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知情同意条款”的出罪功能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立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的知情同意原则是事先预防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重要体现。在对知情同意原则加以合理完善的基础上,可将以“移动应用程序”(APP)隐私政策为代表的告知同意条款,视为个人信息处理者与个人信息主体之间达成的合意,...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的知情同意原则是事先预防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重要体现。在对知情同意原则加以合理完善的基础上,可将以“移动应用程序”(APP)隐私政策为代表的告知同意条款,视为个人信息处理者与个人信息主体之间达成的合意,而这种合意与刑法中作为出罪事由的“被害人同意”之间存在实质契合关系。在刑事合规的语境下,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对隐私政策文本作出调整,以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针对可能给个人信息背后的多重法益带来风险的处理行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必须告知用户相关行为及伴随的风险并征求用户同意,借此完成从单纯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向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平衡原则的转变,同时帮助个人信息处理者规避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法》
隐私政策
知情同意原则
出罪事由
网络平台刑事合规
信息
网络
犯罪
个人信息自决权
移动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知情同意条款”的出罪功能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立丰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基金
吉林大学横向课题(TY2019-FW129-ZFCG129)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16FRGG05)。
文摘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的知情同意原则是事先预防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重要体现。在对知情同意原则加以合理完善的基础上,可将以“移动应用程序”(APP)隐私政策为代表的告知同意条款,视为个人信息处理者与个人信息主体之间达成的合意,而这种合意与刑法中作为出罪事由的“被害人同意”之间存在实质契合关系。在刑事合规的语境下,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对隐私政策文本作出调整,以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针对可能给个人信息背后的多重法益带来风险的处理行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必须告知用户相关行为及伴随的风险并征求用户同意,借此完成从单纯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向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平衡原则的转变,同时帮助个人信息处理者规避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刑事责任。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法》
隐私政策
知情同意原则
出罪事由
网络平台刑事合规
信息
网络
犯罪
个人信息自决权
移动应用程序
Keywords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
privacy policy
the principle of informed consent
the decriminalized cause of the crime
criminal compliance of infor provider
cyber crim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PP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知情同意条款”的出罪功能
李立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