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网络媒介平台的性质转变及其提供者的责任承担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杨立新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
-
出处
《法治研究》
2016年第3期16-26,共11页
-
基金
司法部2014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多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项目(14SFB20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网络媒介平台本不负有为网络交易服务的功能,但在网络交易大潮中,信誉良好的网络媒介平台也参与对网络交易提供服务,因而存在网络媒介平台转化为网络交易平台的可能性,性质发生了转化的平台提供者就会发生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承担责任的后果。网络媒介平台转化为网络交易平台需要具备多种要素,但是最根本的要素,是为网络交易当事人提供订立网络交易合同的"下单"服务,即对消费者与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订立网络交易合同提供平台服务。具备了这个要素,这种转化就具备了最根本的动因,就会发生网络平台服务性质的转化,网络媒介平台提供者的身份就转变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对于在其网络上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就应当承担附条件不真正连带责任或者连带责任。
-
关键词
网络媒介平台
网络交易平台
提供者
性质转化
责任
-
分类号
C913.4
[经济管理]
-
-
题名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审视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刘凤娟
宋振超
-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
基金
2015年南京邮电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校级规划项目"流行文化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编号:XC215029)
-
文摘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是当前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话题,而这也是回应"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应然选择。面对时代挑战,拘泥于传统的显性思想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向多元发展的实然表征。因此,借鉴隐性思想教育模式,从教育观念、活动形式、媒介平台、教育环境、师资队伍以及自我教育等方面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提供镜鉴。
-
关键词
隐性教育
大学生
思政教育工作
师生关系
网络媒介平台
-
Keywords
implicit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 -student relationship
network media platform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