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虚假信息中政府、企业和公民三者的进化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
37
1
作者
魏芳芳
陈福集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5-230,共6页
本文打破了传统的两两博弈模型,在进化博弈复制动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虚假信息中"政府-企业-公民"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在分析三者在不同策略组合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研究了三者的博弈关系,给出了各参与主...
本文打破了传统的两两博弈模型,在进化博弈复制动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虚假信息中"政府-企业-公民"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在分析三者在不同策略组合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研究了三者的博弈关系,给出了各参与主体不同情况下的稳定性策略,同时用三维立体图演示了不同策略组合的渐进趋势。博弈分析结果显示:降低监控辟谣成本、增大惩罚力度有利于推动政府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并遏制企业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公民对于散布虚假信息的企业最终的进化博弈策略为不购买企业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博弈论
复制动态
网络
舆情
三方参与主体
网络虚假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信息生态中Web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朱爱菊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6期41-46,共6页
面对网络媒体混乱不堪的信息生态状况,互联网信息管理受到各国政府及相关网络组织密切注意,网络信息生态治理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着重对Web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目的是为网络生态治理策略的选择提供支持。
关键词
网络
信息
生态
WEB
网络虚假信息
传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虚假信息治理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
6
3
作者
韩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1-34,共4页
网络虚假信息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在人类行动者中,治理存在协同治理能力不足、网民媒介素养不高、平台自律规范不到位等问题;在非...
网络虚假信息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在人类行动者中,治理存在协同治理能力不足、网民媒介素养不高、平台自律规范不到位等问题;在非人类行动者中,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治理识别技术滞后等问题。政府在虚假信息治理中,应发挥各行动者在信息传播过程治理中的主动性,通过健全治理协同机制、完善法治机制、推进沟通机制、构建技术保障机制开展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假信息
行动者
网络
协同治理
舆情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寻衅滋事罪“口袋效应”之实证分析
被引量:
24
4
作者
姜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在最高司法机关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为寻衅滋事罪适用于网络虚假信息确立了规范依据之后,"网络虚假信息型寻衅滋事"成为寻衅滋事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另一样态。通过对相关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可以窥探并反思寻衅滋事罪适用于网...
在最高司法机关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为寻衅滋事罪适用于网络虚假信息确立了规范依据之后,"网络虚假信息型寻衅滋事"成为寻衅滋事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另一样态。通过对相关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可以窥探并反思寻衅滋事罪适用于网络虚假信息的"口袋效应"。在实践适用中,网络虚假信息型寻衅滋事罪表现出"规制网络信息类型泛化""信息虚假性认定弱化""起哄闹事要件缺失"以及"网络公共秩序严重混乱难以证成"等问题,以上均是寻衅滋事罪"口袋效应"辐射网络空间的印证。应对上述"口袋效应",应当从逻辑上明确《刑法修正案(九)》所增设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对网络虚假信息型寻衅滋事罪的否定效果;同时,为了确保刑法在净化网络环境时的机能,该罪中"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信息的解释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衅滋事罪
网络虚假信息
口袋效应
编造、故意传播
虚假
信息
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虚假信息中政府、企业和公民三者的进化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
37
1
作者
魏芳芳
陈福集
机构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5-230,共6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25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ZH006)
文摘
本文打破了传统的两两博弈模型,在进化博弈复制动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虚假信息中"政府-企业-公民"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在分析三者在不同策略组合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研究了三者的博弈关系,给出了各参与主体不同情况下的稳定性策略,同时用三维立体图演示了不同策略组合的渐进趋势。博弈分析结果显示:降低监控辟谣成本、增大惩罚力度有利于推动政府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并遏制企业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公民对于散布虚假信息的企业最终的进化博弈策略为不购买企业产品。
关键词
进化博弈论
复制动态
网络
舆情
三方参与主体
网络虚假信息
Keywords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strategic adjustment process
network opinion
three parties
network false information
分类号
F224.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信息生态中Web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朱爱菊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出处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6期41-46,共6页
基金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周庆山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信息生态评价体系与保护策略研究("05BTQ027)系列研究报告之一
文摘
面对网络媒体混乱不堪的信息生态状况,互联网信息管理受到各国政府及相关网络组织密切注意,网络信息生态治理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着重对Web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目的是为网络生态治理策略的选择提供支持。
关键词
网络
信息
生态
WEB
网络虚假信息
传播特征
Keywords
web
false information on the web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P393.0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虚假信息治理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
6
3
作者
韩娜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1-34,共4页
基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网络政治视角下美国对华战略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9JKF204)。
文摘
网络虚假信息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在人类行动者中,治理存在协同治理能力不足、网民媒介素养不高、平台自律规范不到位等问题;在非人类行动者中,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治理识别技术滞后等问题。政府在虚假信息治理中,应发挥各行动者在信息传播过程治理中的主动性,通过健全治理协同机制、完善法治机制、推进沟通机制、构建技术保障机制开展协同治理。
关键词
网络虚假信息
行动者
网络
协同治理
舆情
大数据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寻衅滋事罪“口袋效应”之实证分析
被引量:
24
4
作者
姜瀛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项目(编号201706060021)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编号L15CFX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DUT17RC(4)44)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最高司法机关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为寻衅滋事罪适用于网络虚假信息确立了规范依据之后,"网络虚假信息型寻衅滋事"成为寻衅滋事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另一样态。通过对相关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可以窥探并反思寻衅滋事罪适用于网络虚假信息的"口袋效应"。在实践适用中,网络虚假信息型寻衅滋事罪表现出"规制网络信息类型泛化""信息虚假性认定弱化""起哄闹事要件缺失"以及"网络公共秩序严重混乱难以证成"等问题,以上均是寻衅滋事罪"口袋效应"辐射网络空间的印证。应对上述"口袋效应",应当从逻辑上明确《刑法修正案(九)》所增设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对网络虚假信息型寻衅滋事罪的否定效果;同时,为了确保刑法在净化网络环境时的机能,该罪中"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信息的解释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
寻衅滋事罪
网络虚假信息
口袋效应
编造、故意传播
虚假
信息
罪
分类号
D924.30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虚假信息中政府、企业和公民三者的进化博弈行为分析
魏芳芳
陈福集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网络信息生态中Web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分析
朱爱菊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虚假信息治理的困境与路径
韩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网络寻衅滋事罪“口袋效应”之实证分析
姜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