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监督制权机制的五种手段
1
作者 彭未名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48,共1页
所谓监督制权,即对国家权力的监控制约,也就是为保证国家权力与其责任相符并在其正常范围内和正确轨道上合理有效运行而对其施加的某些必要的管理、监控和约束。监督制权机制,是作为对国家权力实施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制... 所谓监督制权,即对国家权力的监控制约,也就是为保证国家权力与其责任相符并在其正常范围内和正确轨道上合理有效运行而对其施加的某些必要的管理、监控和约束。监督制权机制,是作为对国家权力实施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制约监控的体制、制度、规范、功能、效益等要素的总和;是通过建立和健全选举、限任、分工、监督、罢免等制度而形成的综合治理国家政权结构的系统;是在国家权力各要素——权力的主体、实体、目的、手段和结果——联系、运行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层面上,都实行相应的管理、监控,并使之法制化、合理化、有效化,从而给予人民以监督制约国家权力的纵横交错的涉及各个领域的立体的、交叉的权力运作网络体系的动态调控;是一个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维护人民利益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为最高目标的条块纵横制约、互相交错监督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以下五个相辅相成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监督 国家权力 以法 监控 监督 党的领导 动态调控 纵横 权力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侦查权多重制约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8
2
作者 高一飞 陈海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44,共8页
我国以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为主体的侦查权制约体系积弊重重,改革势在必行。重构我国侦查权制约体系在基础理念上应该坚持权力制衡与权利救济两大原则,在制度配给上应追求检警一体化与审判中心化,在具体制约模式上应该通过设计以权力制... 我国以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为主体的侦查权制约体系积弊重重,改革势在必行。重构我国侦查权制约体系在基础理念上应该坚持权力制衡与权利救济两大原则,在制度配给上应追求检警一体化与审判中心化,在具体制约模式上应该通过设计以权力制衡和权利制约为基础的严格、完备、科学的程序,通过程序规制侦查权的良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 权力 权利 程序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互联网时代廉政建设与网络监督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若辉 《湖湘论坛》 2009年第4期20-23,共4页
中国的廉政建设正在打上互联网的烙印,网络监督正在成为推进廉政建设的一个有力杠杆。网络监督对现实权力实现制约,呈现出以权力制权、以权利制权、以民主制权、以德性制权的特点。网络监督是现实廉政监督体系的有益补充,借助网络监督... 中国的廉政建设正在打上互联网的烙印,网络监督正在成为推进廉政建设的一个有力杠杆。网络监督对现实权力实现制约,呈现出以权力制权、以权利制权、以民主制权、以德性制权的特点。网络监督是现实廉政监督体系的有益补充,借助网络监督推动廉政建设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建设 网络监督:以权力:以权利 以民主 以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我国法治转型现实课题的法理解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峰峰 郭庆珠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3期83-86,91,共5页
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是我国法治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宪政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我国在实现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转型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突出的表现为法律理念的更新不彻底;法律意识的培育不成熟;规制国家... 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是我国法治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宪政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我国在实现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转型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突出的表现为法律理念的更新不彻底;法律意识的培育不成熟;规制国家公权力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实践中公权与私权、公益与私益关系的价值取向有偏差。认识并解析这些问题,为探究一条符合法治化目标要求的改进路径奠定基础,是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面临的紧迫的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法治 形式法治 解析 课题 法理 法治化建设 国家公权力 必然要求 公民权利 宪政国家 现实问题 转型过程 法律理念 法律意识 法律 法律实践 价值取向 目标要求 健全 私益 公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