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繁荣与发展海峡西岸网络和谐文化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立英
张航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4-169,共6页
网络和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海西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海西发展网络和谐文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基础扎实,文化资源丰富。然而,地区发展不平衡、网络文化整体水平尚待提升、海西认同与区...
网络和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海西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海西发展网络和谐文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基础扎实,文化资源丰富。然而,地区发展不平衡、网络文化整体水平尚待提升、海西认同与区域文化认同有待成熟等也成为海西发展网络和谐文化的制约因素。充分利用海西网络文化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网络文化的指引,并在此前提下包容多元、抵制错误。同时政府还要转变理念,明确责任,加大对网络和谐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
网络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道德异化与和谐网络文化建设
被引量:
42
2
作者
张元
丁三青
李晓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一种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网络虚拟交往易导致个体道德观念弱化和价值取向紊乱,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网络主体道德观念异化导致其网络行为...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一种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网络虚拟交往易导致个体道德观念弱化和价值取向紊乱,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网络主体道德观念异化导致其网络行为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网络道德评价标准多重和网络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导致网络非道德主义泛滥。网络主体道德理性丧失导致主体道德人格缺失。培养和谐网络文化场域建设力量,发挥制度的秩序整合与建构的双重效能,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拓展教育渠道,创建优秀红色网站、博客和BBS等和谐网络文化辐射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研发,有效净化网络信息,加大网络审查和监管力度,营造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网络
文化
网络
道德异化
和谐
网络
场域
网络
文化
载体
网络
政策法规
网络
行为规范
网络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
被引量:
23
3
作者
敬菊华
张珂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2-84,共3页
本文从新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表现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
舆论
引导
和谐
网络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舆情博弈的公民有序化网络参与对策
被引量:
7
4
作者
苑丰
刘武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1,共6页
当前网络舆情疏导和治理已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作。网络舆情博弈是伴随着新媒介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逐步深入渗透以及公民维权意识的增长而诞生的一种公共生活方式,是民众权利借由新媒介而对既有社会权力形态的角力。民众...
当前网络舆情疏导和治理已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作。网络舆情博弈是伴随着新媒介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逐步深入渗透以及公民维权意识的增长而诞生的一种公共生活方式,是民众权利借由新媒介而对既有社会权力形态的角力。民众的媒治依赖与政府的压迫性反应使舆情博弈呈现为"失范"特征,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处置网络热点舆情,会刺激民众提升维权行动的悲情烈度,使抗争性网络文化蔓延,丑化政府形象、消解政府权威。应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制定网络事件应对预案、提高舆情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推进现实社会管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政
网络
事件
舆情博弈
和谐
网络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繁荣与发展海峡西岸网络和谐文化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立英
张航忠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4-169,共6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加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与管理研究"(2009Z001)的系列成果之一
文摘
网络和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海西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海西发展网络和谐文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基础扎实,文化资源丰富。然而,地区发展不平衡、网络文化整体水平尚待提升、海西认同与区域文化认同有待成熟等也成为海西发展网络和谐文化的制约因素。充分利用海西网络文化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网络文化的指引,并在此前提下包容多元、抵制错误。同时政府还要转变理念,明确责任,加大对网络和谐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力度。
关键词
海峡西岸
网络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策
Keywords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harmonious network culture
socialistic core value system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D261.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道德异化与和谐网络文化建设
被引量:
42
2
作者
张元
丁三青
李晓宁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北方民族大学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精神培育凝练研究”(项目编号:12JDSZ20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D2012W24)的研究成果
文摘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一种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网络虚拟交往易导致个体道德观念弱化和价值取向紊乱,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网络主体道德观念异化导致其网络行为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网络道德评价标准多重和网络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导致网络非道德主义泛滥。网络主体道德理性丧失导致主体道德人格缺失。培养和谐网络文化场域建设力量,发挥制度的秩序整合与建构的双重效能,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拓展教育渠道,创建优秀红色网站、博客和BBS等和谐网络文化辐射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研发,有效净化网络信息,加大网络审查和监管力度,营造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环境。
关键词
和谐
网络
文化
网络
道德异化
和谐
网络
场域
网络
文化
载体
网络
政策法规
网络
行为规范
网络
道德教育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
被引量:
23
3
作者
敬菊华
张珂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团委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2-84,共3页
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重庆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5jwsk065)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内容与技法研究"(项目编号:06JWSK037)。
文摘
本文从新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表现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
舆论
引导
和谐
网络
文化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舆情博弈的公民有序化网络参与对策
被引量:
7
4
作者
苑丰
刘武芳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
石家庄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1,共6页
基金
2012年河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河北省市
县网络问政平台舆情特征与引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Z129024)
2012年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提高政府处置‘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项目编号:WH1219)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前网络舆情疏导和治理已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作。网络舆情博弈是伴随着新媒介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逐步深入渗透以及公民维权意识的增长而诞生的一种公共生活方式,是民众权利借由新媒介而对既有社会权力形态的角力。民众的媒治依赖与政府的压迫性反应使舆情博弈呈现为"失范"特征,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处置网络热点舆情,会刺激民众提升维权行动的悲情烈度,使抗争性网络文化蔓延,丑化政府形象、消解政府权威。应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制定网络事件应对预案、提高舆情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推进现实社会管理创新。
关键词
涉政
网络
事件
舆情博弈
和谐
网络
文化
分类号
C913.9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繁荣与发展海峡西岸网络和谐文化的对策思考
杨立英
张航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网络道德异化与和谐网络文化建设
张元
丁三青
李晓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
敬菊华
张珂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舆情博弈的公民有序化网络参与对策
苑丰
刘武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