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社会泄愤类极端事件的治理对策——以公交车纵火案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魏淑艳 李富余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2,共8页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社会泄愤类极端事件在我国不断发生。社会泄愤类极端事件的产生既有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弱化、道德下滑等规则缺陷的原因,也有涉案者在心理方面的个人原因。社会泄愤类极端事件的发生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必...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社会泄愤类极端事件在我国不断发生。社会泄愤类极端事件的产生既有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弱化、道德下滑等规则缺陷的原因,也有涉案者在心理方面的个人原因。社会泄愤类极端事件的发生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必须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治理这类社会问题,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元主体要协同建立治理网络,重建良好的信任基础和沟通协调机制,重建民主、法治、道德等规则,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降低社会伤害事件的频次及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理论 社会泄愤类极端事件 公交车纵火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治理理论视角下政府在研究生教育中行为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莹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6,共3页
研究生教育战略作用的实现,关键在于理顺多方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政府的权力限度、管理职责以及政府能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中,政府能力的现状,从网络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并解释了政府... 研究生教育战略作用的实现,关键在于理顺多方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政府的权力限度、管理职责以及政府能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中,政府能力的现状,从网络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并解释了政府权力让渡或保留的原因及可能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理论 研究生教育 政府能力 政策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治理理论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相融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易轩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5-250,共6页
治理理论与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的相融性问题一直存有争议。而网络治理作为治理理论的改进与升华,能否突破西方舶来品不适用于中国现实国情的桎梏,实现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和发展的融合,关键看两者在推动国家治理机器运转中是... 治理理论与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的相融性问题一直存有争议。而网络治理作为治理理论的改进与升华,能否突破西方舶来品不适用于中国现实国情的桎梏,实现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和发展的融合,关键看两者在推动国家治理机器运转中是否具有适配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两者的相融性进行分析可知:宏观层面,价值追求与目标定位的趋同使两者具备了融合的前提;中观层面,主体确立和运行框架的匹配使两者拥有了融合的基石;微观层面,理论能为实践提供良好参鉴。故网络治理理论的应用能对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产生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理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相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治理理论的“伞状”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型建构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景华 黄姝菡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共4页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传统思维,寻求新出路。网络治理理论所具有的交叉式、无限向、多维性特征能够弥补目前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主体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传统思维,寻求新出路。网络治理理论所具有的交叉式、无限向、多维性特征能够弥补目前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主体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网络治理理论建立的“伞状”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型,通过主体内部关系的确立、组织的内部管理和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可以为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工科人才培养 网络治理理论 “伞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治理的理论流变与发展图景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群 宋迎法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87,共10页
网络治理诞生于公共管理的思潮革新和实践改革的历史脉络中。网络治理的理论流变既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也是治理理论在网络时代的衍生成果。治理理论、政策网络、网络模式以及多学科研究方法是其形成的理论铺垫。与传统治理... 网络治理诞生于公共管理的思潮革新和实践改革的历史脉络中。网络治理的理论流变既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也是治理理论在网络时代的衍生成果。治理理论、政策网络、网络模式以及多学科研究方法是其形成的理论铺垫。与传统治理模式相比,网络治理的特性表现为多元主体参与、协商互动决策、分权导向和多中心治理规则。从现实发展需求出发辩证分析网络治理对于我国公共治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从治理主体层面来说,政府角色要由主导向监督转变,重视非政府和公民的治理力量;从治理客体层面而言,应对复杂公共事务需要善用分权以保障权力运行,围绕公共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利用公私部门协同合作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理论 理论流变 发展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医院过度医疗网络治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卓 韩玉珍 +4 位作者 刘国栋 刘朗 陈玉梅 刘慧云 付世会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3,共2页
在当前经济社会新常态下,过度医疗问题依然存在,其治理问题形势严峻。研究从医、患、督、社会第三方不同视角切入,运用网络治理理论,分析研究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构成,构建过度医疗网络治理模式。
关键词 过度医疗 网络治理理论 新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与治理:我国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再认识 被引量:30
7
作者 舒刚民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0-425,共6页
健康养老并幸福生活是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治理的根本目的。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网络治理理论为基础,对我国老年公共体育服务进行再认识。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应坚持以政府为中心的主... 健康养老并幸福生活是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治理的根本目的。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网络治理理论为基础,对我国老年公共体育服务进行再认识。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应坚持以政府为中心的主导地位,突显家庭和公民"公共道德"和"孝文化"的公共价值,实施健康养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服务理念均等公平难实现、供给主体权限边界不清晰、供给产品质量监管不规范、供给制度重文本而轻执行。从构建以政府为中心的主体结构、树立赋权增能的价值理念、提供规范适宜的老年服务产品、强化高效执行力与运行机制4条路径8个方面提供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理论 老年健康 公共体育服务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