发生。为了解失范类型与行为成因,我们选取了22所高校1708名大学生、126名教育工作者和46名大学生家长作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主要包括"违规行为、侵权行为、暴力行为和犯罪行为"等四种类型;对"虚拟网络"的误解、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过度崇拜等为行为产生之内因,社会集体意识的衰落和规范的缺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等为行为之外因。基于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须采取引导大学生遵规意识的自我强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改善大学生的网络生态环境等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行为失范 类型 成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一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102,132,共7页
网络行为失范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络而生成的特殊形态的人的行为失范。其发生,固然要借助于某些客观条件,但同网络行为主体的主观因素也密切相关。因此,客观便利条件助长下的主体自律缺失,可以看作是网络行为失范得以生成的内在机制。在... 网络行为失范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络而生成的特殊形态的人的行为失范。其发生,固然要借助于某些客观条件,但同网络行为主体的主观因素也密切相关。因此,客观便利条件助长下的主体自律缺失,可以看作是网络行为失范得以生成的内在机制。在应对策略上,倡导与强化网络行为主体的自我控制、增进对规范的建构和认同、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管理以及对未成年人施以监管保护等措施,应当成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行为失范 生成机制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董见新 邵慧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3年第12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与青少年 网络行为 网络行为 网络道德 诚实守信品格 人际交往 法律意识 校园网络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隐性自恋人格与网络失范行为的关系:自我意识与人际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启修 马向真 李慧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6,共7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采用隐性自恋问卷、自我意识量表、人际关系敏感量表、网络道德行为问卷对8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隐性自恋人格对其网络失范行为的影响以及自我意识和人际敏感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采用隐性自恋问卷、自我意识量表、人际关系敏感量表、网络道德行为问卷对8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隐性自恋人格对其网络失范行为的影响以及自我意识和人际敏感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一是隐性自恋人格、自我意识、人际敏感及网络失范行为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二是隐性自恋人格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也分别由自我意识、人际敏感的中介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产生间接效应。具有隐性自恋人格的大学生可通过提高自我意识和降低人际敏感性来减少网络失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自恋人格 网络行为 自我意识 人际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慧瀛 刘亚楠 +1 位作者 杜变 黄雪珂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NABSCS),为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供有效工具.方法:根据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定义,并参考相关文献编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初始问卷.选取大学生985人,按受教育程度、性别、专业将... 目的:编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NABSCS),为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供有效工具.方法:根据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定义,并参考相关文献编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初始问卷.选取大学生985人,按受教育程度、性别、专业将其平均分为两个样本.对其中一个样本(n=491)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另一个样本(n =494)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内部一致性检验.选取36名文科学生间隔2周进行重测.结果: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共有17个项目,包含网络言论、网络学习、网络侵权3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52.18%;量表有良好的结构效度(x2/df=2.43,GFI=0.94,CFI=0.97,IFI =0.97,RMSEA=0.05).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3个因子的α系数为0.73~0.84;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4,3个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72~ 0.86.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研究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行为 效度 信度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培钢 李晓丹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和发展的主体人群,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查表明,网络正在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也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和发展的主体人群,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查表明,网络正在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也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探讨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成因及对策,防范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行为 文化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探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锋兴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7,共5页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作为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在现代社会中表现日益突出。经调查发现,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中最大的一员,其道德失范行为比较严重。这既有主观原因,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道德价值观念模糊、道德认识发生错位、道...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作为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在现代社会中表现日益突出。经调查发现,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中最大的一员,其道德失范行为比较严重。这既有主观原因,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道德价值观念模糊、道德认识发生错位、道德自控能力不强、道德知行严重脱节,又有客观原因,即网络环境本身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行为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现状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时昕 卢佩言 李如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7-68,共2页
文章以"00后"的在校大学生为样本,从专业、年级、性别入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多见,但程度较低,且学习违规得分最高、责任侵权得分其次、言论不文明得分最低;文科生的网络学习违规得分显著高... 文章以"00后"的在校大学生为样本,从专业、年级、性别入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多见,但程度较低,且学习违规得分最高、责任侵权得分其次、言论不文明得分最低;文科生的网络学习违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女生的网络学习违规得分显著多于男生,男生的网络责任侵权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道德行为 网络言论不文明 网络学习违规 网络责任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规制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夏梦颖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1-194,共4页
目前,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行为失范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行为失范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因此,新时期要积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研究,通过网络主体建构、高校建设、网络立法、技术控制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行为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控制机制的运行状况及其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谷建国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7-180,共4页
对四川省8所高校1414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比较普遍,对网络法律法规的知晓度与认同度以及对网络道德的认同度都较高,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知识教育还比较滞后,社会资本还不够丰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网络法... 对四川省8所高校1414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比较普遍,对网络法律法规的知晓度与认同度以及对网络道德的认同度都较高,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知识教育还比较滞后,社会资本还不够丰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网络法律法规、网络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知识以及社会资本都有助于防范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行为 网络控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失范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艳 《江淮论坛》 2002年第6期59-63,共5页
发展迅猛的互联网,由于制度缺失等原因,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概述了网络失范行为的种种表现,结合网络自身特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文明网络建设的制度创新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网络行为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知觉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交往焦虑的中介作用
12
作者 张萍 宋文利 +2 位作者 姜春平 李智鹏 王丹丹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知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及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50名体育类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SS)、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NABS)及交往焦虑量表(IAS)进行测试。结果:(1)压力知觉、交往焦虑及大学生网... 目的:探讨压力知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及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50名体育类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SS)、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NABS)及交往焦虑量表(IAS)进行测试。结果:(1)压力知觉、交往焦虑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压力知觉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t=4.28,p<0.01);(3)压力知觉通过交往焦虑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中介效应显著,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2,0.25]。结论:交往焦虑在压力知觉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类大学生 压力知觉 网络道德行为 交往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性和示范性规范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佩言 李如齐 时昕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文章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研究个人因素中的攻击性与环境因素中的示范性规范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及三个因子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不同年级、专业与性别的大学生为被试来收集数据,对攻击性和示范性规范及其交互作用对... 文章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研究个人因素中的攻击性与环境因素中的示范性规范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及三个因子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不同年级、专业与性别的大学生为被试来收集数据,对攻击性和示范性规范及其交互作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常见,但程度较低。其中,网络学习违规、网络侵权失范、网络言论失范等三个方面的得分依次降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受到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个人因素中的攻击性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网络学习违规、网络责任侵权之间为正向影响关系,在示范性规范影响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网络言论不文明、网络责任侵权得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攻击性 性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务人员网络行为管理制度的现状与创新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成 李成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由于公务人员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更多关注,特别是一旦出现网络失范行为的时候,就会引来大量网民的“围观”和“拍砖”。加强公务人员网络行为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失范行为的管理。网络行为管理制度作为网络规范的重... 由于公务人员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更多关注,特别是一旦出现网络失范行为的时候,就会引来大量网民的“围观”和“拍砖”。加强公务人员网络行为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失范行为的管理。网络行为管理制度作为网络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公务人员网络行为是否失范的重要标准。必须通过强化制度对公务人员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促进公务人员以适当的心态和方式开展网络行为,经得起群众“拍砖”,进而凝聚网民力量,引领舆论潮流,适应网络化生存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行为 公务人员 管理制度 创新 现状 网络行为 网络化生存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治理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振黔 龚婷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08,共8页
时至今日,随着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日趋严重,网络社会的治理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也给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从哲学视域看,网络社会既是现实社会的当代创新,也是现实社会的历史延续,是虚拟与现实的... 时至今日,随着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日趋严重,网络社会的治理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也给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从哲学视域看,网络社会既是现实社会的当代创新,也是现实社会的历史延续,是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网络社会是既有科技属性又有人文属性的社会,也是具有行为规范的社会;用道德和法律这两种行为规范来衡量、判断,网络行为失范问题已然出现,并呈日趋严重之态势,因此,网络社会的治理势在必然、势在必行;网络行为失范归根到底是行为者即人的失范,网络社会治理所指向的必然是现实的人;在网络社会治理过程中,须遵循网络社会运行律、网络行为演变律、心理引导律和行为规制律,须坚持系统性、协同性、前瞻性、正当性等原则,须做到自我控制与社会控制的统一、道德维度与法律维度的联结、技术手段与人文手段的结合,形成治理的作用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视域 网络社会 网络行为失范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网络生态文明与公共秩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瑞萍 曹彤丹 张静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6-150,共5页
随着3G、4G业务在全球的开展,数据传输业务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移动业务,通讯产品成为社会交往、业务往来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通信手段的联系使得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可是通信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也越来越猖獗,它不仅占据了通信网... 随着3G、4G业务在全球的开展,数据传输业务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移动业务,通讯产品成为社会交往、业务往来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通信手段的联系使得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可是通信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也越来越猖獗,它不仅占据了通信网络的空间,而且还扰乱了通信网络的公共秩序。文章通过对通信网络生态系统的分析,探讨通信自由与网络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总结影响网络公共秩序的相关因素,为建立良好的网络公共秩序、营造文明健康的绿色网络通信环境献计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公共秩序 网络生态文明 网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