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兆金(综述) 底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IRs)伴新生血管形成常严重损伤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与调控视网膜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蛋白编码基因共表达。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了MALAT1在IRs中表达上调,具有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IRs)伴新生血管形成常严重损伤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与调控视网膜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蛋白编码基因共表达。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了MALAT1在IRs中表达上调,具有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改变表观遗传修饰等作用,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病机制和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IRs的发病机制,MALAT1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和功能及其在血管生成、氧化应激、炎症、血管内皮损伤、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周期等方面的作用总结MALAT1在IRs中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更深入地了解MALAT1在IRs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开发其靶向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表观遗传 氧化应激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梅 陈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80,共5页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一种转录活化因子,在低氧状态下充当基因表达的主要调节者。由HIF-1调节的基因广泛存在于氧平衡调节和葡萄糖新陈代谢中,轻度缺氧时可使HIF-1的复合物稳定,引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一种转录活化因子,在低氧状态下充当基因表达的主要调节者。由HIF-1调节的基因广泛存在于氧平衡调节和葡萄糖新陈代谢中,轻度缺氧时可使HIF-1的复合物稳定,引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基因的表达,保障细胞存活。但持续严重缺氧时,使细胞内P53水平增加,引起细胞凋亡。对HIF-1的深入研究可能为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缺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家翔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58-145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自噬在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蓉 杜军辉 +3 位作者 姚杨 于照祥 樊卓 常伟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7-193,共7页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自噬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C57BL/6J小鼠50只,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和培养小鼠RVECs,采用CD34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将生长良好的RV...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自噬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C57BL/6J小鼠50只,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和培养小鼠RVECs,采用CD34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将生长良好的R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对照组及缺氧+3-甲基腺嘌呤(3-MA)组。正常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缺氧对照组细胞在氧体积分数1%的环境下培养24 h,缺氧+3-MA组细胞先用5 mmol/L 3-MA预处理4 h,然后在上述缺氧环境下培养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及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形成的自噬小体的超微结构;分别采用Click-iT EdU试剂盒、细胞划痕法和Matrigel胶法检测细胞增生率、细胞迁移情况及细胞管腔形成情况。 结果原代培养后5~7 d培养的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生长,CD34表达阳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缺氧对照组细胞自噬小体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缺氧+3-MA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对照组和缺氧+3-MA组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分别为0.243±0.030、0.658±0.032和0.405±0.095,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0.040、0.650±0.071和0.461±0.089;细胞增生率分别为(45.93±6.39)%、(22.74±2.35)%和(24.12±3.59)%;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36.02±5.84)%、(57.26±11.98)%和(18.16±9.73)%;细胞管腔形成数分别为(29.20±6.10)、(41.40±4.04)和(22.00±2.92)个;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86、23.53、34.28、21.12、23.27,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对照组细胞的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均明显增加,细胞增生率明显下降,划痕愈合率和管腔形成数明显增加,缺氧+3-MA组细胞中LC3-Ⅱ/Ⅰ比值、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划痕愈合率和细胞管腔形成数较缺氧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缺氧激活小鼠RVECs自噬,进而促进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自噬抑制剂3-MA可抑制自噬小体活性,并抑制RVECs的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血管生成 缺氧 视网膜新生血管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细胞培养 近交系C57BL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抑制缺氧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雯霖 姜德咏 +1 位作者 郭丽花 张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缺氧状态下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分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的抑制作用。方法用100μmol·L-1CoCl2模拟缺氧环境,不同浓度(0g·L-1、0.01g·L-... 目的研究葛根素缺氧状态下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分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的抑制作用。方法用100μmol·L-1CoCl2模拟缺氧环境,不同浓度(0g·L-1、0.01g·L-1、0.1g·L-1、1g·L-1)葛根素作用于RPE细胞24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分析法检测RPE细胞中HIF1α的表达,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葛根素作用于100μmol·L-1CoCl2刺激的RPE细胞24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01g·L-1以上浓度葛根素均能显著抑制CoCl2诱导的RPE细胞HIF1α的表达,其中0.01g·L-1葛根素使HIF1α的表达降低了12.67%,0.1g·L-1葛根素则降低了39.83%,1g·L-1葛根素则达到53.93%.Westernblot分析显示,与CoCl2组比较,3种不同浓度的葛根素不同程度地抑制HIF1α的表达,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增加,HIF1α免疫印迹带逐渐减弱,0.01g·L-1葛根素使HIF1α的表达降低了12.45%,0.1g·L-1葛根素则降低了39.21%,1g·L-1葛根素则达到53.61%.结论葛根素可显著抑制缺氧状态下RPE细胞HIF1α的表达,提示抑制HIF1α的表达可能是抑制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新策略,葛根素有望用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低氧诱导因子-1Α Co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氧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亚娜 高莎 沈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氧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ischemic retinopathy,OIR)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7 d...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氧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ischemic retinopathy,OIR)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7 d龄C57BL/6J小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IR模型组、PBS治疗对照组和PEDF药物治疗组。选择右眼为实验眼,将除正常对照组外的所有小鼠建立OIR模型。PEDF药物治疗组分别于小鼠12 d龄和14 d龄给予两次玻璃体内注射PEDF(2μg·μL-1)各1μL,PBS治疗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等量的PBS(10 mmol·L-1,pH 7.4)。于17 d龄处死小鼠,各组随机抽取5只,摘除右眼球,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cl-2蛋白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其余小鼠过量麻醉处死后取出视网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以及Real-time RT-PCR检测bcl-2 mRNA的表达。结果视网膜细胞的凋亡主要在RGC层,OIR模型组小鼠RGC层细胞凋亡率为(55.044±14.5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317±1.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S治疗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55.852±4.490)%,明显高于PEDF药物治疗组的(5.897±2.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与PEDF药物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显示,OIR模型组与PBS治疗对照组Bcl-2蛋白阳性染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EDF药物治疗组阳性染色较PBS治疗对照组增多。Western blot以及RT-PCR结果显示,OIR模型组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分别为0.386 9±0.071 3和0.694 2±0.235 2,与正常对照组的0.778 7±0.097 4和1.000 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DF药物治疗组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610 1±0.109 5和0.818 3±0.308 0,与PBS治疗对照组的0.284 8±0.153 6和0.481 0±0.100 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DF药物治疗组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OIR可引起视网膜细胞凋亡,尤其RGC的凋亡;PEDF可抑制凋亡并诱导视网膜Bcl-2表达上调,提示Bcl-2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PEDF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激光视网膜损伤后的表达
7
作者 陈少军 阴正勤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21-821,827,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激光视网膜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RNA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健 戴荣平 +2 位作者 陈有信 叶俊杰 董方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分析大动脉炎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大动脉炎患者FFA特点及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慢性缺血性眼底改变9例(15眼),5例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时间为(19.20±2.95)s,5例视网膜循环时间延... 目的分析大动脉炎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大动脉炎患者FFA特点及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慢性缺血性眼底改变9例(15眼),5例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时间为(19.20±2.95)s,5例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时间为(10.62±6.15)s;2例(2眼)视盘周围动静脉花冠状吻合,4例(6眼)黄斑拱环结构不完整;8例(14眼)可见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及微动脉瘤。视网膜、视盘新生血管各1例(2眼)。高血压性眼底改变3例(4眼),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变细,动脉硬化,出血、棉絮斑、黄斑区硬性渗出。12例患者中有10例为内科确诊大动脉炎后眼科会诊,2例首诊于眼科,行FFA检查后诊断为大动脉炎。结论大动脉炎患者的视网膜改变主要有慢性缺血性和高血压性2种。了解大动脉炎视网膜病变的FFA特征有助于部分大动脉炎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夹层后视力下降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蔺雪梅 宋金鑫 +4 位作者 高逸飞 王芳 段康丽 时宏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6期616-621,共6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1岁,主因"左侧头部疼痛、左眼视物不清6天"于2015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与人争执时突然出现左侧头部疼痛及左眼视力下降。自诉头痛从左侧面颊下部逐渐上移至左侧头顶,后固定在左眼球,持续性钝痛,无恶心、呕...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1岁,主因"左侧头部疼痛、左眼视物不清6天"于2015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与人争执时突然出现左侧头部疼痛及左眼视力下降。自诉头痛从左侧面颊下部逐渐上移至左侧头顶,后固定在左眼球,持续性钝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不灵活,无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胸闷、心慌、气短等症,未及时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夹层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缺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