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9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凤寒 钱云光 张琼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139,共5页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内容为王”对于保障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和外延都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守正出新,对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内容为王”对于保障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和外延都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守正出新,对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核取向、特点取向、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了内容构建要坚持平等性与互动性、固本性与创新性、开放性与时效性、价值性与结构性的原则和要求。内容构建要坚持科学化、艺术化、信息化的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科学化 艺术化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本成 彭分文 +2 位作者 范大平 刘铁铭 刘红燃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53-156,共4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进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现实性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接班人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殊性及其传播策略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晓琳 曹银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5,共4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殊性由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内容影响所决定,具体表现在内容需求流变性、内容传授精准性以及内容影响归一性三个方面。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打造“内容工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孵化力;组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殊性由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内容影响所决定,具体表现在内容需求流变性、内容传授精准性以及内容影响归一性三个方面。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打造“内容工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孵化力;组建“内容矩阵”,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对接力;凝聚“内容共识”,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范式 内容矩阵 内容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 被引量:17
4
作者 莫伶 徐成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154,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凝聚力和引领力。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既是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流行”传播和积极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的重要途径,也是聚焦时代发展变化和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必然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凝聚力和引领力。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既是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流行”传播和积极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的重要途径,也是聚焦时代发展变化和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着因欠缺教育主体的研判而囿于扁平式灌输、因单一理解思政内核而引领时度效不足、因缺乏创新创造力而同质平庸化明显的三大现实瓶颈。为此,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重点围绕“打造渗透式内容、构建多维度内容、塑造人设化内容”等具体路径进行内容深耕,以优化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对当代大学生由价值依从到价值认同再到价值内化的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实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当代大学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建设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延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49,共5页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科学引导,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守好阵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内容建设;适应形势,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注重安全,以法治思维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培外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引导 守好阵地 内培外引 教育环境 教育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权利与权威: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结构分析
6
作者 郭长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33,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本质上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场域中,国家主体、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间在话语权利、话语权力、话语权威三方面内容上形成的关系状态。场域、主体、内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要素的基本构成。而在...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本质上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场域中,国家主体、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间在话语权利、话语权力、话语权威三方面内容上形成的关系状态。场域、主体、内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要素的基本构成。而在话语关系的连接下,围绕着话语权力、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威,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的“三权”结构。以“三权”为中心内容,联动起话语主体、场域的系统性运动,形成话语权的结构关系和结构运行。在结构分析的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优化应落实在要素、结构和功能三个层面,实现要素分布的规范化、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功能发挥的有效性,由内而外地构建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话语权 结构分析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为、难为与何为
7
作者 陈海萍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轨迹,更昭示着教育本质的复归需求。具体来说:在技术可供性层面揭示其重塑意识形态传播范式的可为性,在实践异化层面剖析算法权力规训与教育主体性消解的难为性,在价值重构层面探索人机协同教育生态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工具理性僭越导致的三大悖论:算法推荐机制与价值引领效度之间的精准化悖论、数据全景监控与主体道德自觉之间的监控化悖论、技术迭代速率与教育规律遵循之间的加速化悖论。为此,研究提出建构“技术—人文—制度”三维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开发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智能思政教育资源图谱实现精准赋能,借助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重构师生数字交往共同体达成价值共生,运用制度性事实理论构建跨部门数据治理框架完成制度调适,从而立足于技术具身认知、教育关系拓扑和数字治理哲学三重维度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赋能 技术哲学 教育生态学 算法治理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数字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晶 刘伟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变革着网络空间的生产与运行秩序,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学生群体的生活范式和学习场景,催生了网络数字空间下信息传播新场域、精神交往新样态、教育实践新形态。以数字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杠杆,需要以... 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变革着网络空间的生产与运行秩序,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学生群体的生活范式和学习场景,催生了网络数字空间下信息传播新场域、精神交往新样态、教育实践新形态。以数字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杠杆,需要以过程思维、精准思维和系统思维,运用好数字交互和浸润式的媒介环境,精准描绘学生的网络空间画像,通过强化需求牵引、应用为王和服务至上,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供给,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行“场景+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机制,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路径的契合研究
9
作者 张慧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9,共5页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度契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融入并利用沂蒙精神,能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变革、困厄澄明与实践进路
10
作者 李霞 李安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1,共3页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的师生关系弱化、教育空间异化和工具理性扩张等困厄为问题导向,通过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加强师生主体的互动交往、创新思想政治育人形式等实践路径不断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赋能变革 困厄澄明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智能化供给探析
11
作者 王卫国 陈月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人工智能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需失衡问题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数据驱动、算法匹配与场景重构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智能供给方式向数字化、精准化、立体化转型,但也面临着“差异悬殊”的技术鸿沟对供给主体主导性... 人工智能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需失衡问题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数据驱动、算法匹配与场景重构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智能供给方式向数字化、精准化、立体化转型,但也面临着“差异悬殊”的技术鸿沟对供给主体主导性的限制、“零散碎片”的技术呈现对供给内容渗透力的分化、“逐利逻辑”的技术运行对供给方法实效性的影响等现实困境。应通过培育供给主体的智能化素养、优化供给内容的智能化布局、加速供给方法的智能化转型等路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高质量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智能化供给 方式 困境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短视频赋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优势、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12
作者 李云 万婕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90-92,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网络短视频赋能教育的叙事优势,同时也要全面思考网络短视频赋能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且,高校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发展策略的制定,以期推动网络短视频高效赋能,提升育人实效。
关键词 网络短视频 思想政治教育 技术赋能 话语表达 平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圈层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挑战及应对
13
作者 程梦汐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1-64,68,共5页
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基于相近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认知聚集在相对封闭独立的网络圈层。网络圈层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栖息地”,也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带来挑战。为此,要通过打造“圈内人”形象、... 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基于相近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认知聚集在相对封闭独立的网络圈层。网络圈层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栖息地”,也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带来挑战。为此,要通过打造“圈内人”形象、提供内容多元供给、创新话语表达形态等策略,以掌握话语主动权、提升话语生命力、增强话语感染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真正实现主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圈层化”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赜 被引量:6
14
作者 华敏 魏浩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6,共8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具有强大技术优势,能够有效助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从价值逻辑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把握、内容丰富以及交互创新提供技术赋能。但同时,生成式人...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具有强大技术优势,能够有效助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从价值逻辑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把握、内容丰富以及交互创新提供技术赋能。但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介入也可能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主体失语、客体失聪、内容失真,甚至意识形态失控的风险挑战。鉴于此,必须着力强化教育主客体技术素养,以摆脱“技术依赖”,打破“信息茧房”;打造基于自主数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变“数据未知”为“数据已知”;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透明“算法黑箱”,使之“为我所用”;建立人机一体化教育平台,打造“网络思政”的“智能空间”,从而真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主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佳祺 徐成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0,共4页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精选教育内容,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丰富教育形式,助力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开展教育评价,保障融入的实效性等多个维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教育内容 教育形式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评《网络时代红色文化的认知传播研究》
16
作者 肖世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15-I0015,共1页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达10.92亿人。其中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互联网影响很大。高校要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在网络时空中,让红色...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达10.92亿人。其中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互联网影响很大。高校要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在网络时空中,让红色文化成为大学生前进的旗帜,用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氛围 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引领 认知传播 年度报告 网络时代 网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17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接受邮箱投稿。作者投稿后可根据您第一次投稿所注册名称和密码登录平台查询稿件处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收稿平台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1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接受邮箱投稿。作者投稿后可根据您第一次投稿所注册名称和密码登录平台查询稿件处理情况。二、体例及要求1.论文标题简洁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收稿平台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19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论文投稿请将文章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络收稿平台,投稿网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台为唯一投稿方式,不接受邮箱投稿。作者投稿后可根据您第一次投稿所注册名称和密码登录平台查询稿件处理情况。二、体例及要求1.论文标题简洁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收稿平台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水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评《中华水文化教育》
20
作者 陈希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空间的快速拓展,社会文化内容愈发多元化与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树立道德标杆的主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意识方面的关键作用。中华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空间的快速拓展,社会文化内容愈发多元化与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树立道德标杆的主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意识方面的关键作用。中华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极具人文精神的部分,拥有丰富的物质载体和多样的精神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精神资源。由蔡梅等编著的《中华水文化教育》一书,从文学作品、水利工程、治水名人、民俗礼仪等多个维度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水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深入剖析了水文化的教育价值,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中华水文化进行思政育人,可为相关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技术 思政育人 中华水文化 培养人才 网络空间 文学作品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