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旅游消费者参与心理与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姚唐 郑秋莹 +1 位作者 邱琪 范秀成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66-74,共9页
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为网络与旅游的结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为现代旅游业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旅游作为一种日益兴盛的现代旅游方式,已经成为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为网络与旅游的结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为现代旅游业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旅游作为一种日益兴盛的现代旅游方式,已经成为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了解和分析消费者网络旅游参与的心理和行为对旅游企业的营销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关键。然而,现有网络旅游研究主要探讨旅游网络消费者参与行为的特征,对旅游网站特性影响作用、网络旅游消费者参与动机、参与过程和参与心理机制的研究深度还不够。为了揭示现阶段我国旅游网站特性对网络旅游消费者参与心理和最终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该研究在充分总结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旅游消费者参与心理和行为的概念模型,随后对参与到旅游网站中的397名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旅游网站的熟悉度和服务规范度会有效影响消费者参与心理的自我决定需求,进而对消费者参与旅游网站的感知卷入和信息搜寻行为产生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建议,旅游网站吸引消费者参与的同时需要切实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服务规范度,这是进一步提高网络旅游消费者对网站忠诚度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旅游 消费者参与 网站熟悉度 网站服务规范度 自我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旅游者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动机与搜寻内容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胡兴报 苏勤 张影莎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文章通过网络调查和现场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国内旅游者的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动机和搜寻内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①旅游者的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动机可以分为规划型、交易型、体验型、娱乐型和消遣型5类... 文章通过网络调查和现场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国内旅游者的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动机和搜寻内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①旅游者的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动机可以分为规划型、交易型、体验型、娱乐型和消遣型5类。②旅游者最为关注的是核心旅游信息,其次是辅助性旅游信息和网络口碑信息。③规划型动机与核心旅游信息正相关;交易型动机与核心旅游信息、辅助性旅游信息和网络口碑信息均正相关,其中,与辅助性旅游信息相关性最强;体验型和消遣型动机均与核心旅游信息负相关,而与辅助性旅游信息正相关。最后,对旅游网站建设和营销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旅游 网络旅游信息 搜寻动机 搜寻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国际旅游城市网络旅游信息国际友好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钟栎娜 吴必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7,共6页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许多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尝试提出网络营销国际友好度的概念,从英文旅游信息总量、英文旅游信息质量,以及各旅游城市的官方旅游网站的国际友好度,来分析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与...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许多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尝试提出网络营销国际友好度的概念,从英文旅游信息总量、英文旅游信息质量,以及各旅游城市的官方旅游网站的国际友好度,来分析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与我国国际旅游城市网络营销时面对境外游客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友好程度。通过对比,分析中外国际旅游城市在互联网上面向全球客源进行竞争和宣传的不同和相似,帮助国内旅游城市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国际互联网构建一个长期高效的对外旅游信息体系,降低开拓国际旅游的成本,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游 旅游城市网站 网络旅游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助旅游者对网络旅游信息的需求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文谨 宫辉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6,共6页
本文以北京自助旅游者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由于社会特征和收入不同,自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需求有所差别,目前绝大多数网站提供的旅游目的地信息不能满足自助旅游者的需求。
关键词 自助旅游 信息需求 网络旅游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2.0下的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及旅游网站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春华 刘业政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6期122-125,共4页
文章首先对Web 2.0下的网络旅游消费需要和动机作简要分析,然后提出Web 2.0下的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并归纳行为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对旅游网站的影响,最后结合对中文旅游网站Web2.0应用状况的统计分析,给出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 WEB2.0 网络旅游消费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网络旅游信息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补宏 黄仙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5,共7页
基于1996-2016年国内外几大核心期刊数据库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网络旅游信息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作定量研究和系统梳理。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和高频关键词分析,构建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最终将目前网络旅... 基于1996-2016年国内外几大核心期刊数据库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网络旅游信息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作定量研究和系统梳理。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和高频关键词分析,构建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最终将目前网络旅游信息的研究热点归纳为四方面,分别是网络旅游信息态度与旅游决策、网络旅游信息传播、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同时,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信息技术"3个高频关键词联系非常紧密。由此可以预测,随着自驾游游客数量的增加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网络营销的推广,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社交网络信息、网络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将会成为未来网络旅游信息研究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旅游信息 信息传播 旅游决策 信息搜寻 旅游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旅游信息传播对南昌旅游地形象塑造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步忠 周青 曾咏梅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1-153,共3页
旅游地形象塑造从本质上说是旅游地旅游信息影响的结果。网络旅游信息以其费用低廉、覆盖面广、功能全面、使用灵活的特点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旅游信息源。网络旅游信息传播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本文以南昌市政府旅... 旅游地形象塑造从本质上说是旅游地旅游信息影响的结果。网络旅游信息以其费用低廉、覆盖面广、功能全面、使用灵活的特点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旅游信息源。网络旅游信息传播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本文以南昌市政府旅游官方网站和旅行社网站为对象,通过对南昌市网络旅游信息传播影响旅游地形象塑造的调查分析,发现了网络旅游信息促进南昌旅游地形象塑造存在的多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塑造 网络旅游信息传播 网络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赣东北网络旅游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侯立春 周沿海 +1 位作者 肖宝玉 杨光灶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10,114,共6页
系统以ArcGIS9.0、ArcIMS9.0为开发平台,应用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以及地图网络开发工具ArcIMS,设计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赣东北网络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模块、数据库及建... 系统以ArcGIS9.0、ArcIMS9.0为开发平台,应用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以及地图网络开发工具ArcIMS,设计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赣东北网络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模块、数据库及建库流程、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及实现技术方案,并利用JSP进行动态网页界面开发,该系统可实现信息查询、景点三维显示、空间分析与操作、旅游分析评价与辅助决策等功能,同时也阐述了该系统的构建对赣东北的旅游管理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WEBGIS 多媒体 网络旅游信息系统 赣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网络旅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丽 覃家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5-166,共2页
旅游电子商务由于不需要庞大的物流配送体系,由此免去了其它电子商务所担忧的支付、配送等问题。这就意味着旅游与网络是天然的好搭档。指出了目前我国网络旅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探讨了与之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中国 网络旅游 温情服务 电子商务 现状 网络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生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95-3797,共3页
结合当前实际,简述了构建网络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准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一定的构建模式,分析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 网络旅游 网络产业 产业链条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旅游发展的价值取向与认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和江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网络旅游 旅游发展 旅游业发展 价值 信息化经营 信息化发展 适应性 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旅游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秋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8-49,共2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不断普及,网络对旅游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旅游业要想有所发展,必然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网络对旅游业的影响、网络旅游的内涵及独特性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网络旅游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性使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不断普及,网络对旅游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旅游业要想有所发展,必然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网络对旅游业的影响、网络旅游的内涵及独特性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网络旅游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性使网络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网络旅游 独特性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旅游:一篇文章和一种理念
13
作者 张进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共2页
关键词 网络旅游 文章 澳大利亚 休闲研究 旅游研究 詹姆斯 商学院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网络旅游”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静 《旅游科学》 2000年第3期11-13,共3页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限制了旅游市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的普及,“网络旅游”必将以自身完善的信息系统弥补现有旅游市场信息系统之缺憾。木文试图由旅游市场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双管齐下,一...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限制了旅游市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的普及,“网络旅游”必将以自身完善的信息系统弥补现有旅游市场信息系统之缺憾。木文试图由旅游市场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双管齐下,一方面结合“网络旅游”的优势,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展开对目前“网络旅游”中的劣势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信息不对称 网络旅游 旅游网站
全文增补中
面向网络旅游社群的协作服务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晨菡 熊微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83-87,共5页
目的对网络旅游现象中的案例和协作服务设计特征进行研究,挖掘其深层的设计意义和协作价值。方法以案例分析法和对协作服务设计模型研究为基础,界定面向网络旅游社群的协作服务特征,进而总结对应特征的设计策略。结论以旅游活动开展时... 目的对网络旅游现象中的案例和协作服务设计特征进行研究,挖掘其深层的设计意义和协作价值。方法以案例分析法和对协作服务设计模型研究为基础,界定面向网络旅游社群的协作服务特征,进而总结对应特征的设计策略。结论以旅游活动开展时间顺序为维度,分别从协作关系、协作交互和协作传达反馈3个要素,总结出网络旅游协作服务特征和设计干预策略,以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相似情境的设计案例提出有借鉴性的指导和情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旅游 社群 协作服务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GM方法的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动态演化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娟 马红梅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基于2001-2019年WTO-OECD平衡服务贸易数据库(BaTIS),运用复杂网络分析考察全球201个国家(地区)间旅游服务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结构和社团结构动态演化特征,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分析网络的演化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全... 基于2001-2019年WTO-OECD平衡服务贸易数据库(BaTIS),运用复杂网络分析考察全球201个国家(地区)间旅游服务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结构和社团结构动态演化特征,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分析网络的演化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规模逐渐扩大,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特征;中国的“桥梁”中介作用日益突出,控制力和影响力逐渐加强;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组团特征,形成以美国、英国和中国为核心的3大稳定社团。旅游服务贸易联系的区域差异明显,整体网络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特征,亚太地区发展迅速。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存在互惠效应、等级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国(地区)界相邻、语言邻近和自由贸易协定关系能显著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关系的形成,且相对于高贸易规模国家(地区)而言,低贸易规模的国家(地区)之间倾向于开展旅游服务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旅游服务贸易 旅游服务贸易网络 复杂网络分析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兆峰 汤桂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正确把握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错位关系,对推动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综合考察2011—2020年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 正确把握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错位关系,对推动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综合考察2011—2020年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均呈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旅游竞争力重心呈集聚分布态势,旅游网络关注度重心则随时间波动变化,大致位于旅游竞争力重心的西南方向;②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格局由东至西呈现出正向错位向负向错位逐渐过渡的分布特征,正向高错位区由东部沿海省域向中部省域延伸,负向高错位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特色旅游地与热门网红城市;③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政策导向、网络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促成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旅游网络关注度 空间错位 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及中国角色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建中 范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融入国际旅游经济网络是中国旅游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举措。以RCEP 15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旅游经济的规模、增长、结构与效率4个维度构建国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修正的引... 融入国际旅游经济网络是中国旅游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举措。以RCEP 15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旅游经济的规模、增长、结构与效率4个维度构建国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国际旅游经济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0—2018年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及中国角色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整体网络结构变动剧烈,呈现紧密度增强、通达度提升、等级度下降趋势,网络结构趋于稳定;网络中单个节点发展差异明显,对中国、新加坡、泰国等少数核心节点依赖性强。②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可划分为4个凝聚子群,节点间国际旅游经济联系主要在子群内建立,“小群体”现象显著;中国的网络角色演变经历了从一般的旅游贡献者逐步发展为网络“领头羊”和重要“中间人”,现已成为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中国旅游角色 国际旅游经济网络 网络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干扰下旅游共生网络韧性变化及机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莫振淳 许春晓 +2 位作者 傅丽华 唐敏 鲁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842-5853,共12页
旅游共生网络韧性是提升旅游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结合共生理论与韧性理论,建立“干扰-响应-状态”旅游共生网络韧性研究框架,引入共生力度指标优化生长性、层级性、匹配性、连通性和传输性等网络韧性指标的测度方法,基于此分析了危机... 旅游共生网络韧性是提升旅游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结合共生理论与韧性理论,建立“干扰-响应-状态”旅游共生网络韧性研究框架,引入共生力度指标优化生长性、层级性、匹配性、连通性和传输性等网络韧性指标的测度方法,基于此分析了危机干扰下武陵山片区旅游共生网络韧性变化及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共生网络韧性表现出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节点的共生力度呈差异性增强变化,生长性呈波动增强变化,层级性和匹配性呈摆动变化,连通性和传输性呈非线性非同步增强变化;(2)旅游共生网络对干扰具有不同响应特征,表现为不同时期节点共生力度和节点失效对连通性和传输性的差异影响,以及网络抗干扰能力不同程度的恢复变化;(3)危机干扰下旅游共生网络韧性表现出波动变化特征,结构与要素间呈复杂交互作用机制。要素的协调作用和有序发展,是提升旅游共生网络韧性的重要途径。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韧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旅游共生网络 网络韧性 危机干扰 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形成的内-外生机制分析--基于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
20
作者 王永明 龚超 范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79,共17页
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的形成机制是旅游流网络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主要识别了旅游客流网络形成的外生机制,而对网络内生机制缺乏研究,文章旨在更全面地揭示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形成的内-外生机制。文章选择四川省为案例地,基于旅游社... 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的形成机制是旅游流网络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主要识别了旅游客流网络形成的外生机制,而对网络内生机制缺乏研究,文章旨在更全面地揭示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形成的内-外生机制。文章选择四川省为案例地,基于旅游社交平台的游记数据构建了景区间旅游客流的有向加权网络,通过引入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定量模拟并识别了影响该网络形成的内-外生机制。1)四川省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为稀疏网络、无标度网络,但不具备小世界特性;核心的景区节点和网络连边大多集中在成都市。2)该网络的形成是内-外生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内生机制表现为网络内生结构效应,外生机制包括景区属性效应和外部情境效应。3)作为内生机制的互惠机制和择优链接机制促进了该网络中联系的形成;外生机制方面,在线评论分数、景区等级同质性、景区类型同质性、地理邻近性、组织邻近性均会显著影响该网络中联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网络 内-外生机制 旅游景区 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 复杂网络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