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宜性分析的生态-文化复合型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研究——以云南普洱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晖 王聪聪 +3 位作者 许庆 汪俊志 黄伊琳 刘彦 《园林》 2022年第12期19-27,共9页
区域生态—文化网络构建有助于生态环境和生态过程完整性的保护,连续并完整的生态系统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的基底,对保护遗产廊道区域生态环境及沿线的历史传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适宜性分析方法并运用最小累计模型定量分析研究... 区域生态—文化网络构建有助于生态环境和生态过程完整性的保护,连续并完整的生态系统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的基底,对保护遗产廊道区域生态环境及沿线的历史传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适宜性分析方法并运用最小累计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空间结构及层次,确定“源”和阻力面,运用GIS的成本加权距离模块,分析其空间的通达性及适宜性,构建生态网络并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廊道网络抽象成节点和廊道连接而成的网络。运用生态学中的斑块—基质—廊道的原理及α、β、γ,三个结构指数对网络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优化的生态—文化复合型遗产廊道网络。研究表明:单纯依托物质文化遗产或者选取自然要素而构建的遗产廊道网络会导致连通性不高,或连通性较高但回路较少等网络连通性问题。基于生态—文化廊道网络的评价分析可知,双要素廊道网络优于单个要素的廊道网络,具有网络连线数量较多、连接性较好,节点之间彼此形成了一个较稠密的通道网络等优势,能够促进遗产廊道网络的构建并有利于遗产的保护。有助于实现遗产廊道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目标,并为今后类似大型生态—文化网络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廊道 生态—文化网络构建 适宜性分析 茶马古道 网络结构指数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的银川生态网络构建分析
2
作者 张朋 杨政 +1 位作者 何亮 马健 《绿色科技》 2023年第8期42-45,57,共5页
以银川市为例,采用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提取核心区斑块和桥接区斑块,计算了可能连通重要性指数识别出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从而构建了城市生态网络对城市生态格局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城市生态网络总体规模较大,以南... 以银川市为例,采用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提取核心区斑块和桥接区斑块,计算了可能连通重要性指数识别出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从而构建了城市生态网络对城市生态格局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城市生态网络总体规模较大,以南北两大聚集区为主体源地,城区内两大主要廊道南北贯穿,四周斑块环绕连接,东部源地与主体源地沟通不够通畅;闭合环路较少,局部连通性较高,分布不均衡,网络结构复杂性较高,主干廊道功能过于突出,致使主干廊道受到干扰时生态网络总体易受较大影响,整体稳定性不高。此次所获研究成果,将为银川市调整优化生态结构布局、编制市政规划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MSPA 网络结构指数 生态格局 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