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万力勇 赵呈领 +1 位作者 廖伟伟 疏凤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58,68,共6页
QQ群作为一种网络学习共同体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学习中。社会互动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之所以存在的最为核心的特征,是共同体内成员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建构的必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社会互动的概念和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的特点,... QQ群作为一种网络学习共同体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学习中。社会互动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之所以存在的最为核心的特征,是共同体内成员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建构的必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社会互动的概念和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的特点,对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从互动频率、互动深度、互动方式和互动信任度等方面对选取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Q群 网络学习共同体 社会互动 互动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教师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互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彦军 郭绍青 童慧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2-46,共5页
为切实提高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城乡教师能力协同发展质量,本研究以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论坛发帖为互动关系数据,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人际互动、校际互动和区域互动三个层面对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 为切实提高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城乡教师能力协同发展质量,本研究以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论坛发帖为互动关系数据,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人际互动、校际互动和区域互动三个层面对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互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形成的是一个低密度、结构较为松散、扁平化的人际互动社会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存在"熟人效应",但没有出现以学校为单位的派别林立现象。教师在选择交流对象时,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不明显。相对而言,在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E-I指数在0.5左右的"开放型"学校的教师能力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交互行为及其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区域教师能力均衡发展机制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城乡教师协同发展 互动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分享行为的社会因素探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翔 马吟秋 李旋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140,共10页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进行知识分享的行为动机,并重点探索成员的理性动机和情感动机,对成员自身加入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介入影响以及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笔者发现成员预期相关回报和知识...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进行知识分享的行为动机,并重点探索成员的理性动机和情感动机,对成员自身加入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介入影响以及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笔者发现成员预期相关回报和知识利用行为以及成员的情绪与成员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参与度和投入度显著正相关,而这些因素又显著影响成员的知识分享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享 网络学习共同体 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群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豪锋 杨绪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95-100,共6页
社会性建构理论倡导和支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脉络之中实现知识的流动、生产和创生,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建构学习共同体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微群是随着Web2.0而兴起的一类开放的互联网社交服务社群,具有内容的微型化与简明性、操... 社会性建构理论倡导和支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脉络之中实现知识的流动、生产和创生,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建构学习共同体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微群是随着Web2.0而兴起的一类开放的互联网社交服务社群,具有内容的微型化与简明性、操作方式的多样化与便捷性、交流的时效性与临场感等特征,可以多渠道地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便捷地将海量碎片信息重组并提供良好的应用程序接口,实现软件功能移植。河南师范大学以"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课程内容为主题,通过13周、三轮行动研究法,进行基于微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实践,发现利用微群进行学习,能发挥教师主导和学习者主体作用,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个人协作学习、自我管理、问题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社群 网络学习共同体 行动研究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高校网络学习共同体重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书萍 俞莉莹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8-63,共6页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信任合作的机制优势,在国际金融业、商业、教育、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日渐广泛。为破解区块链技术在高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及应用过程中的瓶颈,研究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发展溯源出发,结合区...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信任合作的机制优势,在国际金融业、商业、教育、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日渐广泛。为破解区块链技术在高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及应用过程中的瓶颈,研究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发展溯源出发,结合区块链技术特点提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重构的实践路径,即:通过依据区块链技术特性打造集去中心化账本、智能合约和数字通行证于一体的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有效解决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分散化、知识产权归属模糊、优质内容供应不足、学习平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安全高效、功能多样、突破应用边界的高校网络学习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网络学习共同体 在线教育 高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巍 孙月圣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教师 指导作用 网络教育 知识迁移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初探——一个基于“北京大学教学网”的实证案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群艺 刘铁志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2期50-55,共6页
如何利用网络教学方式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融合学习共同体与网络学习的概念之后,我们构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并提出垂直、水平、自我和延伸学习等四个层级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认为这一教与学的模式可以结合... 如何利用网络教学方式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融合学习共同体与网络学习的概念之后,我们构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并提出垂直、水平、自我和延伸学习等四个层级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认为这一教与学的模式可以结合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为普通高等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教学思路。基于"北京大学教学网"提供的B lackboard平台,我们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BLACKBOARD平台 北大教学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创建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胡小勇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1,共5页
已有的众多研究和实践均表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建立和应用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证检验方法,首先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和网络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工具、主题、资源、活动等必备要... 已有的众多研究和实践均表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建立和应用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证检验方法,首先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和网络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工具、主题、资源、活动等必备要素,并提炼出系统性地创建优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策略,主要包括清晰界定共同体的主题和目的、建立共同体领导团队、建立共同体成员记录档案、界定共同体成员行为准则、组织策划周期性的学习活动等。最后,文章简要阐述了基于博客平台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天河部落)应用上述策略所取得的实践效果,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城乡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继新 徐婷 梁书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3-75,共3页
网络学习共同体为加强城乡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乡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以湖北城乡教育结合的现实为基础,结合"学伴—伴学"专题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对跨越城乡而构建起来的中小学网络学习共同体所具有的... 网络学习共同体为加强城乡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乡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以湖北城乡教育结合的现实为基础,结合"学伴—伴学"专题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对跨越城乡而构建起来的中小学网络学习共同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展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方面的特有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学生交流 网络学习共同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学习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之构建——兼论面向智能时代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陶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5,共9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互与学习更加便捷、多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网络学习共同体,它是多元化学习时代中,促进个体高效学习的途径之一。对于教师个体而言,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着持续时间长但参与积极性低的特点,而...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互与学习更加便捷、多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网络学习共同体,它是多元化学习时代中,促进个体高效学习的途径之一。对于教师个体而言,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着持续时间长但参与积极性低的特点,而相关研究表明:社交学习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参与性。因此,引入社交学习理论分析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从学习渠道、资源环境、交往环境、社交活动四个维度阐述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从预测机制、迁移机制、增强机制三个维度剖析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过程,提出个体学习、交互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表现形式;而面向智能时代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特征与核心,在于教师掌握并利用机器进行学习预测、学习迁移与学习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交 社交学习 教师学习 网络学习共同体 学习预测 学习增强 学习迁移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被引量:133
11
作者 况姗芸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和作用,在具体分析网络学习共同体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模式,并具体论述了“动态网站设计”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玲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6,共5页
大学英语教学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未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学习共同... 大学英语教学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未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的基本框架、特征和优势,以期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网络学习共同体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的传播方式探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卉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19,26,共5页
网络学习共同体为基于问题的学习和知识建构提供了良好条件,其教育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然而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过程所产生的教育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教育传播方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分析并阐述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过程的... 网络学习共同体为基于问题的学习和知识建构提供了良好条件,其教育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然而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过程所产生的教育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教育传播方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分析并阐述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过程的传播方式,包括其传播要素内涵、关系、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独特的传播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知识建构 传播方式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策略——网络课程跨学校协作的再思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翠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7-50,115,共5页
校际网络协作学习共同体的组织问题成为深化网络课程改革的难题。在实践基础上,该文总结了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组织设计的基本策略,提出学生、教师、导学三位一体的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组织模型,指出注重教师远程协作、发展校际协作... 校际网络协作学习共同体的组织问题成为深化网络课程改革的难题。在实践基础上,该文总结了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组织设计的基本策略,提出学生、教师、导学三位一体的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组织模型,指出注重教师远程协作、发展校际协作虚拟团队、发挥网络社团领导与校际协调员等学习指导的重要性。结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原理,文章进而分析了以共同愿景为驱动、建立校际协调员的协作管理机制、推进日常性的网络社团管理、明确双重身份的角色定位等组织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际协作 网络学习共同体 组织策略 网络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共同体:终身学习视域下成人培训的新视角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效章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4,共2页
当前的成人培训必须要能促进和支持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成人培训,既呼应了终身学习的三大隐喻,也可以解决我国的成人培训存在的问题,为终身学习理念下成人培训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终身学习 成人培训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分布式认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翠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47,共4页
本文以高校《学习科学与技术》网络课程为例,在阐述分布式网络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创建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八条设计策略:创建校际协作联盟;开展多层次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与校际协作有机整合的教学实施过程;分布式的协作... 本文以高校《学习科学与技术》网络课程为例,在阐述分布式网络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创建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八条设计策略:创建校际协作联盟;开展多层次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与校际协作有机整合的教学实施过程;分布式的协作组织方式;构建多元整合的互动性网络学习环境;校际教学资源的调用与整合;跨学校的教师协同教学与指导;重视过程的校际协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 远程协作学习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现状与路径重构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39,共3页
反观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效性与领域覆盖性,网络教育课程在教师基本技能和学科理论培训等层面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在新时期教育教学背景下,独立的技术课程已经难以满足不同施教个体在技术拓展、模型建构和理论延伸等方面的现实诉求,"... 反观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效性与领域覆盖性,网络教育课程在教师基本技能和学科理论培训等层面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在新时期教育教学背景下,独立的技术课程已经难以满足不同施教个体在技术拓展、模型建构和理论延伸等方面的现实诉求,"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健全应着力从"预服务"和"定期检验"等层面出发,鼓励教育工作者合作机制的"信息化",构建"反思型"信息化队伍和"云服务"培训实践平台,强化教学知识共享思维,制定学校"专管"制度,设置"在线讨论"网络模块,力争为在职教师和教师教育的协同对话提供参与合作的实践平台的同时,借助交互学习与资源共享机制来有效推动信息化教师合作模型的优质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网络学习共同体 “反思型”信息化队伍 知识共享思维 “专管”制度 “在线讨论”网络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及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海青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构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教师作为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扮演着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等多重角色,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达成。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教师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评《商务英语教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F0003-F0003,共1页
学习共同体一般而言是由学习者与助学者为了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学习团体。而网络学习共同体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学习者和助学者为了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而形成的学习团体。随着当前移动互联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 学习共同体一般而言是由学习者与助学者为了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学习团体。而网络学习共同体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学习者和助学者为了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而形成的学习团体。随着当前移动互联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大学商务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商务英语教学特点及其目标,需要在QQ群和微信群的交流平台上,依靠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而改革商务英语的教学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英国学者唐纳(Sylvia Donna)编著了《商务英语教学》这本书,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如何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实现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课程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评测等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助学者 移动互联技术 信息传播技术 QQ群 交流平台 课程设置 教学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赵呈领 闫莎莎 杨婷婷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非正式学习成为个体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非正式学习效果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及个体交互程度是影响网络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因素。结合互动深度量表、...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非正式学习成为个体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非正式学习效果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及个体交互程度是影响网络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因素。结合互动深度量表、学习共同体基本特征、互动知识建构和虚拟学习社区三角形理论模型建构的大学生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近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参与频率最高的网络社区依次是QQ空间、SNS社区、微博、各种贴吧及论坛等非专业性社区;在参与网络社区的过程中,大学生形成了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并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互动趋势。活动形式的丰富程度、资源的共享性、活动主题的新颖性、专业性、活动内容的发散性、以及知识检索与管理功能等知识性维度因素;友好的用户界面与体验、开放的作品上传功能等技术性维度因素;成员间的平等性与归属感、互动的规范要求、奖励机制等社会性维度因素,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具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网络学习共同体 深度互动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