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治系统内部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技术的研究
1
作者 刘波 胡华平 刘惠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570-574,共5页
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反映了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是有效地实施网络管理、网络模拟、网络服务部署以及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基础.分析了目前基于SNMP协议的自治系统内部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使用S... 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反映了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是有效地实施网络管理、网络模拟、网络服务部署以及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基础.分析了目前基于SNMP协议的自治系统内部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使用SNMP协议为基础,结合主动探测技术的自治系统内部网络拓扑结构探测算法,设计实现了基于该算法的自治系统内部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原型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自治系统内部网络拓扑结构发现结果的完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系统 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 SNMP 主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层架构的网络拓扑结构发现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兵 王立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3-25,共3页
介绍了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和管理协议 ,在分析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的两个推荐标准(WBEM和JMAPI)和一般模型的基础上 ,为了满足对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伸缩性的要求 ,提出了三层架构的网络管理服务体系。最后 。
关键词 三层架构 网络拓扑结构发现 网络管理 WEB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IP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3
作者 周俊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发现网络拓扑信息是实现许多网络管理任务的先决条件,而通过手工方式跟踪网络拓扑的变化将是一项非常困难和繁琐的工作。该文设计了一个IP网络的拓扑自动发现系统,它综合了多种拓扑发现机制和技术,能适应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系统 设计 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 IP协议 INTERNET 校园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接入网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沈曾伟 周刚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36-138,共3页
针对IPv6网络的特点,进行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是对IPv6网络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IPv6骨干网络拓扑发现方法领域,对IPv6接入网的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方法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该文提出了一种IPv6接入... 针对IPv6网络的特点,进行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是对IPv6网络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IPv6骨干网络拓扑发现方法领域,对IPv6接入网的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方法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该文提出了一种IPv6接入网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在IPv6接入网中实施拓扑发现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测试,对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网络 接入网 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红漫 钱德沛 +1 位作者 栾钟治 陈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9-533,共5页
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网络管理系统必不可少 ,将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是迅速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高效方法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适合中小规模网络拓扑显示的可视化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以分层的方式来进行网络拓扑的显示 ,主要设备... 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网络管理系统必不可少 ,将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是迅速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高效方法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适合中小规模网络拓扑显示的可视化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以分层的方式来进行网络拓扑的显示 ,主要设备和次要设备分属于不同的显示层次 ;并且主要设备又按照自顶向下的层次化结构显示 ,使得整个拓扑清晰、明了 ;同时对于已显示的拓扑允许网络管理员灵活地改变显示位置 .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主要思想以及实现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管理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发现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跨VLAN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有产 李春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4-136,139,共4页
网络拓扑发现是图形化网络管理的基础。该文提出了一种跨虚拟局域网(VLAN)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算法基于以太网技术,被管理设备支持SNMPv2。分别对实现了Bridge MIB、部分或没有实现Bridge MIB、服务器和路由器等节点提出了自动发现... 网络拓扑发现是图形化网络管理的基础。该文提出了一种跨虚拟局域网(VLAN)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算法基于以太网技术,被管理设备支持SNMPv2。分别对实现了Bridge MIB、部分或没有实现Bridge MIB、服务器和路由器等节点提出了自动发现方法。算法应用于华北电力大学校园网的综合智能网络管理系统中,取得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B VLAN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物理网络拓扑发现 自动发现 图形化 校园网 SNMPV2 综合智能网 以太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局域网第2层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涛 石志强 吴志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8,15,共4页
1.引言 早期关于拓扑发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3层,也就是网络层的拓扑结构,但是随着网桥被广泛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段构成桥接局域网(BLAN,Bridge Local Area Network)[1]以便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获得更大的带宽或是提供不同局域网协议之... 1.引言 早期关于拓扑发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3层,也就是网络层的拓扑结构,但是随着网桥被广泛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段构成桥接局域网(BLAN,Bridge Local Area Network)[1]以便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获得更大的带宽或是提供不同局域网协议之间的互通[7],忽略第2层设备(网桥)之间连接关系的拓扑结构信息显得"粒度"太粗了,桥接局域网的网络管理需求使得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必须向下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网 第2层拓扑结构 自动发现 桥接局域网 网桥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网络拓扑搜索
8
作者 钟联炯 徐锋 +1 位作者 段建军 叶茂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6,共4页
叙述了军用网络拓扑发现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军用网络拓扑发现的算法分两步:第一步,主干网络级,以路由器为主的网络主构架拓扑发现,给出了实现算法的数据结构和流程图;第二步,子网内拓扑发现,子网发现利用网桥管理对象组的信息,给出以交... 叙述了军用网络拓扑发现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军用网络拓扑发现的算法分两步:第一步,主干网络级,以路由器为主的网络主构架拓扑发现,给出了实现算法的数据结构和流程图;第二步,子网内拓扑发现,子网发现利用网桥管理对象组的信息,给出以交换机为骨架的子网拓扑,给出了子网拓扑发现算法。对开发网络拓扑发现软件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网络 网络拓扑搜索 PDU 网络拓扑发现 子网拓扑结构发现 第三层拓扑发现 网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交换光网络体系结构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发明 高峰 刘建国 《中兴通讯技术》 2003年第5期26-29,共4页
文章从连接功能、路由功能和链路管理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ASON控制平面的功能结构,并对ASON的自动发现功能、数据通信网和协议体系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自动交换光网络 体系结构 链路管理 ASON 控制平面 自动连接 自动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N-EoC的拓扑自动发现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恒 赵咸红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3,23,共4页
目前大部分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和EoC(以太网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技术联合组网时都采用独立网管的方式,文章分析了现有技术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对EPON和EoC综合网管设备的自动发现协议进行了介绍,提出一种可以在OLT(光线路终端)... 目前大部分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和EoC(以太网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技术联合组网时都采用独立网管的方式,文章分析了现有技术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对EPON和EoC综合网管设备的自动发现协议进行了介绍,提出一种可以在OLT(光线路终端)上实现的EPON-EoC拓扑自动发现方案,并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该方案极大地减少了网络管理的负担并使EPON-EoC网络的统一管理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以太网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 网络拓扑 自动发现 统一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太网拓扑发现算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晓鸿 张大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73-1177,共5页
网络第 2层设备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对于现代IP网络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在分析比较现有基于交换机地址转发表的拓扑发现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桥生成树的算法 ,利用SNMP获取交换机MIB中的生成树信息就能更加准确地推导出交换以... 网络第 2层设备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对于现代IP网络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在分析比较现有基于交换机地址转发表的拓扑发现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桥生成树的算法 ,利用SNMP获取交换机MIB中的生成树信息就能更加准确地推导出交换以太网拓扑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拓扑发现 生成树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拓扑结构 局域网 以太网 拓扑发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N自动发现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彦 李仁发 +1 位作者 喻飞 杨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24,46,共3页
指出了VPN自动发现的问题空间,探讨了VPN自动发现的解决方案应满足的需求,并提出一个VPN自动发现的三层体系结构。
关键词 VPN 自动发现 虚拟专用网 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馆局域网总线拓扑结构设计存在问题及改造方案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玉陶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5-57,共3页
从中小型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暴露出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总线+星形网络拓扑结构改造方案。
关键词 局域网 网络拓扑结构 图书馆自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编码器的复杂网络社区发现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士进 张胜 +2 位作者 田纪彪 吴志强 戴维凯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40-1648,共9页
复杂网络是复杂系统的典型表现形式,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最重要的结构特征之一。针对目前社区发现算法精确度低以及不适合大规模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算法DA-EF和用于度量节点之间相似度的影响力扩散指标。DA-EF利用多层自动编码器与... 复杂网络是复杂系统的典型表现形式,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最重要的结构特征之一。针对目前社区发现算法精确度低以及不适合大规模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算法DA-EF和用于度量节点之间相似度的影响力扩散指标。DA-EF利用多层自动编码器与森林编码器构成二级级联模型,相似度矩阵进行降维和表征学习处理,转化成低维高阶特征矩阵,最终使用K-means得到准确的社区划分结果。级联结构在保持算法同等深度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算法时间复杂度。在人工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DA-EF与同类算法K-means、DA-EML和CoDDA相比,其标准互信息NMI和模块度Q值高,而且聚类运行时间最少,具有精确度高和效率快的优势。在算法性能实验中,验证了算法的级联结构、自动编码器的深度以及影响力扩散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自动编码器 森林编码器 社区结构 社区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3C6410和STM32的无线自动滴灌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宁 段富海 +1 位作者 刘忠凯 毕佳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22期115-119,共5页
为实现基于S3C6410和STM32的无线节水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重点研究设计了田间控制器。系统利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网特点,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实时监控多块田地的土壤温湿度变化,通过反馈传感信号,对滴灌动作进行精... 为实现基于S3C6410和STM32的无线节水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重点研究设计了田间控制器。系统利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网特点,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实时监控多块田地的土壤温湿度变化,通过反馈传感信号,对滴灌动作进行精准判断和控制。田间试验期间测得土壤湿度最小值为30%,最大值为70%,处于理想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滴灌自动控制,且性能良好,具有灵活性强、安全可靠、低功耗、低成本、移植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C6410 STM32 无线自动滴灌 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ZIGB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活动的分组交换格点网络模型的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茂科 李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30-1137,共8页
针对Overlay分组交换体系结构的拓扑和路由,利用元胞自动机的模型,研究了拓扑结构上微小的不一致性对网络临界流量行为的影响.在早期的拓扑均一的元胞自动机分组交换网络模型中,相变是全局一致发生的,而临界流量和网络自由延迟成反比.... 针对Overlay分组交换体系结构的拓扑和路由,利用元胞自动机的模型,研究了拓扑结构上微小的不一致性对网络临界流量行为的影响.在早期的拓扑均一的元胞自动机分组交换网络模型中,相变是全局一致发生的,而临界流量和网络自由延迟成反比.而在不完全活动的元胞网络模型中,网络全局临界流量行为随节点活动概率降低而恶化.不活动元胞的存在事实上造成了格点空间上元胞排队状态的分化,这意味着拓扑的不一致性导致网络中某些位置形成固有的薄弱点,相比其它位置更容易陷入拥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 临界流量 Overlay体系结构 网络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型层次结构的计算资源共享与聚集
17
作者 杜经纬 张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2-1346,共5页
提出并描述了一个基于树型层次结构的计算资源共享与聚集系统(tree-based layered sharing and aggregation,TLSA)。TLSA系统由对等网络环境下的空闲节点组成,形成一个类似B树的层次结构,使在节点加入和退出的时候可以自动的维持平衡。... 提出并描述了一个基于树型层次结构的计算资源共享与聚集系统(tree-based layered sharing and aggregation,TLSA)。TLSA系统由对等网络环境下的空闲节点组成,形成一个类似B树的层次结构,使在节点加入和退出的时候可以自动的维持平衡。树型结构的网络拓扑通过自组织的可用性协议来维护,保证了系统的比较低的消息通信量和平衡的处理器负载。通过内部的资源发现协议,节点可以寻找到系统中最近最合适的空闲计算资源来完成大量的子任务。通过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大规模的子任务,TLSA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寻找到空闲资源,而且网络消息通信量不超过O(logmN),具有低消息通信量、非集中性、可扩展性、自组织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拓扑 计算资源共享 资源发现 树型结构 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d Hoc网络中缓存信息的有效利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计东 黄上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0-111,F003,共3页
一个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群无线移动主机组成的自组网络,它不需要固定的基础设施和集中管理。针对这种网络,人们提出了许多路由算法。该文讨论了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路由发现过程中缓存的信息,提高这些路由算法在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 一个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群无线移动主机组成的自组网络,它不需要固定的基础设施和集中管理。针对这种网络,人们提出了许多路由算法。该文讨论了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路由发现过程中缓存的信息,提高这些路由算法在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方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DHOC网络 缓存信息 路由发现 路由器 网络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球科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永章 肖凡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本期是《地学前缘》组织出版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质”主题专辑。它由17篇学术论文组成,涵盖了知识图谱、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非结构化地质信息的机器可读表达、图形大数据与社区发现、关联规则算法、三维地质模拟与成矿预测、... 本期是《地学前缘》组织出版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质”主题专辑。它由17篇学术论文组成,涵盖了知识图谱、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非结构化地质信息的机器可读表达、图形大数据与社区发现、关联规则算法、三维地质模拟与成矿预测、物联网与在线监测系统等不同主题,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应用场景和研究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值得同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深度学习 图像自动识别 结构地质信息 社区发现 大数据挖掘 三维地质建模 物联网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交换机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监测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晶石 张威 李海龙 《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加入到了供配电系统之中,形成了智能化的供配电系统。针对智能配电系统的多种需求问题,并基于智能变电站监测方式不便,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交换机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监测系统。...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加入到了供配电系统之中,形成了智能化的供配电系统。针对智能配电系统的多种需求问题,并基于智能变电站监测方式不便,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交换机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监测系统。通过在监测组网中布局不同形式的交换机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多种方式检测,并且通过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图,使得基于交换机的智能变电站组网系统更加显而易见。同时,基于故障关联性规则挖掘算法实现组网数据的故障计算,通过加权的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对过程层网络拓扑结构的交换机应用情况进行关联性规则挖掘,通过确定组网系统中的每个网络的权重网络流量、装置连接情况、交换机CPU利用率等属性,进行网络警告等级的确定。通过试验表明,此监测系统精度较高,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电气自动 供配电系统 智能变电站 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 网络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