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正世界信念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拥有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与年龄差异
1
作者 田宪华 张绍波 付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144,共8页
为了考察公正世界信念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机制以及年龄差异,使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以及问题性网络使用问卷为测量工具,采用整群取样法选取44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公正世界信念与拥有... 为了考察公正世界信念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机制以及年龄差异,使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以及问题性网络使用问卷为测量工具,采用整群取样法选取44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公正世界信念与拥有生命意义呈显著正相关,与问题性网络使用呈显著负相关,拥有生命意义与问题性网络使用呈显著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拥有生命意义在公正世界信念与问题性网络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这一模型中,年龄调节了拥有生命意义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解释了公正世界信念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为针对性预防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提供方向指导和实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世界信念 拥有生命意义 问题性网络使用 年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2
作者 张兰霞 那丽杰 +1 位作者 王乐乐 毛孟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1208,共8页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运用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方法,对742名员工的跨域网络使用行为进行了类别划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别的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可分为3种,...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运用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方法,对742名员工的跨域网络使用行为进行了类别划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别的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可分为3种,分别命名为回避型跨域网络使用行为、适度型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和活跃型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其中,活跃型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水平最高;同时,与工作家庭冲突相比,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对工作家庭增益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网络使用行为 工作连通行为 网络怠工行为 工作家庭关系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护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演变及其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大志 姜文龙 +4 位作者 霍淑慧 金茜 李梦甜 尹斐 杨楠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识别本科护生问题性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转变模式,分析不同转变模式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关联。方法便利抽样选取901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2年9月(T1)、2023年9月(T2),采用... 目的识别本科护生问题性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转变模式,分析不同转变模式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关联。方法便利抽样选取901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2年9月(T1)、2023年9月(T2),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和青少年NSSI评定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潜在类别分析识别PIU类别,潜在转变分析探讨PIU转变模式,Logistic回归探索不同转变模式与NSSI关联。结果T1和T2时点护生PIU均有3个类别:低PIU组(26.97%/36.07%)、中PIU组(41.95%/39.96%)、高PIU组(31.08%/23.97%)。本科护生PIU整体呈缓解趋势,但13.54%护生仍维持高PIU,命名为高PIU持续组;4.44%、1.89%护生由低PIU转变为中PIU、高PIU,8.55%护生由中PIU转变为高PIU,命名为PIU进展组。进展组(OR=2.73,95%CI:1.62~4.26)及高PIU持续组(OR=3.80,95%CI:2.25~6.12)与NSSI增加有关(均P<0.01)。结论本科护生PIU有3个潜在类别,各类别随时间推移发生转变且对NSSI有不同影响,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关注保持高PIU组和转变为更高水平PIU组护生,提供相关干预以降低NS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网络使用 非自杀性自伤 潜在转变分析 本科护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被引量:51
4
作者 张锦涛 陈超 +5 位作者 王玲娇 刘璐 刘凤娥 赵会春 邓林园 方晓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1-1533,共13页
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所高校2250名大一新生为测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探讨了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占网络使用总时间的比重、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以及网络成瘾程度之间的关系。基于网络使用满足的相关理论以及... 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所高校2250名大一新生为测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探讨了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占网络使用总时间的比重、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以及网络成瘾程度之间的关系。基于网络使用满足的相关理论以及渴求的条件反射理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即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之间起调节作用,而且这一调节作用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得以实现。结果显示:(1)大学新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3.58±8.94小时,网络社交使用占全部上网时间的比重为27.18±18.15%;(2)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比重、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与网络成瘾的五个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使用时间以及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均能够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同时网络社交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预测网络成瘾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相比较少使用网络社交的被试,较多使用网络社交的群体表现出更高的网络成瘾程度,且网络使用时间对网络成瘾程度的预测作用相对较低;而且网络社交比重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网络使用时间 网络社交使用比重 背景性渴求 大学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 被引量:76
5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3 位作者 阿拉坦巴根 刘勇 李敏 刘桂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5-1447,共13页
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是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常被称作"社交网络成瘾"、"病理性社交网络使用"或"社交网络过度使用",概念和界定标准还没有达成一致看法。青少年合理的... 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是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常被称作"社交网络成瘾"、"病理性社交网络使用"或"社交网络过度使用",概念和界定标准还没有达成一致看法。青少年合理的社交网络使用对促进社交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有积极意义,但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却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对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发生机制的探讨,将为问题性社交网络的干预引导提供依据。未来的研究应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概念和界定标准进行澄清,用多维视角的方法开展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加强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理论建构和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 消极影响 发生机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67
6
作者 陈武 李董平 +2 位作者 鲍振宙 闫昱文 周宗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1-623,共13页
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亲子依恋起作用的中介和调节机制少有研究涉及。在发展系统理论及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下,本研究基于"社会发展模型/初级社会化理论"和"个体—环境交互作用... 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亲子依恋起作用的中介和调节机制少有研究涉及。在发展系统理论及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下,本研究基于"社会发展模型/初级社会化理论"和"个体—环境交互作用观",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同时考察家庭因素(亲子依恋)、同伴因素(越轨同伴交往)和个体因素(意志控制)对青少年PIU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2758名初中生为被试(平均年龄13.53岁,SD=1.06),让其自我报告亲子依恋、越轨同伴交往、意志控制和PIU的情况。多元回归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后,亲子依恋对PIU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亲子依恋通过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PIU。(3)该间接效应受到意志控制的调节。相对于意志控制水平高的青少年,间接效应对于意志控制水平低的青少年更显著。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发展系统理论不同亚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视角理解亲子关系"如何"及"何时"影响青少年PIU。青少年PIU的预防干预不仅要重视家庭因素、同伴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单独影响,更要重视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网络使用 亲子依恋 越轨同伴交往 意志控制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辅导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使用及学习管理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玎 卢宁 +2 位作者 何建飞 唐辉 周丽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6-501,共6页
目的:探索团体辅导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使用及学习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网络成瘾大学生31名(皆为男性),随机分入团体辅导组(n=16)和监管学习对照组(n=15),对团体辅导组学生进行每周1次共12次团体辅导,对照组学生每周参加1次共12... 目的:探索团体辅导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使用及学习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网络成瘾大学生31名(皆为男性),随机分入团体辅导组(n=16)和监管学习对照组(n=15),对团体辅导组学生进行每周1次共12次团体辅导,对照组学生每周参加1次共12次的监管自习,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施测网络成瘾量表(IAT),并用日均网络使用时间、日均自主学习时间以及期末学分通过率进行评估。结果:团体辅导后,学生的IAT得分和日均上网-学习时间比(每日网络时间/每日自主学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48.5±6.2)vs.(81.2±2.1),(0.8±0.2)vs.(3.6±1.7)],也低于本组基线评分[(82.4±1.7),(3.9±1.6)],而期末学分通过率(0.8±0.1)高于对照组(0.4±0.2)和本组基线水平(0.3±0.1)(均P<0.01);对照组仅期末学分通过率高于其基线(0.3±0.1,P<0.05),其他指标两次测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辅导可改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症状和促进其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辅导 网络成瘾 网络使用 学习管理 干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 被引量:51
8
作者 洪建中 黄凤 皮忠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基于对54名老年人的访谈数据,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而且上网目的多样化,不仅通过网络与熟人联系、获取信息,还使用网络进行娱乐、... 基于对54名老年人的访谈数据,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而且上网目的多样化,不仅通过网络与熟人联系、获取信息,还使用网络进行娱乐、交易活动。(2)与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相比,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可以感受到更高的社会联结,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和错误信念。使用和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在孤独感水平上不存在差异。(3)老年人是否使用网络与其感受到的社会联结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网络使用 社会联结 孤独感 情绪理解 错误信念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管理倾向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网络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晓军 赵竞 +2 位作者 周宗奎 陈武 鲍娜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3,共4页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量表对4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时间管理倾向、网络自我控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网络自我控制显著正...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量表对4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时间管理倾向、网络自我控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网络自我控制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网络自我控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显著负相关;(2)网络自我控制在时间监控观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网络自我控制在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管理倾向 网络自我控制 病理性网络使用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使用经验对动作动词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思耘 周宗奎 李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2-1003,共12页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高级概念认知和低级感知觉认知紧密关联,且两者共享相同的神经系统。本研究设计了3个实验:实验1观察面部表情动词加工是否受面部情绪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网络使用经验多的被试在促进和抑制面部积极表情条件下对动词的...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高级概念认知和低级感知觉认知紧密关联,且两者共享相同的神经系统。本研究设计了3个实验:实验1观察面部表情动词加工是否受面部情绪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网络使用经验多的被试在促进和抑制面部积极表情条件下对动词的反应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实验2探讨网络使用经验对肢体动作词汇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网络使用经验多的被试在动词名词转换时没有产生显著认知损耗。实验3探讨两类被试对正常序列和随机序列图式动词加工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网络使用经验多的个体对随机序列和正常序列的回忆成绩并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从动词认知加工角度验证了高级认知与低级感知觉加工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网络行为与高级认知加工间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转换消耗效应 图式 网络使用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一代”的数字不均:大学生多模态网络使用、政治知识和社会参与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韦路 余璐 方莉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6,共7页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被称为"网络的一代"。这一称呼一方面形象地概括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优势,另一方面却给该群体贴上了一个同质化的标签,导致其内部的网络使用差异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从多模态网络使用的概念出发,对大...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被称为"网络的一代"。这一称呼一方面形象地概括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优势,另一方面却给该群体贴上了一个同质化的标签,导致其内部的网络使用差异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从多模态网络使用的概念出发,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差异进行描述,对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多模态网络使用与政治知识和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月均花费越高的学生,对网络使用的多模态程度也越高。而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多模态程度越高,其所获取的时政知识也越多,所参与的社会活动也越多。虽然大学生群体在年龄和教育程度上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但所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模态,并进而对其社会融入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不均 多模态网络使用 政治知识 社会参与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社交焦虑、抑郁关系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东梅 张立新 张镇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9-576,共8页
采用广义问题性网络使用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社交焦虑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对465名大学生进行了间隔6个月的两次调查,以探索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社交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显著负相关... 采用广义问题性网络使用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社交焦虑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对465名大学生进行了间隔6个月的两次调查,以探索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社交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抑郁显著正相关;(2)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社交焦虑、抑郁之间存在单向预测作用,即前期的问题性网络使用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幸福感、社交焦虑、抑郁。并且这种预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生,前期的问题性网络使用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社交焦虑;对于女生,前期的问题性网络使用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幸福感和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网络使用 幸福感 社交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使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其路径——基于9省18个县(市)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35
13
作者 章秀英 戴春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4-100,158,共7页
政治信任是构建执政合法性和政策有效性的政治心理基础。网络新媒体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对政治信息传播的垄断和控制,影响了公民政治信任。文章基于全国9省18个县(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网络... 政治信任是构建执政合法性和政策有效性的政治心理基础。网络新媒体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对政治信息传播的垄断和控制,影响了公民政治信任。文章基于全国9省18个县(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网络接触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发现在控制社会人口学变量和传统媒体接触的情况下,网络接触负向影响政治信任。结构方程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络接触负向影响政府绩效评价和威权主义价值观,正向影响政治效能感,进而间接影响政治信任。由于政府绩效评价和威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力度强于政治效能感,网络接触对政治信任影响的总效应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使用 政治信任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大城市居民网络使用偏好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骏飞 陈友华 +2 位作者 巢乃鹏 苗国 梁靖雯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4,共5页
本文节选自国家重大社科委托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成果《中国网络社会调查报告》。该项目主要基于定量视角,运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进行数据收集。研究者通过集群抽样法,... 本文节选自国家重大社科委托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成果《中国网络社会调查报告》。该项目主要基于定量视角,运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进行数据收集。研究者通过集群抽样法,在上海、北京、广州、济南、武汉、沈阳、西安、昆明、兰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 偏好分析 网络使用 城市居民 社会调查报告 计算机辅助 网络社会 电话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使用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后果变量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金良 苏志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8,174-175,共7页
近年来,网络使用方面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交焦虑、人格因素、自尊及社会支持会影响到个体的网络使用,而网络使用会对个体的孤独感、抑郁、生活满意度及认知方式等产生影响。在网络使用的后果变量方面,以往研究结论存在诸多不一... 近年来,网络使用方面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交焦虑、人格因素、自尊及社会支持会影响到个体的网络使用,而网络使用会对个体的孤独感、抑郁、生活满意度及认知方式等产生影响。在网络使用的后果变量方面,以往研究结论存在诸多不一致,说明网络使用对个体的影响可能受制于某些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未来研究需考察验证这些可能存在的中介或调节机制,深化对网络使用方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使用 影响因素 后果变量 调节机制 中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使用、网络依赖与网络信息可信度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明新 曾宪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借助于“媒介可信度理论”与“媒介系统依赖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我们探讨了网民对于网络信息的可信度评价,及网民对于网络的使用行为与其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网民的网络使用和网络依赖显著相关;网民的网络使用时... 借助于“媒介可信度理论”与“媒介系统依赖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我们探讨了网民对于网络信息的可信度评价,及网民对于网络的使用行为与其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网民的网络使用和网络依赖显著相关;网民的网络使用时间、网络使用经验、网络依赖及其人口变量与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皆显著相关;网民在网络上不同类型的信息之间,其可信度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网络依赖 网络使用 网络信息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阳益 张大均 吴明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IUSCS-CS),并检验其信效度,以满足从自我控制的角度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的测量需要。方法:选取116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n=583)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一组(n=58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 目的:编制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IUSCS-CS),并检验其信效度,以满足从自我控制的角度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的测量需要。方法:选取116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n=583)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一组(n=58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自我控制量表(SCS)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为效标。并对1165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分析。结果:量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自我控制3个分量表构成,各分量表均有3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IUSCS-CS的拟合指数均良好(χ~2/υ=2.77,TLI=0.82,CFI=0.84,RMSEA=0.05);IUSCS-CS总分及3个分量表得分与SCS得分呈正相关(r=0.53~0.70,P<0.01),与CIAS得分负相关(r=-0.57^-0.78,P<0.01)。IUSCS-CS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0,3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77、0.76、0.82。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够用于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力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使用自我控制 大学生 网络成瘾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网络使用偏好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桂颖 周宗奎 平凡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395-400,共6页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幸福感问卷、网络使用偏好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探索大学生网络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网络使用偏好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网络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网络使用偏好中休闲娱乐维度的得分最高,网...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幸福感问卷、网络使用偏好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探索大学生网络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网络使用偏好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网络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网络使用偏好中休闲娱乐维度的得分最高,网络使用偏好类型中普通型居主导地位;(2)网络幸福感和网络使用偏好类型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与休闲娱乐偏好的相关最高;(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休闲娱乐偏好对网络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游戏偏好对网络幸福感中的便利感、活力感、自由感因子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幸福感 网络使用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萌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0-855,共6页
1概述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作为一种快速便捷获取信息的来源,已经渗透到了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1月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 1概述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作为一种快速便捷获取信息的来源,已经渗透到了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1月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的上网用户总数已突破2.1亿,35岁以下的人群占81%,其中18-24岁的青年占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障碍 病理性网络使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学校高中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理笑 徐健 +3 位作者 吴增强 马珍珍 颜崇淮 金星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不同类型学校高中生互联网使用现况和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07年9~10月对上海市6个区、12所学校的3220名在读高中学生进行互联网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并采用上海德瑞姆网络成瘾矫治研究中心编... 目的调查上海市不同类型学校高中生互联网使用现况和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07年9~10月对上海市6个区、12所学校的3220名在读高中学生进行互联网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并采用上海德瑞姆网络成瘾矫治研究中心编制的《DRM青少年因特网使用情况调查52量表》进行评分。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耐受性、戒断反应、计划性、控制性、时间性、社会性和危害性7个层面,分析上海市不同类型学校高中生互联网使用的总体情况和学校间的差异。结果上海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率为94.89%,网络成瘾率为9.37%;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网络成瘾(P〈0.01);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分别为职业高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P〈0.01)。结论上海市高中生互联网使用率较高,应重视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尤其在职业学校应加强宣教,及早矫治可能会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使用 网络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