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2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后营养指数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周涛 宋雨影 +2 位作者 卡力比努尔·赛买提 戴莉莉 哈斯也提·依不来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试验确定PNI诊断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最佳截断值,分为低PNI组(PNI≤52.2,n=152)及高PNI组(PNI>52.2,...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试验确定PNI诊断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最佳截断值,分为低PNI组(PNI≤52.2,n=152)及高PNI组(PNI>52.2,n=73)。中风发作后2周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估(MOCA),当MOCA≤22考虑患者有卒中后PSCI。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评估PNI与卒中后PSCI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PNI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PSCI的预测价值。结果225例患者平均年龄(60.74±0.81)岁,2周时MOCA≤22患者占比48.9%;PNI≤52.2是PSCI发生的影响因素(OR=5.3595%CI:1.74~16.43,P=0.003),随着PNI的降低,PSCI发生风险逐步增高。PNI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周时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67,P<0.001),并且PNI预测PSCI曲线下面积为0.7(95%CI:0.63-0.77)。结论PNI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CI的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认知障碍 缺血性 预后营养指数 白蛋白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冰珍 容健成 +2 位作者 高玉韶 谭艳君 梁素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正念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正念训练+认知训练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认知训练康复... 目的观察正念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正念训练+认知训练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认知训练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23.06±3.00)分高于对照组的(18.71±1.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37,P=0.000<0.05);观察组患者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评分(25.44±2.33)分高于对照组的(23.53±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53,P=0.001<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71.68±6.46)分高于对照组的(61.88±5.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60,P=0.000<0.05)。结论正念训练能更好地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奥拉西坦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晨露 王晓雪 许宏侠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 目的:探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拉西坦胶囊,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富马酸喹硫平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生活能力、炎性因子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奥拉西坦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刘志祥 晋松 +4 位作者 张迪 李鸿鹏 谌佳 谢雨珑 谢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井穴刺络放血疗法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及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护... 目的:探讨采用井穴刺络放血疗法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及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护理,且治疗组加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干预3周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提高疗效,有效减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井穴刺络放血疗法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同调研究“醒脑通督”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董爱爱 杨端蓉 +5 位作者 田楠 李丽 赵秀秀 王维峰 王锦锦 薛聆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1期43-46,52,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脑肠肽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山西省针灸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目的:观察“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脑肠肽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山西省针灸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通督”针法。以Fugly-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评价血清脑肠肽分泌水平的改变;同时结合胃肠电图评价胃肠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I、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下肢M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M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91.67%)。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VIP、NP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血清GAS、MT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VIP、NPY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而血清GAS、MTL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部、结肠部电幅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胃部、结肠部波形反应面积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患者胃部、结肠部电幅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胃部、结肠部波形反应面积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醒脑通督”针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且能调节脑肠肽类物质及胃肠功能,提高患者肌肉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醒通督”针法 肠肽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浩宇 候琳琳 +2 位作者 蒋秋焕 卢颖 郑文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性能,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性能,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5月。由2位评价员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个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整体偏倚风险较高;其中5个模型适用性较好,11个模型适用性较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8~0.913。常见的预测因子为年龄、受教育水平、NIHSS评分、梗死分区等。纳入模型主要的高风险偏倚在研究对象和统计分析方面。结论现有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性能较差,模型的临床适用价值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认知障碍 风险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7
作者 陈昕灏 田君 +4 位作者 刘德志 魏成侠 沈卓婴 王文静 卢根娣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4期2600-2607,共8页
目的探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与验证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上海某三... 目的探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与验证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上海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断为首发IS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408例患者,分为训练集(n=286)与内部验证集(n=122),选取2022年3月于另一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n=5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首发IS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C统计量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构建的模型为Y=e^(z)/(1+e^(z)),其中z=-9.346+0.101×年龄+0.039×Hcy+0.248×NIHSS评分+1.499×颞叶梗死+1.626×气虚血瘀证。模型ROC下面积AUC为0.853(95%CI:0.807~0.898),最佳截断值为0.503,灵敏度为74.8%,特异度为87.1%,准确率为80.1%。内外验证C统计量分别为0.842(95%CI:0.817~0.867)、0.735(95%CI:0.643~0.826),Brier得分均<0.25,校准曲线及DCA曲线均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可协助医护人员筛查首发缺血性PSCI高危人群,为早期识别和管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徐明超 樊书领 李尽义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进行肩胛骨强化锻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程度以及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UE、MBI和P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AS和水肿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可以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患侧疼痛和水肿程度,同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肌内效贴 肩胛骨强化锻炼 上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吴春富 姜立先 +4 位作者 梁建广 何新俊 金东 赵旭东 赵义纯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机械取...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4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取栓术后是否HT分为HT组(80例)和非HT组(32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SM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匹配,匹配容差设置0.03进行1∶1配对。通过CT灌注成像计算HIR[T_(max)>10 s脑组织体积(ml)/T_(max)>6 s脑组织体积(ml)]。将匹配后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R与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阿尔伯塔中风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评分、HIR对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预测价值。结果PSM后得到77例对组间变量均衡样本。与非HT组比较,HT组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更长,NIHSS评分、ASPECTS评分、T_(max)>10s脑组织体积和HIR更高,T_(max)>6 s脑组织体积更小(P<0.05)。NIHSS评分高、HIR高为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评分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NIHSS评分、ASPECTS评分、HIR联合预测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大于NIHSS评分、ASPECTS评分、HIR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12、0.803(P<0.05)。结论HIR高是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 低灌注强度比值 机械取栓术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气通经法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10
作者 张留 刘燎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法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4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在西药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法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4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在西药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针刺廉泉、风府穴,行接气通经针刺手法。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 d,疗程4周。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吞咽相关生命质量量表(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并检测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SWAL-QOL评分及血清BDNF、GDN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SWAL-QOL评分及血清BDNF、GDNF水平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接气通经法针刺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气通经法针刺 缺血性 吞咽障碍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研究
11
作者 陈雷 时会芳 秦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7期177-180,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CIS)作为影响全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管、环境和遗传等多个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载脂蛋白E(ApoE)作为血浆中的重要脂蛋白,不仅参与胆固醇等脂质的转运和代谢,还在动脉粥样硬化和... 缺血性脑卒中(CIS)作为影响全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管、环境和遗传等多个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载脂蛋白E(ApoE)作为血浆中的重要脂蛋白,不仅参与胆固醇等脂质的转运和代谢,还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保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文章将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 现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引导的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分割方法
12
作者 顾正宇 赖菲菲 +2 位作者 耿辰 王希明 戴亚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820,共7页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在医学影像上显示出低密度特征,提出基于阈值分割和加权滤波的梗死概率图生成方法.通过自适应参数的阈值分割找出低密度区,由多尺度自定义权重的滤波器计算二值图,获得梗死概率图.当概率图引导网络参数学习时,通...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在医学影像上显示出低密度特征,提出基于阈值分割和加权滤波的梗死概率图生成方法.通过自适应参数的阈值分割找出低密度区,由多尺度自定义权重的滤波器计算二值图,获得梗死概率图.当概率图引导网络参数学习时,通过降低低概率区域的权重来提高所提方法的分割准确度.使用梗死概率图引导U-Net、DRINet和DeepLabV3+,相比未使用梗死概率图引导的模型,Dice系数分别提升了0.0466,0.0418和0.0363,交并比(IoU)分别提升了0.0322、0.0440和0.0356.统计结果表明,梗死概率图引导的网络对急性期数据的Dice系数有提升作用,对亚急性数据分割结果影响不大.所提方法为自动分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知识引导 缺血性 梗死区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13
作者 张思宇 周郁秋 +1 位作者 白海昕 孟丽娜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6,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相关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相关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包含20项研究,涉及3074例研究对象,提取到28个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史、C反应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认知功能、脑卒中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痴呆等是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护理人员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识别高风险患者群体,并提供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情感淡漠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增强 李海乾 +5 位作者 李丽 汪明泉 杨松 张晓磊 张贺 刘占营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接收的AIS患者(162例),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AIS... 目的 探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接收的AIS患者(162例),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AIS患者分为非急性肾损伤组(112例)和急性肾损伤组(50例),另选取同时间段健康体检者162例为对照组。比较受试者血清syndecan-1、ACR水平;采用Pearson法进行AIS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syndecan-1、ACR水平与尿肾脏损伤分子1(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肾损伤组血清syndecan-1、ACR水平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肾损伤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尿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清syndecan-1、ACR水平与尿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高水平血清syndecan-1、ACR、尿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为AIS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yndecan-1、ACR联合诊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953,高于单独诊断(Z_(二者联合-syndecan-1)=2.294,P=0.022、Z_(二者联合-ACR)=2.375,P=0.018)。结论血清syndecan-1、ACR在AIS急性肾损伤患者中水平升高,密切监测血清syndecan-1、ACR水平对于诊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急性肾损伤 多配体蛋白聚糖-1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15
作者 徐菲 刘天平 +4 位作者 关雅今 郝伟超 温鼎声 谢水林 别亚男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仍未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IS后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寻找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将12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仍未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IS后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寻找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将12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额颞入路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36 h收集血浆及脑组织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在p<0.05的条件下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剔除外源性代谢物,最后进行HMDB(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化合物分类、KEGG通路分析及VIP分析。血浆代谢组学结果显示,86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49个下调,显著差异代谢产物包括(Z)-3-氧代-2-(2-戊烯基)-1-环戊乙酸、反式肉桂酸和肉桂酰甘氨酸。脑组织代谢组学结果显示58个差异代谢物上调,53个下调,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2,3-二氢黄酮-3-醇、胍基乙酸(GAA)、N-乙酰-D-色氨酸、氧化型谷胱甘肽、2-羟基喹啉和N-乙酰-L-天冬氨酸(NAA)。在血浆和脑组织中,前五类化合物中共同化合物类别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脂质样分子、有机杂环化合物以及有机氧化合物。血浆和脑组织的共同代谢通路涉及氨基酸代谢、消化系统、癌症概述和脂类代谢通路。(Z)-3-氧代-2-(2-戊烯基)-1-环戊乙酸、GAA、氧化型谷胱甘肽及NAA可能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为IS的早期筛查和临床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非靶向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血浆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动力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顾昌宇 张丽红 +4 位作者 张建云 张帅迪 李瑞青 冯晓东 高静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因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对于IS的治疗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线粒体动力学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IS治疗的重要靶点,其能够通过调节氧化应激、Ca^(2+)浓度、...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因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对于IS的治疗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线粒体动力学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IS治疗的重要靶点,其能够通过调节氧化应激、Ca^(2+)浓度、线粒体自噬、细胞凋亡等过程影响IS的发生发展。如今,中药调控线粒体动力学干预IS的基础实验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缺乏相应的系统性总结。因此,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动力学在IS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梳理了中药调控线粒体动力学干预IS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上IS的中药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缺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分析
17
作者 赵秋月 卫红涛 +2 位作者 李丹丹 闫安 邸宣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药师干预结果并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药师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并分析出血...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药师干预结果并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药师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并分析出血原因、治疗过程、不良反应转归。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和PubMed阿加曲班治疗AIS的相关文献,分析其安全性。结果使用阿加曲班注射液的AIS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共196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情况15例(7.65%);出血严重程度:13例仅为潜血阳性,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2例为活动性出血,延长了住院时间。经药师干预,给予停药及质子泵抑制剂(PPIs)等治疗后情况均好转,对原患疾病进程影响不明显。检索得到的7篇有关阿加曲班治疗AIS安全性的文献,总计纳入1070例患者。其中6篇文献显示,阿加曲班组消化道出血1例,发生率0.4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3例,发生率1.36%;1篇将消化道出血列在其他出血事件中,数据统计后并没有增加其他出血事件的概率。结论应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但一般出血量较少,预后良好,对AIS治疗影响较小;既往研究也表明,阿加曲班不会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阿加曲班 注射液 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 安全性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病-证-量规律
18
作者 张润泽 贺晨明 +6 位作者 周爽 朱亮 罗杰莲 刘良 邓玮 李亚男 方邦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45-51,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2014年5月3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2014年5月31日-2024年5月31日收录的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文献,筛选后利用Excel2019、SPSS Modeler 18、SPSS25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处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剂量分析、性味归经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复方180首,涉及208味中药,累计使用1996次,其中高频药物(频次≥24)20味,川芎、当归、地龙、黄芪、赤芍、红花频次较高;药物功效以活血化瘀、补虚、平肝息风、清热居多,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居多,归经多为肝经、脾经、心经、肺经;频次≥24的药物中,川芎、当归、地龙、黄芪、赤芍的平均剂量分别为12.24、12.91、10.52、40.00、12.13 g。系统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中药处方为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补阳还五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六君子汤加减。结论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多用活血祛痰、养血通脉、清热凉血、益气和中等治法,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茸通脉胶囊联合通督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武扬 赵保东 张捷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6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参茸通脉胶囊联合特色针法通督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茸通脉胶... 目的:观察参茸通脉胶囊联合特色针法通督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茸通脉胶囊联合通督解郁针法治疗,疗程为4周。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善情况,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5-羟色胺(5-HT)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水平、多巴胺(DA)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及脑动脉血流最大峰值(Vs)、平均流速(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变化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DL、MoCA、MMSE评分,5-HT、BNDF、NE、DA水平,以及脑动脉Vs及V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血液流变学水平及脑动脉RI、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ADL、MoCA、MMSE评分,5-HT、BNDF、NE、DA水平,以及脑动脉Vs及V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水平及脑动脉RI、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1.11%(5/45)。结论:参茸通脉胶囊联合通督解郁针法可有效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Hcy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健忘 呆病 参茸通脉胶囊 通督解郁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裴欣宇 吴民民 +1 位作者 马浛雯 朱路文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由颅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患者不仅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伴有便秘、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近年来,肠道菌群在IS中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探讨肠道菌群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免疫炎症反应、...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由颅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患者不仅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伴有便秘、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近年来,肠道菌群在IS中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探讨肠道菌群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免疫炎症反应、神经递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途径参与并影响IS的机制。针刺治疗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损伤严重程度。本文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治疗IS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针刺治疗IS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肠道菌群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