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强 陈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2,共5页
新时代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掌握话语权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在话语主体力量层面,应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 新时代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掌握话语权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在话语主体力量层面,应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政治自觉、整体实力;在话语内容吸引力层面,应力求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话语内容;在话语载体建设层面,应构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平台新格局、加强网络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在话语环境营造层面,应有效规范和引导网络空间话语秩序、提高我国网络技术实力、打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信息场域,进一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网络 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权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慧娟 万小朋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1,共3页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媒体形态、舆论生态深刻重塑,信息的生成、传播方式都发生重大变化,深刻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信息主体“去中心化”、信息内容“碎片化”、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效果“最大化”,构成了数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媒体形态、舆论生态深刻重塑,信息的生成、传播方式都发生重大变化,深刻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信息主体“去中心化”、信息内容“碎片化”、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效果“最大化”,构成了数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全新境遇。面对多元思潮冲击、媒体平台竞争、媒介技术变革和传播格局风险等现实挑战,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积极推动数智技术运用,加强数智人才队伍培养,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监管,切实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3
作者 李从玉 辛向阳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67,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给我国意识形态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应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坚持依法依规治网,有效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其防范 被引量:1
4
作者 邢国忠 赖希然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推动未来人类技术颠覆性发展的新兴技术形态,在以强大的内容生成力赋能各种行业领域的同时,也给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风险挑战。不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推动未来人类技术颠覆性发展的新兴技术形态,在以强大的内容生成力赋能各种行业领域的同时,也给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风险挑战。不良社会思潮内嵌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隐蔽渗透、算法偏见导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容偏向性、数据失真导致网络意识形态的偏差、算法反噬削弱网民的意识形态鉴别力等风险叠变致使生成式人工智能超越单纯技术属性的内容生成功能,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我们可以从加强价值引领、加强大数据检测与管理、掌控数据管理权力、重塑人机关系等多重路径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给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风险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研判及对策
5
作者 王淑荣 崔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出现了很多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规律。这些新变化也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研判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应对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概念内涵,掌握意识形态风险的...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出现了很多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规律。这些新变化也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研判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应对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概念内涵,掌握意识形态风险的类型,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产生动因。同时,要在掌握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产生根源及其传播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大学生群体“群情”掌握的精准度、提升对大学生网络发声“语义分析”的精准度、提升对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制造和传播动因评判的精准度,从而才能更好地规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 风险研判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云志 孙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并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角逐交锋的主战场,深刻影响和塑造着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受网络空间泛娱乐化、碎片化和圈层化的影响,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并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角逐交锋的主战场,深刻影响和塑造着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受网络空间泛娱乐化、碎片化和圈层化的影响,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存在着价值共识被遮蔽、话语阐释被削弱和认同渠道被窄化的显在困境。基于化解网络空间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的视角来考量,应从把握青年群体的鲜明特征入手,在供给优质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和治理网络空间等方面协同发力,从而强化当代青年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青年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变化与应对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3,141,共8页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在蕴含着“技术规制”与“价值引领”双重逻辑。当前,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正在...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在蕴含着“技术规制”与“价值引领”双重逻辑。当前,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意义世界。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界域深刻变革,应科学认识二者“智治互构”的耦合关系,深刻把握建设主体“人机共融”的发展趋向,理性审视“技术利维坦”的风险挑战。在此基础上,强化系统规划,风险防控,综合应对,科学保障,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算法推荐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点及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逸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2-74,共3页
作为描述将输入转化为所要求的输出的过程,计算机算法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智能算法推荐一定程度上个性化地预置了人们在互联网学习、浏览的内容,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观点。随着智能算法推荐技术应用不断深入,其价值引导功能越来越不容忽... 作为描述将输入转化为所要求的输出的过程,计算机算法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智能算法推荐一定程度上个性化地预置了人们在互联网学习、浏览的内容,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观点。随着智能算法推荐技术应用不断深入,其价值引导功能越来越不容忽视,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了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抵御非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化渗透与传播,强化法学、新闻学、经济学等学科价值导向,防范计算机信息安全相关专业技术滥用等成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新重点。需要从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建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增强校园网络智能算法推荐的应用发展等方面,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算法推荐 高校 网络意识形态 安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论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志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9,共8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在传播场域、传播逻辑、传播媒介、传播功效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全媒体时代由此到来。从传播时空、传播方式、传播主体和传播效能等维度来看,全媒体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面临着一系列...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在传播场域、传播逻辑、传播媒介、传播功效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全媒体时代由此到来。从传播时空、传播方式、传播主体和传播效能等维度来看,全媒体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要从增强主流舆论引导、加强规范体系建设、推动主体功能整合、推进传播方式转型等方面入手,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网络意识形态 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手段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云霞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面对错误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法治是坚决同错误思潮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司法实践中涉意识形态案件的不断出现、霸权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采取的所谓“法治”行为等决定了以法治维护意识形态... 面对错误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法治是坚决同错误思潮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司法实践中涉意识形态案件的不断出现、霸权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采取的所谓“法治”行为等决定了以法治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必要性,以法律手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各个国家的通行做法。另一方面,在理论上法律自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其具有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功能;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探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决定了以法治手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可能性。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立法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进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进程中,既要完善意识形态安全相关立法,也要形成满足意识形态需求的司法政策、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思潮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法治 政治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圈群视域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消解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忠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1-84,共4页
网络圈群已成为青年集群生活的新样态,其所构建的复杂传播场域导致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话语权力式微、传播效能减弱、阵地建设滞后、政治认同弱化的风险挑战。这些风险挑战根源于网络圈视域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封闭性与流动性并存、高... 网络圈群已成为青年集群生活的新样态,其所构建的复杂传播场域导致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话语权力式微、传播效能减弱、阵地建设滞后、政治认同弱化的风险挑战。这些风险挑战根源于网络圈视域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封闭性与流动性并存、高中心势与沉默螺旋共生、强关系与弱关系交织、私密性与开放性兼具的特征。鉴于此,可以探索以信息技术手段、以舆论生态治理、以多元主体协同和以基层党建引领等路径,有效消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圈群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风险 消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真相”网络传播视域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探赜 被引量:6
12
作者 邢海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主流意识形态只有通过有效传播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认同,才能发挥凝聚社会共识,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然而,伴随“后真相”的到来,网络媒介为大众传播铺垫了全新的现实情境,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其中则面临着认同逻辑失效、认同主体基础弥散... 主流意识形态只有通过有效传播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认同,才能发挥凝聚社会共识,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然而,伴随“后真相”的到来,网络媒介为大众传播铺垫了全新的现实情境,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其中则面临着认同逻辑失效、认同主体基础弥散、认同安全感缺失、多元社会思潮冲击等诸多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而在培育大众开放理性思维中铸牢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基础,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整体性中转变其传播范式,在网络传播场域秩序治理中重塑大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信心,就成为“后真相”网络传播视域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的破题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网络传播 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技术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探赜 被引量:5
13
作者 邢国忠 屈靓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算法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化、智能化的新型技术,正逐渐成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一环,研究算法技术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深远影响。将算法技术赋能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可切实... 算法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化、智能化的新型技术,正逐渐成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一环,研究算法技术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深远影响。将算法技术赋能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可切实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准确度,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智能度。但由于智能算法本身的不确定性、资本逻辑与技术的耦合、信息内容的脱域传播等因素,也容易在技术、内容、场域三个不同维度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风险和冲击。为有效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危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主流价值观引领、不断完善算法技术法治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反制技术”的科技创新,全面推进算法技术有效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技术 算法技术赋能 网络意识形态 安全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意识形态的二重性特质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维护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卫良 龚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维护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需要认识和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运动特点。网络意识形态作为技术逻辑与意识形态形成发展逻辑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具有区别于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技术自然属性特质,另一方面具有可与不同思想意识相兼... 维护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需要认识和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运动特点。网络意识形态作为技术逻辑与意识形态形成发展逻辑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具有区别于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技术自然属性特质,另一方面具有可与不同思想意识相兼容的价值引导特质。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回归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诉求,要求既关照技术自然属性特质带来的技术理性标准适用范围的扩大化,又要防止价值引导特质带来的多元价值取向的消极化。具体而言,须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技术设计维度,将技术产品与主流意识形态氛围相融合;在技术行为维度,将技术规约与制度建设相配合;在网络参与维度,将网络意义空间与向上向善文化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意识形态 技术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五大失衡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宗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8,共8页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网络空间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五大失衡主要体现为线上与线下意识形态工作关系、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元...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网络空间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五大失衡主要体现为线上与线下意识形态工作关系、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关系、理性与非理性关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实践关系以及意识形态斗争过程中双方关系的失衡问题。系统把握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关系失衡问题,对于增强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 安全 五大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安安 陈继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20-28,共9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结构发生重大变迁,当前传媒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网络谣言呈现出谣言传播强效化、谣言界定多元化、谣言内容政治化等新特质。这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谣言因其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分离,从...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结构发生重大变迁,当前传媒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网络谣言呈现出谣言传播强效化、谣言界定多元化、谣言内容政治化等新特质。这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谣言因其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分离,从而离散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进而消隐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因此,治理网络谣言是守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举措,我们应从技术、道德和制度三个向度强化网络谣言治理,从根本上守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全媒体时代 网络谣言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识与应对:网络圈群化的意识形态风险审视 被引量:10
17
作者 阎国华 韩硕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依托新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在追求个性化网络生存的同时,又在不断建构风格与功能各异的网络社群,形成了以个体群体化和群体个性化复杂耦合为典型标志的网络圈群化现象。网络圈群化源于主动构筑和被动构筑的综合作用,正在不断构建... 依托新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在追求个性化网络生存的同时,又在不断建构风格与功能各异的网络社群,形成了以个体群体化和群体个性化复杂耦合为典型标志的网络圈群化现象。网络圈群化源于主动构筑和被动构筑的综合作用,正在不断构建公众网络集体生活的新样态、新图景,也在持续为各种社会交往营造新载体、新空间。网络圈群有利于全社会的关系聚合、信息交流和情感传递,给公众带来了高效、便利的交流机制,但其内蕴的封闭性、同质化、排外性等特征也暗含着诱发不良社会舆论乃至意识形态风险的潜在威胁。相关风险主要表现为因圈内意识形态倾向难以准确把控而造成的对外遮蔽风险、因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深度融入壁垒而造成的交互区隔风险、因圈内不良思想动向难以及时化解而造成隐性传播风险和因圈内观点极化进程难以有效避免而造成的同质共振风险等多种样态,亟须通过立足网络圈群生成与演化规律推进科学引导,统筹法律、制度和道德等维度综合治理作用,协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深化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双向赋能等举措加以辩证施策、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网络意识形态 网络圈群 主流意识形态 主导意识形态 风险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4
18
作者 冯茜 黄明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5,共7页
在互联网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竞争主阵地、意识形态表达的主领域的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伴随着各种意识形态倾向的信息在网络空间爆发式增长,发挥着意识形态本身具备的辩护和整合的功能。同时,网络意识形态在发布主体、传播方式、传播目的... 在互联网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竞争主阵地、意识形态表达的主领域的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伴随着各种意识形态倾向的信息在网络空间爆发式增长,发挥着意识形态本身具备的辩护和整合的功能。同时,网络意识形态在发布主体、传播方式、传播目的、社会动员力量等方面也具备新的功能特点。面对非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西方强国的信息霸权,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错等诸多挑战,需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立场,把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作为执政党的第一领导权,革新网络技术,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宣传队伍,创新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权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及其路径创新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永贵 路媛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4,共6页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生长于互联网发展的"无界"态势和意识形态领域"有界"社会思潮的边界夹缝中,是建设网络强国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题中之义。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征,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认...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生长于互联网发展的"无界"态势和意识形态领域"有界"社会思潮的边界夹缝中,是建设网络强国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题中之义。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征,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遭遇分散化的困境。着眼于意识形态功能化的战略考量,需要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政治主导力、经济支撑力、文化聚合力和交往影响力。具体而言,要深化以"权力—知识—话语"为有效手段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再生产,增强政治公信力、理论供给力、舆论引导力,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功能化 意识形态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与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郭明飞 陈兰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2,共5页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也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我们已有的社会秩序,从而对社会治理及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借助于网络大数据先进的技术,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也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我们已有的社会秩序,从而对社会治理及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借助于网络大数据先进的技术,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管理,推进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才能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捍卫国家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空间 意识形态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