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私法一体化视野下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完善
1
作者 杨清望 王海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7,共14页
探讨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完善,旨在回应数字时代法律义务基础和义务内容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设定存在理论基础研究不深入、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分散且缺乏协调性、义务内容缺乏差异性等问题,需要通过设定公私法一体化... 探讨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完善,旨在回应数字时代法律义务基础和义务内容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设定存在理论基础研究不深入、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分散且缺乏协调性、义务内容缺乏差异性等问题,需要通过设定公私法一体化义务予以消解。设定上述义务应以共同善义务观为基本遵循,坚持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公私二重性,从义务规则体系、义务内容、义务类型化等方面予以完善。具言之,应以“基础法—领域法—特别法”体系优化网络平台义务规则体系;搭建个体民事权利和基本权利保护义务、公共利益保护义务和共同体秩序维护义务的多层级义务框架;根据网络平台地位的不同,设定平台的一般化义务和特别化义务;借助转介条款并明确网络平台第三方监管义务的范围以消解公私法义务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治理 网络平台法律义务 公私法一体化 共同善义务观 基本权利保护义务 转介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直播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唐旭 谢妤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2期93-106,共14页
在技术赋能的时代背景下,直播领域蓬勃发展。通过梳理直播前端、直播中端、直播后端的运营机制可知,网络直播平台才是实质意义上的信息生产、加工、输送主体,肩负着直播内容培育者、信息传递者、价值观塑造者三重身份,理应被赋予弘扬社... 在技术赋能的时代背景下,直播领域蓬勃发展。通过梳理直播前端、直播中端、直播后端的运营机制可知,网络直播平台才是实质意义上的信息生产、加工、输送主体,肩负着直播内容培育者、信息传递者、价值观塑造者三重身份,理应被赋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使命。但在实践过程中直播平台存在对主播资质审核不完善、对直播内容缺乏有力规管,平台直播内容二次传播失范等缺漏。镜鉴互动仪式理论,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网络直播平台并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景。解决举措应当以构筑互动仪式链条为基本指引,具体围绕完善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直播平台协同治理的外源性规范、设计直播平台传播核心价值观具体机制的内源性规范、建立“德法”兼备的网络治理惩戒制度等三方面维度展开,以此促进网络直播领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动仪式链条 网络平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直播刑事风险的制裁逻辑 被引量:33
3
作者 孙道萃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0-70,共11页
当前网络直播乱象频生,政府监管与行业自治收效有限。《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安全法》《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的相继颁行意义显著。网络直播裹挟大量刑事风险,网络主播、直播平台、监管部门、用户均是危险制造者。应根... 当前网络直播乱象频生,政府监管与行业自治收效有限。《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安全法》《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的相继颁行意义显著。网络直播裹挟大量刑事风险,网络主播、直播平台、监管部门、用户均是危险制造者。应根据主播的直播内容与形式、直播平台的法定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网络监管部门的法定监管职责、用户的参与形式,确定各方的刑事责任范围与制裁边界。网络直播牵扯出网络平台犯罪问题,应树立积极预防、必要的刑罚处罚思维并启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确认网络平台的新型犯罪主体地位并增设专门的网络罪名,有序推动网络刑法体系的知识变革,以整体上解决网络犯罪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播 刑事风险类型 刑事责任边界 网络平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关与操纵:中国主流媒体与商业社交媒体推荐算法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积银 胡睿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7,170,171,共15页
算法把关使传统的新闻把关方式受到了冲击,同时也为互联网平台治理带来了挑战。通过连续跟踪爬取央视频、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以及《今日头条》共18000余条热搜,从“量”与“质”两方面,以正面性、机构议程性、建设性、实时性、需要... 算法把关使传统的新闻把关方式受到了冲击,同时也为互联网平台治理带来了挑战。通过连续跟踪爬取央视频、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以及《今日头条》共18000余条热搜,从“量”与“质”两方面,以正面性、机构议程性、建设性、实时性、需要性、共情性、可分享性、世俗性和猎奇性这九个维度为分析框架进行综合性媒体算法价值探赜,分别考察中国主流媒体与商业社交媒体推荐算法价值之间的特点与异同点,以及其对中国媒介生态中的受众造成的影响。研究认为,主流媒体和商业社交媒体的热搜关键词都和算法把关有着直接关系,人工干预在其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辅助调控作用;主流媒体承担着更多的新闻价值和社会责任使命,信息迭代速率较低,在内容聚合方式上进行了严格把关,而商业社交媒体打造了一个表面上分散且民主的内容制作和选择系统,但其算法推荐主要遵循受众商品论和利益至上原则,其所谓的人工调控只是在迎合算法“流量至上”原则基础上对内容“合规性”的一种“审查”,而非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信息“筛选”。商业社交媒体“信息筛选主体和工作量的隐蔽转移”和“遵循资本逻辑的算法对受众隐秘规训”的特质,揭示了平台利益至上的本质,为中国网络平台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把关 算法价值 网络平台治理 主流媒体 商业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