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探赜
1
作者 张雷 许玉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74-77,共4页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嵌入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既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嵌入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既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与此同时,需审视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认识、话语体系、网络管控和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风险,并通过强化阵地意识、优化话语体系、加强技术创新等路径,切实筑牢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强 陈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2,共5页
新时代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掌握话语权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在话语主体力量层面,应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 新时代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掌握话语权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在话语主体力量层面,应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政治自觉、整体实力;在话语内容吸引力层面,应力求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话语内容;在话语载体建设层面,应构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平台新格局、加强网络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在话语环境营造层面,应有效规范和引导网络空间话语秩序、提高我国网络技术实力、打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信息场域,进一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网络 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权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云志 孙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并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角逐交锋的主战场,深刻影响和塑造着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受网络空间泛娱乐化、碎片化和圈层化的影响,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并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角逐交锋的主战场,深刻影响和塑造着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受网络空间泛娱乐化、碎片化和圈层化的影响,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存在着价值共识被遮蔽、话语阐释被削弱和认同渠道被窄化的显在困境。基于化解网络空间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的视角来考量,应从把握青年群体的鲜明特征入手,在供给优质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和治理网络空间等方面协同发力,从而强化当代青年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青年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及其路径创新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永贵 路媛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4,共6页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生长于互联网发展的"无界"态势和意识形态领域"有界"社会思潮的边界夹缝中,是建设网络强国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题中之义。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征,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认...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生长于互联网发展的"无界"态势和意识形态领域"有界"社会思潮的边界夹缝中,是建设网络强国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题中之义。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征,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遭遇分散化的困境。着眼于意识形态功能化的战略考量,需要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政治主导力、经济支撑力、文化聚合力和交往影响力。具体而言,要深化以"权力—知识—话语"为有效手段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再生产,增强政治公信力、理论供给力、舆论引导力,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功能化 意识形态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挑战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21
5
作者 廖丽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5,共5页
网络空间是当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场域。网络信息超载与短平快传播模式的混杂、各类社会思潮与多元价值的并存、泛娱乐化与非理性化的表达等因素,致使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遭遇了多重挑战。提升大学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网络空间是当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场域。网络信息超载与短平快传播模式的混杂、各类社会思潮与多元价值的并存、泛娱乐化与非理性化的表达等因素,致使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遭遇了多重挑战。提升大学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需要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着力把握核心要素,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厚植网络素养、增强正向供给、注重技术赋能来不断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互联网的“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困”与“解”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妍 孙立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6,共5页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特征表现为目标化、符号化、图像化;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间的矛盾张力表现为话语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与草根性并存、话语传播场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话语传播内容的一元性与多元性并存、话语传播速...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特征表现为目标化、符号化、图像化;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间的矛盾张力表现为话语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与草根性并存、话语传播场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话语传播内容的一元性与多元性并存、话语传播速度的时效性与滞后性并存;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的优化路径,要通过构建多元有序的网络协同治理格局,健全意识形态网络场域传播的安全防控机制,以内容生产为保障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加强政府的意识形态网络治理水平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 矛盾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流散到弥合:数智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力的建构
7
作者 宋来 王华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0,共9页
当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交互共构已突破纯粹的技术范畴,构建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空间。数字权力是在工业社会向数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基于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和源代码,以数字化决策力为基底建立的权力新形态。数字权力依靠数据、硬件、软件... 当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交互共构已突破纯粹的技术范畴,构建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空间。数字权力是在工业社会向数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基于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和源代码,以数字化决策力为基底建立的权力新形态。数字权力依靠数据、硬件、软件在数智空间中发挥作用,将个体庞杂的信息用数据化的方式储存和凝结起来,适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进而改变个体的价值认知,实现对个体的价值引导。在数智空间形塑的信息传播场域中,公权私化、信息遮蔽、传播阻滞、价值迷失带来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力的转移。数智媒介的规则私权、数字不平等、传播内容多元化、数字资本遮蔽,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面临权力流散和分化的风险。为此,要强化价值引领,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运用技术赋能,重塑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格局;提高主体素养,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能;完善法制监管,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 数字权力 传播权力 权力流散 权力弥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8
作者 丘艳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2-85,共4页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受众的分众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是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特性。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过程中仍面临着舆情危机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解释力、“信息茧房”导致主流意识形态“悬置”、话语碎片冲击引发主...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受众的分众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是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特性。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过程中仍面临着舆情危机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解释力、“信息茧房”导致主流意识形态“悬置”、话语碎片冲击引发主流意识形态“孤岛化”等挑战。为此,要以感性形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内容的优化、以精准投放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对象的聚焦、以话语互动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手段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网络传播 “孤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研判及对策
9
作者 王淑荣 崔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出现了很多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规律。这些新变化也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研判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应对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概念内涵,掌握意识形态风险的...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出现了很多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规律。这些新变化也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研判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应对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概念内涵,掌握意识形态风险的类型,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产生动因。同时,要在掌握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产生根源及其传播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大学生群体“群情”掌握的精准度、提升对大学生网络发声“语义分析”的精准度、提升对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制造和传播动因评判的精准度,从而才能更好地规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 风险研判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五大失衡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宗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8,共8页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网络空间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五大失衡主要体现为线上与线下意识形态工作关系、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元...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网络空间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五大失衡主要体现为线上与线下意识形态工作关系、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关系、理性与非理性关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实践关系以及意识形态斗争过程中双方关系的失衡问题。系统把握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关系失衡问题,对于增强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 安全 五大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推荐背景下增强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8,共4页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形态,算法推荐凭借其独特的迅捷传播、精准设置和互动反馈特性,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了紧密的关联耦合。然而,“受众本位”原理淡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流量至上”逻辑削弱其权威性、“信息茧房”效应限制价...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形态,算法推荐凭借其独特的迅捷传播、精准设置和互动反馈特性,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了紧密的关联耦合。然而,“受众本位”原理淡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流量至上”逻辑削弱其权威性、“信息茧房”效应限制价值认知范围以及“群体极化”现象加剧社会分化等问题,也给青年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风险挑战。对此,需要从强化主流价值导向,培育青年媒介素养,优化算法技术规约,加强算法运作治理四个维度,提升算法推荐引领力、研判力、把控力、监管力,以多维路径增强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青年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风险及其规制
12
作者 郑林 章荣君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2,共9页
人工智能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其主要表征为传播范式上实现从单项灌输到交互沉浸、内容生产上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平台构建上从中心化权威到分布式共识、主体参与上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人工智能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也面... 人工智能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其主要表征为传播范式上实现从单项灌输到交互沉浸、内容生产上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平台构建上从中心化权威到分布式共识、主体参与上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人工智能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也面临着因资本逻辑侵蚀而致的技术异化与价值失序的双重陷阱,因算法偏见与信息茧房而致的认知窄化与群体极化的潜在危机,因主体旁落和把关弱化而致的技术宰治下的话语转变,因技术殖民与文化霸权而致的全球话语场域的价值博弈。对此,可通过价值嵌入与算法治理,以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技术逻辑;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建构科技伦理来突破技术瓶颈;实施法治化协同监管,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风险预警体系;借助教育赋能与认同重塑,达成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从而有效规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主流意识形态 价值失序 技术异化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13
作者 李从玉 辛向阳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67,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给我国意识形态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应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坚持依法依规治网,有效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记忆的数字书写:一个增强民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新锚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献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6,共9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数智时代,传统守住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底线的被动工作方式,难以回应多维交织的复杂图景。在诸多应然的努力方向中,争夺集体记忆的数字书写权力,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核心阐释力、思想凝聚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数智时代,传统守住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底线的被动工作方式,难以回应多维交织的复杂图景。在诸多应然的努力方向中,争夺集体记忆的数字书写权力,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核心阐释力、思想凝聚力、价值导向力、共识辐射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新锚点。对此,在把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集体记忆在主体身份、内容构建、资源存储、作用机制的数字化嬗变趋势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治理,筑牢数字集体记忆的话语权威体系;数字化符号建构,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沉浸式感知;沉浸式数字渗透,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技术赋能边界;记忆青年化刻写,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代际认同链条,以此不断把数智时代的挑战转化为增强民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集体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叙事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
15
作者 周宣辰 黄明理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2,256,共10页
情感叙事是一种聚焦于感性表达、情绪感染和汇聚情感能量的叙事形式。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叙事以贴近化、感性化、微观化和生活化为叙事特征,以“寄情—传情—共情”为运行逻辑,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但这一叙事也面临着不良社会... 情感叙事是一种聚焦于感性表达、情绪感染和汇聚情感能量的叙事形式。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叙事以贴近化、感性化、微观化和生活化为叙事特征,以“寄情—传情—共情”为运行逻辑,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但这一叙事也面临着不良社会思潮煽动大众消极情绪、个体化趋势下大众多维情感需求“供给侧”不足和资本逻辑驱动下情感传播异化等问题。对此,有必要从根本性建构、内容建构、主体建构、阵地建构等维度,探索主流意识形态情感叙事的建构路径,以此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情感叙事 传播效能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驱动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的困境及突破之道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章文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5,159,共12页
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不仅是创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可靠支点,也是应对由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引发的信息传播模式变革、廓清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迷雾”的重要路径。在文生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本然在于复归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本位... 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不仅是创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可靠支点,也是应对由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引发的信息传播模式变革、廓清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迷雾”的重要路径。在文生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本然在于复归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本位,实然在于建构虚实共生的沉浸场景,应然在于实现技术驱动下的价值引领。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的视角,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驱动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正面临着认知模式原子化、情感询唤虚拟化、意动行为畸形化的现实困境。破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的现实之困,实现叙事过程中的“知情意行同构”,应循守“致知”“激情”“诚意”“励行”的实践逻辑。其中,“知”重在筑牢认知高度,“情”力在追求情感温度,“意”旨在提升思想厚度,“行”意在突出实践力度,只有四者之间互动融合,才能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A 文生视频模型 主流意识形态 视觉叙事 “认知—情感—意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慧娟 万小朋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1,共3页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媒体形态、舆论生态深刻重塑,信息的生成、传播方式都发生重大变化,深刻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信息主体“去中心化”、信息内容“碎片化”、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效果“最大化”,构成了数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媒体形态、舆论生态深刻重塑,信息的生成、传播方式都发生重大变化,深刻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信息主体“去中心化”、信息内容“碎片化”、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效果“最大化”,构成了数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全新境遇。面对多元思潮冲击、媒体平台竞争、媒介技术变革和传播格局风险等现实挑战,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积极推动数智技术运用,加强数智人才队伍培养,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监管,切实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赋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建构的三重逻辑
18
作者 葛学彬 王擎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1,共10页
算法设计具有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三大特征,算法技术融入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利弊并存。封装性逻辑方面,算法技术演进应坚持“破立并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构建须处理好算法封装的“度”,做好非法封装的“破”,加强合理封... 算法设计具有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三大特征,算法技术融入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利弊并存。封装性逻辑方面,算法技术演进应坚持“破立并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构建须处理好算法封装的“度”,做好非法封装的“破”,加强合理封装的“立”。继承性逻辑方面,传播体系迭代应坚持“守进统一”,明确传播体系继承“为何”,阐释多重继承“何为”,明晰继承创新需“如何”。多态性逻辑方面,多主体分化应坚持“引治结合”,明晰多重主体多态性新表征,强化多元主体分化的多重引领,加强多态衍生问题的多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 封装性 继承性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主流意识形态嵌入算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萌 张权 赵璐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6,共7页
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算法设计,增强算法向上向善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算法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平台传播中,算法主要作用于信息的把关分类与推荐分发两个环节,也在这两个环节与多重价值耦合。为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应聚焦于信... 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算法设计,增强算法向上向善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算法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平台传播中,算法主要作用于信息的把关分类与推荐分发两个环节,也在这两个环节与多重价值耦合。为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应聚焦于信息传播“源头”——信息的把关分类阶段,让算法在遵循平台原有内容审核标准的同时,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维度,并对信息进行编码处理,使标注有“主流意识形态”标签的内容在后续的特征识别、匹配及推荐分发过程中被高效检索与识别。为实现这一目标,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构建一套用于识别与评估主流意识形态的描述性指标体系,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与算法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网络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可量化、可操作的传播参数,使技术逻辑与国家治理逻辑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算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推荐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提升的多维审思
20
作者 李梦茜 王海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8-72,共5页
算法推荐作为新兴的信息智能匹配技术,正在重构着社会的思想、行为与价值。不同于传统的传播方式,算法推荐凭借其技术优势,以高效的信息投喂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精准的智能反馈增强意识形态认同、以广泛的社群传播实现意识形态凝聚,为... 算法推荐作为新兴的信息智能匹配技术,正在重构着社会的思想、行为与价值。不同于传统的传播方式,算法推荐凭借其技术优势,以高效的信息投喂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精准的智能反馈增强意识形态认同、以广泛的社群传播实现意识形态凝聚,为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带来了全新机遇。但是算法推荐技术的深度拓展加剧了资本逻辑“裹挟”、把关权力“转移”、平台流量“操控”以及信息圈群“聚合”的风险,导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提升面临诸多挑战。防范化解风险需以技术向善之“智”、话语创新之“能”、法律监管之“力”、价值引领之“效”,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优化与创新,让算法推荐技术更好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