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润滑下不同槽宽网状织构表面润滑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超 曾良才 +2 位作者 陈娟 伍妮妮 邓江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11,24,共6页
为了提高油膜承载力、改善润滑效果、优化织构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不同黏度润滑油下网状织构的润滑性能。设计4种不同凹槽宽度的网状织构,通过测量接触角、油膜承载力以及摩擦因数,得到不同转速、不同黏度润滑油下4种网状织构的油... 为了提高油膜承载力、改善润滑效果、优化织构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不同黏度润滑油下网状织构的润滑性能。设计4种不同凹槽宽度的网状织构,通过测量接触角、油膜承载力以及摩擦因数,得到不同转速、不同黏度润滑油下4种网状织构的油膜承载力以及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4种织构中,凹槽宽度为0.4 mm的网状织构润滑性能最好,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最大油膜承载力为0.52 N,最小摩擦因数为0.019。此外,接触角测量实验表明凹槽宽度为0.4 mm的网状织构表面疏水性能更好,有比较好的成膜能力,使得织构表面动压承载力有比较大提升,摩擦因数也更小。比较不同黏度润滑油和不同转速下网状织构润滑性能,黏度越大的润滑油,油膜承载力越大,润滑效果更佳。同时,油膜承载力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在润滑油黏度较高时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织构 润滑油黏度 流体动压润滑 油膜承载力 摩擦因数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工网状微织构对不锈钢微丝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明吉 张玮珺 +1 位作者 陈平 冯少川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2-330,374,共10页
目的研究网状微织构对316L不锈钢微丝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为提高金属橡胶的使用寿命提供参考思路。方法利用LQL-F20A型激光打标机在直径为0.4 mm的316L不锈钢微丝表面加工不同深度和间距的网状微织构,采用Leica-DM6A显微系统测量织构深... 目的研究网状微织构对316L不锈钢微丝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为提高金属橡胶的使用寿命提供参考思路。方法利用LQL-F20A型激光打标机在直径为0.4 mm的316L不锈钢微丝表面加工不同深度和间距的网状微织构,采用Leica-DM6A显微系统测量织构深度和宽度。用往复式小行程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测量和记录不同载荷下不锈钢微丝表面摩擦因数和磨损深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比分析不锈钢微丝摩擦磨损前后的表面形貌。结果相同试验条件下,网状织构化试件与无织构试件相比,摩擦因数和磨损深度分别降低了28%和72%。织构深度为25μm试件与深度为11μm试件相比,摩擦因数和磨损深度分别降低了11%和14%;不同织构间距的试件,表面摩擦因数十分接近,磨损深度相差也不大。不同载荷作用下试件表面摩擦因数变化不大,但磨损深度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结论对不锈钢微丝表面进行网状织构化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微织构深度是影响不锈钢微丝耐磨性的重要因素,微织构间距与深度对不锈钢微丝摩擦磨损性能具有细微的协同影响,不锈钢微丝的磨损深度与外载荷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织构 不锈钢微丝 摩擦因数 磨损深度 激光加工 金属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