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5
1
作者 涂刚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13,共5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积极主动采取有效举措扎实推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主要包括: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坚持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坚持以话语创新为方向,坚持以思想交锋为重...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积极主动采取有效举措扎实推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主要包括: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坚持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坚持以话语创新为方向,坚持以思想交锋为重点,坚持以环境优化为基础,坚持以媒体融合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策略
2
作者 陈强 陈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2,共5页
新时代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掌握话语权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在话语主体力量层面,应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 新时代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掌握话语权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在话语主体力量层面,应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政治自觉、整体实力;在话语内容吸引力层面,应力求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话语内容;在话语载体建设层面,应构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平台新格局、加强网络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在话语环境营造层面,应有效规范和引导网络空间话语秩序、提高我国网络技术实力、打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信息场域,进一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网络 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方法论
3
作者 汪艳 王国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146,共9页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话语导向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哲学方法论的作用在于设定该理论范式方法论的价值方向、根本观点,是该方法论体系之精髓与灵魂;在话语体系方面,树立以制度...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话语导向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哲学方法论的作用在于设定该理论范式方法论的价值方向、根本观点,是该方法论体系之精髓与灵魂;在话语体系方面,树立以制度为载体的科学方法论架构,科学方法论的作用在于给出该方法论在特定学科内的解释框架、分析途径,扮演着连接理论与实践桥梁的角色;在话语效果方面,实施以治理为导向的实践方法论体系,实践方法论的作用在于给出具体的操作策略,强调方法的具体应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形成从“哲学方法论”到“科学方法论”,再到“实践方法论”整套严密而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权建构 哲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实践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社会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革
4
作者 杨亮才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8,F0003,共8页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从工具开始,并通过工具的发展得到体现。人类在自身发展中通过发明和创新生产工具,推动人类在历经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在智能工具的变革中走向新的数字化和网络信息时代。这不仅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从工具开始,并通过工具的发展得到体现。人类在自身发展中通过发明和创新生产工具,推动人类在历经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在智能工具的变革中走向新的数字化和网络信息时代。这不仅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向网络空间的拓展和延伸,促成了人类社会关系的网络虚拟化以及网络虚拟社会的历史生成,而且也开启了意识形态话语权嬗变的存在论之维,使意识形态话语权向网络空间拓展,进而引发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革命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虚拟社会 意识形态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挑战及其应对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76,共7页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需要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凭借其强大的信息生成和对话交互能力,引发了人机关系的转变,创造性地拓展意识形态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技术变革之...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需要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凭借其强大的信息生成和对话交互能力,引发了人机关系的转变,创造性地拓展意识形态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技术变革之下,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话语权利让渡、话语权力弱化和话语权威消解等挑战。做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丰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通过主体协同把握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正确发展方向,以技术应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加强民众教育营造健康话语环境,从而将技术变量转化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话语受众的接受视角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被引量:2
6
作者 贾英健 贾茗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通过话语主体的网络传播来实现的,但这又离不开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对象之话语受众的存在以及其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看法、思想观点,体现了话语受众对于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接受的自主选择性、...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通过话语主体的网络传播来实现的,但这又离不开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对象之话语受众的存在以及其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看法、思想观点,体现了话语受众对于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接受的自主选择性、超越性和多元性。这意味着,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和实现,既要围绕着话语受众的接受、使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获得自身存在的现实形式进行思考,也要着眼于为话语受众的接受需求提供与之相契合的高品质的精神认同话语信息进行把握。从话语受众的接受视角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着力解决好的事情主要有:诉诸话语受众的利益关切;引领话语受众的精神追求;汇聚话语受众的价值呼应;激发话语受众的情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受众 接受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分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琛 束永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87,共4页
在不断增长的网络交互数据中,话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话语进行研究。而语言学的话语分析方法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研究带来了崭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因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 在不断增长的网络交互数据中,话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话语进行研究。而语言学的话语分析方法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研究带来了崭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因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应该借鉴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运用。文章着力探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涉及的话语分析研究在“话语文本分析”和“话语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的分布情况,深入阐释话语分析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应用规律。话语分析将逐渐从描述性推论向逻辑性推论发展,从分析话语的结构化特征向非结构化特征发展,从话语的单模态分析到多模态分析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丰富“话语实践分析”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网络意识形态 高校 研究方法 方法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嬗变历程与教训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国普 莫岳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4-188,共5页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水平的提升,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提高。通过对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嬗变历程的梳理,反思和总结其意识形态...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水平的提升,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提高。通过对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嬗变历程的梳理,反思和总结其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失败的教训,对做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嬗变历程 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国臣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对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凝聚社会共识、扩大政治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图谋有着...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对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凝聚社会共识、扩大政治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图谋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话语权建设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基本规律
10
作者 涂刚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7,共4页
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受其内在规律支配。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基本规律主要有融合发展规律、引领认同规律、博弈竞生规律、同步递进规律。揭示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基本规律,对深化中国共... 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受其内在规律支配。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基本规律主要有融合发展规律、引领认同规律、博弈竞生规律、同步递进规律。揭示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基本规律,对深化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研究,推动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 生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茧房”效应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守正创新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凯奇 丁小丽 彭袁圆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S02期53-56,共4页
数字时代的传播环境变迁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一方面,多元载体、媒体融合和科技赋能催生的多样化表达,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叙事空间;另一方面,制度模糊、“去中心化”和圈群固化的现实困境,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 数字时代的传播环境变迁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一方面,多元载体、媒体融合和科技赋能催生的多样化表达,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叙事空间;另一方面,制度模糊、“去中心化”和圈群固化的现实困境,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分化、消解的潜在弊端。学生圈群“信息茧房”效应是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消解的外化表征,也是重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着力点;“信息茧房”的瓦解与预防,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守正与创新的重要战略。唯有严把信息入口、整合信息出口、强化精准供给,才能为夯实意识形态话语权占据主导地位提供现实基础;唯有推崇表达创新、强化氛围营造、发挥技术效能,才能为实现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创新开辟更大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信息茧房 高校意识形态 话语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策力格尔 明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3-64,共2页
"互联网+"媒介的快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从多个领域入手净化网络话语空间。文章就现代传播... "互联网+"媒介的快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从多个领域入手净化网络话语空间。文章就现代传播理念的更新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意识形态话语 网络话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建设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王涛 姚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9,共11页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所塑造的网络虚拟空间,开拓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观念和意识的世界,事实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战场"、"主阵地"和"最前沿"。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困...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所塑造的网络虚拟空间,开拓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观念和意识的世界,事实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战场"、"主阵地"和"最前沿"。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困境之根本和实质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流失。网络虚拟空间通过再塑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式,使得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分布和实现随着传播机制、传播形式和传播路径的不同而改变,从而造成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流失,在公众的认同障碍中流失,在网络虚拟空间功能性建设的弱势下流失。有鉴于此,必须努力探索和进行互联网逻辑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生态重构:传播系统的"共生性"重构、媒介系统的"诗意化"重构、受众系统的"生命力"重构。通过坚守根本话语方式、锻造建设理念张力、增强传播认同效应、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等建设路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虚拟空间的吸引力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网络虚拟空间 话语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网络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话语表达方式的转换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邓景 唐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95,共3页
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时代复杂的新形势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上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话语转换已日益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因素,它对协调当前社会利益,增强民众政治参与有着重... 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时代复杂的新形势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上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话语转换已日益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因素,它对协调当前社会利益,增强民众政治参与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话语转换是深化及拓展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途径,而民众的情感认同是检验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效果的首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中国 意识形态 话语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特点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曾长秋 曹挹芬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0,共4页
在网络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与传统社会有不同特点,即环体由现实世界转向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结合,主体由国家垄断信息转向网络信息多元,客体的认同方式由外界灌输为主转向自我选择为主,载体也由唯一性转向多样性。根据民众... 在网络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与传统社会有不同特点,即环体由现实世界转向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结合,主体由国家垄断信息转向网络信息多元,客体的认同方式由外界灌输为主转向自我选择为主,载体也由唯一性转向多样性。根据民众的认同规律,我们应优化网络环境,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权、推荐权、选择权和异质话语的批驳权,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凝聚力,并发挥其载体的传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 被引量:36
16
作者 郑元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6,共5页
作为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网络虚拟社会同样受到政治权力的管控和规制,反映出国家利益、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激烈博弈。随着互联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各国话语权博弈格局从地域范围演变为全球时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特征功能、时空... 作为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网络虚拟社会同样受到政治权力的管控和规制,反映出国家利益、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激烈博弈。随着互联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各国话语权博弈格局从地域范围演变为全球时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特征功能、时空经验和应对策略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迁和重构。在网络时代与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日趋激烈的宏观背景之下,我国必须积极应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在借鉴传统媒体意识形态建设经验的同时,急需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从顶层设计出发,寻找到更适合网络虚拟平台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 被引量:49
17
作者 赵欢春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
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络社会"的自我存在样态、社会关系样态及主体间互动样态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意识形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新样态。"网络空间"作为具有鲜明主权特征的虚拟化"第五空间",... 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络社会"的自我存在样态、社会关系样态及主体间互动样态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意识形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新样态。"网络空间"作为具有鲜明主权特征的虚拟化"第五空间",亦已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而话语权的争夺是核心内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正演化为全球性安全议题,成为国家安全的新疆域。我国正面临着由网络社会虚拟化无界性特征而衍生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控制着互联网的"制网权"和"制信息权",挤压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另一方面,网络负面信息呈放大效应、网络舆论引导力式微,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面临压力。因此,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成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 当代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网络时代的媒介话语与意识形态安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岩 王海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6,共7页
话语权主要指话语的影响力及其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媒介与话语的结合,极大地增强了话语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媒介话语初步具备了促使主流意识形态解体的能力。目前,我国网络媒介中存在六种影响意识形态... 话语权主要指话语的影响力及其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媒介与话语的结合,极大地增强了话语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媒介话语初步具备了促使主流意识形态解体的能力。目前,我国网络媒介中存在六种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媒介话语,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将创新改进主流话语平台,创新改进移动网络空间宣传内容、艺术与"依法治网"结合起来,营造清朗网络环境,是赢取移动网络时代媒介话语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 媒介 话语 意识形态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话语体系创新探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农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8-171,共4页
在社会环境多元化和网络传媒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需求和行为特点,文章以高校网络话题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体系构建为... 在社会环境多元化和网络传媒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需求和行为特点,文章以高校网络话题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体系构建为着眼点开展探索研究,从校园网络建设层面提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意识形态 网络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难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3
20
作者 齐俊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67,共4页
网络话语日益成为人类沟通的主媒介,话语权即控制、影响、带动公众舆论的权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是高校培养人才、应对教育生态变化、适应话语范式转换的理应之举。当前,西方社会的网络强势话语削弱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 网络话语日益成为人类沟通的主媒介,话语权即控制、影响、带动公众舆论的权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是高校培养人才、应对教育生态变化、适应话语范式转换的理应之举。当前,西方社会的网络强势话语削弱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多样化网络思潮话语表达稀释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辐射力,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网络话语离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整合力。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亟须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与时俱新,提升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媒体涵养和互动能力,构筑高校"网上精神家园"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正能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