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算法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
21
1
作者
谭亚莉
刘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34,共11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算法时代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形态和话语传播格局,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必须关照和考量算法传播特征及其规律。算法传播依托平台优势削弱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算法时代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形态和话语传播格局,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必须关照和考量算法传播特征及其规律。算法传播依托平台优势削弱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其信息个性化、偏好化分割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注意力资源,加大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难度。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主流价值观对算法传播的引领、推动话语变革创新、提高话语受众的算法素养、激活话语传播者的算法能量来优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传播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认同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孙璐杨
伍志燕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7,共8页
感性认同是心理认同的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认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网络时代感性认同已经成为网络意识形态认同的普遍现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形式的感性化、内容表达的感性化以及网民对网络意识形态信息加工的感性化是网络意识...
感性认同是心理认同的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认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网络时代感性认同已经成为网络意识形态认同的普遍现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形式的感性化、内容表达的感性化以及网民对网络意识形态信息加工的感性化是网络意识形态感性认同的生成逻辑。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获取受众共情、增强其理论凝聚力、提升话语引领以及筑牢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都需要其建构更强的感性认同。激发网民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更强的感性认同,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应做到大众化、通俗化、常态化与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
感性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动力、特性及其规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爱军
秦小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7-162,192,共7页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包括由公共权力塑造的网络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和网民取舍与构建的网络政治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后真相"时代,政治情感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根本动力,政治信念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基本动力,政治道德与...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包括由公共权力塑造的网络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和网民取舍与构建的网络政治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后真相"时代,政治情感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根本动力,政治信念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基本动力,政治道德与政治正确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底线根基。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具有多元性、去中心性、虚拟性、非理性、平面性、互动性、碎片性、变异性的特点。只有遵循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规律及其特性,才能对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特别是网络政治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有效治理。新时代落实宪法和法律权利,完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动态平衡制约机制,构建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立体复合干预机制等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治理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政治
主流
意识形态
网络
政治非
主流
意识形态
政治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算法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
21
1
作者
谭亚莉
刘艳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34,共11页
基金
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1ZDMY07)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创新发展研究”。
文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算法时代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形态和话语传播格局,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必须关照和考量算法传播特征及其规律。算法传播依托平台优势削弱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其信息个性化、偏好化分割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注意力资源,加大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难度。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主流价值观对算法传播的引领、推动话语变革创新、提高话语受众的算法素养、激活话语传播者的算法能量来优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
关键词
算法传播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认同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孙璐杨
伍志燕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提高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研究”(20AKS019)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全媒体时代贵州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及对策研究”(20GZZD30),主持人伍志燕。
文摘
感性认同是心理认同的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认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网络时代感性认同已经成为网络意识形态认同的普遍现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形式的感性化、内容表达的感性化以及网民对网络意识形态信息加工的感性化是网络意识形态感性认同的生成逻辑。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获取受众共情、增强其理论凝聚力、提升话语引领以及筑牢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都需要其建构更强的感性认同。激发网民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更强的感性认同,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应做到大众化、通俗化、常态化与制度化。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
感性认同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动力、特性及其规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爱军
秦小琪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7-162,19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规律研究"(18BZZ017)阶段性成果
文摘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包括由公共权力塑造的网络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和网民取舍与构建的网络政治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后真相"时代,政治情感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根本动力,政治信念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基本动力,政治道德与政治正确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底线根基。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具有多元性、去中心性、虚拟性、非理性、平面性、互动性、碎片性、变异性的特点。只有遵循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规律及其特性,才能对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特别是网络政治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有效治理。新时代落实宪法和法律权利,完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动态平衡制约机制,构建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立体复合干预机制等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治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网络
政治
主流
意识形态
网络
政治非
主流
意识形态
政治传播规律
Keywords
network political main-stream ideology
network political non-mainstream ideology
politics spreading regulation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算法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及优化策略
谭亚莉
刘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强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认同
孙璐杨
伍志燕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动力、特性及其规制
张爱军
秦小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