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早期关于拓扑发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3层,也就是网络层的拓扑结构,但是随着网桥被广泛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段构成桥接局域网(BLAN,Bridge Local Area Network)[1]以便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获得更大的带宽或是提供不同局域网协议之...1.引言
早期关于拓扑发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3层,也就是网络层的拓扑结构,但是随着网桥被广泛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段构成桥接局域网(BLAN,Bridge Local Area Network)[1]以便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获得更大的带宽或是提供不同局域网协议之间的互通[7],忽略第2层设备(网桥)之间连接关系的拓扑结构信息显得"粒度"太粗了,桥接局域网的网络管理需求使得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必须向下延伸.展开更多
提出并描述了一个基于树型层次结构的计算资源共享与聚集系统(tree-based layered sharing and aggregation,TLSA)。TLSA系统由对等网络环境下的空闲节点组成,形成一个类似B树的层次结构,使在节点加入和退出的时候可以自动的维持平衡。...提出并描述了一个基于树型层次结构的计算资源共享与聚集系统(tree-based layered sharing and aggregation,TLSA)。TLSA系统由对等网络环境下的空闲节点组成,形成一个类似B树的层次结构,使在节点加入和退出的时候可以自动的维持平衡。树型结构的网络拓扑通过自组织的可用性协议来维护,保证了系统的比较低的消息通信量和平衡的处理器负载。通过内部的资源发现协议,节点可以寻找到系统中最近最合适的空闲计算资源来完成大量的子任务。通过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大规模的子任务,TLSA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寻找到空闲资源,而且网络消息通信量不超过O(logmN),具有低消息通信量、非集中性、可扩展性、自组织等特性。展开更多
文摘1.引言
早期关于拓扑发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3层,也就是网络层的拓扑结构,但是随着网桥被广泛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段构成桥接局域网(BLAN,Bridge Local Area Network)[1]以便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获得更大的带宽或是提供不同局域网协议之间的互通[7],忽略第2层设备(网桥)之间连接关系的拓扑结构信息显得"粒度"太粗了,桥接局域网的网络管理需求使得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必须向下延伸.
文摘提出并描述了一个基于树型层次结构的计算资源共享与聚集系统(tree-based layered sharing and aggregation,TLSA)。TLSA系统由对等网络环境下的空闲节点组成,形成一个类似B树的层次结构,使在节点加入和退出的时候可以自动的维持平衡。树型结构的网络拓扑通过自组织的可用性协议来维护,保证了系统的比较低的消息通信量和平衡的处理器负载。通过内部的资源发现协议,节点可以寻找到系统中最近最合适的空闲计算资源来完成大量的子任务。通过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大规模的子任务,TLSA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寻找到空闲资源,而且网络消息通信量不超过O(logmN),具有低消息通信量、非集中性、可扩展性、自组织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