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实名制与匿名表达权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文祥 李丹林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8,共4页
从2002年到现在的十年间,我国政府推动的网络实名制从局部走向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是什么?网络实名制会对公民网络表达自由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匿名表达是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何看待和处理网络匿名表达与实名制的关... 从2002年到现在的十年间,我国政府推动的网络实名制从局部走向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是什么?网络实名制会对公民网络表达自由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匿名表达是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何看待和处理网络匿名表达与实名制的关系?本文以我国最新推出的网络实名制相关立法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实名制作为政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制与网络匿名表达的冲突与平衡问题,以期对我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网络匿名表达权 规制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实名制争议的权利意识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帆 陆艺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2-75,共4页
网络实名制争议事件本身反映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反对网络实名制是对言论自由权、公民监督权和隐私权的明确主张和积极维护。权利意识与道德责任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应当积极引导网民提高自身素质,使其在权利意识觉醒、增强的同... 网络实名制争议事件本身反映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反对网络实名制是对言论自由权、公民监督权和隐私权的明确主张和积极维护。权利意识与道德责任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应当积极引导网民提高自身素质,使其在权利意识觉醒、增强的同时不忘道德责任自律,尊重、维护他人的权利,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权利意识 道德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网络实名制实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田宏伟 孟桂荣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9期68-71,76,共5页
为了正确评估网络实名制对公民权利义务和社会秩序实现的重要影响,本文在研究总结国内外网络实名制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认为网络实名制是确立虚拟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具有平衡权利和秩序两种不同价值的作用。认为我国网络实名制应该以国... 为了正确评估网络实名制对公民权利义务和社会秩序实现的重要影响,本文在研究总结国内外网络实名制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认为网络实名制是确立虚拟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具有平衡权利和秩序两种不同价值的作用。认为我国网络实名制应该以国情为基础,借鉴国外经验,在切实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后全面展开。网络实名制应兼顾个人、社会和国家利益,以人权保障为基础,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实现,这样,网络实名制才会真正达到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公民权利 立法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实名制的身份确认与制度演化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曦 李钢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7期53-59,共7页
网络实名制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处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制度现象,其本质是将主体在网络中言行的权责利对应到现实中存在个体的身份确认机制。网络实名制的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降低网络社会中的信息成本,其演进历程兼具自下而上... 网络实名制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处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制度现象,其本质是将主体在网络中言行的权责利对应到现实中存在个体的身份确认机制。网络实名制的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降低网络社会中的信息成本,其演进历程兼具自下而上式的诱致性以及自上而下式的强制性的特点。网络实名制归根结底只是一项制度工具,需要在网络社会管理制度演化的边际上,以合理的方式,建立相配套的法律、政策,以及技术机制,才能较好地发挥明晰权责利主体、维持网络社会运行秩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网络表达 网络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网络实名制立法方向和实现模式初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宾 王彪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11期69-71,共3页
实行网络实名制问题在于从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是否已经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本文试图从网络实名制的涵义、如何从立法上保障网民权益、实现网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网络实名制的法律目的与法律依据以及我国网络实名制的立法思考。对如何实... 实行网络实名制问题在于从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是否已经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本文试图从网络实名制的涵义、如何从立法上保障网民权益、实现网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网络实名制的法律目的与法律依据以及我国网络实名制的立法思考。对如何实行网络实名制从技术层面以及实现模式进行论述和探讨,并从互联网安全监管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立法 法律目的 实现模式 CA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实名制立法评析 被引量:45
6
作者 周永坤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61,共7页
网络实名制既不合国际惯例,也已为世界上唯一的实名制国家——韩国——证明为得不偿失。网络实名制是直接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它通过对隐私权的侵犯间接侵犯公民的安全权,特别重要的是它直接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它... 网络实名制既不合国际惯例,也已为世界上唯一的实名制国家——韩国——证明为得不偿失。网络实名制是直接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它通过对隐私权的侵犯间接侵犯公民的安全权,特别重要的是它直接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它也会妨碍反腐事业,使反腐失去第一推动力。如此不顾国际惯例与前车之鉴的立法之所以出台,与家长主义立法观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利弊 表达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实名制不应“独行” 被引量:9
7
作者 皮勇 胡庆海 《信息网络安全》 2006年第5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网络实名 信息产业部 网络游戏 新闻出版 用户数量 参考价值 BBS 教育部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实名制的演进轨迹与走向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曦 贺景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7期82-87,共6页
网络实名制是网络社会的一种制度现象,其本质是将网络虚拟身份对应到现实中真实主体的确认机制,历经自下而上、由物及心、由隐到显的演进历程。网络社会信息成本是推动网络社会制度演化的根本因素,其构成可划分为技术—物、组织—关系... 网络实名制是网络社会的一种制度现象,其本质是将网络虚拟身份对应到现实中真实主体的确认机制,历经自下而上、由物及心、由隐到显的演进历程。网络社会信息成本是推动网络社会制度演化的根本因素,其构成可划分为技术—物、组织—关系、行为主体—心三个维度。网络社会信息成本的变化推进着网络实名制的发展演进,基于对网络实名制发展演进背后的逻辑及秩序的诠释,可分析和展望我国网络实名制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信息成本 网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实名制:自由与秩序的对垒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绍山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网络实名制是当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围绕着自由空间和公共秩序的关系,主要从言论自由、国家专制和政治参与三个方面对是否推行网络实名制进行了政治学方面的探讨,最后通过对自由和秩序的论辩,论述了推行网络实名... 网络实名制是当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围绕着自由空间和公共秩序的关系,主要从言论自由、国家专制和政治参与三个方面对是否推行网络实名制进行了政治学方面的探讨,最后通过对自由和秩序的论辩,论述了推行网络实名制的终极合法性。选择自由不等于放弃秩序,建设秩序社会也必然是有自由的社会。网络实名制不管是之于网络治理还是秩序建设,都是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自由空间 公共秩序 言论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证书技术在网络实名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其聪 顾健 陆臻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6期91-93,96,共4页
文章主要从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完整性四个方面对网络实名制身份认证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基于PKI技术的数字证书身份认证技术,提出以基于PKI的数字证书作为网络实名制的身份认证技术,使用一种便捷的USB接口的硬件... 文章主要从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完整性四个方面对网络实名制身份认证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基于PKI技术的数字证书身份认证技术,提出以基于PKI的数字证书作为网络实名制的身份认证技术,使用一种便捷的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内含密码算法),作为用户证书的载体,通过这些技术解决了用户认证的便利、用户证书的移动以及安全问题,实现了虚拟网络社会中的实名认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数字证书 PKI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网络实名制治理及启示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董俊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156,共6页
网络实名制从其提出伊始便备受争议,首个尝试并推行的韩国最终以违宪之名废止,从事实层面上坐实了其施行的风险与局限。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历史特殊性以及韩国政府在制度设计和程序执行上的缺陷,造成最终宪法价值的失衡无疾而终。"实... 网络实名制从其提出伊始便备受争议,首个尝试并推行的韩国最终以违宪之名废止,从事实层面上坐实了其施行的风险与局限。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历史特殊性以及韩国政府在制度设计和程序执行上的缺陷,造成最终宪法价值的失衡无疾而终。"实名"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技术现实,那么对实名的治理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韩国网络实名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互联网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韩国 互联网治理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实名制下的自主管理策略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彤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48,49,50,共3页
本文探讨了网络实名制下的用户认证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基于多级注册机制,就用户识别码管理和用户信用度管理模式等内容,提出了多识别码的用户信用度管理模式;并据此提出了重新构建网站信息发布架构体系的设想。为克服被长期困扰的网络信... 本文探讨了网络实名制下的用户认证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基于多级注册机制,就用户识别码管理和用户信用度管理模式等内容,提出了多识别码的用户信用度管理模式;并据此提出了重新构建网站信息发布架构体系的设想。为克服被长期困扰的网络信息判读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信息监督员机制的自主管理策略,该机制以用户信用度为基础,无须额外投入,同时又体现了发动广大网众参与网络治理的平等性与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认证机模式 网络信息判读 网页布局重构 自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德良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37,共2页
网络实名制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防止交易欺诈;有利于让网民谨言慎行,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从而能建构更加和谐的网络环境。但是,它对于那些真正想实施网络违法行为者来说,基本是无效的;而且增大了企业的负担,为个人信息的非法利用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网络实名 诈骗短信 舆论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基础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红春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2,共3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诸多便利,也带来一系列崭新的挑战。创新网络治理模式,提升管理能力是网络信息时代的迫切要求,北京市首次推行的微博实名制正是当前网络治理的一个重要尝试。实名制作为政府网络治理的一项公共行为,必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诸多便利,也带来一系列崭新的挑战。创新网络治理模式,提升管理能力是网络信息时代的迫切要求,北京市首次推行的微博实名制正是当前网络治理的一个重要尝试。实名制作为政府网络治理的一项公共行为,必须正视自身的道德正当性基础问题,从结果论和权利论两重纬度自证其合理性。通过公共空间的理性谈论,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问题的核心任务在于通过法治保护个体各项合法权利,优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正当性 功利主义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伦理的契约论维度与网络实名制的道德困境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红春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10-14,共5页
隐匿与自利是网络生活的两大内在机制,也是网络伦理建构的两大前提。基于隐匿与自利所带来的平等、互利和自由特征,网络伦理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内生性的伦理建构方式,即一种基于博弈的契约论模式。契约论式的网络伦理建构需要一种长期的... 隐匿与自利是网络生活的两大内在机制,也是网络伦理建构的两大前提。基于隐匿与自利所带来的平等、互利和自由特征,网络伦理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内生性的伦理建构方式,即一种基于博弈的契约论模式。契约论式的网络伦理建构需要一种长期的循环博弈,而网络实名制能够提供这种可能性。但在网络伦理建构中,网络实名制自身面临着权利和功利两重挑战的道德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伦理 契约论 网络实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上网企业实施“网络实名”的作用
16
作者 王景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上网企业 网络实名 企业形象 品牌延伸 无形资产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推进网络实名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志勇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9期140-142,共3页
文章在介绍网络实名制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网络实名制的实施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思考和分析,进而对现阶段推行网络实名制提出了完善法制建设、保护网民隐私、发展网络身份认证、综合治理等六点建议。
关键词 网络实名 网络身份认证 网民隐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韩国废除网络实名制的反思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荣林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47,共1页
中国学者主张实名制,大都是借鉴韩国实名制的经验,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韩国实名制实施前,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社会条件,实名制得到了多数公众的认可和理解,具备较好的民意基础。其次,作为民主国家的... 中国学者主张实名制,大都是借鉴韩国实名制的经验,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韩国实名制实施前,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社会条件,实名制得到了多数公众的认可和理解,具备较好的民意基础。其次,作为民主国家的韩国具备比较完善的法治体系,实名制的实行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也配套了比较完善的相关部门。如伦理委员会名誉纠纷调解部,便于根据具体的网上侵权行为进行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的责任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韩国 反思 网上侵权行为 伦理委员会 中国学者 社会条件 民意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技术与规则的博弈——以“网络实名制”引发的争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成圆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80,共4页
传播技术的进步让新媒体在推动公民社会进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同时也对既有规则提出了挑战,网络侵权和不良行为不断滋生体现出新技术在博弈中对规则的压倒性优势。作为对新媒体领域活动进行规范的一次尝试,网络实名制从提议之... 传播技术的进步让新媒体在推动公民社会进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同时也对既有规则提出了挑战,网络侵权和不良行为不断滋生体现出新技术在博弈中对规则的压倒性优势。作为对新媒体领域活动进行规范的一次尝试,网络实名制从提议之初就存在争议。如今,网络实名制的立法已经生效,其成果尚待实证检验。然而,围绕这场关于"实名制"的争论,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技术与媒介法规之间的博弈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 新媒体法治 技术与规则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网络实名制准入控制合规管理分析
20
作者 李政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1期29-30,共2页
文章介绍了银行内部网络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得出这种隐患主要是因为不能有效地进行网络实名准入控制管理,并根据银行业务特点构建了银行实名制合规管理系统模型。
关键词 网络实名 银行网络 安全管理系统 准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