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切片的网络效用最大化虚拟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19
1
作者 唐伦 张亚 +1 位作者 梁荣 陈前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12-1818,共7页
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满足用户业务多样性带来的切片网络差异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效用最大化的虚拟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采用商业化模式将频谱资源作为收益载体,并对不同切片网络进行差异化定价。同时... 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满足用户业务多样性带来的切片网络差异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效用最大化的虚拟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采用商业化模式将频谱资源作为收益载体,并对不同切片网络进行差异化定价。同时将计算资源和回程链路作为开销,还考虑了切片网络对计算资源和频谱资源的差异性需求,最后以最大化网络收益建立效用模型。并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分解设计了分布式迭代算法对效用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服务用户比例,并使得网络资源获得最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虚拟化 资源分配 网络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分布式车联网拥塞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谭国真 韩国栋 +2 位作者 张福新 丁男 刘明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91,共10页
协同车辆安全系统依靠周期性广播的单跳数据分组来追踪周围车辆,车辆密度过高会导致信道拥塞,严重影响协同车辆安全系统的性能。现有的拥塞控制策略仅保证网络层的性能,没有考虑车辆不同交通场景下的微观服务需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 协同车辆安全系统依靠周期性广播的单跳数据分组来追踪周围车辆,车辆密度过高会导致信道拥塞,严重影响协同车辆安全系统的性能。现有的拥塞控制策略仅保证网络层的性能,没有考虑车辆不同交通场景下的微观服务需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分布式拥塞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提出了车联网信道资源分配的网络效用最大化模型,并且提出了反映车辆安全需求的效用函数;然后基于该模型,建立了传输功率固定条件下无线信道资源分配的优化问题;最后为求解该优化问题,设计了分布式拥塞控制算法UBRCC,该算法通过更新车辆的拥塞"价格"求解最优数据分组发送速率,实现了面向单个车辆安全需求的信道资源分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UBRCC算法在控制信道拥塞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小传输时延,确保数据分组可靠发送,满足车辆安全应用的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车辆安全系统 车联网 拥塞控制 公平性 网络效用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效用的OFDM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呼叫接纳控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坡 曹志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8-634,共7页
在天地一体化网络中,OFDM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更有利于与地面无线网络融合。呼叫接纳控制是无线资源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OFDM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效用和动态系统资源的星上呼叫接纳控制方法,采用集中式接纳控制,对卫... 在天地一体化网络中,OFDM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更有利于与地面无线网络融合。呼叫接纳控制是无线资源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OFDM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效用和动态系统资源的星上呼叫接纳控制方法,采用集中式接纳控制,对卫星系统资源的集中管理可有效降低呼叫等待时延。所提出的接纳控制方法基于不同业务的网络效用函数,采用跨层设计思想,根据物理层卫星信道状态变化更新OFDM子载波传输能力,在呼叫接纳控制过程中动态调整分配业务带宽,实现整个网络效用最大化,同时保证业务的QoS要求。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业务负载饱和的情况下,该方法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显著优于基于用户端最小阻塞概率的接纳控制方法和基于用户端业务QoS的接纳控制方法,非常适合于资源受限的卫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呼叫接纳控制 正交频分复用 网络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与效用的跨层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昌兴 张青 张珑耀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1-37,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与效用的跨层优化算法。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和效用,综合介质访问控制和传输层流量控制,建立以基于网络效用与网络寿命为目标、以链路传输容量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与效用的跨层优化算法。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和效用,综合介质访问控制和传输层流量控制,建立以基于网络效用与网络寿命为目标、以链路传输容量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寿命为约束条件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利用拉格朗日垂直分解法将双目标优化模型逐层分解为两个单一层的优化问题,推导出链路传输概率和拉格朗日乘子的迭代公式,并得到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跨层优化算法在保障网络寿命与满足链路容量前提下,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和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网络寿命 网络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分配优化策略
5
作者 廖盛斌 程文青 +2 位作者 刘威 杨宗凯 丁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71-2275,共5页
该文对传感器网络在能量受限条件下的数据传输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刻画了传感器网络节点之间在能量消耗方面的耦合关系。该文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和采用对偶分解技术,获得传感器网络能量控制的分布式... 该文对传感器网络在能量受限条件下的数据传输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刻画了传感器网络节点之间在能量消耗方面的耦合关系。该文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和采用对偶分解技术,获得传感器网络能量控制的分布式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对所有的节点能收敛到速率和能量之间的帕累托(Pareto)最优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网络效用最大化 能耗 对偶分解 帕累托(Pareto)最优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Mesh网络中基于演化博弈的抗振荡信道分配策略 被引量:8
6
作者 乐光学 李明明 +3 位作者 丁辉 刘建生 骆丹 马伯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5,共10页
为抑制无线Mesh网络中的信道振荡和提升网络效用,综合分析路由端和用户端信道振荡产生的因素.引入演化博弈理论,联合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提出基于ESS-PFOA(Evolutionary Stable Status-Promoted Fruit-Flies Optimal Algorithm)算法的分... 为抑制无线Mesh网络中的信道振荡和提升网络效用,综合分析路由端和用户端信道振荡产生的因素.引入演化博弈理论,联合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提出基于ESS-PFOA(Evolutionary Stable Status-Promoted Fruit-Flies Optimal Algorithm)算法的分布式信道分配策略.实验分析发现当信道振荡宽容因子β≤0.5时网络呈同构特征,β>0.5时网络向异构转化,β≥0.9时网络呈异构特征;网络效用和信道振荡抑制率与信道振荡宽容因子β紧密相关.仿真结果表明,ESS-PFOA算法的信道振荡率从0.44下降至0.08,在异构网络环境下其网络收益和信道振荡抑制率明显占优,能有效提高网络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多信道多射频 演化博弈 信道振荡 网络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速率控制与功率分配的多信道无线网络跨层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可维 涂来 +1 位作者 王芙蓉 王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03-1209,共7页
本文基于凸优化方法,以提升网络效用与降低网络总功耗为目标,针对多无线多信道(Muhi-radio Multi-channel)的多跳无线网络提出了一种联合速率控制与功率分配的跨层优化模型,并利用对偶分解方法设计了优化模型对应的分布式算法,证明了该... 本文基于凸优化方法,以提升网络效用与降低网络总功耗为目标,针对多无线多信道(Muhi-radio Multi-channel)的多跳无线网络提出了一种联合速率控制与功率分配的跨层优化模型,并利用对偶分解方法设计了优化模型对应的分布式算法,证明了该分布式算法收敛性.该算法通过改变本征权的取值能够在网络效用与网络功耗之间取得折衷,并能根据速率要求动态调整各条链路的注入速率与发射功率使得网络达到效用与功耗的联合最优.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分布式算法可有效的调节网络效用与总功耗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跳无线网 多无线多信道 跨层优化 网络效用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联合功率控制和速率调整 被引量:6
8
作者 廖盛斌 杨宗凯 +2 位作者 程文青 刘威 熊志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31-1937,共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质上是能量受限的,而且,传感器节点扮演着数据收集和数据转发的双重角色.本文提出了怎样分配传感器节点的功率用于转发其它节点的数据.在节点的转发功率分配比确定后,研究了采用价格作为一种方法,刺激节点与它到数据采... 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质上是能量受限的,而且,传感器节点扮演着数据收集和数据转发的双重角色.本文提出了怎样分配传感器节点的功率用于转发其它节点的数据.在节点的转发功率分配比确定后,研究了采用价格作为一种方法,刺激节点与它到数据采集节点路径上的所有节点合作.通过把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收集和传输抽象为一个网络效用最大化问题,通过采用对偶分解技术,提出了一种迭代价格与联合功率控制和速率调整的分布式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系统的性能,同时降低功率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网络效用最大化 功率控制 对偶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价格和效用的帧聚合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蓉 方旭明 钟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50,共5页
MAC层帧聚合是改善无线网络信道利用率、提高频谱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将定价策略和排队论模型引入到IEEE 802.11系列MAC协议的帧聚合策略中,以平均时延作为主要QoS(Quality of Service)指标,在满足业务流最大时延约束基础上,从用户效... MAC层帧聚合是改善无线网络信道利用率、提高频谱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将定价策略和排队论模型引入到IEEE 802.11系列MAC协议的帧聚合策略中,以平均时延作为主要QoS(Quality of Service)指标,在满足业务流最大时延约束基础上,从用户效用和网络效用两个方面研究价格及网络效用的优化问题。此外,还分析了包平均到达率与平均时延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定价和效用的帧聚合策略是有效的,可以提高系统平均吞吐量,减少端到端平均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聚合 网络效用 定价策略 QOS 排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偶分解在Ad Hoc网络跨层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文晓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拉格朗日(Lagrange)对偶是最优化方法中的重要理论。通过扩展Ad Hoc网络的效用最大化模型,分别对其"联合拥塞控制和随机接入"及"联合拥塞控制、路由和调度"两个问题进行建模,运用Lagrange对偶分解把建模后的问题转... 拉格朗日(Lagrange)对偶是最优化方法中的重要理论。通过扩展Ad Hoc网络的效用最大化模型,分别对其"联合拥塞控制和随机接入"及"联合拥塞控制、路由和调度"两个问题进行建模,运用Lagrange对偶分解把建模后的问题转化为对应于各个不同层的子问题,通过分布的方式独立解决这些子问题不仅可以获得不同的跨层算法,而且可以最终解决全局最优化的问题。论文详细地分析了拉格朗日对偶在ad hoc网络这两种跨层方法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GRANGE对偶 AD HOC 联合 网络效用 跨层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QoS速率需求的5G网络主动缓存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小江 《通信电源技术》 202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由于目前的网络主动缓存方法对于用户不同需求的分配计算不佳,导致带宽分配效果较差,影响网络的效用值,因此提出基于用户QoS速率需求的5G网络主动缓存方法,并给出其实现过程。根据不同用户的QoS等级进行划分,计算需求的带宽。通过设计... 由于目前的网络主动缓存方法对于用户不同需求的分配计算不佳,导致带宽分配效果较差,影响网络的效用值,因此提出基于用户QoS速率需求的5G网络主动缓存方法,并给出其实现过程。根据不同用户的QoS等级进行划分,计算需求的带宽。通过设计分布式缓存下的用户管理运算,确定用户的缓存效用函数。为了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设计实验,运用OAI来开发5G网络的缓存仿真环境,并使用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设计方法的网络吞吐量更高,证明其网络效用情况更优,符合设计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oS速率 缓存方法 网络效用 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天线波束赋形的CRN分布式上行功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季中恒 季新生 +1 位作者 黄开枝 陈亚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72-2479,共8页
针对工作于underlay模式的认知无线网络(CRN,Cognitive Radio Network)上行功率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天线波束赋形,由认知基站和认知用户联合优化的分布式上行功率控制算法.联合优化的具体步骤为认知基站通过求解最大广义特征值... 针对工作于underlay模式的认知无线网络(CRN,Cognitive Radio Network)上行功率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天线波束赋形,由认知基站和认知用户联合优化的分布式上行功率控制算法.联合优化的具体步骤为认知基站通过求解最大广义特征值问题完成多天线波束赋形优化;认知用户先将非线性功率优化问题转换为几何规划凸优化问题,再使用梯度法完成分布式发送功率优化;认知基站和认知用户交替优化,实现网络效用最大化.数值仿真显示,同只优化认知用户功率的上行功率控制算法相比,认知基站和认知用户联合优化的上行功率控制算法不仅能得到更大的网络效用值,而且对主用户的干扰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网络 上行功率控制 多天线波束赋形 联合优化 网络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LAN Mesh中基于负载均衡的接入点选择方法
13
作者 石际 董宏成 郑丹玲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25-129,共5页
针对WLAN Mesh网络进行接入点选择方法设计时,传统的接入方法以RSSI强度作为接入判断准则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接入点选择方法,通过在负载均衡器中添加负载控制模块对网络和节点的负载进行实时监控,并建立网络效用模型... 针对WLAN Mesh网络进行接入点选择方法设计时,传统的接入方法以RSSI强度作为接入判断准则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接入点选择方法,通过在负载均衡器中添加负载控制模块对网络和节点的负载进行实时监控,并建立网络效用模型,确定联合网络收益最大所对应的每个网络的接入用户数量,使得网络之间负载均衡且联合收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均衡 WLAN MESH 接入点 网络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中节点能量和链路容量约束的二阶分布式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穆元彬 史清江 +2 位作者 徐伟强 余晴里 汪亚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0-1006,共7页
分布式流控制设计是确保无线传感网络性能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分布式流控制设计问题,建立了一种节点能量和链路容量共同约束的流控制优化模型.由于对偶次梯度分解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步长选择敏感等缺点,本文设计了基... 分布式流控制设计是确保无线传感网络性能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分布式流控制设计问题,建立了一种节点能量和链路容量共同约束的流控制优化模型.由于对偶次梯度分解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步长选择敏感等缺点,本文设计了基于矩阵分裂的分布式牛顿算法来实现网络效用最大化.该算法具有与对偶次梯度分解算法几乎相同的通信复杂度,但能够达到快速的二次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收敛性能明显优于对偶次梯度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矩阵分裂 分布式牛顿算法 网络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队列稳定性的联合资源优化算法
15
作者 胡晓东 高鹏 +1 位作者 唐伦 陈前斌 《电子技术应用》 2018年第8期109-112,117,共5页
为了解决无线虚拟化网络中的多种资源动态分配问题,保证系统队列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队列稳定性的联合资源优化算法。首先,该算法考虑了每个虚拟运营商的缓存资源限制,对不同的虚拟运营商采取不同的定价机制... 为了解决无线虚拟化网络中的多种资源动态分配问题,保证系统队列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队列稳定性的联合资源优化算法。首先,该算法考虑了每个虚拟运营商的缓存资源限制,对不同的虚拟运营商采取不同的定价机制,将多种虚拟资源分配作为一个联合优化问题,以最大化虚拟运营商收益为目标建立效用函数。然后,运用Lyapunov随机优化方法,根据当前系统用户的数据积压量设计了一种分布式调度算法,对虚拟网络收益的最优性与系统队列的稳定性进行权衡控制。最后,利用Lagrange理论对模型进行迭代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案能够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虚拟网络总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虚拟化网络 联合优化 LYAPUNOV 队列稳定性 网络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无线资源分配架构和算法
16
作者 李军政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7-139,143,共4页
针对无线网络资源的稀缺性和应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引出改进网络资源分配效用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了现有无线网络资源分配方法的场景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通用的高效无线网络资源分配架构,采用基于效用的资源分配策略算法,具有很强... 针对无线网络资源的稀缺性和应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引出改进网络资源分配效用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了现有无线网络资源分配方法的场景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通用的高效无线网络资源分配架构,采用基于效用的资源分配策略算法,具有很强的场景适应性和较高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资源分配 网络架构 网络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rporating Network Coding into TCP Grounded on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in Multi-Radio Multi-Channel Wireless Mesh Networks 被引量:1
17
作者 Liu Hongquan Gu Yuantao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2年第6期28-35,共8页
A new approach, named TCP-I2N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twork coding and TCP and to maximize the network utility in interference-free multi-radio multi-channel wireless mesh networks. It is gr... A new approach, named TCP-I2N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twork coding and TCP and to maximize the network utility in interference-free multi-radio multi-channel wireless mesh networks. It is grounded on a Network Utility Maxmization (NUM) formulation which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rate control problem and a packet scheduling problem. The solutions to these two problems perform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flows.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CP-I2NC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throughput gain and a small delay jitter. Network resource is fairly allocated via the solution to the NUM problem and the whole system also runs stably. Moreover, TCP-I2NC is compatible with traditional TCP vari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net-work coding wireless mesh network T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oadband & Digital Content-Couple Subscriber Cooperative Relaying Network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ing Hierarchical Game Approach 被引量:3
18
作者 Song Meil Teng Yinglei Niu Fang Zhang Yong Wang L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6-31,共16页
Cooperation allows wireless network users to benefit from various gains such as an in- crease in the achieved rate or an improvement in the bit error rate. In the paper, we propose a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Game (HG... Cooperation allows wireless network users to benefit from various gains such as an in- crease in the achieved rate or an improvement in the bit error rate. In the paper, we propose a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Game (HG) theoretic framework over multi-use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 stimulate co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First, we study a two- user decision making game in the OFDMA based subscriber cooperative relaying network, in which subscribers transmit their own data in the first phase, while helping to retransmit their partner's or choosing to freeride in the second phase. Instead of consulting to a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we decouple the coope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to two level subproblems: a user level Nash game for distributed cooperation decision and a Base Station (BS) level coalition game for centraliz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proposed HG algorithm, where mutual cooperation is preferred and total payoff is transferable, we prove it converges to a unique optimal equilibrium and resolve the subcarrier as-signment and power allocation among the couples. Besides, we discuss the existence of the publishing and rewarding coefficients in order to encourage cooperation. Then, we extend the HG to multi-user cases by coupling among subscribers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with the distributed HG game achieves a well tradeoff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by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adverse users and outperforms those employing centralized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relay hierachical game infrastructure relay subscriber relay Nash Equilibr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Rate Allocation Based on Cross-Layer Design and End-to-End Congestion Control in WCDMA Networks
19
作者 LI Yuzhou SHI Yan +2 位作者 SHENG Min LIU Guoqing XU Chao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58-68,共11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idea for rate allocation combining both vertical coupling and horizontal coupling constraints is proposed, and a unified utility function to balance two paradoxical issues: efficiency and fairne... In this paper, a novel idea for rate allocation combining both vertical coupling and horizontal coupling constraints is proposed, and a unified utility function to balance two paradoxical issues: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revenue and cost is elaborated in WCDMA networks. Then, the optimal rate allocation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NUM) model based on cross-layer design and end-to-end congestion control, aiming at exploring the impacts of wired network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access networks(RANs) on rate allocation. Furthermore, a distributed algorithm is deriv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match load states between RANs and wired networks, followed by a detailed illustration of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s.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a signifi ca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the end-to-end through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layer design efficiency andfairness revenue and cost network utilitymaximization rate allo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5G Cellular Networks 被引量:6
20
作者 Fan Jiang Benchao Wang +2 位作者 Changyin Sun Yao Liu Rong W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6期32-47,共16页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wireless broadband applications in future 5G cellular networks, Device-to-Device(D2D) communications serve as a candidate paradigm to improve spectrum efficiency. Considering the chall...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wireless broadband applications in future 5G cellular networks, Device-to-Device(D2D) communications serve as a candidate paradigm to improve spectrum efficiency. Considering the challenges after D2 D transmission is introduced for future cellular networks, this paper deals with mode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ssues related with D2 D communications. First, we propose a mode selection scheme which aims at guaranteeing the transmission of cellular users and also considering the potential interference. We analyze the condition under which D2 D underlay mode should be used. Second, we answer the question of "how to effectively reuse cellular resource once underlaying mode is adopted". We further present a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that focuses on minimizing overall interference as well as a power control metho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2 D system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ystem parameters greatly affect the switching condition of mode selection and probability of choosing underlay mode. Furthermore, for D2 D underlaying scenario, the proposed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guarantees the transmission of cellular users with consideration of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of D2 D users. Hence,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achieve better user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selec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power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