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网络犯罪治理的中国路径:基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
1
作者 韩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近年来全球网络犯罪治理正在从区域碎片转向全球统一,网络主权作为构建国际网络治理体系的基石,已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过渡到现在的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并在治理主体、治理理念、治理规则、治理手段上呈现巨大变化。2024年8月8日,《联合... 近年来全球网络犯罪治理正在从区域碎片转向全球统一,网络主权作为构建国际网络治理体系的基石,已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过渡到现在的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并在治理主体、治理理念、治理规则、治理手段上呈现巨大变化。2024年8月8日,《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草案通过,该公约是网络领域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全球性规范性文件,网络主权在公约中充分体现。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可作为研究视角来探究全球网络犯罪的治理变革趋势特征,《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可为体现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对于全球网络犯罪治理的规范和引导价值提供参考,应从增进网络主权共识、强化法律协调机制、深化国际执法合作、完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网络犯罪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网络主权 全球网络犯罪治理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下网络空间的新冲突与治理方向--基于生成式治理理论的视角
2
作者 米加宁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23,共13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嵌入,正在重塑网络空间的冲突形态与治理逻辑。传统网络空间治理范式,无论是基于命令—控制的强规制,还是侧重市场自律的弱干预,在应对技术的高度自主性、主体的多样弥散性、损害的跨域传导性以及场景的复杂耦合性时...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嵌入,正在重塑网络空间的冲突形态与治理逻辑。传统网络空间治理范式,无论是基于命令—控制的强规制,还是侧重市场自律的弱干预,在应对技术的高度自主性、主体的多样弥散性、损害的跨域传导性以及场景的复杂耦合性时,均已显现出系统性不适。对202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典型网络空间冲突进行类型学分析,可以识别出四种核心模式:深度伪造与认知操纵、智能化基础设施攻击、算法歧视与社会公正冲突、数据主权与数字霸权博弈。新型冲突的本质已从工具理性驱动转向生成理性驱动,呈现出主体泛在化、手段智能化、影响社会化和责任模糊化等区别于传统冲突的显著特征。有鉴于此,“生成式治理”的创新理论框架应以“风险预防、动态适应、多方协同、智能驱动”为支柱,构建一个能够与人工智能系统共生演进、具备学习和预测能力的动态治理体系,其落地需要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网络空间冲突 生成式治理 数字主权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再主权化”与国际网络治理的未来 被引量:48
3
作者 刘杨钺 杨一心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77,共7页
与网络自由主义者所设想的去国家化的网络政治模式相反,"再主权化"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政治发展的新态势。这一趋势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网络政治互动的共同产物:一方面,国家权威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和制度体系,明确... 与网络自由主义者所设想的去国家化的网络政治模式相反,"再主权化"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政治发展的新态势。这一趋势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网络政治互动的共同产物:一方面,国家权威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和制度体系,明确了主权在网络空间的管辖范围和方式,将虚拟空间中的社会行为和行为主体重新纳入主权的内部性之中;另一方面,国家行为体通过对外发展网络空间攻防、制定网络安全战略,从而确立其在网络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再主权化"的发展给国际网络治理机制带来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 国家主权 网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空间主权的理论基础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121,共9页
“网络自由”“网络霸权”“网络军备竞赛”等凸显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危机,“多利益攸关方”和“尊重网络空间主权”两大模式在博弈中走向共识,“网络空间主权说”从学说走向国际认可。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是主... “网络自由”“网络霸权”“网络军备竞赛”等凸显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危机,“多利益攸关方”和“尊重网络空间主权”两大模式在博弈中走向共识,“网络空间主权说”从学说走向国际认可。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是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最高权力,包括管辖权、独立权、自卫权和平等权。网络空间主权的行使对象是领网,领网作为国家数字新疆域,成为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信息基础设施是领网的物理存在,网络空间是领网的具体内容,以传统领土疆界划定领网边界。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中国方案”包括“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论、“尊重网络主权”原则和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落实“中国方案”的国内法建构包括在宪法中明确宣示“尊重网络主权”,制定《网络空间主权法》,国际适用路径包括将“中国方案”纳入联合国共识性报告,正式确认网络空间适用《联合国宪章》,建立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国际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网 网络空间主权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主权 互联网治理 网络空间国际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未来:主权、竞争与共识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明进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4期15-23,共9页
当前国际社会围绕网络空间治理展开了异常激烈的博弈,一方面说明大国对网络空间治理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网络空间自由主义的式微。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需要治理这一问题上取得了基本的共识。由于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 当前国际社会围绕网络空间治理展开了异常激烈的博弈,一方面说明大国对网络空间治理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网络空间自由主义的式微。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需要治理这一问题上取得了基本的共识。由于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属性问题上存在"全球公域说"和"网络主权"说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在网络空间治理上也存在严重的分歧和矛盾。在网络自由主义衰退的大背景下,在看似存在尖锐分歧的具体治理领域,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治理上的共识基础也在不断增强。全球网络空间政治是现实国际政治的真实反映,在博弈中谋求合作,在分歧中拓展共识,将是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网络自由主义 网络主权 网络安全战略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治理四项原则基于国际法理应成全球准则——“领网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继承与延伸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春晖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5,共8页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互联网治理四项原则",包括: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互联网治理四项原则"根植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准则,亦是"和平共处五...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互联网治理四项原则",包括: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互联网治理四项原则"根植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准则,亦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网络空间的适用与发展,必将成为世界范围内规范国际网络空间关系的重要原则。"互联网治理四项原则"中尊重网络主权原则是核心与基础,维护和平安全原则是主旨与目标,促进开放合作原则是路径与策略,构建良好秩序原则是前提和保障。"互联网治理四项原则"集中反映了互联网时代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安全与发展"为一体双翼的主潮流。文中根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互联网治理四项原则",并基于国家领土主权提出的"领网权",有着充分的现代国际法基础与依据,它将国家主权范围扩展为四维空间,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继承和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网权 网络主权 国际法原则 安全 合作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信息网络空间的国家主权探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彭前卫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8-100,共3页
在军事霸权、经济霸权之外,信息霸权也会变相地侵害一个国家的主权。通过分析信息与网络空间对一个国家主权的影响,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指出在网络空间里,信息控制权是决定一个国家主权归属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信息网络 信息主权 国家主权 信息控制权 信息安全立法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场域原理的网络空间主权生成逻辑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开轶 俞润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6,共8页
网络空间是人类借助科技进步不断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空间,在研究网络空间主权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其技术属性。借鉴网络工程中的原理,可以将该空间解构为由物理域、逻辑网络域和社会域构成的多重场域,各个场域相互关联且相互作用。根据历... 网络空间是人类借助科技进步不断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空间,在研究网络空间主权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其技术属性。借鉴网络工程中的原理,可以将该空间解构为由物理域、逻辑网络域和社会域构成的多重场域,各个场域相互关联且相互作用。根据历史上主权在其他空间中的生成规律,网络主权的生成也需要满足几个要件:对主权必要性的共识、对主权边界的确定、国家对主权边界内疆域的控制、国家对来自主权边界外侵略行为的及时、有力回应。目前,随着各国对网络空间的控制欲不断增强,这些要件在各个场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即便现有的技术条件对于主权的正式建立仍不够充分,未来的技术体系迭代也有望与之适应。因为不同实力、不同类型的行为体都将认识到,网络空间越发接近于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改变无政府状态,共建以国家为主导、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新体系,才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主权 技术 多重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域名领土看网络空间主权的边界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永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59,共23页
尽管国家并不以域名为由主张网络空间主权,而是通过宣称物理领土主权扩展至网络空间行使网络空间主权,但是域名领土却是网络平台为遵守各国网络空间主权管理网络空间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网络空间主权边界的国际规则,网络空间主权的行... 尽管国家并不以域名为由主张网络空间主权,而是通过宣称物理领土主权扩展至网络空间行使网络空间主权,但是域名领土却是网络平台为遵守各国网络空间主权管理网络空间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网络空间主权边界的国际规则,网络空间主权的行使范围模糊不清,地缘政治强力介入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碎片化严重,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无序竞争导致网络安全遭受重大挑战,网络空间充斥着脱钩、监管、军事化、不信任和武器化。全球性网络巨头行使着准政府的权力,它们简单地采取基于域名方式与地理过滤方式管理其网络平台,加剧了网络空间的碎片化。无论是域名模式还是以物理存在为基础的分层划分网络空间及过境通行模式都难以在反映网络空间主权现实的同时去网络空间碎片化。将域名与物理存在相结合的模式可明晰复杂的网络空间主权与全球性的迷宫,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同时维护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当前中国应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的造法活动,可通过域名与物理存在相结合的模式明确网络空间各区域,在解决网络空间权力划分的基础上构建网络空间秩序,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进行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确保网络空间造福人类社会,消除或降低其对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主权 网络空间碎片化 域名制度 多利益攸关方模式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主权:《网络安全法(草案二审稿)》的浓重底色 被引量:3
10
作者 檀有志 《信息安全研究》 2016年第9期856-860,共5页
经过近一年的反复酝酿打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对外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纵览其完整内容,贯穿始终的正是网络空间主权理念。网络空间究竟是否存在主权?中美两个网络大国之间的网... 经过近一年的反复酝酿打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对外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纵览其完整内容,贯穿始终的正是网络空间主权理念。网络空间究竟是否存在主权?中美两个网络大国之间的网络空间主权纠葛真的只是"概念之争"?《草案二审稿》中网络空间主权具体又体现在哪些层面?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探究,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网络空间根本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主权 网络安全 审议稿 根本大法 互联网安全 主权国家 信息基础设施 国家主权 概念之争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主权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方滨兴 邹鹏 朱诗兵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共7页
网络空间主权(简称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向建立在信息通信技术系统平台之上的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网络空间,什么是网络主权;评判了否定网络主权存在的几个错误的观点;论证了网络主权的客观存在。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网络主权(网络空间主权) 利益攸关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法上网:网络空间司法主权的建构、困难与出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遥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157,共9页
互联网司法可视为建构网络空间司法主权的制度尝试。“送法上网”需求来自对网络空间司法管辖的争夺与治理规则的制定,要求补充以平台为代表的替代性在线解纷机制。其制度实践受技术与政治的双重逻辑支配:在技术上效仿平台解纷,但仅仅... 互联网司法可视为建构网络空间司法主权的制度尝试。“送法上网”需求来自对网络空间司法管辖的争夺与治理规则的制定,要求补充以平台为代表的替代性在线解纷机制。其制度实践受技术与政治的双重逻辑支配:在技术上效仿平台解纷,但仅仅完成在线化而数据化与智能化皆有限,导致收案量激增而解纷效率提升不足,案多人少矛盾更加尖锐;在政治上受传统官僚制度的深刻塑造,显示出科层制与互联网的内在紧张关系,前者不可能被后者完全改变,反而将吸纳、利用、重塑后者。欲改进当前互联网司法,核心仍应是理顺法院内外解纷机制之间的关系,将大量简单纠纷再度交由院外解决,但通过重大、典型、疑难案件的“上诉”管辖与社会信用体系的辐射作用,保持司法的治理影响力与规则制定权,并继续推动司法的数据化与智能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司法 送法上网 智慧法院 网络空间司法主权 互联网平台 在线纠纷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网络主权:历史演进、国际争议和中国立场 被引量:4
13
作者 熊光清 王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3,176,共11页
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对传统主权观念构成了严峻挑战,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而产生的网络主权呈现出全新的内涵和特征。不同国家对网络主权的看法与立场并不一致,主要存在理念之争、模式之争、权力之争和规范之争。国际... 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对传统主权观念构成了严峻挑战,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而产生的网络主权呈现出全新的内涵和特征。不同国家对网络主权的看法与立场并不一致,主要存在理念之争、模式之争、权力之争和规范之争。国际网络安全局势与网络系统的相互依赖性要求国家之间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协商与对话,推动网络国际合作治理。中国在网络主权问题上的立场是:坚持并推进实施网络主权原则,并将网络主权视为互联网国际合作治理的基本原则;倡导以国家为中心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促进全球互联网健康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和技术标准革新,加强网络安全治理能力;主张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化解网络空间中的安全困境和信任赤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主权 互联网治理 互联网国际合作治理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空间嬗变下网络传播框架对主权的冲击及规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静虹 刘璨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9-175,共7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主权争夺的战场正逐渐扩张到网络空间。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理解网络政治传播框架的转变,重视网络空间的战略意义并进行有效规制,对于维护现代国家安全意义深远。本文结合框架效应理论,分析了国家空间嬗变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主权争夺的战场正逐渐扩张到网络空间。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理解网络政治传播框架的转变,重视网络空间的战略意义并进行有效规制,对于维护现代国家安全意义深远。本文结合框架效应理论,分析了国家空间嬗变下的网络信息传播框架及其对主权国家的冲击,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络空间规制建议,包括在宏观层面优化各类主体的职能结构与功能互补,在中观层面加大"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监管的力度,在微观层面监测意见领袖言论,追踪研究青年网络舆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 国家空间嬗变 网络传播框架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空间与地理空间:网络传播与国家主权的张力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任孟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从信息交换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网络传播的信息空间与国家主权的地理空间之间存在着很大张力。前者的取向是跨越国家间地理边界进行信息传播,后者的取向是约束网络信息的无边界传播。本文从传播主体、身份认同、跨界传播、信息管控等方... 从信息交换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网络传播的信息空间与国家主权的地理空间之间存在着很大张力。前者的取向是跨越国家间地理边界进行信息传播,后者的取向是约束网络信息的无边界传播。本文从传播主体、身份认同、跨界传播、信息管控等方面分析了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现象以及国家主权的相应反馈,指出了网络传播与国家主权的调适程度将会决定现实社会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国家主权 信息空间 地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范围内网络主权的主要观点综述 被引量:18
16
作者 朱诗兵 张学波 +1 位作者 王宇 刘韵洁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93,共5页
网络空间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主权是解决网络空间发展带来的国家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本文归纳分析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对网络主权持赞同、反对和认为不重要的三种观点,并对重要的国际组织和... 网络空间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主权是解决网络空间发展带来的国家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本文归纳分析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对网络主权持赞同、反对和认为不重要的三种观点,并对重要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主要国家对网络主权的态度进行了综述,以期达到对网络主权现状的客观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国家主权 网络主权 多利益攸关方 信息通信技术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网络主权观念的认知差异及竞合关系 被引量:17
17
作者 高奇琦 陈建林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79,共7页
网络空间中主权概念回归与再主权化已成为主流。虽然网络主权在内涵上存在着诸如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与国家主权封闭性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的超地域性与主权地域性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的多中心性与国家主权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但这无法... 网络空间中主权概念回归与再主权化已成为主流。虽然网络主权在内涵上存在着诸如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与国家主权封闭性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的超地域性与主权地域性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的多中心性与国家主权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但这无法否定与忽视网络主权的重要性。中美两国对于网络主权的认知也存有争议。中美在保障网络安全与独立性、网络战实力等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在国际互联网治理、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等议题上的合作也日益紧迫。未来中国须围绕加强网络主权的学术理论研究、制定全方位的网络空间大战略、构建网络平行基础设施、应对美国软性网络渗透与网络文化战及推动国际互联网治理转型等路径迈向网络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网络主权 网络攻击 网络 网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专家观点:保障赛博空间安全就是保障国家主权
18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5-95,共1页
10月11日下午,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众多行业领军人物和知名专家聚焦热点难点,为网络技术安全把脉开方。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 10月11日下午,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众多行业领军人物和知名专家聚焦热点难点,为网络技术安全把脉开方。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重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动力。网络空间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漏洞也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 网络空间 专家观点 赛博空间 国家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晓君 孙南翔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4期33-39,51,共8页
网络空间被视为是人类的第五空间。现阶段网络空间的治理仍处在早期探索的无秩序状态。由于美欧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显著分歧,使得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构建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网络空间治理本身涉及多领域合作,面临大国霸权... 网络空间被视为是人类的第五空间。现阶段网络空间的治理仍处在早期探索的无秩序状态。由于美欧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显著分歧,使得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构建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网络空间治理本身涉及多领域合作,面临大国霸权、南北矛盾等难题。中国是网络大国,理应担负起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建设责任,着力打造并向利益攸关方推行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的设计应坚持以国家主权平等与合作为基本原则,应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合法利益诉求,并照顾到多利益攸关方的关切,进而为构建稳定、平等、公正的国际秩序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主权平等 合作机制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网络主权战略体系及实施范式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冉从敬 何梦婷 宋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凸显,网络空间成为国家角力的“第五疆域”,网络空间的主权博弈和冲突进一步加剧,我国网络主权战略体系建设态势愈发急迫。[方法/过程]通过对当前网络空间绝对优势国家——美国的战略体系...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凸显,网络空间成为国家角力的“第五疆域”,网络空间的主权博弈和冲突进一步加剧,我国网络主权战略体系建设态势愈发急迫。[方法/过程]通过对当前网络空间绝对优势国家——美国的战略体系与实施机制分析与梳理,挖掘其战略模块与实施范式,同时与我国当前的战略体系进行对比,思考我国战略体系发展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美国战略体系从内容上可分为对内基础建设性战略模块、对内协调防御性战略模块、对外进攻性战略模块、对外防御性战略模块4个主要模块,并已形成物理层、应用层、核心层以及国际视角实施、企业/公民视角实施共5种主要实施范式。基于中美对比,提出如加快立法进程、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共建等我国相关发展建议,为我国网络主权战略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主权 战略体系 实施范式 中美对比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