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运移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善文 王永诗 +1 位作者 姜素华 王志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6-482,共7页
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揭示断层幕式排烃期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指导,开展了油沿断裂纵向运移及油在仓储层内横向运移的定量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模型,建立断层内油压力衰减梯度的数学模型,根据... 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揭示断层幕式排烃期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指导,开展了油沿断裂纵向运移及油在仓储层内横向运移的定量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模型,建立断层内油压力衰减梯度的数学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油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压力梯度公式,计算出油沿断裂进入仓储层的初始压力,再根据仓储层的地质模型,建立油在仓储层内横向运移的压力衰减模型及上网层开启时的泄压模型,推导出油沿仓储层横向运移的压力梯度公式及泄压公式,最终得出仓储层运移油的合力公式。并指出当运移动力大于运移阻力,即运移合力为正时,仓储层以运移油为主,当运移动力等于或小于运移阻力,即运移合力为负时,仓储层以临时仓储(成毯)、成藏为主。通过对运移合力的计算,可以判断油在仓储层内运移、成毯和成藏的状态,预测仓储层运移、成毯或成藏的范围,从而指导该体系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层 运移动力 运移阻力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油气运聚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姜素华 李涛 姜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7,共6页
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新理论,对东营凹陷中浅层的输导层及其油气运移特征、所对应的网毯输导体系中的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层主要有连通砂体和断层,连通砂体包括仓储层和其下与之相连的三... 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新理论,对东营凹陷中浅层的输导层及其油气运移特征、所对应的网毯输导体系中的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层主要有连通砂体和断层,连通砂体包括仓储层和其下与之相连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断层对油气的输导作用不仅与断层的级别和类型有关,还与断层的幕式活动有关。根据其油气聚集的特征,可将该区油气藏划分成仓储层和聚集网层两大类9种油气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输导层 油气运聚 油气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石砥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2-596,共5页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具有典型的网毯式成藏特点。作者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太平油田馆下段成藏条件。馆陶组下段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即所称的“毯”。长期活动...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具有典型的网毯式成藏特点。作者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太平油田馆下段成藏条件。馆陶组下段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即所称的“毯”。长期活动的义东断层连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和“毯”,是油气运移的网。由此建立了太平油田新近系地层超覆油藏模式,古地貌形态和砂岩分布特征控制了地层超覆油藏和小型披覆背斜油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太平油田 馆陶组 地层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油气成藏输导体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桠颖 徐怀民 +1 位作者 姚卫江 刘楼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6,50,共6页
利用输导体地质综合研究方法,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输导体的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按照输导体与毯状仓储层中底砾岩的接触关系,可建立3类9型输导体样... 利用输导体地质综合研究方法,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输导体的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按照输导体与毯状仓储层中底砾岩的接触关系,可建立3类9型输导体样式,包括上沟通型、下沟通型、自沟通型、内沟通型断裂输导体,沟通型、未沟通型不整合面输导体,上沟通型、下沟通型、内沟通型砂体连通输导体;不同类型的输导体组合出'Y'型输导模式、'T'型输导模式、'H'型输导模式;输导体在仓储层的'成毯'和'溢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复杂的网状输导体系控制了研究区油气藏的形成、分类及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输导体系 底砾岩 仓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清坳陷东濮凹陷新近系油气网毯式成藏条件和特征初探 被引量:13
5
作者 石砥石 王永诗 +1 位作者 王亚琳 杨贵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7-429,共13页
网毯式成藏体系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成藏理论,在济阳坳陷乃至渤海湾盆地新近系隐蔽油气藏勘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至今尚未发现新近系油气田。本文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 网毯式成藏体系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成藏理论,在济阳坳陷乃至渤海湾盆地新近系隐蔽油气藏勘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至今尚未发现新近系油气田。本文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新近系成藏条件,认为馆陶组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是本文所称的“毯”;长期活动的断层连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和“毯”,是油气运移的网。由此建立的东濮凹陷油气成藏模式指出馆陶组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可以形成与济阳坳陷斜坡带类似的新近系地层超覆油藏,具有古地貌形态控制油藏分布、连续性差和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断层 油气运移 新近系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桠颖 徐怀民 +3 位作者 张健 胡斌 叶春 张晓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3,30,共6页
利用网毯式成藏体系的研究思路,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体系可划分为毯状仓储层、油源通道网层和油气聚集网层3个层次,其中仓储层以岩性地层油... 利用网毯式成藏体系的研究思路,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体系可划分为毯状仓储层、油源通道网层和油气聚集网层3个层次,其中仓储层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聚集网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总体上油气分布呈沿层发散,顺断汇聚的特点;分布稳定、物性好、厚度大的仓储层和沟通仓储的断裂及不整合是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中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断裂 仓储层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南堡35-2油田成藏模式分析及开发潜力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拴豹 谢岳 +4 位作者 汪跃 全洪慧 刘彦成 张雷 甘立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58-163,共6页
南堡35-2油田空间流体性质变化规律表明,油田断层长期处于活动状态,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结合油田含油区块空间分布特征,对明化镇组油源断层进行了综合识别。从明化镇组油源断层的识别出发,分析认为南堡35-2油田属于"... 南堡35-2油田空间流体性质变化规律表明,油田断层长期处于活动状态,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结合油田含油区块空间分布特征,对明化镇组油源断层进行了综合识别。从明化镇组油源断层的识别出发,分析认为南堡35-2油田属于"网毯式"油气成藏模式;边界大断层、区域不整合面为深层"油源网",断至馆陶组顶部的次生断层为浅层明化镇的油气"聚集网";而馆陶组大套砂砾岩体作为临时仓储层连接深层油源网、浅层聚集网,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充当"毯"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从馆陶组录井油气显示异常,同时结合其成藏阶段性分析,认为在馆陶组顶部南、北高点存在规模性油气聚集的可能性较大,具有增加近300×104t石油地质储量的潜力,为该油田增储上产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油源断层 油气 仓储层 油气显示 增储上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油气运移痕迹的统计结果确定仓储层厚度——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姜素华 姜雨 李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对东营凹陷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中、东部的特殊地质情况,对仓储层进行了精细划分。以钻井油气显示和试油数据为依据,研究了仓储层中的油气运移规律,提出了仓储层厚度的界定方法,并指出厚度是影响仓储质量... 在对东营凹陷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中、东部的特殊地质情况,对仓储层进行了精细划分。以钻井油气显示和试油数据为依据,研究了仓储层中的油气运移规律,提出了仓储层厚度的界定方法,并指出厚度是影响仓储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在构成仓储层的砂砾岩体达到一定厚度时才能成为有效仓储层。仓储层厚度越大的地方,越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同时在仓储层中显示油气成藏和有油气运移痕迹所要求的砂砾岩体厚度是相近的,而与无油气运移痕迹的砂砾岩体厚度有明显的差别。并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要求作为仓储层的砂砾岩体厚度也随之增大。因此,可以通过计算仓储层厚度来评价仓储层的质量。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简便可行,对于评价类似地区的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的仓储质量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痕迹 仓储层厚度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吕希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13,共4页
在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对沾化凹陷成藏期仓储层进行研究,揭示了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与油气运聚间的关系。在对现今仓储层的厚度、物性和埋深等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的分析,建立成藏期仓储层埋深及孔隙度的演化函... 在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对沾化凹陷成藏期仓储层进行研究,揭示了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与油气运聚间的关系。在对现今仓储层的厚度、物性和埋深等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的分析,建立成藏期仓储层埋深及孔隙度的演化函数,恢复成藏期仓储层的古埋深和古孔隙度;利用公式计算出成藏期仓储层内油气运移所受的浮力及毛管压力,根据浮力与毛管压力的差值判断仓储层内油气的运聚状态,当差值为正时,说明运移的动力大于运移的阻力,仓储层以运移油气为主;当差值为负时,说明运移的动力小于运移的阻力,油气不能在仓储层中运移,表现为成毯或成藏的状态。利用动、阻力差值的分布规律,结合古孔隙度、古埋深的恢复结果,可对油气运移、成藏的孔隙度和埋深等要素进行界定。结果表明,沾化凹陷古仓储层油气运移的孔隙度下限为34.5%,埋深下限为1300m;现今仓储层油气运移的孔隙度下限为30.9%,埋深下限为178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层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毛管压力浮力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QHD32-6亿吨级大油田的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小红 韦阿娟 +1 位作者 王应斌 加东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为丰富和深入理解渤海海域大油田的形成特征,以QHD32-6大油田为例,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分析了研究区生烃史、断裂活动史、馆陶组砂体特征,最后系统全面论述了"网毯式油气成藏"、"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 为丰富和深入理解渤海海域大油田的形成特征,以QHD32-6大油田为例,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分析了研究区生烃史、断裂活动史、馆陶组砂体特征,最后系统全面论述了"网毯式油气成藏"、"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QHD32-6油田油气主要来源于渤中深洼沙三段烃源岩和沙三与沙一二段混源岩,西次洼的沙三和沙一二段烃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但是渤中深洼和西次洼源岩的成藏过程不同。2馆陶组砂体不仅是油气的侧向运移通道,也是油气临时存储的场所。"网毯式油气成藏"加之"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促使QHD32-6大油田的形成。3新近系优势运移路径控制了大油田形成的最终位置。QHD32-6构造是渤中深洼和西次洼生成油气的主要聚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砂体输导 新构造运动 网毯式油气成藏 优势运移路径 QHD32-6大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油柱高度研究仓储层中油的运聚状态——以沾化凹陷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素华 王志英 +2 位作者 史新磊 边凤青 王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8-1282,共5页
在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仓储层中油的运移动力和运移阻力分析,计算仓储层油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来研究仓储层运移或聚集油的砂体厚度,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结果表明:(1)... 在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仓储层中油的运移动力和运移阻力分析,计算仓储层油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来研究仓储层运移或聚集油的砂体厚度,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结果表明:(1)当仓储层的砂体厚度大于临界油柱高度时,仓储层可以起到输导油的作用,当仓储层的砂体厚度小于临界油柱高度时,仓储层不能运移油,起聚集油的作用;(2)临界油柱高度的值不是绝对的,它受孔隙度、埋深等因素的影响,三者之间有相互补偿的关系,临界油柱高度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埋深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临界油柱高度的计算,研究一定埋深下仓储层砂体的厚度和物性的变化,可以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确定仓储层起输导油气还是聚集油气的作用,这对于寻找他源次生隐蔽型油气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仓储层 油柱高度 砂体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