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薛莉 陶玲 +2 位作者 钱志余 俞宙 孙金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主要研究脑肿瘤的存在及手术对患者全脑及半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影响。结合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和图论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以及10例脑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全脑及半脑结构网络构建,获得两组受试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参数,以及反映... 主要研究脑肿瘤的存在及手术对患者全脑及半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影响。结合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和图论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以及10例脑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全脑及半脑结构网络构建,获得两组受试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参数,以及反映脑认知功能的各项网络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局部参数(包括K_i、L_i、E_(nodal)、C_i和E_(ilocal))在手术前后具有明显差异,且术前组均优于术后组;全脑及半脑各全局网络参数显示,各项参数术前组均优于术后组;同时半脑结构网络分析显示,位于不同脑半球的脑肿瘤对患者脑结构网络所造成的损伤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的存在以及手术均使得脑肿瘤患者脑结构网络发生改变,大脑的半脑优势化趋势明显降低;手术后结构网络拓扑特性的改变以及小世界属性的增强,验证大脑本身存在的代偿机制以及功能重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大脑结构网络 脑肿瘤 切除手术 网络拓扑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RI数据的全脑动态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易思维 郭水霞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90,共14页
人的大脑有约10^(11)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其突触相互连接而组成一个高度复杂的网络,挖掘该网络的信息意义十分重大,将有助于解决人类认知性障碍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本文利用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对照受试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 人的大脑有约10^(11)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其突触相互连接而组成一个高度复杂的网络,挖掘该网络的信息意义十分重大,将有助于解决人类认知性障碍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本文利用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对照受试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数据来构造人脑网络模型,再基于图论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网络的异常拓扑属性进行探索.在传统的基于图论方法对人脑网络信息进行挖掘时,都是假设人脑网络模型具有时不变性,因而在构造人脑网络模型时是取整个时间段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构造的,构造出的是一种静态不变的网络,然而fMRI功能像时间序列数据具有不平稳性,难以保证时不变这一前提.因此,在构造人脑网络模型时,应该考虑其时变性的特点,构造一个动态的脑网络,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人脑网络的信息.本文利用取时间窗口,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段计算,构造动态的脑网络模型,再结合图论知识进行分析,从而降低了fMRI功能像时间序列数据不平稳性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对照受试者不同水平的动态脑网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对照受试者的全脑动态功能连接网络的单个节点的属性、组网络的属性出现差异,这些网络属性差异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I 精神分裂症 全脑动态功能连接网络 网络拓扑属性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特性的多层脑网络拓扑属性分析及脑疾病分类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涛 邱震钰 +3 位作者 李瑶 李囡 李埼钒 郭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114-8123,共10页
多层脑功能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现有研究大多利用动态功能连接的改变诊断疾病,极少探索多层网络拓扑属性对疾病分类的影响。目前主要通过计算所有单层网络拓扑属性的均值或标准差来表征多层网络拓扑属性,但这忽略了有代表性... 多层脑功能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现有研究大多利用动态功能连接的改变诊断疾病,极少探索多层网络拓扑属性对疾病分类的影响。目前主要通过计算所有单层网络拓扑属性的均值或标准差来表征多层网络拓扑属性,但这忽略了有代表性的特定属性值及拓扑属性整体分布情况的影响。因此,提出基于统计指标的多视角多层脑网络拓扑属性计算方法,综合表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具体来说,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极差、相对极差、离散系数计算多层网络拓扑属性,并用于疾病的分类。结果显示,无论是自闭症还是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基于相对极差、离散系数视角的分类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这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疾病的分类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同时,多视角融合特征获得最好的分类结果。因此,从多个角度表征多层脑网络的拓扑特征,有利于更好地识别精神疾病,从而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多层脑功能网络 多层网络拓扑属性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八法五步)对大学生刷新功能的影响:来自脑自发神经活动的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申其淇 崔蕾 +4 位作者 张静怡 王东岭 罗锐 辛振雷 殷恒婵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45,共11页
目的:探讨太极(八法五步)对大学生刷新功能的影响及其脑机制,为提升大学生刷新功能提供新的途径和科学依据。方法:以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3(组别:太极组、健步走组、对照组)×2(时间:前测、后测)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8周运动... 目的:探讨太极(八法五步)对大学生刷新功能的影响及其脑机制,为提升大学生刷新功能提供新的途径和科学依据。方法:以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3(组别:太极组、健步走组、对照组)×2(时间:前测、后测)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8周运动干预前、后使用3-back任务评价刷新功能,同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检测脑自发神经活动。结果:1)在刷新功能上,太极(八法五步)显著降低了刷新功能反应时,且显著优于健步走组、对照组。2)在比率低频振幅(fALFF)上,太极(八法五步)显著增强了2个脑区的fALFF,即右侧梭状回、左侧内侧额上回,显著减弱了2个脑区的fALFF,即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健步走显著增强了1个脑区的fALFF,即右侧梭状回,显著减弱了2个脑区fALFF的增强,即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中央旁小叶;与健步走相比,太极组左侧内侧额上回的fALFF显著增强。进一步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太极(八法五步)干预前后刷新功能反应时变化与右侧背外侧额上回fALFF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右侧背外侧额上回fALFF的减弱能够显著预测刷新功能反应时的降低,预测力为80.2%。3)在功能连接上,以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太极(八法五步)干预显著增强了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左侧角回的功能连接。4)在脑网络全局拓扑属性上,太极(八法五步)干预显著提升了局部效率、全局效率,且局部效率的增强显著优于健步走组。结论:1)8周太极(八法五步)能够提升大学生刷新功能的运行效率,且效果优于健步走。2)8周太极(八法五步)、健步走能够促进脑自发神经活动的优化,且太极(八法五步)具有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左侧内侧额上回fALFF的增强、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左侧角回功能连接的增强、脑功能网络局部信息传输效率的提升。3)太极(八法五步)提升大学生刷新功能运行效率的脑机制可能是促进了脑自发神经活动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八法五步) 大学生 刷新功能 比率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网络拓扑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