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联合治疗早期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1期40-41,共2页
目的对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采用早期全视网膜光凝和复方樟柳碱球后定向透药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眼科2014~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完成... 目的对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采用早期全视网膜光凝和复方樟柳碱球后定向透药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眼科2014~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完成90d的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变化,FFA检查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视力和FFA检查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93.33%,均高于对照组的73.33%和71.1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都未出现影响治疗效果的并发症。结论采用早期全视网膜光凝和复方樟柳碱球后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缺J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视力,改善视网膜灌注情况,控制并发症.可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早期全视网膜光凝 复方樟柳碱 球定向透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全视网膜光凝与复方樟柳碱球后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春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全视网膜光凝(panren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联合复方樟柳碱球后穴位注射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确诊为缺血型CRVO患者89例(89眼),早期行PRP和复... 目的观察早期全视网膜光凝(panren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联合复方樟柳碱球后穴位注射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确诊为缺血型CRVO患者89例(89眼),早期行PRP和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3个月的视力、毛细血管灌注区变化、视网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3个月,视力提高25例(28.1%),不变56例(62.9%),下降8例(9.0%),总有效率91.0%。5例(5.6%)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73例(82.0%)原视网膜无灌注区消失,11例(12.4%)原视网膜无灌注区缩小>5个视盘面积,总有效率94.4%。并发黄斑囊样水肿79例,治疗后水肿减轻77例;黄斑出血10例,治疗后吸收8例。未见视盘及虹膜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早期PRP与复方樟柳碱球后穴位注射治疗缺血型CRVO是有效的、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凝 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复方樟柳碱 球后穴位注射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经全视网膜光凝术后视网膜血管的收缩 被引量:1
3
作者 原艳波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151,共1页
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经全视网膜光凝术后视网膜血管的收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眼科原艳波,王康孙全视网膜光凝术目前仍被认为是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预防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的产生,预防新... 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经全视网膜光凝术后视网膜血管的收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眼科原艳波,王康孙全视网膜光凝术目前仍被认为是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预防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的产生,预防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其作用机理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视网膜 中央静脉阻塞 光凝术 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李昕 沈沛阳 +1 位作者 卢彦 梁婉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8期133-137,共5页
目的通过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联合雷珠单抗与单纯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对比研究,评估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CRVO-ME患者(51例51眼)的临床资... 目的通过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联合雷珠单抗与单纯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对比研究,评估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CRVO-ME患者(51例5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COM组(11例连续2个月分别注射雷珠单抗及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和抗VEGF组(40例按“3+PRN”方案注射雷珠单抗)。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RT)及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治疗3.5个月、6个月后,COM组及抗VEGF组的BCVA、CR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个月后,COM组与抗VEGF组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7),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总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COM组与抗VEGF组间的BCVA、CR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6个月内,COM组注射次数为(2.27±0.47)次,抗VEGF组注射次数为(3.78±1.0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治疗在消退CRVO-ME上与单纯抗VEGF有同样的疗效。同时,联合治疗可减少注射次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玻璃体腔内植入剂 雷珠单抗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育榕 刘丁熙 +2 位作者 纪莉莉 王丽晶 张立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2019-01在我院诊治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80例80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40例40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2019-01在我院诊治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80例80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40例40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3+PRN治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B组40例40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3+PRN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mo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观察药物注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2mo与治疗前比较,A组BCVA由1.05±0.58改善至0.41±0.37(P<0.01),B组由0.98±0.51改善至0.63±0.53(P<0.01),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A组CMT由592.30±79.75μm下降至260.08±86.23μm(P<0.01),B组CMT由604.98±81.73μm下降至406.83±162.97μm(P<0.01),且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1)。A组康柏西普注射3.15±0.43次,B组3.83±1.06次,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1)。随访期间,A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B组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2眼。结论:康柏西普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安全有效,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可以显著改善视力,黄斑水肿消退效果更佳更稳定,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康柏西普 视网膜激光光凝 玻璃体腔注射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李平 宋徽 +3 位作者 肖云 曹小鹏 白润 陈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就诊我院眼科门诊且明确诊断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6例36眼,均给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并在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观察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就诊我院眼科门诊且明确诊断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6例36眼,均给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内行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ecine angiography,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上述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36例36眼患者中,术后视力提高〉3行者27例27眼,提高1—3行者6例6眼,视力无提高者3例3眼,总有效率为91.7%。与治疗前比较,FFA显示视网膜渗漏明显减轻.OCT示视网膜下、视网膜内或视网膜色素上皮下积液明显吸收。治疗后所有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176~427(263.69±87.28)μm,与治疗前相比减轻(t=9.763,P〈0.05)。随访过程中未见与药物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快速、稳定地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其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并能及时有效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雷珠单抗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联合氪激光早期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茜 汤永强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联合氪激光早期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血液动力学参数和中心视力的影响。方法:缺血型CRVO患者57例(57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29眼)和对照组28例(28眼),所有患者均使用PRP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复方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联合氪激光早期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血液动力学参数和中心视力的影响。方法:缺血型CRVO患者57例(57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29眼)和对照组28例(28眼),所有患者均使用PRP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复方樟柳碱患眼侧颞浅动脉旁注射,14天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治疗前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最大流速(Vmax)和最小流速(Vmin),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视力恢复的有效率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CRA的PSV和EDV都能有效提高(P<0.05),而RI仅在复方樟柳碱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复方樟柳碱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CRV的Vmax和Vmin(P<0.05),对照组在CRV的本次研究涉及的动力学参数没有影响;复方樟柳碱治疗组在治疗后视力改善有效率达96.55%,对照组为86.71%。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组能有效改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血流动力学,在改善中心视力上也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复方樟柳碱 血流动力学 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氪黄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宗万 黄鹏程 +2 位作者 宋艳萍 丁琴 赵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氪黄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12月在我科经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t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 目的观察氪黄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12月在我科经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t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伴有黄斑水肿,接受黄斑区氪黄激光栅格样光凝联合无灌注区氪绿激光光凝治疗的患者45例(45眼),观察其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视力、FFA及OCT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随访1个月时,视力提高9眼,稳定24眼,下降12眼;FFA检查无明显渗漏11眼,渗漏缩小24眼,渗漏无明显变化10眼;OCT检查水肿减轻12眼,水肿无明显变化20眼,水肿加重13眼。3个月时,视力提高23眼,稳定14眼,下降8眼;FFA检查无明显渗漏17眼,渗漏缩小23眼,渗漏无明显变化5眼;OCT检查水肿减轻27眼,水肿无明显变化15眼,水肿加重3眼。6个月时,视力提高26眼,稳定15眼,下降4眼;FFA检查无明显渗漏37眼,渗漏缩小6眼,渗漏无明显变化2眼;OCT检查水肿减轻41眼,水肿无明显变化3眼,水肿加重1眼。结论氪黄激光栅格样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氪黄激光 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阶段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余梓逵 宋颖 柳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评价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对不同阶段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4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门诊通过视功能、裂隙灯、扩瞳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缺血型C... 目的:评价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对不同阶段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4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门诊通过视功能、裂隙灯、扩瞳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缺血型CRVO的患者,根据激光治疗时是否存在虹膜新生血管(INV)将患者分为无INV的A组(34眼)和已出现INV的B组(7眼)。所有患者均接受PRP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和FFA的结果在随访中予补充光凝。随访6个月~3年,平均(19.3&#177;8.5)个月,观察PRP在减少和预防缺血型CRVO严重并发症及光凝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RP治疗后, B组患者最终的激光次数和总光凝点数均显著多于A组(P<0.05);B组患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发生率较高(P<0.05),但两组间的玻璃体出血(VH)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缺血型CRVO患者在没有出现INV之前进行PRP,最终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所需光凝次数和点数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缺血 视网膜光凝 虹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颜智鹏 姚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采用OCT血管成像系统对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对确诊为非缺血型CRVO的32例(32眼)患者双眼均行OCT血管成像检查,分别获得患眼与健眼黄斑区3 mm×... 目的采用OCT血管成像系统对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对确诊为非缺血型CRVO的32例(32眼)患者双眼均行OCT血管成像检查,分别获得患眼与健眼黄斑区3 mm×3 mm范围表层、深层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比较患眼与健眼黄斑区表层血管密度的差异;分析患眼黄斑区表层血管密度与视网膜水肿的相关性;探讨非缺血型CRVO黄斑区表层及深层血管密度变化与疾病病程的关系。结果非缺血型CRVO患眼整体范围表层血管密度为(44.73±3.24)%,健眼为(51.24±2.45)%,患眼与健眼整体范围及各象限表层血管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缺血型CRVO患眼黄斑区周围表层血管密度较健眼明显降低。非缺血型CRVO患眼黄斑区表层血管密度与视网膜厚度(即水肿程度)呈负相关(Y=-0.462X+55.047,R2=0.842)。病程1周、1个月、2个月的非缺血型CRVO患眼表层血管密度分别为:(47.47±2.90)%、(42.37±2.74)%、(38.54±3.90)%,而深层血管密度分别为:(42.87±2.15)%、(39.49±2.34)%、(38.32±3.02)%,表层血管密度随病程延长逐渐降低,而深层血管密度在病变初期即出现明显下降。结论非缺血型CRVO眼黄斑区血管密度较健眼明显降低,且与黄斑区水肿程度呈负相关,同时其深层血管密度降低可能早于表层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血管密度 O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参数和脉络膜厚度变化
11
作者 王明睿 李晶 +3 位作者 王玉丽 夏冉 詹邶 王勇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参数和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变化情况,并探讨SFCT与患者视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安徽省第二人... 目的研究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参数和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变化情况,并探讨SFCT与患者视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进行治疗的29名单眼发病的CRVO继发性黄斑水肿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OCTA)等检查。软件自动对治疗前后SFC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面积(FAZ)、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血管长度密度(VLD)和灌注密度(PD)的变化进行测量。进一步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和术后的各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SFCT与患者视力的关系。结果黄斑区FAZ和中心凹、旁中心凹及总区域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血管长度密度(VLD)和灌注密度(P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前,患眼和对侧健眼的平均SFCT分别为(325.02±64.91)μm和(255.88±50.4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对t检验);注射后1个月时,患眼的平均SFCT迅速变为(260.15±49.36)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对t检验)。BCVA由治疗前的(55.94±10.67)个字母提升至(62.50±13.55)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对t检验)。术前及术后SFCT与BCVA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774和-0.937。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CRVO继发ME患眼的SFCT明显下降,BCVA显著提高,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康柏西普治疗对黄斑区视网膜浅层血流参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视网膜血流参数 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行全光凝后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宏健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全光凝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新生血管和黄斑水肿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5 6例 (5 8只眼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有新生血管和黄斑水肿的患眼采用全光凝和格栅样光凝进行光凝治疗。光凝后经平均随... 目的 探讨全光凝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新生血管和黄斑水肿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5 6例 (5 8只眼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有新生血管和黄斑水肿的患眼采用全光凝和格栅样光凝进行光凝治疗。光凝后经平均随访 18个月 ,对比分析光凝前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力、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有效 45只眼 ,占 77.6 %;好转 9只眼 ,占 15 .5 %;治疗后视力进步者 37只眼 ,占 6 3.8%;无变化者 15只眼 ,占 2 5 .9%;减退者 6只眼 ,占 10 .3%。结论 全光凝和格栅样光凝术对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预防及黄斑水肿的消退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远期疗效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激光凝固术 致盲性眼底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1例
13
作者 游志鹏 赵菊莲 +2 位作者 汪昌运 刘菲 熊小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 玻璃体切割 视力改善 广泛出血 激光治疗 CR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4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抗VEGF药物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抗VEGF药物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行眼底激光光凝辅助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眼底激光光凝辅助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网膜出血面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无出血20例,对照组无出血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VEGF药物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缺血 抗VEGF药物 眼底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雷祥 崔红培 +4 位作者 李漫丽 李翔 武文忠 栗占荣 范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血型CRVO患者90例(9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血型CRVO患者90例(9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45眼,根据病程再将两组患者各分为两个亚组,A组病程≤3个月,B组病程> 3个月,观察A、B组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anibizumab,IVR)+PRP治疗,对照A、B组采用单独PRP治疗,比较4组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记录IVR前、PRP时及PRP后1周、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并观察黄斑水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PRP时房水VEGF浓度较IVR前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观察A组PRP时及PRP后1周、1个月、3个月BCVA均优于对照A组,观察B组优于对照B组(均为P <0. 05),且观察A组与观察B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观察A组PRP后1周、1个月、3个月CMT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观察B组低于对照B组(均为P <0. 05),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观察A组和对照A组均未出现黄斑水肿复发,观察B组、对照B组黄斑水肿复发率分别为6. 25%、10. 0%,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4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早期采用IVR联合PRP治疗缺血型CRVO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视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光凝 雷珠单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法”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治疗兔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视觉电生理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立军 王雨生 +3 位作者 王海燕 张鹏 王伟 马吉献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 评价“二步法”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venousanastomosis,LCRVA)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的有效性。方法 青紫蓝兔30只,8只(16眼)设为正... 目的 评价“二步法”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venousanastomosis,LCRVA)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的有效性。方法 青紫蓝兔30只,8只(16眼)设为正常对照组,其余22只(44眼)采用光动力学方法建立双眼的CRVO模型。CRVO模型成功后,对双眼CRVO兔(15只),随机选1眼先后用倍频Nd:YAG激光器和Nd:YAG激光器分剐在选定部位击破Bruch膜及相邻的静脉壁,以建立视网膜静脉与脉络膜血管之间的吻合通道;对侧眼作为CRVO对照眼;4只单眼CRVO兔中,2只为LCRVA治疗组,另2只为CRVO对照组。于术前1d,术后4h、1d、3d、1周、2周、3周、4周、8周、12周和16周各时间点,分别进行ERG检测。结果 34眼(77.3%,15只兔双眼,4只兔单眼)一次性建立了CRVO模型。对其中的17眼行LCRVA,每眼击射2个点。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在8眼(47.0%)中的11个点(32.4%)存在功能性吻合。CRVO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在各时间点主要表现为ERGb波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经LCRVA治疗后2~3周,b波振幅呈恢复趋势,与CRVO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OPs波振幅与ERGb波呈现相似变化。ERGa波变化不明显。结论 兔CRVO眼的视网膜功能明显受损,LCRVA可一定程度减轻CRV0对视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丽丽 宋虎平 +1 位作者 刘蓓 朱忠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IVTA)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7例17眼接受IVTA(4mg)单次及重复注射的CRVO性黄斑水...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IVTA)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7例17眼接受IVTA(4mg)单次及重复注射的CRVO性黄斑水肿患者,均为人工晶状体眼或无晶状体眼(男/女=10/7),重复注射时间均为首次注射后16wk。在术前及术后1,2,3,4mo,分别测量单次注射组和重复注射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次注射组与重复注射组术前BCVA和CFT相比无显著差异。两次注射后BCVA及CFT均有短暂提高,虽然在随访结束时两组的BCVA及CFT与注射前仍有显著差异(单次注射组:P=0.032,0.049,重复注射组:P=0.01,0.008)。但重复注射组每个时间点BCVA均显著低于单次注射组(P值分别是0.043,0.011,0.010和0.012)。在注射后1,2,3mo,重复注射组CFT均显著高于单次注射组(P值分别是0.040,0.015和0.025)。单次及重复注射后眼压最高水平分别是20.0mmHg(SD2.06)和18.56mmHg(SD3.65),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67)。在随访期间未发现其它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在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时,4mgIVTA重复注射效果要差于单次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 重复 回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长激光治疗DR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被引量:7
18
作者 田涛 刘茹 +2 位作者 彭婧利 谢丽莲 邝国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观察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的疗效。 方法:选取DR合并CRVO患者95例100眼,采用多波长激光进行光凝治疗。其中黄斑区以... 目的:观察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的疗效。 方法:选取DR合并CRVO患者95例100眼,采用多波长激光进行光凝治疗。其中黄斑区以氪黄激光治疗为主,包括局部光凝和格栅光凝,周边光凝以氪绿或氪红激光进行治疗。手术前后均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2~48 wk。观察比较两组光凝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黄斑格栅光凝组,有效率为61.2%,在黄斑局部光凝组,有效率为86.3%,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多波长激光治疗DR合并CRVO患者的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多波长激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玻璃体注射曲安耐德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淑娟 张奕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5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注射曲安耐德(IVTA)治疗维吾尔族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维吾尔族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60例,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改善微循环治疗,试验组加用IVTA治疗,... 目的:观察玻璃体注射曲安耐德(IVTA)治疗维吾尔族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维吾尔族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60例,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改善微循环治疗,试验组加用IVTA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VC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静脉迂张改善,黄斑水肿、视盘水肿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TA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可以明显改善黄斑水肿、视盘水肿,缓解视网膜缺血状态,改善视功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注射曲安耐德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赖静怡 杜驰 +2 位作者 马萍萍 刘清洋 陈敏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3/09我院收治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患者30例30眼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1次/mo,治疗1~3mo,治疗结束后随诊3mo...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3/09我院收治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患者30例30眼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1次/mo,治疗1~3mo,治疗结束后随诊3mo,比较患者注射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水肿消退率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果:随着雷珠单抗注射次数的增加,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逐渐提高(P〈0.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下降(P〈0.05),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并无明显变化(P〉0.05)。第1、2、3次注射后患者黄斑水肿消退率分别为47%、68%、94%。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能够有效缓解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