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0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网络攻击下信息物理系统预测补偿控制
1
作者 祝超群 辛文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针对混合网络攻击环境下的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预测补偿控制问题,提出了具有多步预测的补偿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到混合攻击特性和攻击能量受限等因素,建立了具有嵌套子系统结构的信息物理系统切换模型;其次,借助李雅普诺... 针对混合网络攻击环境下的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预测补偿控制问题,提出了具有多步预测的补偿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到混合攻击特性和攻击能量受限等因素,建立了具有嵌套子系统结构的信息物理系统切换模型;其次,借助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系统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预测补偿控制策略,实现了信息物理系统的镇定控制;最后,通过网络化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混合网络攻击 切换系统 预测补偿 输出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计算机网络的高阻抗电弧炉控制系统研究
2
作者 高杨 《工业加热》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自动化领域,其广泛应用成为时代潮流。计算机网络在电弧炉控制中的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技术价值。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工业电弧炉控制系统将进一步...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自动化领域,其广泛应用成为时代潮流。计算机网络在电弧炉控制中的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技术价值。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工业电弧炉控制系统将进一步优化,推动工业领域朝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在工业电弧炉控制领域,引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先对高阻抗电弧炉炼钢特点以及工艺流程进行介绍,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设计了先进的高阻抗电弧炉控制系统,并对RBF算法进行分析,旨在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希望能够显著提高电弧炉的运行效率,降低电力消耗,实现对电弧的精确控制。为工业电弧炉的控制提供了更为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高阻抗电弧炉 RBF算法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RNN模型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研究
3
作者 黎斌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5年第4期47-51,共5页
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环境复杂且网络流量呈现动态变化,使得时间序列特征难以被精确捕捉,数据包大小分布的离散程度不明显,导致实时特征向量的提取过程受到影响,难以准确区分正常流量与异常流量,降低了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此,文章... 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环境复杂且网络流量呈现动态变化,使得时间序列特征难以被精确捕捉,数据包大小分布的离散程度不明显,导致实时特征向量的提取过程受到影响,难以准确区分正常流量与异常流量,降低了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i-RNN(bidirec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模型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研究。采用滑动平均法预处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数据,结合时间序列数据构建网络入侵检测Bi-RNN模型。通过计算数据包大小的变异系数体现数据包大小分布的离散程度,定向提取异常流量特征,并将其作为实时特征向量,输入至Bi-RNN模型中,实现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入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Bi-RNN模型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入侵进行检测后,戴维森堡丁指数可稳定保持在0.15以下水平,最小MAPE仅为0.13,检测准确性较高,说明该方法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入侵检测准确性较好,可准确地检测出入侵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NN模型 工业控制系统 网络入侵 检测方法 异常流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简要介绍及最新进展
4
作者 刘晚春 李永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WNCS)将无线通信技术与控制系统深度融合,成为物联网(IoT)、工业物联网(IIoT)及触觉互联网(TI)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性地讨论了WNCS的基本架构、关键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并深入分析了应对延迟、数据包丢失和能耗等... 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WNCS)将无线通信技术与控制系统深度融合,成为物联网(IoT)、工业物联网(IIoT)及触觉互联网(TI)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性地讨论了WNCS的基本架构、关键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并深入分析了应对延迟、数据包丢失和能耗等挑战的先进控制算法,包括模型预测控制(MPC)、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及基于事件触发的控制(ETC)。总结了WNCS最新研究进展,如延迟、数据速率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带有可变数据包长度的无线反馈控制,无编码数据传输,最优下行-上行调度,实时远程估计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空中计算与优化,远程状态估计的稳定性条件,深度学习联合估计-控制-调度。展望了WNCS未来发展方向,如5G、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AI)技术在WNCS中的应用,包括跨层设计、资源优化和安全性增强。研究旨在提供系统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设计理念,以推动WNCS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网络物理系统 工业物联网 无线通信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信道译码先验信息估计方法
5
作者 朴瑨楠 李栋 +3 位作者 孙乙铭 李志博 杨明 钟珂珂 《移动通信》 2025年第5期39-43,共5页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与无线通信的传输误差密切相关。信道编码是改善无线通信性能的重要手段,但信道译码的设计一般不考虑发送比特先验信息的影响。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道译码先验信息估计方法。此估计方法首先利用...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与无线通信的传输误差密切相关。信道编码是改善无线通信性能的重要手段,但信道译码的设计一般不考虑发送比特先验信息的影响。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道译码先验信息估计方法。此估计方法首先利用控制系统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当前时刻的传感器输出和概率密度函数。接着,基于预测结果计算发送比特的先验概率。最后,利用先验概率和接收信号进行信道译码,改善译码和控制性能。仿真表明,对于通信层,相比于不考虑先验信息的信道译码,所提出的方法在控制系统模型受到干扰、码长64的LDPC码、误码率为10-2时,约有0.42 dB的性能增益。对于控制层,在低信噪比下,采用所提出方法的控制系统具有更低的均方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 卡尔曼滤波 先验信息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华伟 高阳 +3 位作者 李海龙 张子奇 刘聪 董维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硬件系统,阐述了NDT(网络传输时延测试仪)的构成及待测网桥设备的具体规格。设置了工况1(楼道环境)、工况2(贴近地面)和工况3(有铁门阻挡)3个模拟环境工况,采用测试软件得到了3个工况下信号吞吐量、无线通信单程传输时延的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无线信号在3个工况下的传播特性和潜在干扰因素。[结果及结论]3种工况对无线信号传输的信号吞吐量和传输时延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车厢间的金属物质会对无线电波产生显著的屏蔽效应。工况1下无线信号的表现最优,工况2次之,工况3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无线通信 信号吞吐量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的坦克全电双向稳定系统非线性滑模控制
7
作者 王一珉 袁树森 +1 位作者 林大睿 杨国来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4,共15页
传统坦克双向稳定系统的控制策略难以有效处理新一代全电双向稳定系统中的耦合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而基于模型的非线性控制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动态模型的先验信息提升控制效果。因此,建立计及执行器动态的全电双向稳定系统机电耦合动力... 传统坦克双向稳定系统的控制策略难以有效处理新一代全电双向稳定系统中的耦合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而基于模型的非线性控制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动态模型的先验信息提升控制效果。因此,建立计及执行器动态的全电双向稳定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的非线性滑模控制方法。引入滑模面和基于双曲正切函数改进的滑模鲁棒控制律设计非线性滑模控制函数,以有效地消除系统振荡,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同时,深度融合多层神经网络,准确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前馈补偿,避免高增益反馈。基于Lyapunov理论严格证明了新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连续控制输入下坦克全电双向稳定系统的渐近稳定性能。搭建了联合仿真环境与半实物实验平台,通过大量对比实验验证了新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 全电双向稳定系统 滑模控制 神经网络 动力学建模 对比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为例
8
作者 颜秀珍 田华彬 +1 位作者 梁建全 李涛 《时代汽车》 202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在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课程为例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基础课中的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基于“动车组...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在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课程为例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基础课中的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基于“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这门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案。该方案提倡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以及互动式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等工具来增强教学效果。最后,文章回顾了上述方法的应用成果,并对未来进一步深化此类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轨道交通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同时也为其他工程技术类学科如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给出一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课程思政 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拥堵贡献度与神经网络模型的隧道施工通行控制系统设计
9
作者 邹洪波 孙鹏 刘志勇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4期180-182,共3页
文章通过构建通行控制系统,精确描述不同载具对施工隧道内交通流的影响,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等待时间预测,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策略。该模型经过对历史特征向量和控制方案的学习,输出优化后的路口平均等待时间,... 文章通过构建通行控制系统,精确描述不同载具对施工隧道内交通流的影响,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等待时间预测,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策略。该模型经过对历史特征向量和控制方案的学习,输出优化后的路口平均等待时间,并使用迭代调整实现信号灯周期的动态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显著缩短了隧道路口的平均等待时间,提升了整体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控制系统 拥堵贡献度 神经网络模型 施工隧道 交通信号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D_(1)型机车C5修网络控制系统及主辅变流装置不下车检修可行性分析
10
作者 田凯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8-65,共8页
根据国铁集团修程修制改革工作要求,为逐步实现HXD_(1)型机车网络、变流系统的自主检修,不断推进节支降本增效的总体规划,结合HXD_(1)型机车网络、变流系统的“不下车”检修工作推进,对比分析了“下车拆解”检修与“不下车”检修的规程... 根据国铁集团修程修制改革工作要求,为逐步实现HXD_(1)型机车网络、变流系统的自主检修,不断推进节支降本增效的总体规划,结合HXD_(1)型机车网络、变流系统的“不下车”检修工作推进,对比分析了“下车拆解”检修与“不下车”检修的规程、工艺执行上存在的差异性及存在的质量风险项点;结合HXD_(1)型货运机车日常运行环境,引入HXD_(1)型机车网络、变流系统“下车不解体”检修要求,并通过综合分析其规程符合性、检修停时、检修成本情况;认为基于目前规程、范围要求下,HXD_(1)型机车C5修网络、变流系统更适合于下车但不解体检修的模式进行,有利于检修停时及质量的控制;该研究为后续网络、变流系统核心部件完全自主修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XD_(1)型机车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 主辅变流装置 C5修 不下车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200J型动车组拖车网络控制系统优化研究
11
作者 陈立 吴虎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针对CR200J型动车组发展的不同阶段,文章介绍了直车体动车组时拖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构成、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目标,从列车级网络、车辆级网络及动拖硬线集控系统等方面详细阐述拖车网络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分析了鼓形车体动车组运用中的制... 针对CR200J型动车组发展的不同阶段,文章介绍了直车体动车组时拖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构成、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目标,从列车级网络、车辆级网络及动拖硬线集控系统等方面详细阐述拖车网络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分析了鼓形车体动车组运用中的制动系统问题,描述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及优化效果,并提出拖车网络控制系统基于列车一体化原则的后续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拖车 网络控制系统 制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铁二号线网络控制系统及故障分析
12
作者 徐培龙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7期137-140,共4页
该文分析南京地铁二号线列车网络系统及其故障案例。通过探索地铁车辆MVB(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总线网络故障发生的现象与故障排查方式,总结分析故障规律,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 地铁车辆 网络控制系统 MVB网络 故障分析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CS4000网络化平台的水箱液位模糊PID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悦 杨旭 +1 位作者 于广平 毛永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6-1142,共7页
目的为了便于对过程控制及液位控制的研究,同时为了工程技术人员在系统开发和验证复杂的控制策略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利用NCS4000网络化控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多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系统,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与研发平台.方法... 目的为了便于对过程控制及液位控制的研究,同时为了工程技术人员在系统开发和验证复杂的控制策略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利用NCS4000网络化控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多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系统,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与研发平台.方法研究和设计一种集液位、流量、温度等多参数控制为一体的多容水箱实验测试平台,通过实验与系统辨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而设计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实现复杂系统的优化控制.结果通过系统实验测试发现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为tr=125 s、超调量为σ%=3.5%;增量式PID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为tr=420 s、超调量为σ%=3.7%.结论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能够使控制对象快速稳定地达到控制指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位控制 网络控制系统 增量式PID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性能辨识与优化控制方法
14
作者 杨骏 《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3期72-77,共6页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是确保电站高效运行的首要考虑因素。为了提升水轮机调节系统在复杂工况中的运行效能,同时解决参数模型与经验模型拟合程度差的难题,基于神经网络提出一种系统辨识与...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是确保电站高效运行的首要考虑因素。为了提升水轮机调节系统在复杂工况中的运行效能,同时解决参数模型与经验模型拟合程度差的难题,基于神经网络提出一种系统辨识与控制算法。首先分析调节系统的结构组成,并建立主要元件的经验模型;随后设计一种改进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利用经验模型的仿真数据进行训练后用于辨识调节系统的关键参数;最后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在复杂工作条件下对调节系统进行运行控制。综合仿真结果看出,所设计的系统辨识与控制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调节系统 系统识别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智能喷灌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蕊 李成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194,共5页
为了实现植株根部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基于ZigBee技术建立了智能喷灌系统。计算表层含水率变化量、平均温度、日照长度与根部含水率变化量的相对关联系数,选定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为自变量参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根部含水率变化量模型... 为了实现植株根部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基于ZigBee技术建立了智能喷灌系统。计算表层含水率变化量、平均温度、日照长度与根部含水率变化量的相对关联系数,选定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为自变量参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根部含水率变化量模型;探究喷灌阀控制信号和喷灌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喷灌阀控制信号与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之间的模型;设计系统工作流程,实现根部含水率精确控制。对网络系统监测表层含水率的精度和根部含水率恒定控制进行测试,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喷灌系统 网络控制 根部含水率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访问约束和数据丢包的网络化系统H_(∞)鲁棒控制
16
作者 祝超群 姚兴启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3,共8页
针对同时存在访问约束和数据丢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研究了H_(∞)鲁棒控制方法的设计问题.首先,采用Bernoulli随机过程来描述系统的数据丢包过程,并根据介质访问约束的随机访问机制建立了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跳变系统模型;其次,通过Lyapuno... 针对同时存在访问约束和数据丢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研究了H_(∞)鲁棒控制方法的设计问题.首先,采用Bernoulli随机过程来描述系统的数据丢包过程,并根据介质访问约束的随机访问机制建立了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跳变系统模型;其次,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MI技术导出闭环系统随机稳定的充分条件,并设计了相应的H_(∞)鲁棒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随机稳定并具有给定的H_(∞)性能;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介质访问约束 数据丢包 H_∞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研究
17
作者 高杨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1期46-48,57,共4页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作为工业生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炉控制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控制精度与可靠性。解决这...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作为工业生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炉控制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控制精度与可靠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化算法和实时监测系统,以提高工业炉过程的控制精度、适应性、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为现代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提升。通过对炉内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工业炉过程更加智能、高效、可靠。本文基于传统工业炉控制问题研究,讨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关键技术应用。希望这一研究不仅推动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也能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确保安全生产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 工业炉 过程控制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武器伺服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
18
作者 李有为 侯远龙 +2 位作者 季强 刘璐 闫智聪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共5页
针对车载武器行进间射击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模糊切换增益调节的滑模控制策略。建立车载武器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基于新型趋近率的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快速收敛到平衡状态;在滑模控制的基础上融合模糊控制,采用模... 针对车载武器行进间射击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模糊切换增益调节的滑模控制策略。建立车载武器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基于新型趋近率的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快速收敛到平衡状态;在滑模控制的基础上融合模糊控制,采用模糊规则对控制器中的切换增益进行实时调节,利用切换增益消除系统受到的扰动,削弱系统抖振;利用RBF神经网络对系统的时变项进行自适应估计,以提高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对扰动不敏感,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位置精度、削弱抖振,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RBF神经网络 抖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模态网络的SONiC网元控制通道容器设计
19
作者 凃化清 方徐鑫 +3 位作者 朱俊 邹涛 李传煌 隆克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41,共14页
为解决SONiC(software for open networking in the cloud)交换机操作系统对多模态网络(polymor phic network,PINet)中模态适配及模态管控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P4Runtime的SONiC网元控制通道容器p4runtime-pins,使多模态网元设备可以支... 为解决SONiC(software for open networking in the cloud)交换机操作系统对多模态网络(polymor phic network,PINet)中模态适配及模态管控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P4Runtime的SONiC网元控制通道容器p4runtime-pins,使多模态网元设备可以支持多种网络模态流表的配置。p4runtime-pins容器通过gRPC服务模块实现与控制器的连接,使用邻近网元发现算法实现控制器对链路的发现。设计了网元端口更新算法解决了网元设备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存在的端口变更问题。同时,针对SONiC网元交换机中硬件转发处理单元存在的流表支持性差异问题,设计了内部流表转存和gRPC网元代理功能,实现了不同网络模态流表的部署。实验结果表明,p4runtime-pins容器资源消耗低,仅占用了1.70%的CPU资源和0.45%的内存资源。同时,部署p4runtime-pins容器的SONiC网元设备能够准确地接收并配置控制器下发的流表规则,流表配置延迟仅为0.027~0.037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网络 白盒交换机 交换机操作系统 网元控制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模糊PID的变距取苗机构控制系统设计
20
作者 李润泽 王卫兵 李小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8,共10页
为满足番茄、辣椒等蔬菜作物的移栽需求,基于向下取苗原理设计了一种适用72穴和128穴两种主要番茄钵苗穴盘规格的变距取苗机构,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获得了取苗机械手参数的目标函数,并利用粒子群和模拟退火混合算法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为满足番茄、辣椒等蔬菜作物的移栽需求,基于向下取苗原理设计了一种适用72穴和128穴两种主要番茄钵苗穴盘规格的变距取苗机构,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获得了取苗机械手参数的目标函数,并利用粒子群和模拟退火混合算法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为实现变距取苗机构的精确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PSO-BP的模糊PID算法以提高控制精度,介绍了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通过选型计算与分析建模建立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PID控制器稳定性差、响应速度慢等不足之处,利用PSO-BP模糊PID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以满足控制过程中对参数的不同需求。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参数相同条件下,基于PSO-BP模糊PID控制系统系统稳定性更好、响应速度更快,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提升取苗成功率的同时降低了基质损伤率,能够满足变距取苗机构高精度快速稳定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距取苗机构 PSO-BP神经网络 模糊PID算法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