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7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吴春富 姜立先 +4 位作者 梁建广 何新俊 金东 赵旭东 赵义纯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机械取...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4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取栓术后是否HT分为HT组(80例)和非HT组(32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SM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匹配,匹配容差设置0.03进行1∶1配对。通过CT灌注成像计算HIR[T_(max)>10 s脑组织体积(ml)/T_(max)>6 s脑组织体积(ml)]。将匹配后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R与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阿尔伯塔中风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评分、HIR对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预测价值。结果PSM后得到77例对组间变量均衡样本。与非HT组比较,HT组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更长,NIHSS评分、ASPECTS评分、T_(max)>10s脑组织体积和HIR更高,T_(max)>6 s脑组织体积更小(P<0.05)。NIHSS评分高、HIR高为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评分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NIHSS评分、ASPECTS评分、HIR联合预测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大于NIHSS评分、ASPECTS评分、HIR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12、0.803(P<0.05)。结论HIR高是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灌注强度比值 机械取栓术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徐明超 樊书领 李尽义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进行肩胛骨强化锻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程度以及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UE、MBI和P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AS和水肿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可以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患侧疼痛和水肿程度,同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肌内效贴 肩胛骨强化锻炼 上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3
作者 张思宇 周郁秋 +1 位作者 白海昕 孟丽娜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6,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相关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相关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包含20项研究,涉及3074例研究对象,提取到28个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史、C反应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认知功能、脑卒中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痴呆等是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护理人员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识别高风险患者群体,并提供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情感淡漠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4
作者 徐菲 刘天平 +4 位作者 关雅今 郝伟超 温鼎声 谢水林 别亚男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仍未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IS后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寻找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将12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仍未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IS后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寻找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将12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额颞入路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36 h收集血浆及脑组织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在p<0.05的条件下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剔除外源性代谢物,最后进行HMDB(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化合物分类、KEGG通路分析及VIP分析。血浆代谢组学结果显示,86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49个下调,显著差异代谢产物包括(Z)-3-氧代-2-(2-戊烯基)-1-环戊乙酸、反式肉桂酸和肉桂酰甘氨酸。脑组织代谢组学结果显示58个差异代谢物上调,53个下调,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2,3-二氢黄酮-3-醇、胍基乙酸(GAA)、N-乙酰-D-色氨酸、氧化型谷胱甘肽、2-羟基喹啉和N-乙酰-L-天冬氨酸(NAA)。在血浆和脑组织中,前五类化合物中共同化合物类别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脂质样分子、有机杂环化合物以及有机氧化合物。血浆和脑组织的共同代谢通路涉及氨基酸代谢、消化系统、癌症概述和脂类代谢通路。(Z)-3-氧代-2-(2-戊烯基)-1-环戊乙酸、GAA、氧化型谷胱甘肽及NAA可能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为IS的早期筛查和临床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非靶向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血浆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分析
5
作者 赵秋月 卫红涛 +2 位作者 李丹丹 闫安 邸宣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药师干预结果并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药师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并分析出血...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药师干预结果并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药师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并分析出血原因、治疗过程、不良反应转归。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和PubMed阿加曲班治疗AIS的相关文献,分析其安全性。结果使用阿加曲班注射液的AIS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共196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情况15例(7.65%);出血严重程度:13例仅为潜血阳性,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2例为活动性出血,延长了住院时间。经药师干预,给予停药及质子泵抑制剂(PPIs)等治疗后情况均好转,对原患疾病进程影响不明显。检索得到的7篇有关阿加曲班治疗AIS安全性的文献,总计纳入1070例患者。其中6篇文献显示,阿加曲班组消化道出血1例,发生率0.4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3例,发生率1.36%;1篇将消化道出血列在其他出血事件中,数据统计后并没有增加其他出血事件的概率。结论应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但一般出血量较少,预后良好,对AIS治疗影响较小;既往研究也表明,阿加曲班不会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加曲班 注射液 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 安全性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刘志祥 晋松 +4 位作者 张迪 李鸿鹏 谌佳 谢雨珑 谢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井穴刺络放血疗法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及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护... 目的:探讨采用井穴刺络放血疗法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及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护理,且治疗组加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干预3周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提高疗效,有效减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井穴刺络放血疗法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同调研究“醒脑通督”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董爱爱 杨端蓉 +5 位作者 田楠 李丽 赵秀秀 王维峰 王锦锦 薛聆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1期43-46,52,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脑肠肽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山西省针灸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目的:观察“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脑肠肽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山西省针灸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通督”针法。以Fugly-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评价血清脑肠肽分泌水平的改变;同时结合胃肠电图评价胃肠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I、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下肢M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M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91.67%)。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VIP、NP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血清GAS、MT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VIP、NPY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而血清GAS、MTL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部、结肠部电幅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胃部、结肠部波形反应面积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患者胃部、结肠部电幅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胃部、结肠部波形反应面积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醒脑通督”针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且能调节脑肠肽类物质及胃肠功能,提高患者肌肉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醒通督”针法 肠肽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病-证-量规律
8
作者 张润泽 贺晨明 +6 位作者 周爽 朱亮 罗杰莲 刘良 邓玮 李亚男 方邦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45-51,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2014年5月3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2014年5月31日-2024年5月31日收录的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文献,筛选后利用Excel2019、SPSS Modeler 18、SPSS25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处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剂量分析、性味归经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复方180首,涉及208味中药,累计使用1996次,其中高频药物(频次≥24)20味,川芎、当归、地龙、黄芪、赤芍、红花频次较高;药物功效以活血化瘀、补虚、平肝息风、清热居多,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居多,归经多为肝经、脾经、心经、肺经;频次≥24的药物中,川芎、当归、地龙、黄芪、赤芍的平均剂量分别为12.24、12.91、10.52、40.00、12.13 g。系统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中药处方为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补阳还五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六君子汤加减。结论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多用活血祛痰、养血通脉、清热凉血、益气和中等治法,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律研究
9
作者 董思慧 程绍民 张芬芬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4个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4个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去重后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对文献处方中出现的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再对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并分析挖掘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文献232篇,涉及中药194味,累计用药频次达2 477次,其中川芎、甘草、赤芍、桃仁及半夏等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高频药物;药物以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寒、微寒、温为主,主归心、胃、肺经;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得出其核心药物组合为“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最常用的药对组合为“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川芎-黄芪”;通过聚类分析得出3个新的聚类方。结论:中医药治疗AIS以活血化瘀止痛、养血益气息风、化痰通络散结为主要治则,与其关键病机(瘀、虚、风、痰)相契合,有利于拓展中医药在AIS临床防治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裴欣宇 吴民民 +1 位作者 马浛雯 朱路文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由颅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患者不仅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伴有便秘、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近年来,肠道菌群在IS中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探讨肠道菌群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免疫炎症反应、...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由颅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患者不仅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伴有便秘、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近年来,肠道菌群在IS中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探讨肠道菌群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免疫炎症反应、神经递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途径参与并影响IS的机制。针刺治疗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损伤严重程度。本文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治疗IS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针刺治疗IS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肠道菌群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因子研究
11
作者 蔡增强 李海乾 +5 位作者 李丽 汪明泉 杨松 张晓磊 张贺 刘占营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接收的AIS患者(162例),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AIS... 目的 探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接收的AIS患者(162例),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AIS患者分为非急性肾损伤组(112例)和急性肾损伤组(50例),另选取同时间段健康体检者162例为对照组。比较受试者血清syndecan-1、ACR水平;采用Pearson法进行AIS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syndecan-1、ACR水平与尿肾脏损伤分子1(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肾损伤组血清syndecan-1、ACR水平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肾损伤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尿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清syndecan-1、ACR水平与尿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高水平血清syndecan-1、ACR、尿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为AIS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yndecan-1、ACR联合诊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953,高于单独诊断(Z_(二者联合-syndecan-1)=2.294,P=0.022、Z_(二者联合-ACR)=2.375,P=0.018)。结论血清syndecan-1、ACR在AIS急性肾损伤患者中水平升高,密切监测血清syndecan-1、ACR水平对于诊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肾损伤 多配体蛋白聚糖-1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高兆玉 孙正骥 肖科金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3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每组40例。两组各脱落1例。氟西汀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氟西汀...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每组40例。两组各脱落1例。氟西汀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氟西汀治疗,柴胡疏肝散组在氟西汀组基础上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并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柴胡疏肝散组总有效率为87.18%(34/39),高于氟西汀组的6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柴胡疏肝散组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MD-24、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柴胡疏肝散组均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柴胡疏肝散组均高于氟西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HT、NE、BDNF、N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柴胡疏肝散组均高于氟西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相关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抑郁 郁证 肝气郁结证 柴胡疏肝散 氟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降汤合桂枝茯苓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神经损伤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李亚通 王海明 王会平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究双降汤合桂枝茯苓丸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神经损伤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3月濮阳市中医医院120例CIS患者资料,采用1︰1︰1配对原则,将采用双降汤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 目的:探究双降汤合桂枝茯苓丸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神经损伤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3月濮阳市中医医院120例CIS患者资料,采用1︰1︰1配对原则,将采用双降汤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1组,将采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2组,将采用双降汤+桂枝茯苓丸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3组均治疗8周。比较3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NHISS)评分、血清神经损伤相关细胞因子[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安全性等。结果: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2.50%,37/40)高于对照1组(70.00%,28/40)、对照2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ADL评分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S100-β、MCP-1、NSE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降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CIS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清神经损伤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双降汤 桂枝茯苓丸 医证候积分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梁高境 宣莉莉 张捷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 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解痉纠偏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改良的Ashworth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改良的Ashworth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痉证 解痉纠偏针法 肢体痉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积极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15
作者 顾玲 黄晓晶 范艳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目的分析积极心理资本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中介效应,为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至8月选取武汉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178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 目的分析积极心理资本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中介效应,为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至8月选取武汉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178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积极心理资本问卷、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中文版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感受负担、积极心理资本的相关性,建立积极心理资本在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之间的中介模型并验证。结果1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分别为(117.95±16.32)分、(6.63±1.58)分和(36.16±6.31)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感受负担呈负相关性(P<0.05),积极心理资本与家庭关怀度呈正相关性(P<0.05)。家庭关怀度对自我感受负担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29,P<0.05),家庭关怀度对积极心理资本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83,P<0.05),积极心理资本对自我感受负担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91,P<0.05),积极心理资本在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中介效应存在显著性,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50%。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积极心理资本是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的中介变量;家庭关怀度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同时还可以通过积极心理资本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积极心理资本 家庭关怀度 自我感受负担 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谢陈锐 刘琼珍 +2 位作者 朱烽 徐勋盛 李洋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胞磷胆碱钠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5月,将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以抽签法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目的: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胞磷胆碱钠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5月,将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以抽签法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为前者实施常规疗法+低分子肝素+胞磷胆碱钠治疗;为后者实施常规疗法+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Banhel指数(B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用药后安全性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异常的情况,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分子肝素 胞磷胆碱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李洋波 朱烽 +2 位作者 明晓星 徐勋盛 谢陈锐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阳新县人民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4例AIS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有患者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此...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阳新县人民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4例AIS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有患者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常模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研讨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讨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常模组低(P<0.05)。治疗后,研讨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常模组低(P<0.05),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较常模组高(P<0.05)。治疗后,研讨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常模组高(P<0.05),丙二醛(MDA)水平较常模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研讨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模组高(P<0.05)。结论:AIS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能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降低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提升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依达拉奉右莰醇 不良反应 血清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胡媚 李磊 +1 位作者 蒋东波 李满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永州市中心医院于2024年1月开始实施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选取2023年7-12月收治的AIS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1—7... 目的: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永州市中心医院于2024年1月开始实施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选取2023年7-12月收治的AIS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1—7月收治的AIS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观察组实施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通路开放时间、CT检查完成时间、溶栓前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7 d后、出院时,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在AIS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急诊用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节点 院内快速急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祝青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30例)、观察组... 目的:分析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30例)、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替罗非班治疗,30例)。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替罗非班 安全性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介入辅助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
作者 葛良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辅助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AI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阿替普酶溶栓...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辅助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AI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枢神经特异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介入辅助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血清神经因子水平,改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溶栓治疗 神经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