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絮凝脱水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1
-
-
作者
陆朝新
邓续康
龚泳帆
-
机构
无锡大诚建设有限公司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建筑施工》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8439)。
-
文摘
为解决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难以处理、直接外运的成本高、易撒漏及对环境影响高等问题,采用絮凝法对泥浆进行絮凝作用,使其快速泥水分离,实现钻孔桩排放泥浆减量化,为钻孔桩排放泥浆的处理提供参考。通过泥浆的沉降柱、浊度、比过滤阻力、脱水泥饼含水率试验,结合有机絮凝剂FN剂、无机絮凝剂FP剂与不同水力参数的角度,研究泥浆絮凝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掺量的FN与FP,在合适的水力参数下具有优异的脱水效果;当转速为400 r/min时,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至97.4%;当搅拌时长为120 s时,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至90.4%;而脱水泥饼含水率则随着搅拌温度的增加呈现轻微降低,含水率从15℃时的97.8%降至40℃时的89.1%。在添加复掺絮凝剂后,钻孔桩排放泥浆的比阻值低至4.4×10^(12)m/kg,显著低于单掺下的泥浆比阻值。FN和FP联合投加有效发挥电中和及网捕-卷扫作用;絮凝剂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泥浆颗粒发生明显聚集效果。因此,在适宜的水力条件下,合适的复掺絮凝剂对高含水率泥浆处理效果显著。
-
关键词
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
泥水分离
复掺絮凝剂
水力参数
絮凝脱水效果
网捕-卷扫作用
-
Keywords
high water content slurry
slurry-water separation
compound flocculant
hydraulic parameters
flocculation and dewatering effect
net capture-sweeping effect
-
分类号
TU75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