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依赖型创业企业网络位置跃迁、资源替代式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吴言波 刘宇舒 邵云飞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7-886,共10页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以依托平台生态创业的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平台依赖型创业企业网络位置跃迁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网络位置跃迁(知识位置跃迁和结构位置跃迁)与商业模式创新及资源替代式重构均存在倒U形关系;②资源...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以依托平台生态创业的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平台依赖型创业企业网络位置跃迁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网络位置跃迁(知识位置跃迁和结构位置跃迁)与商业模式创新及资源替代式重构均存在倒U形关系;②资源替代式重构分别在知识位置跃迁、结构位置跃迁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③积累可供性和变异可供性显著调节知识位置跃迁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变异可供性显著调节结构位置跃迁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但积累可供性在结构位置跃迁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位置跃迁 资源替代式重构 数字技术可供性 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网络能力对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企业间网络位置跃迁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国强 孙遇春 +1 位作者 胡文安 任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1-88,共8页
创新网络既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有力保证。双元创新包括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两种模式。通过构建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概念模型,提出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正相关假设,... 创新网络既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有力保证。双元创新包括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两种模式。通过构建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概念模型,提出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正相关假设,通过收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科技行业企业315份有效问卷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对企业双元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跃迁在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企业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的正向关系中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创新支持氛围对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能力 双元创新 网络位置跃迁 环境不确定性 创新支持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网络能力对组织创新影响的双路径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任浩 佟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知识网络能力概念是在组织网络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交叉融合背景下提出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揭示了知识网络能力研究的必要性。基于组织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观,构建“能力—创新行为—绩效”和“能力—网络位置—绩效”模型框架,验证知... 知识网络能力概念是在组织网络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交叉融合背景下提出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揭示了知识网络能力研究的必要性。基于组织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观,构建“能力—创新行为—绩效”和“能力—网络位置—绩效”模型框架,验证知识网络能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网络能力对组织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创新二元行为在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网络位置跃迁在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知识基正向调节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结论拓展了知识网络能力相关理论研究,支持了从知识网络能力视角出发的组织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网络能力 网络位置跃迁 创新二元性 环境动态性 知识基 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网络视角下的潜在颠覆性技术识别--以自动驾驶领域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纪亚琨 余翔 +1 位作者 张奔 彭文波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50,139,共6页
[研究目的]在新兴领域发展早期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是发展和部署颠覆性技术的前提,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专利网络视角,构建多层分析结构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在领域层通过分阶段IPC共现网络,... [研究目的]在新兴领域发展早期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是发展和部署颠覆性技术的前提,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专利网络视角,构建多层分析结构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在领域层通过分阶段IPC共现网络,以网络指标持续追踪IPC节点位置变化,筛选影响力跃迁节点;将节点映射到发明层对应专利作为潜在颠覆性技术,最后在主题层基于主题模型对颠覆性研发方向进行进一步解读。[研究结论]以自动驾驶领域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发现早期具有扩散倾向的新颖技术是新兴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内因,而新技术与较成熟技术发生融合更易产生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分析 颠覆性技术 专利网络 自动驾驶 技术识别 网络位置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