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教学空间中的“弱者”抗争与狂欢生产
1
作者 赵洪瑶 邹红军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网络教学空间正加速成为重要且常态化的教学空间。置身其中,数字技术的赋权增能使得学生重塑其感知到的“弱者”身份进而再生产师生强弱关系更可欲能为。以“网课爆破”为例,贴近“弱者”立场,勾勒其抗争样态:“网课爆破”是以颠覆性、... 网络教学空间正加速成为重要且常态化的教学空间。置身其中,数字技术的赋权增能使得学生重塑其感知到的“弱者”身份进而再生产师生强弱关系更可欲能为。以“网课爆破”为例,贴近“弱者”立场,勾勒其抗争样态:“网课爆破”是以颠覆性、仪式性和圈层性为显著特征的网络狂欢。探寻抗争端由,其发生机制表现为“主体—情境—关系”的结构性互动:一是作为“心灵无产阶级”的未成熟主体无聊且无思;二是数字媒介与“乌合之众”相遇构成去责任化情境;三是现实中师生对立化关系在虚拟现实中爆发为符号战争。“网课爆破”的善治须构建“守门人—教养人—责任人”多主体共治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空间 师生关系 网课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教学空间正义及其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春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0期5-8,共4页
网络教学空间正义作为网络空间与空间正义的复合体,具有自身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空间性、差异性和文化性等特点。网络教学空间正义的实现需要在自由开放、民主平等和精准定制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其实现路径。基础前提在于转变角色与... 网络教学空间正义作为网络空间与空间正义的复合体,具有自身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空间性、差异性和文化性等特点。网络教学空间正义的实现需要在自由开放、民主平等和精准定制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其实现路径。基础前提在于转变角色与观念,重拾网络教学空间的教育性;关键重点在于改变教学思维方式,加强对各种非正义现象与问题的批判与治理;根本保障在于从国家层面出发,完善对网络教学空间各项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空间 空间正义 非正义现象 问题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教学空间”支持下的创客教育——以兰州市A校基于VP创客空间的PBL教学为例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滨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42,共9页
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今天,"创客教育"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又一引擎。文章围绕中国的基础教育该如何开展创客教育,如何创建中小学校的创客空间,如何将创客教育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融合等一系列的问题展... 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今天,"创客教育"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又一引擎。文章围绕中国的基础教育该如何开展创客教育,如何创建中小学校的创客空间,如何将创客教育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融合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研究以兰州市A校为例,探索了中小学VP创客空间的建设。研究结果证明,基于VP创客空间实施PBL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文章总结提出了基于VP创客空间实施PBL教学的经验和策略,对中小学深入理解创客教育,开展创客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创客空间 创客教育 网络教学空间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空间DPSC教学应用模式构建研究——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一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滨 汪基德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52,共9页
该文"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着眼于我国基础教育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诉求,聚焦利用技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研究选择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Intel项目学校为研究样本,采用设计研究范式,从理论解析、模式构建和学习实证对培... 该文"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着眼于我国基础教育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诉求,聚焦利用技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研究选择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Intel项目学校为研究样本,采用设计研究范式,从理论解析、模式构建和学习实证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模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全新路径。构建了网络学习空间DPSC教学应用模式,为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建立了理论框架。突破了以专项培训为主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模式,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科日常教学之中,探索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常态化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网络学习空间DPSC教学应用模式 学习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麦肯锡7S模型的高职教学管理创新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快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11-12,15,共3页
以麦肯锡7S模型为分析框架,从价值观(sharedvision)、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术(skill)七个维度,剖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进展和取向。
关键词 麦肯锡7S模型 教学管理创新 精益教学战略 网络教学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