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骨显像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恢复期骨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巴建涛 朱朝晖 +4 位作者 李方 邢海群 马艳茹 景红丽 王正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评估核素骨显像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恢复期骨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康复后4~6个月的SARS患者行股骨头区99Tcm-MDP骨三相及全身骨扫描,并与同期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骨三相发现16例患者31个股骨头呈不同阶... 目的评估核素骨显像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恢复期骨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康复后4~6个月的SARS患者行股骨头区99Tcm-MDP骨三相及全身骨扫描,并与同期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骨三相发现16例患者31个股骨头呈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典型骨坏死表现,其中97%有MRI异常;23例患者42个股骨头为可疑坏死,其中67%为MRI阴性;30例正常表现患者中3例MRI为可疑。全身骨扫描发现29例患者有其他部位异常,包括15例膝关节骨坏死。结论核素骨显像对检出极早期骨坏死具有优势,其价值与MRI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骨显像 缺血性骨坏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多角骨形态与血供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雅康 徐永清 +4 位作者 袁礼波 张旭林 许育健 罗浩天 魏明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三维立体建模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及血供模式,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腕标本12例,将明胶-氧化铅灌注液注入腕标本后行Micro-CT扫描,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记录滋养孔数目与位置,分析骨内血... 目的三维立体建模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及血供模式,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腕标本12例,将明胶-氧化铅灌注液注入腕标本后行Micro-CT扫描,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记录滋养孔数目与位置,分析骨内血管吻合及走行。结果(1)大多角骨有一定数目的滋养孔分布在3侧非关节面,桡侧(2.66±0.49)个,背侧(2.75±0.62)个,掌侧(2.33±0.65)个,3侧数目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骨内血管有数级分支且广泛吻合,约70%来自背侧,30%来自掌侧和桡侧;(2)小多角骨有一定数目的滋养孔分布在两侧非关节面,背侧(2.75±0.45)个,掌侧(2.42±0.51)个,两侧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骨内血管亦有数级分支,但分支吻合不如大多角骨丰富,约70%来自背侧,30%来自掌侧。结论(1)大多角骨内外血供丰富,可能是大多角骨相较其他腕骨不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的原因;(2)小多角骨外血供较为丰富,但骨内血管吻合少于大多角骨,这可能是小多角骨相对大多角骨更易发生非创伤性缺血性骨坏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缺血性骨坏死 血管灌注 MI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