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析与界定 被引量:54
1
作者 陈坤 曹良韬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进入了网络世界。我国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知识体系还没有健全和完善;专家学者多不具备较为深厚的网络技术知识,探索这一领域的问题相对进展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厘清...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进入了网络世界。我国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知识体系还没有健全和完善;专家学者多不具备较为深厚的网络技术知识,探索这一领域的问题相对进展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有助于学界进一步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有助于加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进展,有助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延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49,共5页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科学引导,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守好阵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内容建设;适应形势,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注重安全,以法治思维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培外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引导 守好阵地 内培外引 教育环境 教育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权利与权威: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结构分析
3
作者 郭长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33,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本质上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场域中,国家主体、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间在话语权利、话语权力、话语权威三方面内容上形成的关系状态。场域、主体、内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要素的基本构成。而在...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本质上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场域中,国家主体、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间在话语权利、话语权力、话语权威三方面内容上形成的关系状态。场域、主体、内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要素的基本构成。而在话语关系的连接下,围绕着话语权力、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威,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的“三权”结构。以“三权”为中心内容,联动起话语主体、场域的系统性运动,形成话语权的结构关系和结构运行。在结构分析的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优化应落实在要素、结构和功能三个层面,实现要素分布的规范化、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功能发挥的有效性,由内而外地构建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话语权 结构分析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为、难为与何为
4
作者 陈海萍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轨迹,更昭示着教育本质的复归需求。具体来说:在技术可供性层面揭示其重塑意识形态传播范式的可为性,在实践异化层面剖析算法权力规训与教育主体性消解的难为性,在价值重构层面探索人机协同教育生态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工具理性僭越导致的三大悖论:算法推荐机制与价值引领效度之间的精准化悖论、数据全景监控与主体道德自觉之间的监控化悖论、技术迭代速率与教育规律遵循之间的加速化悖论。为此,研究提出建构“技术—人文—制度”三维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开发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智能思政教育资源图谱实现精准赋能,借助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重构师生数字交往共同体达成价值共生,运用制度性事实理论构建跨部门数据治理框架完成制度调适,从而立足于技术具身认知、教育关系拓扑和数字治理哲学三重维度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赋能 技术哲学 教育生态学 算法治理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数字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晶 刘伟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变革着网络空间的生产与运行秩序,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学生群体的生活范式和学习场景,催生了网络数字空间下信息传播新场域、精神交往新样态、教育实践新形态。以数字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杠杆,需要以... 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变革着网络空间的生产与运行秩序,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学生群体的生活范式和学习场景,催生了网络数字空间下信息传播新场域、精神交往新样态、教育实践新形态。以数字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杠杆,需要以过程思维、精准思维和系统思维,运用好数字交互和浸润式的媒介环境,精准描绘学生的网络空间画像,通过强化需求牵引、应用为王和服务至上,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供给,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行“场景+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机制,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演进:历程、特征、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雪飞 李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年以来,科学审思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完善与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演进经历了奠基酝酿、出场探索、科学发展和守正创新四个历史阶段,从活动和思维两个维度出发分析这一演进历程,呈现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年以来,科学审思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完善与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演进经历了奠基酝酿、出场探索、科学发展和守正创新四个历史阶段,从活动和思维两个维度出发分析这一演进历程,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由“单一单向”到“多元互动”、概念内涵从“单维浅显”到“多维深刻”、概念外延由“简单纯粹”到“复杂拓展”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在党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历史演进积累了丰富经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发展要坚持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政治性与科学性协同发展、传统与现代会通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概念 演进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提炼的方法论
7
作者 叶方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0-27,共8页
标识性概念提炼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作。标识性概念强调学科辨识度、区分度,是可以彰显学科自主性、独立性的概念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体现为遵循专业化、学科化和科学化标准,渗入... 标识性概念提炼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作。标识性概念强调学科辨识度、区分度,是可以彰显学科自主性、独立性的概念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体现为遵循专业化、学科化和科学化标准,渗入学科思维方式,并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对相关概念进行提取、分析、打磨、优化、生成等思维加工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提炼应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奉行科学的实践标准、历史标准、学科标准、逻辑标准,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向度,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维方式,遵守概念研究的科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概念 标识性概念 实践生成论 学科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变革、困厄澄明与实践进路
8
作者 李霞 李安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1,共3页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的师生关系弱化、教育空间异化和工具理性扩张等困厄为问题导向,通过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加强师生主体的互动交往、创新思想政治育人形式等实践路径不断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赋能变革 困厄澄明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的学理优化
9
作者 叶方兴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尤其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进行学理化提升,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与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的学理优化应着眼于提升解释力、专...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尤其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进行学理化提升,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与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的学理优化应着眼于提升解释力、专业化、层级化和规范性等方面,在概念研究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体系和元素、概念和语词、事实与规范、明晰与韧性等关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概念的精确度、纯粹度、区分度和清晰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的学理优化应坚持如下思路:注重概念史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以分析性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差异性研究,持续加强学科基本概念与基本命题协同研究,同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善用哲学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基本概念 学理优化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短视频赋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优势、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10
作者 李云 万婕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90-92,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网络短视频赋能教育的叙事优势,同时也要全面思考网络短视频赋能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且,高校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发展策略的制定,以期推动网络短视频高效赋能,提升育人实效。
关键词 网络短视频 思想政治教育 技术赋能 话语表达 平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圈层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挑战及应对
11
作者 程梦汐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1-64,68,共5页
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基于相近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认知聚集在相对封闭独立的网络圈层。网络圈层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栖息地”,也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带来挑战。为此,要通过打造“圈内人”形象、... 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基于相近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认知聚集在相对封闭独立的网络圈层。网络圈层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栖息地”,也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带来挑战。为此,要通过打造“圈内人”形象、提供内容多元供给、创新话语表达形态等策略,以掌握话语主动权、提升话语生命力、增强话语感染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真正实现主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圈层化”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赜 被引量:6
12
作者 华敏 魏浩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6,共8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具有强大技术优势,能够有效助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从价值逻辑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把握、内容丰富以及交互创新提供技术赋能。但同时,生成式人...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具有强大技术优势,能够有效助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从价值逻辑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把握、内容丰富以及交互创新提供技术赋能。但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介入也可能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主体失语、客体失聪、内容失真,甚至意识形态失控的风险挑战。鉴于此,必须着力强化教育主客体技术素养,以摆脱“技术依赖”,打破“信息茧房”;打造基于自主数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变“数据未知”为“数据已知”;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透明“算法黑箱”,使之“为我所用”;建立人机一体化教育平台,打造“网络思政”的“智能空间”,从而真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主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评《网络时代红色文化的认知传播研究》
13
作者 肖世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15-I0015,共1页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达10.92亿人。其中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互联网影响很大。高校要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在网络时空中,让红色...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达10.92亿人。其中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互联网影响很大。高校要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在网络时空中,让红色文化成为大学生前进的旗帜,用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氛围 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引领 认知传播 年度报告 网络时代 网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1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接受邮箱投稿。作者投稿后可根据您第一次投稿所注册名称和密码登录平台查询稿件处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收稿平台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15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接受邮箱投稿。作者投稿后可根据您第一次投稿所注册名称和密码登录平台查询稿件处理情况。二、体例及要求1.论文标题简洁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收稿平台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1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接受邮箱投稿。作者投稿后可根据您第一次投稿所注册名称和密码登录平台查询稿件处理情况。二、体例及要求1.论文标题简洁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收稿平台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水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评《中华水文化教育》
17
作者 陈希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空间的快速拓展,社会文化内容愈发多元化与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树立道德标杆的主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意识方面的关键作用。中华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空间的快速拓展,社会文化内容愈发多元化与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树立道德标杆的主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意识方面的关键作用。中华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极具人文精神的部分,拥有丰富的物质载体和多样的精神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精神资源。由蔡梅等编著的《中华水文化教育》一书,从文学作品、水利工程、治水名人、民俗礼仪等多个维度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水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深入剖析了水文化的教育价值,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中华水文化进行思政育人,可为相关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技术 思政育人 中华水文化 培养人才 网络空间 文学作品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探赜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海娜 李红亮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5-101,共7页
跨媒介叙事是智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故事、话语、符号等三要素共同建构了智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的逻辑框架。其中,“故事”赋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临场感”,“话语”增强高校... 跨媒介叙事是智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故事、话语、符号等三要素共同建构了智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的逻辑框架。其中,“故事”赋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临场感”,“话语”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带入感”,“符号”塑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融合感”。从实然层面分析,智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面临“故事空间流溢”“话语权流散”“符号情感价值流放”等风险挑战。为此,应强化“故事”的次生传播与创作、“话语”的平视表达与赋能、“符号”的情感叙事与交融,通过故事共鸣、话语共通和符号共情,使大学生在故事“临场”中“身临其境”,在话语“带入”中“感同身受”,在符号“融合”中“内化于心”,全面提升智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跨媒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介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审视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6,共9页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性产品,ChatGPT的问世给网络空间带来了生态性变革和结构性影响,其技术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将带来教育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深刻重构,引发网络思想政治话语传播的链条重组。在深度介入高校网络思想政...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性产品,ChatGPT的问世给网络空间带来了生态性变革和结构性影响,其技术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将带来教育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深刻重构,引发网络思想政治话语传播的链条重组。在深度介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ChatGPT的技术短板会增加教育实效性被削弱的风险,其对教育主体的取代会带来主体权威性缺失、情感主体缺失和主体主导性缺失等主体性遮蔽风险,内嵌于技术中的话语偏见和技术偏见会为错误价值观渗透开辟通路,而在数字赋能的表象下潜藏着技术对教育伦理的僭越风险。面对这些风险挑战,在制度界面要持续完善适用于ChatGPT技术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推动构建全面监管体系,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制度;在技术界面要着力补齐ChatGPT的“技术短板”、化解“技术偏见”、防范“技术宰制”;在教育界面要稳固人类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提高教育对象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人机协同的关系链接促进教育本质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困境及其纾解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永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9,共4页
网络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是一种以网络短视频为载体,对叙事对象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短视频叙事因其内容的凝练性、传播的靶向性以及体验的沉浸性,成为一种充满生机的教育叙事模式。然而,由于主流媒体短视频叙... 网络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是一种以网络短视频为载体,对叙事对象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短视频叙事因其内容的凝练性、传播的靶向性以及体验的沉浸性,成为一种充满生机的教育叙事模式。然而,由于主流媒体短视频叙事话语的滞后以及民间叙事话语的强势崛起等,导致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面临多重困境,而要想打破话语困境,必须守住主流媒体阵地,增强商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理论叙事的方式方法,真正构建起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意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短视频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叙事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