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演进:规律及其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5,共8页
网络社会心态已经成为影响网络生态乃至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意义符码表征和影响机制两方面议题展开,未能把网络社会心态作为一个变动的主体,从历史的、演进的视角理解网络社会心态。从中观层面聚焦网络社会心态自涌现... 网络社会心态已经成为影响网络生态乃至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意义符码表征和影响机制两方面议题展开,未能把网络社会心态作为一个变动的主体,从历史的、演进的视角理解网络社会心态。从中观层面聚焦网络社会心态自涌现与演进规律的研究发现,网络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中长期社会泛在心理状态,在流动、变化的过程中,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表现出主导性网络社会心态、底线型网络社会心态、高表达网络社会心态、极化等演进规律。进一步基于情境逻辑、文化逻辑、结构逻辑的研究思路,发展出以人为中心,以中国特色思想价值观念测量为基础,在演进的视角中勾连网络社会与现实世界的互联网研究取向,期冀为描述和解释中国网络舆论场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社会心态 社会价值观测量 网民认知 络舆论 社会变迁 演进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民既有认知对媒体议程设置的调节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雯 余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2,共3页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议题会向公众议题转移。互联网时代网络议程设置模型概念认为新闻事件及其属性的转移并非独立,而是相互联系、打包传递给公众的。但是,在媒体议程对公众议程影响的研究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公众头脑中既有认知对议...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议题会向公众议题转移。互联网时代网络议程设置模型概念认为新闻事件及其属性的转移并非独立,而是相互联系、打包传递给公众的。但是,在媒体议程对公众议程影响的研究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公众头脑中既有认知对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本文抽取2014年人民网涉腐新闻53篇,与其对应的网民在线评论265篇进行分析,并对181名网民进行调查,结果证明网民既有认知对议程设置效果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议程设置 络议程设置 既有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