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都湾网箱养殖鱼类体石油烃含量水平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钟硕良 吴立峰 陈燕婷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13,共7页
本文报道了福建三都湾网箱养殖区的3种主要养殖鱼类体石油烃含量水平.结果表明:三都湾3种网箱养殖鱼类大黄鱼、鮸鱼和鲈鱼体中石油烃含量的范围是(0.69~7.48)×10^-6(m/m,湿重,下同),总平均值3.63×10^-6(m/m)... 本文报道了福建三都湾网箱养殖区的3种主要养殖鱼类体石油烃含量水平.结果表明:三都湾3种网箱养殖鱼类大黄鱼、鮸鱼和鲈鱼体中石油烃含量的范围是(0.69~7.48)×10^-6(m/m,湿重,下同),总平均值3.63×10^-6(m/m).3种网箱养殖鱼类体石油烃含量水平为大黄鱼〉鲈鱼体〉鮸鱼.养殖鱼类石油烃含量明显低于养殖贝类的含量,区域性和季节性的差异对养殖鱼类石油烃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文中还将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其它海域鱼类石油烃含量水平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含量水平 分布特征 网箱养殖鱼类 福建三都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头海区网箱养殖鱼类疾病的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永林 王国良 +5 位作者 陈国伟 倪海儿 李凯 许曹鲁 蔡继晗 沈奇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98-405,共8页
以洞头海区2004-2007年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疾病发生情况为依据,对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疾病的发生规律及疾病发生与养殖海区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建立疾病预测模型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网箱... 以洞头海区2004-2007年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疾病发生情况为依据,对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疾病的发生规律及疾病发生与养殖海区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建立疾病预测模型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网箱养殖鱼类疾病的多重线性回归预报模型Y(t)=b0+X1b1+X2b2+…+Xpbp和灰色GM(1,1)预报模型Y(t)=[x(1)-u/a]e-a(t-1)+u/a。研究结果表明,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疾病与水中溶氧量、浮游植物细胞总数、水温等因子存在一定关系,而与风速、透明度、盐度、化学耗氧量等因子无显著关联,因而用水中溶氧量、浮游植物细胞总数、水温等指标建立了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疾病的多重线性回归预报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对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的疾病有十分显著的预报效果。以2004年的发病率数据建立的灰色GM(1,1)预报模型为例,其拟合度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鱼类 疾病 环境 预报模型 洞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网箱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综合防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奇志 《今日畜牧兽医》 2019年第8期8-9,共2页
本文以网箱养殖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验探索细菌性败血症的治疗方法,解决一直困扰着广大渔民的一个难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网箱养殖鱼类 细菌性败血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柘林湾网箱鱼类养殖环境氮磷负荷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靳祖雷 许忠能 +2 位作者 林小涛 马叶胜 杨远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60,共6页
通过建立模型估算了柘林湾网箱养殖因投饵所产生的环境氮磷总负荷及不同来源、形式的氮磷负荷组成。结果显示,2006年柘林湾网箱养殖因投喂冰鲜鱼饵料产生的氮负荷为2 760.39 t、磷负荷为679.11 t,其中残饵氮1 695.24 t,占氮负荷的61.4%... 通过建立模型估算了柘林湾网箱养殖因投饵所产生的环境氮磷总负荷及不同来源、形式的氮磷负荷组成。结果显示,2006年柘林湾网箱养殖因投喂冰鲜鱼饵料产生的氮负荷为2 760.39 t、磷负荷为679.11 t,其中残饵氮1 695.24 t,占氮负荷的61.4%,残饵磷441.36 t,占磷负荷的65.0%,残饵是构成氮磷负荷的主要组成。对源自残饵的氮磷负荷进一步分析发现残饵鱼体软组织在残饵氮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为768.62 t,而残饵骨在残饵磷负荷中所占比重最大为241.73 t。氮磷负荷按其状态分:固态氮为1 717.38 t,占氮负荷的62.2%,溶解态氮为1 043.01 t,约占氮负荷的37.8%;固态磷为595.15 t,占磷负荷的87.6%,溶解态磷为83.96 t,占磷负荷的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林湾 网箱鱼类养殖 残饵 氮磷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谷水库鱼类网箱养殖富营养化及浮游植物功能群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蓝于倩 袁一文 +1 位作者 彭亮 胡韧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8-1036,共9页
针对肇庆江谷水库开展网箱养殖,近年来出现的水质恶化、水华爆发等问题,对江谷水库的北库区(网箱区)、南库区和大坝区开展了丰/枯水期两季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调查,分析鱼类养殖导致的富营养化特征及浮游植物功能群对养殖富营养化的指示作... 针对肇庆江谷水库开展网箱养殖,近年来出现的水质恶化、水华爆发等问题,对江谷水库的北库区(网箱区)、南库区和大坝区开展了丰/枯水期两季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调查,分析鱼类养殖导致的富营养化特征及浮游植物功能群对养殖富营养化的指示作用。网箱区的富营养程度明显高于大坝区和南库区(TSI指数在枯水期分别为59.807>50.377>46.212,丰水期为50.363>46.996>43.800),网箱区枯水期水体TSI比丰水期高。网箱区浮游植物生物量由枯水期(平均4.061 mg·m L-1)变为丰水期(平均13.814 mg·m L-1),浮游植物功能群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差异。(1)在丰水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在整体上为适应日混合的NA(鼓藻类)和J、K、F功能群占据优势;网箱区和大坝区的浮游植物功能群比较接近,以泽丝藻(Limnothrixsp.)、浮丝藻(Planktothrixsp.)、微囊藻(Microcystissp.)、小环藻(Cyclotellasp.)等种类为代表的S1、M、C功能群组成;而南库区没有这些优势功能群。(2)在枯水期,水库整体为功能群K、J、C、S1等占据优势,3个区域的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空间差异明显,其中网箱区的特有优势功能群为LO、D、P,以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sp.)、针杆藻(Synedrasp.)、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granulata)等种类为代表;南库区的特有优势功能的群为D和X1,以针杆藻、单针藻(Monoraphidiumsp.)、弓形藻(Schroederiasp.)等种类为代表;特有优势功能群G、A在大坝区和南库区都占据优势,以衣藻(Chlamydomonasp.)、长刺根管藻(Rhizosolenialongiseta)等种类为代表。网箱养殖在丰水期对整个库区的影响范围明显扩大。本文数据说明网箱养殖能够显著地导致水库水质快速退化;浮游植物功能群比营养指数TSI能更有效地反映水库生态系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功能群 鱼类网箱养殖 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对网箱养殖海区的生态修复及生态养殖匹配模式 被引量:25
6
作者 徐姗楠 温珊珊 +1 位作者 吴望星 何培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66-1475,共10页
2006年8~9月,在浙江象山港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养殖网箱中吊养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对网箱养殖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生态修复研究。通过45d内的平面监测、定点跟踪监测和断面监测,结果表明:该网箱养殖区水体呈... 2006年8~9月,在浙江象山港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养殖网箱中吊养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对网箱养殖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生态修复研究。通过45d内的平面监测、定点跟踪监测和断面监测,结果表明:该网箱养殖区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营养状态指数(E)为32.00,其营养盐分布由高浓度的中心区向周围150m非养殖水域扩散;真江蓠对养殖区的富营养化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江蓠生态修复区及其相邻网箱中水体PO4-P、NO2-N、NH4-N和NO3-N含量显著低于非修复区(P〈0.01),修复区海水PO4-P、NO2-N、NH4-N和NO3-N浓度比非修复区分别降低22%~58%、24%~48%、22%~61%和24%~47%。养殖真江蓠45d后,修复区水体DO浓度和透明度显著高于非修复区(P〈0.05),DO平均提高28%,透明度平均提高30%;而修复区水体Chl-a浓度显著低于非修复区(P〈0.05),平均降低49%。通过建立基于N平衡的鱼藻生态养殖模式,每收获1kg花鲈至少需要匹配江蓠4.7 kg wetwt才可实现对鱼类排放N的完全吸收。因此网箱内栽培江蓠的混合生态养殖模式,可平衡因经济动物养殖所带来的额外营养负荷,有利于实现动物养殖环境的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 鱼类网箱养殖 生态修复 生态养殖 IM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