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网络有组织犯罪中帮助行为的规范归责
- 1
-
-
作者
李淼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7,共16页
-
基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年度新任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帮助犯的规范归责研究”(2023JKF02SK08)。
-
文摘
网络犯罪与有组织犯罪结合后具有产业化、复杂化特征,由此带来的实务难题是,该如何确定网络有组织犯罪中帮助行为的处罚标准。无论是中立帮助行为理论的应用,还是有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性质讨论,均无法形成有效的理论方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适用规范判断的方法,实现妥当的归责。规范判断的框架依照“类型思维”“规范认同”“社会认同”三条逻辑主线进行构建:一是将判断对象依照类型思维处理,自实施伊始即专门指向违法犯罪的帮助行为在客观上只有可归责性,兼具合法、非法用途的帮助行为则需考察参与者是否具有对紧迫危险的认知。二是在法规范层面,分别考察刑法规范及其他法规范,确保归责结论与规范的价值取向及保护目的相一致。三是在刑事政策层面,排除组织中边缘参与人员的可罚性,推动贯彻“打早打小”“打财断血”的刑事政策。
-
关键词
网络有组织犯罪
中立帮助行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类型思维
-
Keywords
organized cybercrime
neutral helping behavior
crimes of aiding cybercrime
type thinking
-
分类号
DF626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论有组织犯罪的信息化和网络犯罪的有组织化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栗向霞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41,共7页
-
基金
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城市
国家的国际化与法律准备"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有组织犯罪的深入融合,出现了两种犯罪趋势,即传统的有组织犯罪的信息化和网络犯罪的有组织化。两种犯罪趋势相辅相成、并行发展催生了网络有组织犯罪甚至跨国网络有组织犯罪。这两种犯罪趋势表现出来的新特征意味着我国要有效遏制跨国网络有组织犯罪,就必须从刑事理论、刑事立法和国际合作三个层面着手打击跨国网络有组织犯罪。
-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网络有组织犯罪
信息化
网络犯罪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