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态度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海 颜小勇 +1 位作者 余莉 俞宗火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基本特点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提高其网络心理咨询行为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在2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中选取有心理咨询经历者310人(其中面对面心理咨询...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基本特点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提高其网络心理咨询行为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在2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中选取有心理咨询经历者310人(其中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32人,无面对面经历者278人)。选用网络心理咨询态度问卷(OCAS,包含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和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两个维度)、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及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测查。结果: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较高,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较低。有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低于无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12.9±2.6)vs.(14.0±2.8),P<0.05]。大一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低于其他3个年级学生[(17.8±3.0)vs.(18.7±2.6),(19.0±2.2),(19.1±1.7);均P<0.05],大一、大二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高于大三学生[(14.4±3.1),(14.2±2.5)vs.(13.3±2.8);均P<0.05]。QZ-PS的外向性、善良、才干、情绪性和处世态度得分及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网络能力感、行为努力感得分均与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呈正相关(r=0.11~0.29;均P<0.05);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与QZPS的外向性、处世态度得分呈负相关(r=-0.21、-0.16,均P<0.05),而与才干得分呈正相关(r=0.13,P<0.05)。结论: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有较积极的态度,外向性低、高才干的个体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接纳性可能更低;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可能与其人格特征、网络自我效能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心理咨询态度 人格 网络自我效能 大学生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英语教师网络自我效能及其使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琦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60,共5页
网络自我效能及其使用在外语教师在线学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调查了西北农村地区103名英语教师的网络自我效能及其使用情况。调查发现,虽然教师的网络自我效能较高,但输出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效能较低;网络使用率较低,且呈现... 网络自我效能及其使用在外语教师在线学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调查了西北农村地区103名英语教师的网络自我效能及其使用情况。调查发现,虽然教师的网络自我效能较高,但输出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效能较低;网络使用率较低,且呈现两极化状态;男女教师网络自我效能和使用无显著差异;网络自我效能与其使用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师 网络自我效能 网络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秋珠 郭文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网络自我效能指个体在实现使用目的过程中,对自身组织与操作网络行为能力的信念。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习行为及成就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自编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得到由26道题目构成的中小学生网络自我... 网络自我效能指个体在实现使用目的过程中,对自身组织与操作网络行为能力的信念。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习行为及成就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自编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得到由26道题目构成的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正式问卷。该问卷分为网络成就感、网络使用技能感和网络学习期望感三个一级因子,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自我效能 网络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空间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谢幼如 盛创新 +1 位作者 杨晓彤 伍文燕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随着"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深入推进,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该文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设计和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探究提升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具体效... 随着"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深入推进,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该文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设计和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探究提升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具体效果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能逐步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而且累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在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各维度提升效果不同,其中"能力感""努力感""环境感"提升效果较为显著。研究同时发现,"个体在学习空间中的社会存在感""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支持"和"网络学习行为模式"是影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升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三个影响因素,分别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 个人学习空间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及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孤独感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戚江丹 黄大炜 +1 位作者 刘潇 尹天子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了解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以及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初中生自杀意念的潜在类别;并使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以及孤独感情绪体验量表对549名初中... 目的了解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以及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初中生自杀意念的潜在类别;并使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以及孤独感情绪体验量表对54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自杀意念可分为4个类别,即高积极组占比为78%、低消极-中积极组占比为13.6%、中消极-中积极组占比为7.1%和占比为1.3%的高消极组;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达到统计学意义相关(r=-0.23,P均<0.01);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a×b=-0.07,95%CI:-0.11~0.02;直接效应值c=-0.16,95%CI:-0.23^-0.09)。结论初中生的自杀意念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人数逐渐增多的,其中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高的初中生,较少出现自杀意念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自杀意念 网络社交自我效能 孤独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阅读动机对手机依赖的影响:网络使用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桂文龙 胡新岗 +2 位作者 苏治国 朱其志 徐婷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2-105,共4页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阅读量表》,已有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网络使用自我效能问卷》对江苏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网络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的手机阅读动机、网络使用效能感、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共获取了515份有效问卷,利...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阅读量表》,已有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网络使用自我效能问卷》对江苏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网络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的手机阅读动机、网络使用效能感、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共获取了515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20.0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在性别、专业、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均不显著;手机阅读动机、网络使用效能感、手机依赖行为三个变量间存在两两相关;网络使用效能感在大学生手机阅读动机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大学生手机阅读动机既能直接对手机依赖行为产生影响,也能通过网络使用效能感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网络自我效能 手机阅读动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中学生网络不平等现象探析——以南通市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艳 赵乾翔 郭玉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7-123,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析中国城乡中学生群体中是否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问题,研究采用了DiMaggio和Hargittai(2001)提出的网络不平等模型及相关的问卷工具,研究选取了江苏南通地区496城乡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1)城市中学生在技术设...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析中国城乡中学生群体中是否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问题,研究采用了DiMaggio和Hargittai(2001)提出的网络不平等模型及相关的问卷工具,研究选取了江苏南通地区496城乡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1)城市中学生在技术设备、网络使用自主权、社会支持的可获得性以及所有在线活动和网络技能等五方面都比农村中学生有着明显的优势;(2)中学生在家上网条件比他们在学校的上网条件好;(3)在网络使用方面,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大过家长对学生的影响;(4)中学生在一些娱乐活动上的时间比在学习活动上的时间多;(5)中学生的网络自我效能与网络不平等的所有其他指标(技术设备、网络使用自主权、社会支持的可获得性、以及所有在线娱乐活动和在线学习活动)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6)中学生的网络自我效能会显著影响其网络探索行为以及他们的学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中学生 数字鸿沟 网络不平等 网络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尚俊杰 李宏利 董安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大学生是互联网的重要用户,网络使用能力是大学生发展的一个基本素质。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影响行为的可能性因素,如个人认知、态度反应以及社会规范等,需要经由行为意向才会影响行为表现。行为意向是个体执行特定行为的倾向性,是行为的... 大学生是互联网的重要用户,网络使用能力是大学生发展的一个基本素质。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影响行为的可能性因素,如个人认知、态度反应以及社会规范等,需要经由行为意向才会影响行为表现。行为意向是个体执行特定行为的倾向性,是行为的前因变量。针对北京高校111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网络自我效能感、网络使用主观规范可以通过网络使用意向影响网络功能使用,而网络使用态度则不能;且男生可能比女生有更高的网络使用意向,有异性朋友个体比没有异性朋友个体具有更低的网络使用意向。这表明增加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意向,可以通过增加他们的网络效能感与网络功用性来实现。同时,教育者在引导大学生网络使用意向改变过程中,应该看到网络自我效能感的重要作用以及性别、人际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大学生网络行为 网络使用意向 网络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媒介素养关系研究
9
作者 张茂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62-67,共6页
基于"人格特质-认知、行为(素养)""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认知、行为(素养)"的路径范式,运用大五人格、网络自我效能理论,以实证的方法,分析高职学生人格特质、网络自我效能与网络媒介素养之... 基于"人格特质-认知、行为(素养)""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认知、行为(素养)"的路径范式,运用大五人格、网络自我效能理论,以实证的方法,分析高职学生人格特质、网络自我效能与网络媒介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在批判及功能范式的认知、应用表现一般;神经质与网络媒介素养相关不显著,开放性、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与网络媒介素养呈显著正相关;网络自我效能在人格特质(神经质除外)与网络媒介素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各自总效应比分布于16.02%~60.11%)大小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网络媒介素养 人格特质 网络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学习焦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网络学习者特征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运福 傅钢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8,54,共9页
网络学习焦虑是网络学习者个性化特征之一。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在线访谈为辅,从网络学习者特征的视角出发,以网络学习焦虑及其构成为效标变量,以网络元认知、网络学习自我效能、网络学习动机、网络学习态度和网络学习策略及其子成... 网络学习焦虑是网络学习者个性化特征之一。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在线访谈为辅,从网络学习者特征的视角出发,以网络学习焦虑及其构成为效标变量,以网络元认知、网络学习自我效能、网络学习动机、网络学习态度和网络学习策略及其子成分为预测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网络学习焦虑及其影响因素做了预测性探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构建了标准化回归方程,并结合自身网络学习经验与在线访谈的结果对回归方程进行了解释性说明,希望对网络学习焦虑的调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焦虑 网络元认知 网络学习动机 网络学习态度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 网络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支持与高中生网络学习投入: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斌 谭莉华 +2 位作者 张丹丹 黎明新 蔡艳香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3-409,共7页
为考察高中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压力知觉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50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网... 为考察高中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压力知觉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50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2)网络学习自我效能在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学习投入中起中介作用。(3)压力知觉可以调节网络社会支持影响网络学习投入的直接路径和中介过程的前后路径。研究揭示了高中生网络社会支持影响网络学习投入的内在机制,这对于高中生的在线教育干预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网络社会支持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 压力知觉 网络学习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视频弹题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晓玲 孙博文 李逢庆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2,共11页
弹题作为在线学习视频中一种常用的交互方式,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及参与度。为弹题添加反馈,能够帮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增强学习体验。针对反馈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将弹题反馈分为正确答案反馈、答案详解反馈和索引点... 弹题作为在线学习视频中一种常用的交互方式,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及参与度。为弹题添加反馈,能够帮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增强学习体验。针对反馈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将弹题反馈分为正确答案反馈、答案详解反馈和索引点反馈三种,从认知负荷、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三个方面,探究不同的弹题反馈对学习者认知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进而考量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题反馈的内容越精细、对学习行为的控制度越高,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内、外部学习动机就越高,学习满意度也越高,而且会有效增加关联认知负荷,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同时,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满意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提炼出优化学习视频弹题反馈设计的策略,即适度增加学习者进行弹题作答时交互控制的程度,根据学习材料的复杂性设计弹题反馈内容的精细化程度,以期为交互式学习视频的设计,提供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视频 弹题反馈 学习效果 认知负荷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