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网络协商民主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9
1
作者 伍俊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4,共5页
发展网络协商民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公众和网络媒体三方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要重视网络协商民主,强化主体地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推广电子政务;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全民上网";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坚持依法治网。对... 发展网络协商民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公众和网络媒体三方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要重视网络协商民主,强化主体地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推广电子政务;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全民上网";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坚持依法治网。对于网民而言,要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协商质量;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网络表达自由;重视协商伦理,提高道德修养;培育政治理性和公共精神,提高网络政治责任感。对于网络媒体而言,要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开展技术管理创新,强化网络行业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协商民主 网络媒介素养 公共政治理性 网络表达自由 网络舆情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协商民主的局限及克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舒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5,共5页
网络空间是开展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场域。通过网络,不但使协商民主参与的范围和渠道得到有效扩展,而且让协商民主的精神与价值得以彰显。在现实中,网络协商民主也存在诸多局限,表现为网络协商动力不足、网络信息失真现象、网络民意易被... 网络空间是开展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场域。通过网络,不但使协商民主参与的范围和渠道得到有效扩展,而且让协商民主的精神与价值得以彰显。在现实中,网络协商民主也存在诸多局限,表现为网络协商动力不足、网络信息失真现象、网络民意易被操纵、达成的共识约束力不强。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提升党和政府的网络沟通能力、拓展民众的网络话语权、推进网络协商平台建设、实现网络协商与实体协商的互动等具体路径,推动网络协商民主的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网络协商民主 网络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制、规范与认知:网络协商民主制度化建构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永香 王心渝 陆卫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网络协商民主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新型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网络时代协商民主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是制度化建构。制度化分为制度建构和制度认同两个层面,其中,制度建构包括规制性维度和规范性维度,制度认同体现为认知性维度。网络协商民主... 网络协商民主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新型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网络时代协商民主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是制度化建构。制度化分为制度建构和制度认同两个层面,其中,制度建构包括规制性维度和规范性维度,制度认同体现为认知性维度。网络协商民主制度化建构面临着法规建设不完善、协商流程不可控、制度平台供给不足的规制困境,公共道德失范、公共领域无序化、公共理性缺失的规范困境和制度认同欠缺导致的认知困境。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完善法规体系、规范协商流程和强化平台建设优化网络协商民主的有效制度供给;通过加强网络公共道德建设、构建公共领域新秩序和重塑公共理性精神实现网络协商民主的公共性建构;从跨越技术障碍、加强政府管控、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社会资本和提升公民参政能力方面促进网络协商民主的制度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协商民主 制度建构 制度认同 制度供给 公共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协商民主的有效扩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际卫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6-57,共2页
网络协商民主是实现协商民主理念的重要形式。互联网时代,协商民主参与的范围和渠道得到了有效扩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现实困境。要通过拓展民众的话语权,增强协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党和政府的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将网... 网络协商民主是实现协商民主理念的重要形式。互联网时代,协商民主参与的范围和渠道得到了有效扩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现实困境。要通过拓展民众的话语权,增强协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党和政府的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将网络与实体协商相结合,克服数字鸿沟;完善网络协商平台,确保网络协商民主正常、有效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协商民主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立体式协商民主网络的完善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兴旺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1,共4页
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体式协商民主网络,应通过完善党际协商民主机制,提高党际协商的效率;通过完善党内协商民主体系,提升党内协商的示范价值;通过开展党群协商民主实验,增强党群协商的社会效应;通过优化"两会"协商民主实践,... 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体式协商民主网络,应通过完善党际协商民主机制,提高党际协商的效率;通过完善党内协商民主体系,提升党内协商的示范价值;通过开展党群协商民主实验,增强党群协商的社会效应;通过优化"两会"协商民主实践,增进协商核心平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式协商民主网络 党际协商 党内协商 党群协商 “两会”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主协商需要现实民主制度的对接
6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8-248,共1页
伍俊斌撰文《论网络协商民主的限度》指出,协商民主是现代政治的一种民主体制,意指自由平等的公民在由民主宪法规范的政治共同体中,以权利和理性为基础,经过对话、讨论和辩论等程序,最终形成合法的决策。互联网以其固有的开放、平... 伍俊斌撰文《论网络协商民主的限度》指出,协商民主是现代政治的一种民主体制,意指自由平等的公民在由民主宪法规范的政治共同体中,以权利和理性为基础,经过对话、讨论和辩论等程序,最终形成合法的决策。互联网以其固有的开放、平等、自由、互动和包容等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交往方式,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公共空间,改变了协商民主的参与模式,优化了协商民主的控制结构,最终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协商民主的完美契合,为现代协商民主的完善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伍俊斌 《论网络协商民主的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及其治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小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6,共11页
网络民粹主义动员是发生在网络空间,运用民粹主义话语来实现大众动员的政治活动。当前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缺乏坚定的领导人物和明晰的政治规划,往往由具体社会议题所诱发,带有明显的情绪宣泄和大众狂欢的特点,在看似暴烈的话语背... 网络民粹主义动员是发生在网络空间,运用民粹主义话语来实现大众动员的政治活动。当前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缺乏坚定的领导人物和明晰的政治规划,往往由具体社会议题所诱发,带有明显的情绪宣泄和大众狂欢的特点,在看似暴烈的话语背后隐藏着虚弱乏力、自我限制的本性。在主体维度上体现着意见领袖与普通网民之间的互动,交织着"为民之粹"的精英维度和"以民为粹"的草根维度;在发生逻辑上由不满、怨恨和愤怒情绪所驱动,体现着情感动员的鲜明特征。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治理,一方面需要通过强化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从根本上改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滋长土壤;另一方面需要甄别民粹主义动员的类别,强化危机管理意识,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粹主义 社会动员 社会运动 网络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